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忧国·报国
三明实小六年(2)班 陈子睿
随着“唰”的一声,纳兰性德的大军被反叛军的手又打倒一个,紧接着反叛军的火枪手黑漆漆的枪口整齐地对准……
在正黄旗的军营里,几位官员捧着圣旨,宣读上面的内容,纳兰性德一言不发地听,眉头紧锁,脸上痛苦、期盼和绝望。纳兰性德痛苦要把刚训练好的五万精兵马上派上战场,也期盼战争号角吹响之时援军会来,绝望的是对手是反叛军主力,数量有他们的整整十倍!
纳兰的部队很快上路了,他们爬山越岭,踏过一条条凶猛的河水,只为快一点赶到危急的山海关。夜上来了,太阳随着最后一丝余晖灭去,像是希望也随之灭去。纳兰性德此时感慨万千,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痛楚,将士们也没有一点睡意,灯,像火一般,照耀着若北雪山,这灯火是那么耀眼……
将士们又上路了,风雪像冬天的巫婆,将风灌入骨髓里,由内而外,而这支部队的盔甲是相同的黄色,这黄,是那么温暖,还带着希望。此时的纳兰在夜深的时候,仍没有睡意,“故园无此声。”纳兰叹息道。远处上千万的火枪手与手暗暗准备着。
战争的号角响了,他想躲开箭雨,但腿上中了一箭,纳兰性德暗叹道:“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随着一声脆响,长矛进入纳兰性德体内,金属与爱国的血液,永远停留在此……
长 相 思
三明附小五年(6)班 廖晗越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带着疲惫,带着劳累,大部队穿过一座座直拔云霄的山峰,又穿过了冰凉刺骨的河流,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艰难前进。
夜深了,冰天雪地里,又有谁睡得着呢?所以战士们无奈地纷纷从睡梦中醒来,揉着眼睛,点亮一盏盏灯,才发现乌黑的天空,不止自己一盏灯,天空被灯火照亮,如白昼一般,却十分地寂静,显得悲哀凄凉。
战士们又上路了,面临着狂风暴雪。风,呼呼叫着,刺骨,令人不寒而栗;雪,又飘落下来,落在战士们的脸上,两腿不断发抖,手早已不能活动;雪,冰凉冰凉,落在沙上,落在山上,也落在了战士们坚忍不拔的心上。
又是寒冷的一夜,风雪愈是猖狂了,呼呼的响声把战士们的梦打碎,战士们流下泪来,卧在冰冻的床上,如坐针毡,翻来覆去,硬是睡不着了,战士们心中痛如刀割。忽然,战士们脑中浮现了一个画面——故乡的四季如春,鸟语花香,百灵叽叽喳喳,桃花怒放,香飘十里,让战士们心中一颤,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回故乡,因为故乡是没有这种狂风暴雪的声音的。
《蒹葭》读后感
三明附小五年(3)班 陈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听到这段优美的诗句,一定有许多人心中感叹:中华古诗词的魅力真大呀!连我都从中陶醉。
对的,上面的诗句源自于我最喜爱的一首诗——《蒹葭》,这首诗构思大胆新颖,与现在的著名诗作大不相同,给人许多不一样的感悟。
美的人,大家都喜欢,可却在水的另一方,离我们很遥远,诗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诗句,衬托出对美的感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如此凄美动听的诗句,会让人禁不住产生爱慕之情。
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白露为霜”这句了!这首诗值得我们细细欣赏和品味,在诗人的笔下,《蒹葭》是多么的有诗情画意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
让我们在诗歌里遨游,去欣赏无限美好、动听的中华古诗词吧!
我爱古诗
三明附小五年(5)班 朱静宜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这首思乡之情浓厚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浪子的艰苦。
洛阳城里秋风乍起,看见一家三口出门去,笑容挂满脸庞。客居洛阳的诗人看见,不禁思念起故乡来,于是就写了封家书,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道从何说起,当送信的人要出发时,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这首诗运用了借事抒情的方法,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的方式发现和欣赏乡愁主题的古诗,例:《泊船瓜洲》、《长相思》……都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古诗,其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指的是“诗仙”李白思念家乡。把乡愁寄托其明月,让我们感到了孤独寂寞的心情,也把乡愁表达的酣畅淋漓。给我们带来灵感,重新认识乡愁这个词。
乡愁的感觉我们都有吗?在新的世界中,我们的审美观念渐渐提高,那古诗,又有谁会去欣赏它呢?:“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少年时代读书生活中,古诗令我最喜欢,它的浪漫、孤独寂寞让我牵肠挂肚,恰到好处,又有那么多身世悲惨的诗人,留下千古名句。
古诗就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像一幅画页,像一曲跳跃着欢快的乐章啊!我爱古诗!
《静夜思》改写
三明附小五年(1)班 郑敏健
那是一个中秋节,诗人李白走错了家门,明月的光辉洒了下来,诗人刚刚走出了院子,吓了一跳,心想这种天气不应该下雪啊。当他走近一看:知道了,原来那不是雪,而是月光。不过,月光怎能如此洁白无瑕,抬头一看,诗人看到了月亮像白玉一样嵌在漆黑的天空上,它散射出的光芒似乎把整片天空都照亮了。诗人一拍脑袋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怎么忘记了今天是中秋节呢?”他低下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谁都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这,恐怕就只有诗人自己知道自己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吧。
此后,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静夜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现在,人们都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
《清平乐·村居》改写
三明附小六年(4)班 陈晓翠
在一个屋檐低小的房子里住着一户人家。
“呦呦”。
从远处的东边看去,有一个人在那边锄地,没错,那就是他家的大儿子,看儿子这么勤劳,夫妻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咯咯哒”
远处的地方传来几声“嗒嗒”的叫声。一听就是鸡叫声,原来是二儿子在那儿织鸡笼,天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过,他们最喜爱的是他们的小儿子。
他们盯着小儿子,在那边看,小儿子发现了他们,于是躲进草丛里,不让他们发现,还时不时出来瞄一眼,看爸爸妈妈是否回家了,可爸爸妈妈偏不回家,在那找他的宝贝儿子,就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