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元及以上的高端高价车市场,鲜见传统中系车的身影。不过,进入3.0时代的中国品牌,不日将站稳中端高价车市场(15万~19万元),“先头部队”已抢占20万元以上市场的“制高点”,中系车与高端“玻璃顶”的距离正在缩短。
高端市场快速膨胀
近年来,26万元及以上市场呈现出稳步上涨的趋势。这是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消费者对高档车的认知发生改变的结果。
五年来,高档车需求旺盛,带动高端高价车市场的销量稳步增长,市场份额逐年提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高端高价车市场的销量为1379108辆,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123.40%,12.77%的市场份额与当年相比上涨了4.77个百分点。
高端高价车市场快速膨胀,表现为SUV车型销量增加,面向年轻消费者的产品供不应求。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月均销量5000辆以上的高档车只有10款,且主要是以宝马5系、奥迪A6L等领衔的豪华轿车。今年上半年,月均销量5000辆以上的高档车增加至19款,其中SUV车型有10款之多。在SUV产品中,宝马X1、奥迪Q3、奔驰GLA等产品备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豪车越来越“亲民”,既是消费水平上涨、消费心态走向成熟的表现,也与厂家采取因势利导的运营策略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整个社会对于高档车的认知正在逐步改变,过去消费者购买豪车偏重于炫耀式的占有,如今则逐步转变为情感价值的体验:首先,高档车智能化装备水平较高,能够给出行带来方便;其次,高档车设计简约大气,更能体现购车者的品味;第三,定制化生产的高档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时下,德系、美系、日系高档车都在寻求“变革”。以奥迪为例,目前正从三方面刷新豪华品牌的消费观:首先,以年轻化的产品、年轻化的沟通方式,传递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次,将定制化生产逐步扩展到全系车型,给予用户更多、更灵活的选择。第三,推出节能环保的产品,与用户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曾经高高在上的豪车驶入寻常百姓家,令更多用户有机会体验来自德系、美系、日系等不同国别的品牌文化。对于中系车来讲,高端车“放下身段”,无形中缩短了“冲高”的路程,进入3.0时代的中国品牌,产品品质可与合资车媲美,与高端“玻璃顶”的距离正逐步缩短。
中国品牌实力凸显
进入3.0时代的中国品牌,已经站稳9万~14万元市场,击碎15万~19万元市场的“玻璃顶”,部分车型甚至杀入20万~25万元市场,中系车的“先头部队”与高端“玻璃顶”的距离正在缩短。
今年上半年,在中端低价车市场,中系车通过“高性价比+高质价比”的SUV产品“鲸吞”合资低端轿车市场,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41.52%,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3.46个百分点。在中端高价车市场,哈弗H7,传祺GS8、长安CS95等B级SUV带领中系车快速“冲高”,今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扩大了一倍,中端高价车市场的“玻璃顶”经此一役“裂痕” 乍现。在高端低价车市场,哈弗H8、哈弗H9等产品已经抢先杀入,为中国品牌继续“冲高”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然而,尽管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国品牌快速走过了外观仿造的1.0阶段,逆向开发的2.0阶段,进入了自主正向开发的3.0时代,中系车的产品质量已今非昔比。但是,中系车的品牌溢价能力,与洋品牌车相比差距依旧明显,这或是中系车暂时无法涉足高端高价车市场的主要原因。
高端“玻璃顶”并不遥远
毋庸置疑,能够跻身26万元及以上市场的高端车,产品质量都没得说。目前,对于高端高价车市场的产品来说,除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等前瞻性技术应用存在差异外,主要竞争体现在品牌文化方面。
五年来,在高端高价车市场,德系、美系、日系车“三足鼎立”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26万元及以上的德系、美系、日系车,销量分别为675615辆、389133辆和205203辆,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79.16%、368.25%和72.01%。德系车比重最大,美系车增速最快,日系车稳步上涨的表象背后,反映出,由于三个国家汽车产品传递的文化内涵不同,因而消费群体大小存在差异。
从国别角度来看,不同国家设计生产的汽车,都带有其民族的时代文化特征。德国人严谨且爱车如命,德国车在制造技术上表现出的严谨和精湛,令人叫绝;美国地域广大,自由富强,因此美国高端车的特征是气派、舒适和豪华;岛国日本资源匮乏,汽车产品自然要把节能放在首位。
就具体的品牌而言,经过长期沉淀而产生的品牌格调,同样能反映出消费群体的职业、性格、地位差异。例如,劳斯莱斯代表了身份显赫的贵族,奔驰代表了出入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福特、丰田则是中规中矩的中产白领的选择……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因此,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系车质量不高,更无品牌文化可言,不过这个时代正在远去。
尽管目前中国品牌正处于品牌文化孕育期,但哈弗、吉利、荣威、传祺等品牌,旗下产品凭借“高性价比+高质价比” 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吸引了大批用户购买。如今,中系车的忠实粉丝,正在把对“高性价比+高质价比”的认同转换成对品牌的认同。他们不仅喜欢自己的座驾,而且对中国品牌有着深刻的理解,因而会投入更多的热情来支持中国品牌的成长。更有价值的是,很多中系车主将自己对中国品牌的爱也传递给了下一代人。例如,一位博越车主在提车后,给自己新出生的孩子取名“博越”,这是对中国品牌从内心热爱上升到以之为骄傲的表现。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都有令自己国民感到自豪的汽车品牌。现在,奋斗多年的中国品牌也结出了硕果,长城、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WEY和领克产品相继上市,令中国品牌的支持者们欢欣鼓舞。以WEY品牌为例,旗下产品VV7上市两个月销量已近万辆,很多用户本身就是长城、哈弗的老车主。这一事实说明,中系车的消费者对本土高端品牌的热爱与支持是发自内心的,与此同时,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尽管中国品牌已经进入3.0时代,WEY和领克旗下的产品凭借“高性价比+高质价比”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但中系车仍未站稳15万~19万元市场,能进入20万~25万元市场的产品更是屈指可数。同时,中系车的品牌文化还在孕育过程中,让大多数消费者把对“高性价比+高质价比”的认同,转换成对中国品牌的认同尚需时日。所以,未来,中系车的“冲高”之路,仍是一个较为坚韧的过程,是考验厂家耐力的过程,也是厂家培育自己品牌文化的过程。不过,中系车与高端“玻璃顶”的距离正在缩短是不争的事实,相信经过坚韧不拔地努力,在后3.0时代,中国品牌击碎高端“玻璃顶”或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