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石材公司通过利用碎石,制作创意石画。
记者/何金 通讯员/侯锦超 陈鑫伟
故地重游,别有一番风味。
2012年4月初,本报记者来到石材之都南安,对当地石材业一番调研之后,采写了通讯《穿越成长的烦恼——南安石材业转型路径调查》。三年后的今天,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南安的石材业呈现出何种发展景况呢?11月底12月初,本报记者再次深入南安石材业界,试图给读者展现一个“变化了”和“变化着”的南安石材业。
石头与创意的交融
石头与创意,相关吗?当然!
三年前,记者来到位于南安水头镇的英良石材集团的石材创意仓库——“五号仓库”。彼时,该仓库内的半宝石系列、化石系列、水晶系列展品等,让记者大开眼界。
记者再次来到该仓库时看到,这里的展品,已由过去的15个系列,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个系列。玫瑰石、珊瑚石、寒武石……来自土耳其、挪威、丹麦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种石材展品进入仓库后,被加工成各种创意石材工艺和装饰产品。
“这几年,受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放缓影响,不少中低端石材企业陷入寒冬,但是我们的高端创意石材,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三年来,我们销售额年均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公司副总经理邸善强告诉记者。
三年前,在南安石材界,像英良集团这样玩创意和文化的石材企业,可谓屈指可数。如今,这样的企业正在迅速增长。据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在南安,玩文化和创意的石材企业,总数达128家之多。
与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会长王清安攀谈中,王清安表示,近年来,南安石材业面临产能过剩、销售下滑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在这种逆境下,部分石材龙头企业主动谋变,果断将石材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政策层面也开始发力,为鼓励石材企业向创意进军,近年来,南安市先后出台《南安市促进创意石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石材业企业自主创新》等文件,3年内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石材企业的创意项目。
为解决石材企业创意人才紧缺的问题,去年初以来,南安已组织一批石材企业,奔赴国内众多艺术院校,将众多绘画美工、装饰艺术、色彩规划等艺术设计类的毕业生招至南安。一些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同时还懂艺术的优秀设计人才更是被南安石材企业重金聘用。
早期的石材加工业,简陋粗放。(资料图片)
“丝路”上的“石头”机遇
与三年前相比,当前的南安石材业,呈现出一大新亮点——“海丝”色彩渐浓。
2013年,随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沉寂数百年后再一次火了起来。如今,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紧密的南安石材产业,再一次与“海丝”紧密相连。
在政策东风下,越来越多的南安石企,正在“丝路”上大步向前。
在采访中,东星石材有限公司副总裁蔡小郭告诉记者:“我们在出口这条路上走了很多年,为了更好地对接东南亚、中东甚至非洲市场,我们在泰国、土耳其等地收购矿山,并在迪拜开设展览馆和工厂。‘’发展战略,给南安石材企业带来了新商机。”
“我们的出口订单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我们长期在当地派驻团队,并开设专卖店、购买矿山。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给我们带来了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契机。”南安市新东源石业董事长杨加强说。
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认为,新“丝路”是泛概念,也是一个新契机。目前,英良集团已在多个“海丝”沿线国家采购石资源,并设立了相应销售点,在土耳其、土库曼斯坦、新加坡等资源国设立了分公司,在迪拜设立了办事处。
……
据统计,自2013年“海丝”新战略提出以来,已有528家南安石材企业踏上了开拓丝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征程,一大批过剩产能重新得到释放。
王清安说,南安石材行业已经拥有了国际化的坚实基础,新“海丝”带来的政策利好像是一股东风,这艘已经打造完备的帆船,将扬帆启航,逐梦全球化。
从做“石头”到造“石器”
石材机械,在业界,被称为“石器”。三年前,南安的石材机械,超过八成来自对外采购。如今,这样的局面已经发生逆转。
南安万福石材机械公司的多条生产线今年初以来一直保持满负荷运行。走进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矿山锯、切割机、打磨机等20多个大品、180多个细分品类的石材机械设备琳琅满目地摆在车间供货处,一旁是多辆等候装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
“就万福的订单情况来看,南安本地、省内、国内、出口这几个市场均取得两位数以上增长,可以说,这几年是我们发展最好的阶段。”万福公司董事长李群生说。
据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三年前,南安石材机械企业不足100家,如今已发展到220家。今年1-11月,南安石材机械产业实现产值20.6亿元,同比增长38%;2014年,年产值15.8亿元,同比增长18%。2012年到2014年,年均产值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
据了解,石材机械是整个石材产业链的上游,也是含金量最为丰厚的一个环节。南安石材工业协会副会长曾文艺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南安的高端石材加工机械产品市场长期被洋品牌垄断。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南安资本进入本土石材机械产业领域,本土石材机械企业在技术攻关、质量稳定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发力,终于实现逆袭。
“南安石材机械产业的崛起,是南安石材人在加工环节利润率式微的背景下,主动延伸产业链、挖掘新的发展潜力的成果。”曾文艺说,“目前,南安石材企业采购的石材机械,六成来自本地,不仅如此,南安的石材机械企业,正在向外销售南安的石材机械。”
从过去简单地卖石材到如今的卖石器,南安石材机械产业正加速成为当地产业经济领域的新增长极,这也意味着南安石材产业迎来一个新“石器时代”。
求变之心不可无
——访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会长王清安
石材业是南安的传统支柱产业,就当下南安石材业的突围、转型与呈现出的新气象,记者在南安水头镇专访了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会长王清安。
由于与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这两年来,作为传统产业的南安石材业,面临着发展的一系列瓶颈。而这种瓶颈,首先体现为产能过剩和销售不畅。王清安坦言,南安石材产业要突破这一瓶颈,着实不容易。
“前些年,国内地产行业和基建高歌猛进,南安石材享受了多年的好时光。突然一下放缓了,很不适应。大量石材企业的产能,短期内找不到出路。”他说。
让王清安颇为欣慰的是,困境面前,南安的石材人并未沉沦。相反,他们深谙市场之道、经商之道,始终拥有一颗求变之心。面对产能过剩,广大石材企业纷纷行动,主动出击,寻找新的销售出路,借助“”的东风,众多南安石材企业将产能向东南亚、非洲等丝路沿线国家输送,一大批产能得以化解。
除了对外输出产能,王清安认为,当前的南安石材行业,正在从自身内生型发展角度出发,把握国内外新的需求,求新求变,探索将南安石材业由过去的中低端推向高端,如做创意石材、文化石材、品牌石材等。几年来,尽管行业整体低迷,但是行业内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企业已脱颖而出,成为各自所在细分领域的龙头。
王清安表示,石材业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是在南安人手里,却玩出了文化、创意等新东西。这种在逆境面前拒绝沉沦的胆魄与勇于求变之心,难能可贵。当前,南安的石材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全面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这种转向的背后,正是南安石材人那颗永远求变的心。
一个世界级产业的转型启示
回望“十二五”,南安石材业取得的成绩可谓不俗——产量占全国石材产量的40%,出口额占全国的45%,全国70%以上的石材销售量被水头人掌控。毫不夸张地说,当下的南安石材产业,已是一个世界级的产业。
我们惊叹于南安石材人的创造力,这个本身不产石矿资源的“石材之乡”,从零起步,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崛起一个世界级的产业。整合全球石矿资源,加工全球石材,然后销往全球,我们佩服南安石材人的对全球石材产业的整合能力。在南安,石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零资源”产业。
两次深入采访,感悟不同。三年前,记者看到的南安石材业,总体上尚处于“野蛮生长期”,重“量”而轻“质”。彼时的南安石材企业,在面临后危机时代的初步考验之时,开始局部进行探索突围与转型。三年后的今天,南安石材业内,转型效应正在扩散,参与转型的企业,已是大面积呈现。站在新闻人的角度,我乐见这种转型效应持续扩散下去。
让记者更为感兴趣的,是当下南安石材企业的转型路径。从主动对接“”到持续推进文创石材,再到大力发展石材机械,旧的产能得到释放,新的先进产能正在勃兴,南安石材业的转型轨迹,越来越清晰。
我省是国内传统制造业大省,有着纺织服装、鞋业、食品等数十个闻名全国的传统产业。南安石材业的转型,给我省其他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在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包括南安石材业在内的我省传统制造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展望“十三五”,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转型历练的我省传统制造业,终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春天”。
南安市“十三五”规划中,
石材产业发展是其中重要一环
石材产业要围绕打造“国际石材之都”,坚持国际化视野,鼓励企业到境外进行矿山采购,建立原料基地,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原材料供应和配置网络,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石材加工贸易竞争。增强在石材行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推进石材行业高端化发展,扶持发展石材装饰装潢、创意石材设计,做大人造石、环保新型墙材、马赛克等石粉碎石利用产业,完善石材装饰装潢养护、石材机械、石材设计、石材物流、石材金融等产业服务生态链,走高端奢华、创意文化、循环发展和专业服务之路,打造石材行业国际领军地位。加快石材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设立海外分销中心、展示中心等营销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扩大自营出口规模,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的出口品牌企业。
内容来自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