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员工现场将0.2毫米超薄电子玻璃卷成筒状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船员,因为用了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饭而无意间制出了玻璃,并因此发了一笔大财。
在教科书上,玻璃的定义是“由沙子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是人们对玻璃的普遍印象。事实上,这只是玻璃这个五彩世界中的“冰山一角”。
2011年和2012年,美国的一家玻璃企业连续推出了两部纪录片《玻璃的一天》,将人们领入由玻璃创造出来的神奇世界中。
在不久的未来,窗户、镜子、厨房案板、冰箱、课桌、汽车中控台……你能想到的任何有玻璃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可触控的电子屏幕。它可以使远端成为房间的一部分,打破了沟通的障碍。所有的数据,从远端收集、传送,在一面墙上显示,一切都在眨眼之间完成。
倘若这些特殊玻璃被广泛运用于教室、医院等工作场所中,甚至成为每幢建筑物里随处可见的电子触摸屏,那么,人们眼里最为普通的玻璃,或将成为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推进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一大变革。
《玻璃的一天》将荧屏前的观众带入如梦如幻的境界。荧屏背后的真实世界中,全球无数为玻璃贡献智慧的科研工作者,正在将这一切变为现实而不懈努力着。
这其中,就有来自玻璃大国——中国的领军企业和科研人员,为玻璃产业的发展兢兢业业研发创新。中国建材集团所属的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蚌埠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走进蚌埠院,这个行业的前沿科技令人为之振奋,也正是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让这个有着多年历史的研究院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走得尤为稳健。近年来,他们经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我们就从蚌埠院研发中最亮眼的两大技术成果说起。
打破垄断,攻克信息显示玻璃极限
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26届中国玻璃展上,凯盛集团的展位人头攒动。偌大的展位上,蚌埠院研发生产的0.2毫米超薄玻璃,被卷成筒状竖在展示台上,如果没有红色花球相衬,人们几乎很难用肉眼看到那里有一块玻璃。
说起这块超薄玻璃,时间还要追述到2个月前,2015年3月28日,蚌埠院宣布0.2毫米超薄玻璃基板实现稳定批量生产,打破自己不久前创造的0.3毫米国内电子玻璃工业化生产极限。它完全替代了目前面板行业对超薄玻璃的需求而进行的对较厚玻璃二次减薄环节,为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关键产品。
时间再往前追溯,2014年,从蚌埠院控股的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液晶玻璃产业基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坚持不懈的潜心技术攻关与产能和良品率提升,该公司生产的国内首批6代0.3毫米超薄液晶玻璃基板产品顺利通过国内核心用户批量认证,将之前生产的0.5、0.4毫米的玻璃厚度连续降低,并正式获得后续批量采购订单,成功打开市场。这标志着蚌埠院完全掌握了TFT-LCD超薄玻璃基板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完成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市场化应用的完美跨越。
就是这些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新玻璃,被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兴奋地喻为“中国建材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伴随电子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在全球范围内,“轻”和“薄”是高端电子产品消费的流行趋势,为满足市场强劲的需求,全球的电子产品生产商无不在轻和薄上下足了功夫、动足了脑筋。超薄玻璃也因此日益受到全球的热议与追捧,是全球玻璃行业的重点研发品种之一。
以手机为例,一个手机屏幕其实是由四块玻璃构成。其中有2块玻璃用于显示,中间充以液晶,构成显示屏;再往外,是触摸屏,即在玻璃上镀上透明的导电膜,用以感应手指的温度和划动时产生的静电,对设备进行操控;最外面还有一层玻璃担当保护功能,用以保护触摸屏和显示屏。
为了维持足够长的使用和待机时间,电池的厚度不能进一步减缩,而电子元器件的厚度本就很薄,减无可减,能提供进一步缩减空间的就只有显示屏、触摸屏和保护屏。
如此一来,玻璃厚度与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轻薄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了:玻璃厚度缩减一毫米,这就意味着手机的厚度能够减薄4毫米,厚度大幅减缩,移动终端设备的重量自然就降了下来。
普通大众关注超薄玻璃,大多是从iPhone手机屏幕所用的大猩猩玻璃(GorillaGlass)开始。它够薄、够硬,不怕摔,很多人为此放弃了手机贴膜。
在《乔布斯传》中提到一个故事:2007年,苹果公司在计划推出iPhone手机前,乔布斯找到康宁公司,希望他们能为这种新手机提供一种非常耐刮的玻璃保护屏。康宁公司便在原有特种防弹玻璃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代0.7~2.0毫米超薄大猩猩玻璃,并和智能手机屏幕紧紧联系在一起。在iPhone首次亮相后的五年里,康宁大猩猩玻璃产品线的年营收从零增长到了10亿美元。截至今日,大猩猩玻璃已经应用于全球30亿台设备之中。
这样有着极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超薄玻璃),像“明珠”一样闪烁着夺目的光芒,一度是中国玻璃从业者景仰的新技术。其生产技术与研发极其艰难。一是已有的熔制技术无法达到准光学玻璃的内在质量;二是原有的技术无法完成厚薄差、波纹度的高精度标准。
加之长期以来,超薄玻璃一直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国内无法自主生产,这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显示产业发展一直受制于人。
多年来,超薄玻璃项目在中国的发展,经国内多位专家认证,其结论都是“风险比机遇大,极有可能失败”。
但在中国建材集团眼中,实现这一技术绝非遥不可及。找准空白,打破垄断,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坚,是中国建材集团一贯的工作思路。
因此,宋志平决定迎难而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玻璃行业的人,必须攻克这块玻璃。”他当时向蚌埠院院长彭寿提出的期望是:只要没有颠覆性的失败就坚持做下去。
“第一步就是要把玻璃拉出来,并且能应用,再逐步加强其良品率,并实现产业化。”就是这样一个决定,经反复论证后,TFT液晶显示玻璃、超薄玻璃项目在蚌埠院得以上马。
“现在说明当时的决定是对的,我们不但有能力做成这件事,并且能将这件事做得更好。”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兼新闻发言人李志铭对记者说。如今,蚌埠院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批量生产0.2毫米至1.1毫米全系列品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的企业。
“进军电子信息显示玻璃产业,彻底抚平了我们玻璃科技工作者‘心中的痛’”。国际玻璃协会主席、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感慨万千。
光伏玻璃,让全世界“羡慕嫉妒恨”
电子信息显示玻璃把“电”变成了“光”,光伏玻璃则把“光”变成了“电”。
如果说蚌埠院在电子信息显示玻璃方面的技术攻克最终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那么,其在光伏玻璃上的尝试成功,则让一个产业在国际上触发了一场“战争”。
2011年10月19日,美国的7家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市场非法倾销多晶硅光伏电池,、设置贸易壁垒等非法补贴”,要求“联邦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
同年11月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这是美国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首次发起双反调查。
事件中的主角其实是“多晶硅光伏电池”。它之所以能大举进入国际市场,与蚌埠院的一项技术成果密切相关,这就是“太阳能电池用微铁高透过率玻璃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即光伏玻璃生产技术。
光伏产业在中国萌芽之时,太阳能电池价格颇高,关键在于其玻璃比较贵。由于技术长期被法国圣戈班、美国加殿安和英国皮尔金顿等大公司垄断,在2005年前,我国光伏玻璃全部依赖进口。仅2004年就进口约320万平方米,价格高达150元/平方米以上,严重制约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经过中国建材旗下兄弟企业蚌埠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强强联合,光伏玻璃生产技术的成功研发,终于打破了这一局面。
光伏玻璃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盖板,它通过多次折射,能够充分吸收太阳光,最大利用率地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成太阳能电池的电能。
因为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这项科技成果荣获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过新工艺和节能新技术,蚌埠院开发建成了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一窑五线”光伏玻璃生产线,在技术、质量、规模、能耗、投资等关键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产品通过国际公认的瑞士SPF太阳能检测中心最高级别U1级认证。
利用这系列成套技术生产出的光伏玻璃产品,在国内及全球市场分别占到约85%、45%的份额。
正是这项科技成果,使得中国太阳能电池成本急剧下降,出口价格也随之下降,也引起了美国、欧盟的“双反”调查。这场“双反”调查也折射出国际先进同行对中国玻璃高端技术研发成果的重视与忌惮。
在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侧,就是生产超薄玻璃的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在它的1.5万平方米厂房顶部,就安装着蚌埠院自己研发生产的光伏玻璃产品,平均年发电量约180万度,满足企业用电外还有盈余。
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支撑了国内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催生了一个平板玻璃服务于新能源的新产业,使得我国光伏玻璃产业得以诞生及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凭借玻璃这一强项,尤其是在玻璃镀膜方面掌握的核心技术,以蚌埠院为核心企业的凯盛科技集团公司近年来频频发力光伏太阳能领域。
2014年8月收购德国Avancis公司后,中国建材集团全面进入铜铟镓硒(下称“CIGS”)薄膜太阳能领域,并制订了“10+5”规划,即计划在国内和“”沿线国家分别建设10GW和5GW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
2015年9月底,凯盛科技1.5GW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在蚌埠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成为全国最大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体制变革,丰满了研发的羽翼
从光伏玻璃到电子信息显示玻璃的空白被逐一填补,中国玻璃产业实现了技术研发与创新的大跨越,在国际上日益争得了话语权,甚至令国际同行有些“心有余悸”。我们不能不提到研发这些喜人成果背后的主角——蚌埠院。
1953年诞生,1984年改制,2000年进入中国建材集团。从改制前的年经营额几千万元发展到年经营额逐步突破40亿元、60亿元直至过百亿元,这家曾经循规蹈矩沉睡了半个世纪的国企设计单位,为什么能跃居全国同行前列?尤其是近些年来,在传统玻璃行业产能过剩压力突出,新建生产线放缓的背景下,作为一家玻璃设计和研究机构,如何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逆势增长?
“蚌埠院发展的活力来自科研创新。”在彭寿看来,通过立足新兴产业,打造以玻璃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链条,瞄准国内、国际前沿玻璃行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以及具备“轻巧、超薄、透过率高”等特点的趋势,才使得蚌埠院在新常态下迎来了发展的新起点。
这一切实现的基础,首先在于体制的改变。
2000年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时,正是国内众多科研院所群体迷茫的时候,原有的国家主管部门相继撤销,今后只有一条路可走:向市场要未来。然而,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领导群体,多年习惯于国家给课题、拨资金的日子,对市场经济都需要一段理解和消化的过程。
此时,宋志平向包括蚌埠院在内的下属科研院所提出了“企业化、市场化、工程化、国际化”的要求。
于是,在中国建材集团的支持下,蚌埠院从那时开始了第一次大转型——成立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改变单一从事玻璃工厂设计,转为提供以设计为龙头、以核心技术为支撑,带动装备制造的工程总承包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蚌埠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凝练了中国传统的浮法玻璃技术,将产品能耗、品质、质量等均做到了世界水平,利用这些玻璃技术和成套装备的制造,占领了中国80%以上的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和90%以上的出口玻璃工程市场。
从一个科研院所转制成一个为社会服务的工程公司,要面临着很多改革。
内部管理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结合蚌埠院多年来科技研发积累的优势,以市场化需求进行有方向性的科技研发是贯穿始终的主干。但自主创新如何适应市场?对刚刚改革转型的蚌埠院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课题。过去,科研人员极少考虑研究什么、研究出来的成果有没有用,只管研究就是。现在,必须面向社会,社会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宋志平提出的“央企市营”战略,也促使蚌埠院积极探索实践混合所有制,实现了从单一科研设计单位向科技型企业集团的成功转型。
在蚌埠院控股的方兴科技,国有资本只占总资本的30.04%,2013年在资本市场成功募集资金10亿元,此后又逐步探索通过共同出资、高管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兴建一些新项目。
蚌埠院将方兴科技作为最重要的资本整合平台,将新材料和新能源资产都陆续注入公司,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好的融资舞台。
正因尝到了混合所有制带来的“甜头”,在今年上,彭寿提出了“加快科研院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鼓励科研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在院所改制中持股,让他们真正从参与者变为所有者,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他们开展科研开发、推进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保护好、维持好、发展好院所的核心竞争力。
当科学家,也要当好“企业家”
“研发创新、新产品创造关键在人,而员工持股就是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彭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蚌埠院的掌舵者,彭寿知道自己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把各地最优秀的人才招揽到自己的身边,与各地最优秀的同行进行强强联手。
蚌埠院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首席科学家和首席研究员制度:由每个科学家带领一个科研团队攻关一个课题,也就是说某个课题是哪位博士、哪位教授领头,这个团队就由他来领导,公司给他充足的经费和一定的时间,让他带领的团队充分发挥才干和智慧,共同去完成项目。
比如,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美籍华裔徐根保博士,他拥有十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曾在英特尔公司带领80余位博士研发团队做芯片和应用材料研究。因为看好其科研氛围,回国后他毅然选择加盟蚌埠院,目前担任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他带领的团队主攻镀膜玻璃及特种玻璃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蚌埠院对所有研发和创新团队提出的要求就是,其课题必须结合实际,结合市场需求,而不能将课题束之高阁、不问世事,关起门做研究。当这个方向明确之后,所有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有了目标和方向,也更有干劲,更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和创造。蚌埠院还鼓励科研人员将通过市场调研后形成的课题带进中心,成果转化后,以参股的形式参与利益分配。
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蚌埠院建立了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鼓励和倡导科研人员除了当好科学家,还能当好企业家。
归国访问学者卢育发便是其中一个,他在2008年创办了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和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2010年被蚌埠院重组。除了更宽的工作平台外,能够让卢育发在这里安心工作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在这个公司里拥有20%的股份。
“有些事情我们不完全会,怎么办?通过收购重组企业,将整个研发团队纳入麾下。”李志铭对记者说。2014年蚌埠院收购德国Avancis公司时,收购的过程并不难,但要把原来的整个团队留下来是不容易的。彭寿亲自去德国,与45位技术专家一对一、面对面交流沟通后,他们说:“我们决定在蚌埠院这个平台上做一番事业。”
此外,蚌埠院在给予科技人才一定待遇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他们去学习提高。比如,送他们出去读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近两年,蚌埠院就选派了14名专业技术人员去新泽西理工大学深造。
现在,回到公司工作的博士,在考博之前几乎都是蚌埠院自己培养的。他们考到国外读博士,很多国际同行纷纷向他们伸出橄榄枝,希望他们留在国外。但在学习过程中,蚌埠院始终与他们保持着密切联系,既有课题上的切磋与交流,也有生活上的关照与抚慰,让他们始终感受到自己是蚌埠院的一份子,心与心的交流从未间断。当这些博士学成后,都毅然放弃了很多高薪聘请他们留下来的机会,选择回归蚌埠院。
对管理人员,蚌埠院送他们去读MBA。“一共送了20多人”据李志铭介绍,蚌埠院的激励机制是,深造费用先由个人垫付一半,考试合格后,公司全额报销。
在蚌埠院,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为此,该院制定了一整套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如项目经理负责制,企业接手的每一个项目都要与项目经理签订目标责任书。如成都南玻的项目超额实现了预期目标,院长当即兑现承诺,奖励项目组100万元人民币,奖励项目经理一辆帕萨特轿车。
给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一个更加开放自主的研发平台,给普通员工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这为蚌埠院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饱满的软实力保障。
着眼市场,让科技叫好又叫座
近年来,我国制造行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为世界瞩目。但必须承认的是,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制造业的整体发展仍较弱,医药、汽车、智能芯片等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命脉受制于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诸多高精尖领域仍在“追赶”,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远。不可否认,科研攻关进展缓慢,使得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科技“瓶颈”。传统玻璃产业,亦如此。
究其原因,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滞后,与创新没有围绕“市场”转型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科研是科研,市场是市场,科研部门和产业部门形成了各自的“闭循环”。这些特点在玻璃行业的总体发展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科技创新要有驱动力,要顺应企业和市场的发展需要。不论是电子信息显示玻璃,还是光伏玻璃,我们都是顺应市场需求而研发的。”彭寿认为,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市场意识是决定科技创新成果能否叫好又叫座的前提。
玻璃技术研发与创新,是蚌埠院的“看家本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又不断赋予这套“看家本领”新的内涵与定位。
应用于光伏、电子信息显示等新兴产业的新玻璃,与传统的玻璃在配方、生产工艺、指标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蚌埠院为此下了大力气投入研发并逐步实现产业化。
市场的瞬息万变经常令人措手不及。蚌埠院在转型过程中,也并非一路坦途。
蚌埠院在研究玻璃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升级变革,对所有高新玻璃应用领域的市场变化、消费趋势和国际发展都会做充分的分析和探讨,有的放矢的开展研发,不仅着眼于眼前的市场,更放眼未来的潮流。
创新驱动,要站在世界最前沿
如果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那么,在蚌埠院,科技创新则是这个企业不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无论是企业机制转型、人才培育和激励机制建设等等,都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干,坚持不断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视野,让蚌埠院承担起中国玻璃产业向“高精尖”迈进的行业重任。
“创新驱动发展,是我们这些年走出来的一条道路。”这是蚌埠院的科研人员经常说的一句话。
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抓住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和世界新能源经济发展的契机,在玻璃板块中,不断加大在TFT基板玻璃、超薄玻璃、光伏玻璃、节能玻璃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进度,这是蚌埠院主要承担的工作。为此,蚌埠院开始了第二次转型——进入新兴产业,按照玻璃的新功能、新用途,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进而实施产业化,不断赋予玻璃新的概念和内涵,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彭寿认为,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科研院所,必须要“做五年乃至十年以后的事”,才能始终保持不败。多年来,蚌埠院在科研上的投入始终很大,在科研上的投入毫不吝啬。“如果没有科技创新,你做的东西没人感兴趣,没能处于领先地位,怎么占领市场呢?”
正因如此,蚌埠院在项目立项上始终坚持与国际接轨。“我们做的项目,是要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从世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绝不能看人家做就去简单复制。”彭寿说。
长期以来,蚌埠院依托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玻璃工业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围绕高品质浮法玻璃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玻璃功能膜材料设计和镀制技术、玻璃新材料4个方向,开展前沿、共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类奖30多项,国家授权专利1000多项,多项成果居国际前沿水平。
玻璃大国,如何成为玻璃强国
我国是当之无愧的玻璃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这正是玻璃工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目标和方向。
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平板玻璃工业进入发展高峰,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然而,由于远超市场需求,盲目求大求快,普通浮法玻璃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普通浮法玻璃的过剩,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企业生存出现问题,玻璃市场价格一路走低。去年,一些地区的平板玻璃甚至卖出了史上最低价格。大部分玻璃企业在苦苦支撑,部分企业已然面临倒闭。
更重要的是,我国玻璃行业也因此在社会上始终无法摆脱“大老粗”的偏见和误解。社会观念的根深蒂固,也成为玻璃行业向高新产业发展的巨大制约。
作为一个大型建材企业集团的掌舵人,宋志平自从接触玻璃行业,就盼望这个行业能够甩掉“大老粗”的社会印象,改变人们对它的固有观念。
蚌埠院工作人员还清晰记得,在研发超薄玻璃的前夕,在一次参观蚌埠院收购的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时,工作人员给每位参观人员递过来一件白大褂。包括宋志平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要求穿上白大褂,戴上白帽子。
穿上这样的行头,他激动地对随行的摄影师说:“一定要给我们拍些好照片。我特别希望全社会都能看到,我们玻璃行业也有要穿白大褂才能参观的精细企业。”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平板玻璃产能过剩属于结构性过剩,一般建筑用普通浮法玻璃严重过剩,而优质浮法玻璃生产和应用比例均较低,无法满足高档加工需要,很多品种还需要进口。近些年来,国内主流厂家在超薄玻璃、ITO导电膜玻璃以及电容式触摸屏显示玻璃的生产技术研制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攻关与研究,但终因产品优良率不高等原因,一直没有形成量产。
也就是说,中低档玻璃产能严重供过于求,高科技含量的玻璃产品则相对短缺,难以满足国内加工玻璃市场的需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着高科技含量的超薄玻璃是目前已经大规模产业化中最高端的玻璃品种,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也颇为可观。它的价格是普通玻璃价格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在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生产的超薄电子玻璃一车60箱的售价在400万元以上。
超薄玻璃实现产业化,最直接的受益者是社会大众。以液晶电视为例,它的制造成本中,电子信息显示玻璃占30%。五年前,老百姓买一台液晶电视,至少要花费近一万元,随着超薄玻璃产业化,如今,两三千元的液晶电视市场上比比皆是。
高科技含量带来了更高的附加值,只有生产出更多的高端玻璃,才能实现玻璃大国向玻璃强国的转变。
当今世界玻璃制造商们在开发玻璃新技术方面,均向能源、材料、环保、信息、生物等领域的发展和需求奋进。玻璃原片的生产向超薄、超白和功能化方向发展;研发新技术则是从玻璃产品的表面和内在改性应用、功能等方面着手,使玻璃更具备强度、隔热、耐火、安全、阳光控制、隔音、环保等优异的功能。
蚌埠院也在朝着这些方向前进,进一步拓宽新玻璃的用途。比如为了进一步开拓超白玻璃、太阳能电池的市场,蚌埠院积极响应国家发展高效绿色农业的口号,探索“光伏+农业”发展模式,顺势开拓新玻璃和光伏市场。
另外,蚌埠院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节能技术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光热和光伏系统,将玻璃和新能源相结合,将新能源和建筑相结合,开展新能源房屋业务,形成了光伏业务强势发展的合力。
为此,蚌埠院已设定三大目标:电子信息显示玻璃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太阳能电池光伏玻璃要“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优质浮法玻璃要引领世界潮流。
当所有目标实现,玻璃强国梦始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