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原创】陆良陶瓷史(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陆良陶瓷史


文/王启国

 

 

明清时期,人们将烧制砖瓦、砖雕等建筑用陶制构件的蒲萝窑称为黑窑,将烧制日常生活用陶瓷的龙窑称为白窑。这看似是一种简单的分类,实际上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窑上村也不例外。至此,一个村庄,村南、村北,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黑窑和白窑;并以不同的从业人员为主,各自聚居,形成两个自然的村落。窑上村的先民们就以各自生产的产品类别和使用的窑种为自己的村庄命名,分别称为黑窑村、白窑村。两个村庄,术有专攻,相互扶持,共同发展成为明清时期陆良重要的陶瓷生产中心。

明代,随着卫城的建立,,以及窑上陶瓷村的崛起,州城(今旧州)附近的小堡子、大堡子等地仍在烧制陶瓷。但已无大的发展。清末,作为古南诏王驻兵之地,历唐(南诏)、宋(大理)、元、明、清驻兵戍守的召夸,其下辖的山冲村也开始烧陶。



清代陆良本地生产的青花瓷碗


窑上村因村中建窑烧制陶瓷而得名,因烧制产品种类的不同,专业化的分为黑窑、白窑,并相对集中,最后形成专业化的陶瓷村落。1949年后,三岔河、马街、板桥、小白户砖瓦企业,马街、板桥日用陶瓷业的快速发展,也由于黏土资源、成本等因素影响,窑上村的陶瓷业逐步收缩。改革开放后,随着县城面积的扩大,窑上村所辖的范围已变成了陆良县城的城区,窑上村的名称也改成了窑上社区居委会,窑上村的陶瓷业彻底结束了她的历史使命,只留下窑上、黑窑村、白窑村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5、民国以来的陆良陶瓷

民国以来,陆良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生产较为普遍。特别是1949年解放以后,建筑陶瓷由个体、联户自发生产发展到社队、合作社、乡镇、地方国营等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由手工成型发展为机械成型;从古老的蒲萝窑发展到轮窑、隧道窑;从传统砖瓦烧制发展到陶瓷釉面墙地砖的生产,工艺技术日趋进步。日用陶瓷的生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单一的龙窑发展到抽屉窑、隧道窑、煤窑、气窑;从人工、畜力踩泥到机械制泥、炼泥;从手工拉坯发展到挤压成型、注浆成型;从碗、甑子、缸盆、坛罐到工艺陶、艺术陶的生产,部分产品销往国外市场,组织形式、生产规模、技术、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陆良民国时期生产的上釉圡碗  王启国摄


民国时期,陆良砖瓦烧制已经较为普遍,均为个体和几家联办,沿袭古人制作技艺,依然采用手工成型,砖瓦窑(蒲萝窑)烧制。至建国初期,据《曲靖地区志》载:“1952年,陆良县即有土砖瓦窑(蒲萝窑)100余座;1954年,200万余块。”。

1949年解放后,陆良陶瓷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全县农村普遍烧制砖瓦,并成为农民主要副业。1956年实行农村合作化后,砖瓦生产由社、队集体经营,并逐步成为社、队集体的主要副业收入。50年代末期,全县统一砖的规格尺寸,长240毫米,宽115毫米,厚5.3毫米。1959年,茶花、板桥、大桥、白塔、三岔河、舟东、庄上、小白户等8个公社,分别办了砖瓦厂,共有职工250余人。其中舟东公社砖瓦厂规模最大,有职工70余人。其他公社均仍由大队或生产队经营,土窑生产1978年以后,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乡镇、个体办砖瓦厂较多,如马街、板桥等区,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积极兴办砖瓦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部分剩余劳力也转行从事砖瓦生产,相继出现了个体和联户企业,大多沿用土窑,以生产瓦为主。1979年,华侨农场红砖厂在全县第一家采用机械制砖。1984年,陆良第一家乡镇机械制砖厂——雍家红砖厂建成投产,使用轮窑烧制。1986年,国营陆良县大闸砖瓦厂投产,采用机械制砖、隧道窑烧结,技术日趋进步。1986年后,全县各乡镇机制砖厂迅速发展,普遍均采用制砖机制坯,使用轮窑或隧道窑烧制。1995年,全县有机制砖厂13户,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3户,100万以下的有10户。至2002年,全县机制砖窑36座,共生产砖瓦4亿余块。

1993,由云南包装厂投资组建云南大东瓷厂,新建了100万平方米的陶瓷釉面砖生产线,主要生产外墙砖,开启了建筑装饰陶瓷新篇章,让陆良人用上了本地生产的陶瓷墙砖。后因长期亏损,转让给云南燃料一厂,但由于工艺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质量差,产品销路受阻,严重积压,于2000年退出市场。2003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引进浙江温州民营企业,在原云南大东瓷厂的基础上成立陆良天南陶瓷有限公司,后因股东发生变化,更名为陆良伊兰特陶瓷有限公司。20094月,陆良伊兰特陶瓷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转让给浙江商人,公司再次变更为陆良金瑞达陶瓷有限公司。金瑞达陶瓷公司采用干压成型工艺,使用煤气发生炉加热,隧道窑流水线连续烧成技术,采取自主品牌生产与贴牌代工生产相结合,生产各种规格的陶瓷墙地砖,年产达120万平方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国时期陆良生产的青花假瓷碗


民国时期,陆良日常生活用陶瓷发展较快,传统的陶瓷村落如第一区中兴镇(今中枢镇)窑上村的白窑村,第二区河东乡、河西乡(今板桥镇)的平山口村、大堡子村、小堡子村等继续烧制陶瓷,中兴镇的菜园村、北坛山等地也开始烧制陶瓷,依然采用传统的脚踢盘、手拉坯、龙窑烧制工艺,生产碗、甑子、盆、缸和坛罐等日用陶瓷产品。第五区贞元乡的汤官箐村,由于本地绅士、富商投资建窑,利用当地资源,开展陶瓷生产,加快市场流通,发展成为较为专业的陶瓷村落,主要产品有产品有假瓷碗、坛、罐、缸、盆等日常器皿。

解放初,依然以农民个体自发生产为主,后来出现了集体兴办的陶瓷厂和陶瓷合作社,主要产品有碗、缸、罐、盆等。60年代,为多数社、队副业生产。据《陆良县志》载:“1962年至1964年统计,共计生产碗44万个,缸47万个,砂锅5000余只,瓦盆1.9万个,罐子3.8万个。” 


陆良解放初期民间生产的假瓷碗  王启国摄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环城、板桥、马街、小百户、召夸等区的一些乡村均有烧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省内外质优价廉陶瓷产品进入陆良市场,受此冲击,陆良日用陶瓷业放弃了碗、盘、杯、盏等日用器皿的生产,大多改烧坛、罐等传统陶器,自产自销,属副业性质。90年代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传统土陶生产利润微薄,难以为继,全县制陶户大多停烧或改行,只有马街镇汤官箐村、召夸镇小坝山冲村等少数几个村子继续保持土陶生产

汤官箐村适时引进人才和技术,从精料开始,采用机械制泥、炼泥技术,改变人工、畜力踩泥的粗放加工模式;改变单一的手工拉坯方式,采用挤压成型、注浆成型等机械成型技术,达成规模化生产;引进推板窑,提高烧成过程的技术控制,实现了传统陶瓷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逐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较为专业化的陶瓷村落。

201210月,陆良爨陶艺术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陆良县城成立,将名家爨体书法、绘画和云南紫陶艺术融于一体,创制出独具特色的陆良爨陶,以工艺陶、艺术陶产品生产为主,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是陆良陶瓷业的后起之秀。


三、汤官箐,古老的陆良制陶村落

汤官箐是陆良县马街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龙海山南延分支、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坡,陆良坝子东南角,马街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16公里与国家4A级风景区彩色沙林相连全村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64森林面积6694草地面积1500有农户820户,人口2824闻名省内外的陆良蜜香梨就产自汤官箐。

汤官箐村属半山半坝区地处陆良盆地拗陷带海拔1900米至2361米之间山地丘陵,为龙窑的建设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辖区内土壤资源丰富,棕红梗、红梗、黄梗、紫红土、第三纪始新统、上新统沉积物沿等高线呈带谱状分布,其中的石英砂、高岭土、粘土、天然釉料,为陶瓷的烧制奠定了较好的原料基础。



位于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坡的马街汤官箐村


汤官箐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传说早在魏晋时期,爨氏家族就有部曲在此建窑开坊,专门烧制陶瓷。村里一代代口口相传的是:汤官箐是元代汤姓土官的封地,在汤姓土官来到以前村中就有人烧制陶瓷,后来土官被汉族赶走,由汉族继续烧制,汤官箐烧制陶瓷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也有人说,汤官箐是明代汤姓军官带兵驻守之地,从明代开始烧制陶瓷。

民国以来,汤官箐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制陶村落,先后建成龙窑14条,现在保存下来的有6条,至今仍在使用的有4条。无论从窑的数量、规模,产量,还是从业人员人数,汤官箐与麒麟区潦浒村、会泽县挖泥寨村都是曲靖范围内重要的传统制陶村落。


1、传说中的爨氏“陈曲陶坊”

在岳氏祖孙四代人历经百年接力创作的章回体历史小说《南中磐石·爨龙颜》一书中,记述了魏晋时期,雄霸南中的爨氏家族在今汤官箐设陈氏部曲,延请陶瓷工匠汤良、汤芳父子,遴选二十余名有陶瓷制作经验的南来移民,在小团坡开设陶瓷坊、釉泥坊,建龙窑烧制陶瓷,并将陶瓷销往宁州各地,以及虎村(今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陶坊、同并陶坊到陈曲陶坊购买釉泥的历史。

虽说小说可虚构,但最早作此书的岳光润先生系清末贡生,曾在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工作,与爨氏后裔寸辅清(字佐廷,号芝坡)是同事,后期跟随寸辅清到达腾冲寸家,寸氏家谱下了爨龙颜九世族谱及主要置官的生平简介。1924年,岳光润之子岳绍云从昆明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回乡任教,根据父亲留下的爨氏资料,查看史书,走村访寨,写了《爨龙颜将军传》一书的回目共37回。后同为教师的岳树华岳雁文父子,根据《爨龙颜将军传》回目,查史翻典,到楚雄、保山腾冲、大理鹤庆、景洪、昭通和曲靖等地收集资料穷二十年之功,最终完成了记述爨氏治理南中四百余年事迹《南中磐石·爨龙颜》一书的写作,有理有据,应是研究汤官箐陶瓷历史的有力佐证

关于汤官箐地名的由来,以及汤官箐烧制陶瓷的历史,笔者走访了村干部、制陶户和年长的村民,很多人说:汤官箐是元代汤姓土官的封地,由汤姓官员带兵驻守,从元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后来被汉族赶走,由汉族继续烧制,所以村里至今没有汤姓人家;也有人说,汤官箐是明代汤姓军官带兵驻守之地,从明代开始烧制陶瓷。尽管他们的说法不太一致,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都为军队戍守屯垦之地;再者,“箐”,据《现代汉语词典》注解:意为“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多用于地名。”这与汤官箐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契合的。所以,汤官箐,是汤姓官员管理的山谷。今天,汤官箐村已无汤姓人家,但汤官箐的地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查《陆良地名志》 :“汤官箐,语别:汉,原有一箐,明初,为汤姓军官所辖,故名。” 这种说法与陆良很多地名源自明代屯军同出一撤,但即使在明末中原泽水位下降以前,海拔处在1900米至2361高度的汤官箐,也在中原泽湖面水位线以上,应该很早就有人在此居住。与汤官箐村同处陆良坝子南端,海拔1900薛官堡村,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曲靖市、陆良县文物管理部门,对薛官堡汉代土著部族的公共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包括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玻璃器、漆木器等200余件,经专家鉴定为西汉时期的器物,证明早在西汉时期,薛官堡就已经有人在生息。在出土的陶器中有相当数量的罐、釜、尊、豆等,型制规整,做工考究,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从时间上来说,这些出土陶器远在魏晋之前,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出土的陶器就是汤官箐生产的,但以此来看,汤官箐在魏晋时期就在生产陶瓷的记载也并非完全没有凭据。

至于汤官箐从何时开始烧制陶瓷,是远在汉唐之际的爨氏统治时期,还是元代、明代,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据年已七十余岁的老一代制陶人张小候回忆,五峰山上的窑坡坝建有村里最早的龙窑,他年轻的时候去山上挖地,还挖出不少碗的碎片,窑旁的大梨树有一人合抱。窑坡坝的地名先前叫窑坡,因古代在此烧窑而得,后来在窑坡筑拦水坝,被称为窑坡坝。窑坡坝的龙窑历经岁月变换,多次改田、多年耕种,已难觅踪迹,但窑坡坝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2、民国以来的汤官箐现代制陶业

民国初年,时任保长的马街名士潘连福与海界村富户殷中堂合股在汤官箐大闸建龙窑一座,利用汤官箐丰富的陶土资源,开始烧制土碗和坛罐。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马街朱家堡村富商彭和兰出资在汤官箐小团坡现沙砖厂上面建龙窑一座,主要生产缸、盆、坛罐等日用陶器。

两座龙窑的建成投产,开启了汤官箐现代制陶业的序幕,让古老的汤官箐重新焕发出生机,并逐步发展成为全县出名的制陶村落。

195010月,陆良行政区划开始调整,全县设置七区、二镇十八乡马街区下辖钟灵镇,集贤、贞元乡1951年改马街区为五区,设19乡,将黄官营、汤官箐、湖海、金家村合并为六合乡。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六合乡调土改乡长符伟绍到汤官箐开办小团坡陶瓷厂,建龙窑一座,使用脚踢盘,手工拉坯,烧制坛罐。

1958年,成立政社合一的人们公社,公社下设乡,五区改为东风公社和红兴公社,其中东风公社下辖12乡,即马街镇、六合乡、三联乡。1959年设立马街公社,乡镇为管理区。六合乡的黄官营、赵官坝、汤官箐三个村改设为一个管理区。管理区在汤官箐成立陶瓷合作社,在王马箐子沟建成一条长达45米的龙窑,从三个村抽调30多人,组成副业队联合烧制,按工分计酬。后黄官营、赵官坝两个村的人员撤走,由汤官箐一个村独立组织生产,主要生产土碗和坛罐。

 

1950年代汤官箐陶瓷合作社生产的陶质土碗  王荣兴摄


1959年,从曲靖猫猫石(今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请来制陶师傅,帮助改善工艺技术,产品有上釉碗(俗称假瓷碗)、坛坛罐罐和其它日用器皿。1960年,引进电动盘,取代脚踢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产量和质量也得到大幅的提升,大量产品销往昆明、大理等地。

1963年,集体食堂解散,人员下放,两座窑也停止生产。

1965年,陶瓷厂从小团坡搬到汤官箐村西的大沟里,重建两条龙窑,开始恢复生产,由老村长徐绍德任厂长。1967年,徐绍德被调到黄官营公社工作,由村民张小候主持生产。

1970年,改区为公社,改公社为生产大队。出于方便管理与生产组织的考虑,黄官营大队将大沟里的两条龙窑搬到村里重建,一条建在现办事处旁,一条建在村老协会旁,由大队集体组织生产。1973年,汤官箐村从黄官营大队独立出来,设立为汤官箐生产大队,两条龙窑交由汤官箐大队组织生产与管理。之后,汤官箐一队集体出资,在大队部附近的水塘边又新建了一条龙窑。

1978年后,随着联产(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制陶人的生产积极性,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较大的提高。



为烧制中的龙窑添柴的汤官箐制陶人  韩自光摄


1983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窑的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民个人承包经营,村民上缴了集体的承包费用后,余下的收入全部归个人所有。这一政策的实行,彻底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解放了生产力,巨大地调动了制陶人的生产积极性,经营龙窑的村民成了制陶专业户与重点户,也很快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汤官箐的制陶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原来在集体窑场里工作过的村民,或有经济条件的村民,凭借自身熟练的技艺和投资创业的勇气,先后建起了5座龙窑,依靠汤官箐丰富的陶土及釉料资源,以马街“中国蚕桑第一镇”丰富的桑条和木材加工厂边角废料为燃料,生产陶器,成为村里的制陶专业户,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民国以来,汤官箐先后建成的龙窑达14条,现在保存下来的龙窑有6条,至今仍在使用的龙窑有4条。一直以来,汤官箐人手手相递,传承着手工拉坯、龙窑烧制的古老技艺;薪火相传,坚守着炼泥制陶的传统行业;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发展成为陆良、乃至曲靖重要的传统制陶村落。

汤官箐陶瓷与有“千年陶瓷古镇”之称的潦浒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传说中的“陈曲陶坊”出售釉泥给潦浒当时的“虎村陶坊”,开展合作,到上个世纪的小团坡陶瓷厂,都有潦浒工匠的身影。后潦浒陶瓷工匠许吉贵就直接定居汤官箐,成了汤官箐的村民。今天,潦浒陶瓷厂家还到汤官箐购买釉料,用于陶瓷装饰。


3、矗立在村民庭院中的龙窑

汤官箐村委会是一个拥有2800多人的自然村,村委会所在地是全村的中心,以此为坐标,纵观汤官箐的龙窑选址,走过了一个由远及近,由村外到村内,由独立龙窑到与人家融为一体,最后直接建在村民庭院之中的过程,这在曲靖的陶瓷发展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汤官箐最早的龙窑建在离村较远大闸、小团坡。1952年,六合乡陶瓷厂新建的龙窑也在小团坡,厂名就叫“小团坡陶瓷厂”。 1959年,管理区陶瓷合作社的龙窑建在王马箐子沟。1965年,陶瓷厂从小团坡搬到村西的大沟里,重建了两条龙窑。1970年,将大沟里的两条龙窑搬到村里重建,一条建在现办事处旁,一条建在村老协会旁。1973年,一生产队建的龙窑也在村中的水塘边。



矗立在村民庭院中的汤官箐龙窑  姜华摄


改革开放后,汤官箐新建的龙窑5条,分别是张家窑、刘家窑二座、朱家窑、伏家窑。除张家窑建在山神庙外,其余4条都建在村里窑主自家的庭院之中。张家窑在扩建为五峰陶厂是已拆除,伏家窑由生产队窑改建而成,现也已废弃不用,仍在使用的龙窑有4条,具体为:

村委会窑,位于村委会旁,建于1970年,从大沟里迁建于此。为分室柴烧龙窑,4416眼,窑长21米,与地面成2。产权为集体所有,由蒋、朱两姓四户人家租赁经营,主要生产咸菜缸等日常陶器。

刘家窑二条,1999年由刘学明、刘学全兄弟分别在自家院子中各自建成,均为柴烧分室龙窑(俗称仓窑),与地面成15°~20°。全窑8824眼,每仓对开一个窑门,窑门上方对设3个火眼,窑长24米,窑尾烟囱为圆形,高10米。刘氏兄弟主要生产咸菜缸。

朱家窑,位于朱顺华家后院中,为分室龙窑,4416眼龙窑,窑长23米,与地面成2。窑内用土基镶嵌,窑外用砖与石头水泥砌筑,窑面用水泥粉刷,整条窑看起来干净整洁。由村民朱顺华和妻子经营,主要坛罐等日用器皿。



改革开放后新建的龙窑——朱家窑  王荣兴摄


汤官箐龙窑与潦浒龙窑有一定的区别。潦浒的龙窑一般独立建在村中丘陵地带的山坡上,借山势自然形成坡度,泥料处理和制坯在家中完成。后来为了烧窑和管理的方便,制陶户就把家迁建到窑旁,窑与家也是分开的。潦浒的龙窑主要为通窑,少部分为分室龙窑,窑室较小,一般每室对开一个窑门,窑门上方左右各开两个火眼,窑尾烟囱较矮,大多为方形。窑门用于装窑和出窑,即将制作晾干后的陶瓷坯装入窑中,烧成冷却后将陶瓷成品从窑中取出;火眼用于投柴和观察烧成情况,与窑尾烟囱一齐,便于窑内空气和热能流动。

汤官箐现正在使用中的龙窑,除村委会窑和张家窑外,大都是直接建在村民自家庭院当中,一般建在房屋的正对面,顺院墙而建。院中如果没有山势可借,就直接在院中用土基垒成15°~20°的坡度。汤官箐的龙窑多为分室龙窑,俗称仓窑,窑室较大,窑门上方开34个火眼;窑尾烟囱较高,大多为圆形,一般都在十米左右。这样的窑型,装盛器物较多,便于窑内氛围控制;多火眼投柴量多,火力大,升温快,一般一小时烧一仓,烧成速度较快。

矗立在村民庭院中的龙窑,是汤官箐村独特的风景。


4、张氏家族,汤官箐的制陶世家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优秀品质,也是汤官箐村德高望重的制陶人张小侯老先生一生的写照。张老先生出生于1941年,今年74岁高龄,有着56年的制陶经验,是汤官箐著名的制陶老艺人。他走过的制陶之路,就是汤官箐村一部活的制陶历史。

1958,马街公社黄官营管理区在汤官箐村成立陶瓷合作社,时年刚18岁的张小侯进入陶瓷合作社,开始学习踢盘、拉坯、烧陶等制陶技术。经过几年的锤炼,成为了陶瓷合作社的技术能手。

1965年,黄官营公社将陶瓷厂由小团坡搬迁到汤官箐村西的大沟里,重建两条龙窑,由老村长徐绍德任厂长,恢复陶瓷生产,张小侯已是陶瓷厂的技术骨干,并开始参与陶瓷厂的日常管理工作。1967年,徐绍德被调到黄官营公社工作,张小候开始主持陶瓷厂的生产。

1970年,黄官营大队将大沟里的两条龙窑搬到村里重建,一条建在现办事处旁,一条建在村老协会旁。1973年,汤官箐村从黄官营大队独立出来,设立为汤官箐生产大队,两条龙窑归汤官箐大队所有。之后,汤官箐大队一生产队在办事处附近的水塘边又新建一条龙窑。三条窑均由张小侯组织生产与管理,主要生产碗、坛罐等日用器皿。

龙窑烧陶,天气阴晴、风力风向,柴禾的种类、干湿度,烧制器物的大小、厚薄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窑内氛围的变化,即窑变。仅凭烧窑师傅的经验,难于完全控制窑内氛围,因此,有人把它叫做“天地窑变”。窑内氛围控制的好坏,决定着陶器的烧成水平及成品率。过去,受认识水平与技术的影响,烧窑人在控制无力的情况下,往往会求助神灵的帮助,以求得心理的安慰。

在装窑完毕,动火烧陶之前,烧窑师傅要先宰鸡敬献窑神,并将鸡头贴在黑马口(窑头)。窑火点燃后,口中念动咒语:“生焰死焰,七十二焰;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窑火兴旺,瓦缸全烧。”同时,将新伐的豆金粮刺投入的窑中,让其在熊熊燃烧的窑火中爆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用烧窑师傅的话说:“炸一炸,窑就烧得好了。”有趋吉避邪的意思。后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技术的进步,社会风气的转变,这一烧窑风俗也渐渐被人们遗忘。

1979年开始,实行联产(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张小侯带领有制陶经验的社员,承包了大队的龙窑,专门从事陶器生产,为集体和个人增加了收入,他们所在的一生产队成了汤官箐大队经济条件最好的生产队。

1983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龙窑的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允许村民个人承包经营。张小侯率先承包了乡上(生产大队改为乡)的龙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制陶专业户、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汤官箐陶瓷世家,张小候(中)、儿子张建良(左)、孙子张崇煊(右)  姜华摄


随着农村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张小侯再次率先在汤官箐村山神庙建起了村里的第一条村民个人所有的龙窑——张家窑,专业从事制陶。张家窑窑长45米,是汤官箐最长的龙窑。张小侯老先生凭借其执着专一、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态度,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作风,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成为村里德高望重的制陶名匠。

在张小侯老先生的教育与带领下,儿女们也加入了制陶队伍。张老先生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率领儿子到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考察学习。回来后,一改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开办了汤官箐第一家陶瓷工厂——陆良县马街镇五峰陶厂,拆除龙窑,建成推板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专业化生产日用陶器,实现了传统家庭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生产的飞跃。张老先生的四个儿子,老大张建青、老二张建良、老三张建坤、老四张洪生以及女儿、女婿都进入五峰陶厂工作,帮助父亲打理工厂业务,成为了汤官箐陶瓷生产的中坚力量。

2014年,老二张建良从父亲的五峰陶厂出来创业,办起了自己的爨乡陶瓷制品厂,张建良的儿子也进入了他的陶瓷制品厂。

如今,年逾七旬的张小侯老先生身体依然健朗,把五峰陶厂交由大儿子张建青打理,不再亲力亲为,抽出时间,不时过问和指点一下儿子们的陶瓷生产。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张小侯老先生祖孙三代薪火相传,手手相递,一直坚守与传承着汤官箐古老的陶瓷技艺,显示出一个家族顽强的生命力。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家庭陶瓷作坊发展成为两家现代化的陶瓷工厂,是汤官箐名副其实的制陶世家。


5、推陈出新的爨乡陶瓷制品厂



爨乡陶制品厂新建的推板窑  韩自光摄


2014年,制陶名匠张小候的二儿子张建良从家族企业走出来,在汤官箐村马排坡成立陆良县马街镇爨乡陶瓷制品厂,改变传统陶瓷生产方式,从江西景德镇引进推板窑连续烧成技术,建成长28米、宽2.5米、高3.5米的推板窑一座,并于当年建成投产。

爨乡陶瓷制品厂选用汤官箐本地的优质陶土,采用机械制泥,真空排气技术,提高陶泥的可塑性和密致度;在传统手工拉坯的基础上,选用挤压成型、注浆成型工艺,使产品达到规范化、精密化生产;改龙窑为推板窑,改柴烧为煤烧,实现烧成技术的连续性,流水化作业,较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产量质量和成品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汤官箐陶瓷生产从家庭手工制作到机械化、工业化生产的飞跃。

厂长张建良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在传统产品酱菜罐、酒罐的基础上,开发出茶罐、茶杯、酒瓶等系列产品,色彩装饰以本地天然青釉原料为基色,配合矿物原料,调配出多种时尚的颜色,迎合了市场需求,深受客户喜爱。



爨乡陶制品厂宽阔的生产车间里正在晾晒的陶坯  姜华摄


现在,张建良受过高等教育的两个儿子,张文东、张崇煊也加入了父亲的爨乡陶瓷制品厂。他们大胆创新,把握现代人注重生活品质,回归自然、追求原生态生活方式的消费需求,推陈出新,生产原汁原味的素烧陶和高品量的工艺紫陶,让人们在泥土的本色、自然的纹理与精致的工艺中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不断创新生产与销售模式,以来件、来料加工、订单式生产的方式扩大产量,拓展市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爨乡陶瓷制品厂现拥有职工32人,年产量达100万件,年实现产值300万元,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还大量销往昆明、大理、丽江、迪庆等地,已成长为汤官箐、陆良重要的民营陶瓷企业。


四、从大东、天南、伊兰特到金瑞达——陆良陶瓷墙地砖的生产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一个地方、一个时期的民居,总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息息相关。

历史上,陆良传统民居建筑的造型主要以土木结构的瓦房、草房和土库房为主,平面布局方式有基本式和复合式两类。瓦房为筒板瓦屋面,基本式建筑类型中有单开间和双开间两种布局形式;复合式类型中,有二合院、三合院和四合院,是以三开间为主的布置手法,有的院院相套,形成沿中轴线纵向发展的多重庭院院落,是经济条件较好与社会地位较高人家的首选的建筑形式。草房是经济条件较差与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家所常采用的建筑形式,草房坡水较陡,一般是对半分水,建造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土库房的屋顶为平定,选用含沙较少的细土铺顶,土库房的建盖受土质的制约,多分布在坝区与山区的结合部,以棕壤土为主的区域

陆良传统民居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有部分砖木结构。建筑物墙壁多为泥土夯筑后土基砌筑,或直接用土基砌筑。外墙一般不假装饰,少数用石灰沙浆粉刷。室内地面以泥地为主,后来有三合土地面,再后来混泥土水泥地面。

陶瓷墙地砖、釉面砖,对寻常百姓来说,一度是高档奢侈的象征,非一般人可为。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墙地砖、釉面砖开始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陆良地处西南,大部分陶瓷墙地砖依赖广东、福建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1993年,由云南包装厂投资650万元组建云南大东瓷厂,新建了100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主要生产外墙砖,1995年生产20.1万平方米,让陆良人用上了本地生产的陶瓷墙砖,因长期亏损,1997年10月停产。后转让给云南燃料一厂,但由于工艺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质量差,产品销路受阻,严重积压,于2000年退出市场。

2003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引进浙江温州民营企业家张维保、胡光姆在原云南大东瓷厂的基础上成立陆良天南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新建年产120万平方米高级墙地砖生产线,预计年产值可达1260万元。2004330,公司在板桥镇湾子村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80万元人民币,注册员工人数60,占地面积18亩。



陆良伊兰特陶瓷有限公司的墙地砖自动化生产线  董红文摄


陆良天南陶瓷有限公司引进全自控双层辊道窑生产线,窑长150米。采用先进的喷雾干燥塔造粒、自动液压砖机压制成型工艺,全自动电脑控制明焰辊道窑煅烧技术。选用分布广、储量丰富的陆良本地优质粘土、石灰石、石英砂,含铝量高、可塑性强的沾益高岭土,含钾钠高、白度较好的易门泥矿,热值高、体质轻的富源煤炭作原料,主要生产印花地砖、内墙釉面砖、印花明墙釉面砖、工艺石雕石等产品,制品形状的一致性、抗冻性、热稳定性较好,成品率较高,产品色差小。

20049月,陆良天南陶瓷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后因股东发生变化,更名为陆良伊兰特陶瓷有限公司。2005年,陆良伊兰特陶瓷有限公司增资200万元扩建一条年产120万平方米瓷砖生产线,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工业产值760万元。年末从业人员118人,固定资产原值650万元。

20094月,陆良伊兰特陶瓷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转让给浙江人周加建,公司名称变更为陆良金瑞达陶瓷有限公司,在原伊兰特(天南)公司的基础上,对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改进,采用干压成型工艺,使用煤气发生炉加热,隧道窑流水线连续烧成技术,烧成温度1200℃,生产生活用水循环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污染排放。



工人们正在装箱打包  董宏伟摄


金瑞达陶瓷公司占地面积26680平方米,于200912月完成技术改造工作,投入生产运行。主要设备有隧道窑1条、生产流水线3条、煤气发生炉2台、球磨机、干燥塔、压砖机等,年产各种规格的陶瓷墙地砖120万平方米。公司采取自主品牌生产与贴牌代工生产相结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独具特色陆良爨陶

陆良是爨氏故里、爨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特色艺术之乡”。历史上古老的爨氏,从陆良出发,独步南中,卓尔不群,创造了辉煌的爨文化,上承古滇文化,下启南诏大理文化。五百年丰功伟业,同爨碑一齐彪炳史册,辉耀古今、名扬海外。流风所及,独步古今的大、小“爨体”书法,已成泱泱之势,可谓文风霞蔚,翰墨飘香。

201210月,陆良爨陶艺术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陆良县城成立,王江雁和夫人李红芬从陆良悠久的制陶历史和古老而辉煌的爨文化中汲取养分,将名家爨体书法、绘画和云南紫陶艺术融于一体,创制出工艺陶、艺术陶为主,独具特色的陆良爨陶,成为陆良陶瓷业的后起之秀。



丰姿绰约,明净清莹的爨陶茶壶  王荣兴摄


陆良爨陶制作工序复杂,工艺考究,主要有: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填、高温烧成、无釉磨光等六大工艺流程

1、镇浆制泥

陆良爨选用当地优质五色陶土为原料,不同配方配比分选后放入水浸泡,反复搅动,经多次淘洗过滤镇浆,充分发酵后把空气挤压出去,晾晒揉炼,制成细腻如膏脂状的合格泥料,储藏起来。

2、拉坯成型

拉坯成型时爨陶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制陶师傅在高速旋转的电动陶车上,根据要求手工拉坯成型,塑造出各种不同造型与品貌的陶坯,将素坯在密闭的空间里晾晒,然后进行初修,削刮修整成型。

3、湿坯装饰

在坯体上书写和绘画是爨陶制陶工序的点睛之笔。陆良爨陶延请爨体书法、绘画名家,以陶为纸,以墨为彩,直接在湿坯上悬肘运笔“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的爨体书法和写意绘画一气呵成地挥写在坯体上,爨文化像血液一样注入到爨陶血管之中,使俗胎泥坯顿时有了生机与灵气,彰显出爨陶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完美地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爨文化的有机融合


古老爨文化新的载体——爨陶  摄影 韩自光


4

工艺师以笔、针、钩、刺等工具,将湿坯上的墨迹随形雕刻成模书画所需的色泥。由于填泥的湿度与坯体湿度不同,干燥过程中填泥与坯体的收缩不一致,填泥要经过二至三次填压、风干、使其与刻模充分粘合融为一体古茂雄强的爨体书法和昆刀字画便以不同的色彩完美地嵌入坯体,拥有了南中大地的灵魂和壮美。

5、高温烧制

陆良爨陶的烧成温度在1300度左右。在烧成过程中,陶坯内所含的各种元素在不同的温度和窑内氛围下,会呈现不同的还原结构和还原色彩,有的红中泛紫,有的黄中现红,有的紫中偏黑,呈现出深黑色、鳝鱼黄、古红铜色等色差,形成爨陶有别于其它陶瓷的窑变色彩。当窑内达到相应的高温时,土中的易熔物质熔化为液态填充进未溶颗粒之间,使陶器密度提高,达到体如铁的效果。出窑后轻轻敲击声响如馨。

6、无釉磨光

刚出窑的爨陶,表皮粗糙,一身火气,颜色暗淡、貌不惊人,一幅原始旷达的模样。爨陶泥质细腻无砂,可以通过打磨达到哑光、亮光和镜面等不同的效果,但由于陶坯经过高温焙烧,陶质坚硬若铁,人工打磨异常艰难,是爨陶制作过程中最耗时费工,也是最为关键、变腐朽为神奇的环节。无釉磨光工艺分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去火皮,工人使用天然的鹅卵石,蘸水磨去陶器表面的火皮;二是打磨,先用粗砂石打磨去火皮时留下的划痕,再用油石磨去粗砂石留下的划痕,经过两次打磨后,已达到哑光的效果,爨陶神韵呼之欲出;三是抛光,使用白色细腻的鹅石,或用厚布将普通包住,贴陶器坚硬的表面反复精心研磨,一点点显露出诱人的绰约丰姿,清莹明净光洁如镜的艺术效果,浑然天成、大巧若拙的高贵品相。




器型各异、美不胜收的爨陶  摄影 韩自光


爨陶具有瓷的、陶的透气性,主要器型有壶、杯、盘、梅瓶、直口博古瓶、玉壶春瓶、天球瓶、蒜头瓶、荸荠瓶、柳叶瓶、美女瓶、观音瓶等,小到可把手玩,大到需臂合抱,可谓琳琅满目,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和把玩欣赏的艺术珍品。

爨陶以爨文化为精髓,以紫陶为载体,集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于一体,体如铁、色如铜;明如水、洁如玉;亮如镜、声如馨;造型古拙、形神奇逸溶铸了南中大地的厚重古朴,浸润着爨文化的飘逸神秘,成为爨文化新的载体,让古老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爨陶从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亲睐,远销国内外。著名跨国公司盘龙云海、龙润集团、天下普洱等大企业的前来合作。在深圳第十一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获得参展优秀奖,昆明南博会上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2015年被评为“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成了陆良的一张文化名片。

                                                                                            (完)




作者简介:王启国,1966年5月出生于云南陆良,供职于曲靖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业余时间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文学创作。曾参与《爨乡陆良》《爨文化风采录》《文化曲靖(综合卷)》《文化曲靖(陆良卷)》《麒麟区文物志》《曲靖简史》等地方历史文献的撰写。多组介绍越南、马来西亚的文章在中国(云南)国际广播电台以多种语言对东南亚广播,系列文章在《东盟与中国》等杂志刊载。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作品千余篇,已出版诗集《远方如你》,散文诗集《青莲独自开》,学术专著《曲靖古陶志》(与人合著)、《陆良陶瓷史》。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栏目主持:朱乔生

值班编辑:刘治民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