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s Biweekly Art Column | 美乐迪的艺术专栏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是个奇妙的地方,位于金钟靠近中环的钢筋水泥之中,其建筑自成一派,与自然相融,是我的秘密花园。没有展览的时候,我也喜欢没事儿走到天台花园里发发呆,常驻在那里的几个雕塑仿佛已经熟识,每次照面都有不一样的感觉,特别是张洹的雕塑《长岛佛》,始终冥思的大佛,几乎有输送平静气息的超能力。亚洲协会的建筑群被办公大楼们包围,却像是从山里树里长出来的,绿色是主角,小瀑布的水声是伴奏,曾经的军事基地还保留有古老的炮台,把人一瞬间从城市之中抽离,进入一个有无限可能的柔软世界。
艺术使得这个秘密花园成为更加迷人之所在。此前这里举办过摄影文物以及珠宝展览,颇有博物馆严肃策展的清冽风格。这次名为喘息空间的香港当代艺术群展准备时间长达两年,在香港这个一切追求迅速的环境之中,是个另类,也因而格外珍贵。从亚洲协会入口处坐电梯前往上层天台花园,一转身便步入开阔的空间,仿佛若有光,是个出自混凝土而不染的小花园。此处有个不得不提的八卦,这个花园是香港八卦周刊常客刘銮雄先生赞助筹建的,当时便使用大刘与原配太太的名字为花园命名。如今夫妻缘分早已结束,刻在石头上的冠名却可以长久,让人唏嘘。
言归正传,进入天台花园,空间开阔,有水有桥有绿色,当然还有一圈蓝天下伫立着的钢筋水泥大厦们。被蓝天白云和大厦钢板反射光晕所包围的我们,渺小,忍不住向上看,高处几乎融入钢筋背景的几座雕塑作品与周遭的一切既形成反差又充满呼应。Antony Gormley的人形雕塑重新回到香港,站在天台花园的屋顶上,面对数个大厦沉思。展览正式从这里开始了。
喘息空间分为两部分,一是室内展览,其中均为香港本地青年艺术家们的旧作,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对香港的大环境与自身成长进行反思,共11件作品。室内的空间黑暗密闭,,有许多个人情绪与大时代混杂的无所适从。艺术家们利用艺术形式作为自己观点的出口,在拥挤的香港社会之中,为压力挤压下的头脑寻找一个喘息空间。参展作品多含有多媒体元素,从不同感官引领观者,刺激多维度的感触。声响,光,影响,断续的记录,艺术表演的记录,景观雕塑与电脑代码装置。当我身在其中,几乎像是进行了异常超现实的时空穿越,在艺术家们当时的脑海中游历。进入展厅,卓颖岚的声音装置占领了我的第一感触,白噪音起起伏伏,似有似无的光从一只只飞旋的旧酒瓶闪烁而出,带着好奇走入整个装置,才发觉每个小酒瓶中飞旋的迷你马头如一只只飞蛾,无休止地发出细小的声响,挑逗着人心中层叠的情绪。焦虑?急躁?或是无法言说的失落感?每个人一定有着不同的答案。
室外是一系列艺术实验,每位艺术家根据这一展览主题及空间创作出共12件全新展览委约作品。它们与旧作相呼应,却在形式与立意上产生极大反差。户外的新作因着所处的阳光环境而显得更加开阔,艺术家们各自与外界环境互动,尝试探寻公共空间,作品种类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艺术家们从亚洲协会这个秘密花园本身的室外空间汲取灵感,所创作的一个个作品仿佛从这里的土壤生长出来一般,多数潜藏在一个个不经意的角落,需要特别的寻找,为观展过程增加了别具一格的趣味。
循着地上的绿色箭头,经过天台走廊,抬头便看见一个由三只大小不一的透明球体组成的装置。这是卓思颖的探视镜,名为《……直到我被找到》。我要寻找什么呢?透过透明球向前看去,平日熟悉不已的大厦倒影映入眼帘,动手移动装置中间的小球,这些现实中的影像正立朦胧,倒立却分外清晰。我对熟悉与陌生的感触就这样被一个作品打乱,多么有趣。如这个探视镜,室外的作品均完美地与建筑环境相结合,像是秘密花园的迷宫,根据地图找作品,试图破解作品的谜题,让我玩得不亦乐乎。
更细节的作品感触,将于Part II中分享。
Melody的观展小心得
香港当代艺术似乎是世界艺术大潮之中缺失的一角,八五新潮以来,内地艺术家所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受到带有标签式的推崇与热潮。珠江三角洲及香港艺术家们似乎成为一个一个边缘群体。,自身身份与大众标签始终是两个相互打架却又紧密相连的命题,在商业为上的香港,这个展览所展示的反思尤为珍贵。 而一个本地机构,愿意费时费力去培育这些当地青年艺术家,赞助这些记录当下的作品,使其与香港的人、事件、文化甚至景观都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这一系列努力都是创造艺术史过程。
展览信息
展览:喘息空间 - 香港当代艺术展
地点:亚洲协会香港中心
开放时间:3月12日至8月13日
最后,请记得拿一张观展地图哦,户外的作品比较分散,有一份地图还是非常方便的,寻宝似的按图索骥,十分有趣。下一篇喘息空间PartII会一个个寻找并解析我心仪的有趣作品。Please stay tuned!
-The End-
以上内容由亚当论整理
图片及资料来源由美乐迪李小姐亲自拍摄
微博(ID:美乐迪李小姐)
如有版权问题&转载
请在CC艺术公众号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