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都昌村庄录 南峰镇舍里村,程门立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村文化活动中心


理学之光

对于天下程姓人家,北宋的理学家“二程”,是令程氏后裔引以为荣的历史名人。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认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二程”俩兄弟的“气禀”说的指向为“去人欲,存天理”。程颢、程颐上承北宋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周敦颐。2017年是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在其晚年仕宦和魂归之地的九江,“濂溪先生”的纪念活动,彰显着他的“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的名节。“二程”下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公元1130—1200年),“程朱理学”成为风雅大宋一张光耀千秋的文化名片。



在都昌南峰镇暖湖舍里程村保存的《程氏宗谱》上,载有“程子四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实这16字箴言是孔子所曰,程颐对此从视箴、听箴、言箴、动箴四个方面做了阐发。明世宗推崇理学,亲自注释,颁行天下学堂。舍里村的祖祠上镶有“理学世家”四字,在上厅悬挂着“千秋文章二父子,万载宗脉一江南”的对联。“二程”的理学光环,烛照着程氏后裔的行范。“程子四箴”所涵理义大行于天下,更成为舍里村人的坚守。

舍里村的先祖是明初的志善公,志善公于明英宗正统丙辰年由二十都榆木坂(今鸣山乡程浪村)迁至现村址。舍里村的长者口口相传志善公“三子分家”的典故,说的是志善公的长子分得老宅正屋,厚道的二儿子分得茅舍偏屋,三儿子分得丰饶的田庄。三兄弟一代代繁衍生息,依次形成现今的老屋里、舍里、田埠里三个程姓村庄,其村名对应了分家立户时的家产状况。三个村庄都属南峰镇暖湖村委会管辖,老屋里150余户,600余人;舍里180余户,近800人;田埠里10余户,70余人。

村道旁新植的红叶石楠



古井之甘


舍里的村头有口古井,村民说,舍里成村有多长,这口井历史就有多长。

古井紧邻村头的池塘,2017年村里将先前的小池塘清了淤泥,垒起石岸,拓展成了今天有模有样的大池塘。正是初冬时节,浅浅的池塘底部壁沿,有汩汩细流从井眼冒出,不舍昼夜。古井从外部乍一看,已用水泥砌起了砖沿,辨不出年代的久远。当俯视井口,只见露出水面半米的井壁是斑驳的红石垒就,岁月的沧桑感便立现。


古井内壁


古井滋润着一代又一代舍里子民的心田,舍里村的长辈们会津津乐道并不遥远的年代关于古井的回望。花甲之年的程受模老人至今记得,他五、六岁孩童时,正月初一家里的大人挑着一担古井里的水,到外婆家拜年。这种礼仪不能用“人谊好,水也甜”去诠释,其实折射的是那个年代物质生活的困窘。碰到干旱的年份,周边村庄里的水井都干涸见底了,舍里村的这口古井却总是满盈盈的,邻村的人挑着水桶,排着队来古井取水饮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口古井成了500多村民的“生命源泉”。清晨,舍里村的人排着队挑水,家长里短地聊着,成为一幅温馨的世俗生活图。那时的水桶不是现今系着绳索的塑料桶、铁皮桶,而是圆柱形涂着桐油的木水桶,带着铁钩被肩膀擦摩得发亮的扁担将水桶置入井中,主人家顺势地一沉一浮,满满的一桶水便提了上来。生产队年代,县里的、公社的干部下村来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坐队的干部往往首选就是舍里村,因为恋着这口古井,平日里舀上一碗井水喝,沁人心脾。现在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不少村民还是喜欢担上井水蓄着作饮用。烧开的井水用来泡茶,口感就是特别地好,与烧的自来水泡的茶相比,一品咂就能分出好歹来。村里的学生娃上学也不愿带矿泉水,喜欢用个瓶子装上井水,课余吮吸起来好凉爽。

舍里村四年前对古井进行了一次淘漉。起初只用一台潜水泵抽,井上抽出、井下渗来,大半天也未见水浅。于是又放入一台功率大的泵头,两台潜水泵整整抽了一夜,才抽干11米多深的井水。尔后,一边抽,一边淘,才将清淤的事进行到底。村民发现井底别有洞天,估摸着可容得下一张八仙桌,东西南北各据一方玩牌也绰绰有余。


品味甘甜的井水


在舍里村老人的心目中,这口古井是口“福井”,有“井神”护着。他们亲历着有几次小孩不慎跌入井里,却不会沉入井底,而是浮于水面,等着赶来的大人们施救。年轻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井中总有泉眼往上迸水,让失足的孩童在浮力作用下不会迅速下沉,免遭罹难。

古井,让舍里村人无论走得多远都记得住的乡愁。幽深古井,映照出的是洞明的人心。


新拓展的池塘


村容之变


五年前,舍里的村容村貌一直被人形容成“脏乱差”,一度让“理学世家”的舍里人在周边很是掉面子。雨期,来舍里走亲访友、串村行商的,入村的路总会让人望而却步。开着小车来的、骑着摩托车来的,都要把车停在村口,踏着泥泞不堪的小道步行入村。

舍里村的村史,应该为一个叫“程受焰”的老人重重地记上一笔。舍里近年来村容村貌的改变,丁酉年65岁的老人程受焰功不可没。2011年农历正月初八,程受焰在村上发起第一次修路,由房屋在路旁的村民自筹资金,当年硬化了村中的100多米的村道。2013年农历正月初一,十多个在外务工回家过年的后生,相约着推开了德高望重的程受焰老人的大门,恳切地请老人“出兵挂帅”,组织村民修路。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当年筹集资金15万余元,硬化了1000余米长的村道。施工落下了4万余元的缺口,程受焰硬是从自家一年挤出一万,分四年还清了村上修路的欠款。南峰暖湖村是“十三五”贫困村,村庄整治标准高,压力大。程受焰20多年来一直在景德镇经营陶瓷材料生意,一年收入有十几万。面对镇村干部的信任和村民的期盼,老人2017年放弃经商,担任村民理事会理事长,一头扎进故里,成为家乡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村上已拆除空心危旧房34栋,硬化村主干道和入户便道3000余米。道旁栽植红叶石楠、桂花树、红季美化绿化,成为赏心悦目的好去处。作为乡贤,程受焰能得到村民信服,重要的一条是“心底无私天地宽”。主干道取直要拆除程受焰家的一间老宅,老人二话没说,带头拆除。程受焰的孙子不幸患上白血病,老伴也体弱多病,身体有点瘦小的老人面对磨难,初心不改,为村容村貌的改变竭尽心力。


村民理事会在议事(右二为程受焰)


美好的生活之路就在追求者的脚下延伸——舍里村人将此箴言铭记于心。

文/图:汪国山,来源:九江都昌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