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石材人如何建立品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口口相传就是“品牌”。电视广告,可以塑造品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打广告的“大品牌”今天还有几个?明星代言,也可以催生品牌,但是,时至今日,多少明星、名人,深陷虚假宣传的官司之中?这些都不是石材人要要的品牌,石材人的品牌,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没有谁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华为”的广告,也没有谁在公众场合看到任正非在“指点江山”,更没有谁在股市上看到“华为”的身影,而华为70%的产值却来自国外乃至发达国家。这就是石材人要要的“品牌”,一种“干”出来的,为全国人民交口称赞的,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干”出来的品牌。

石材人给消费者提供“交钥匙服务”,“交钥匙服务”一定是“干”出来的,“干”的过程就是“营销”过程,得到的赞许也是看到了我们“干”的真实效果,这样口口相传的“品牌”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干货品牌”,再来结合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名人代言、报刊杂志、专题报道、高峰论坛、慈善活动等等一系列媒体宣传,石材人的品牌就形成了,这是一种挤不出多少“水”的“干货品牌”。

有人说,打造品牌,就要花大价钱,“品牌”是钱堆出来的。曾几何时,哇哈哈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街道小企业。在成都糖酒会上,“沱牌酒”推出了四十台“依维柯”,“蓝剑啤酒”推出了两百台长安面包车,他们排着长长的车队,在成都的大街上招摇过市,出尽了风头。“哇哈哈”却招来了五百女大学生,长长的美女自行车队,一下子就把沱牌和蓝剑的镜头抢过来了,其成本不可同日而语。到如今,沱牌很多人都不知道了,蓝剑消失了,而哇哈哈却妇孺皆知。

有石材人说“没有品牌我们不也很好吗?”这是一种典型的“作坊思维”。想当年,实木地板刚刚上市的时候,每平方米仅仅七十元,没隔多久,需要服务的时候,连店家都找不到了。几年以后,实木地板的品牌诞生了,几十元钱的产品再也找不到了,代之而来的就是优质的服务,哪怕几年过去了,只需一个电话,很快就有人上门服务。品牌地板,人们用得放心,用得安心。

曾几何时,某“大理石”瓷砖诞生了。从地方交通台开始打广告,到如今已经发展到中央电视台广告了,可以说中国人有一半都知道这个瓷砖品牌;想当年,他们的仿大理石产品,简直就是印刷品。到如今,就连大理石的天然材质缺陷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可以说达到了乱真的水平。他们模仿的“爵士白”卖价每平方米八百多元,而石材行业辛辛苦苦进口加工的天然“爵士白”却卖不到四百元。娶一个“塑料女子”为妻,却超过了娶一个活生生的美女为妻的价值,简直叫人匪夷所思。

这就是品牌的价值,石材人如果摆脱不了“石材思维”,是与品牌无缘的

(作者孟小春,转自中国哲学论坛)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可关注本订阅号︾︾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