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长沙
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
也因屈原与贾谊的友情被称为“屈贾之乡”
这里,本就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色彩
也坐落着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里,聚集天下奇珍
和古老先民的智慧
这里,有一批上千年的花斑纹玛瑙珠
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去看看
1.
时间及产地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批两汉至唐代墓葬遗址出土的褐白相间或黑白相间、宽窄不一圈带纹玛瑙珠,考古报告或研究文章称之为缠丝玛瑙、截子玛瑙或花斑纹玛瑙。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湖南有三十余处墓葬出土这种玛瑙珠八十余件,分布于郴州、零陵(今永州)、耒阳、衡阳、长沙、益阳等地,长沙出土最多。时代最早的为西汉时期,最晚的为唐代,以东汉时期的最多。
▲1956年长沙杨家湾汉墓42号墓出土的玻璃、水晶、玛瑙珠管串饰
2.
造型
其中,湖南省博物馆收藏大约占了90%左右,馆藏的这类玛瑙珠,根据其造型不同,可分为腰鼓形珠、圆柱形珠、蚕蛹形珠、算珠形珠四种,其中绝大多数属腰鼓形珠。
▲1976年长沙杨家山东汉墓107号墓出土蚀花玛瑙管长5.9厘米
①腰鼓形玛瑙珠
两端细中间粗,可分为长腰鼓形和短腰鼓形两种,且根据其上圈带纹的宽窄,又可分为细圈带纹和宽圈带纹两种,其中以细圈带纹的最多。圈带纹多为同心圈纹,也有少量为斜圈纹带或不规则圈带纹。
▲1975年长沙市咸家湖西汉曹墓出土玛瑙、水晶珠串饰
▲1952年长沙蓉园魏家冲汉墓854号墓出土玛瑙、玻璃珠串饰
②圆柱形玛瑙珠
1952年长沙蓉园魏家冲汉墓854号墓出土玛瑙、玻璃珠11件,其中有2件花斑纹玛瑙珠,一为短腰鼓形,其上的白带纹很宽,几乎占了整珠的五分之四,长0.7厘米;一为圆柱形,两端齐平,有细孔相通,其上花带为褐、白相间,宽窄不一的斜圈带纹,长1.5厘米。这种圆柱形的花斑纹玛瑙珠在湖南地区少见,目前仅发现此例。
▲1956年长沙杨家湾汉墓42号墓出土的玻璃、水晶、玛瑙珠管串饰
▲1959年长沙新五一路东汉墓6号墓出土的玻璃、玉、玛瑙珠串饰
③蚕蛹形玛瑙珠
整体作蚕蛹形,头部宽且平,尾部收缩呈蚕尾状。馆藏有2件:1件是1956年长沙杨家湾汉墓42号墓出土,与之同出的还有其他的水晶玛瑙珠8件。此件蚕蛹形花斑纹玛瑙珠长1.8厘米,其上为褐、白相间、宽窄不一的同心圈带纹;1件是1959年长沙新五一路东汉墓6号墓出土,与之同出的还有喇叭形玻璃管2件、碧玉管1件。此件蚕蛹形花斑纹玛瑙珠长1.1厘米,其上为黑、白相间,宽窄不一的同心圈带纹。
▲1964长沙左家圹窑厂唐墓7号墓出土玻璃珠、玛瑙珠串饰
④算珠形玛瑙珠
馆藏2件。1964长沙左家圹窑厂唐墓7号墓出土玻璃珠、玛瑙珠等26件,其中有2件呈扁圆算珠形,其上用白色线条将算珠分成若干份,颇似一个黑皮南瓜。这种形制的花纹玛瑙珠目前亦很少见。
此外,湖南省博物馆还收藏1串征集的汉代花斑纹玛瑙珠管串,多数为腰鼓形,也有圆柱形和略呈三角形的,花纹各不一样,异彩纷呈,非常精美。
3.
制作工艺
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蚀花玛瑙珠并非天然呈色,而是经过人为的染色处理方法形成的纹饰。
它是用一种野生白花菜的嫩茎捣成糊状,和以少量洗涤碱(碳酸钠)的溶液,调成半流体状的浆液,用麻布过滤后即成。然后用笔蘸之,描绘于磨制好的石髓珠上,熏干后将珠子埋于木炭余烬中,取出以粗布疾拭,或置于阳光下晾晒。此法获得的白色纹饰历久不褪。
4.
来源
对蚀花玛瑙珠的来源,学界普遍认为它们应来自境外。一些学者根据国外的蚀花玛瑙珠出土情况,认为其原产地应为印度河流域,其他西亚如埃及、伊朗和中亚如阿富汗以及东南亚如泰国、缅甸、越南所发现的是印度河流域文明扩散的一个后果和表现。
▲1976年长沙杨家山汉墓111号墓出土的蚀花玛瑙管,长2厘米
可以大致推测一下陆路传入的路线:从印度——缅甸——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南境内出土的蚀花玛瑙也可以看到从南至北的传播途径:郴州、永州——耒阳——衡阳——长沙——益阳。如果是从海路传入,那么就是从印度南部的港口向东航行至中国的合浦或广州,再向内陆传入。
▲1976年长沙杨家山东汉墓107号墓出土蚀花玛瑙管长5.9厘米
毋庸置疑,湖南出土的蚀花玛瑙珠是南方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文化和早期玉文化交流的物证,对于研究中外关系史、交通史、工艺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请欣赏一组玛瑙珠子
▼
▲1960长沙东屯渡万年红公社东汉墓1号墓出土玛瑙
▲1964长沙五里牌东汉墓9号墓出土的蚀花玛瑙管,长1.8厘米
▲1974年零陵和尚岭跃进砖瓦厂东汉墓11号墓出土蚀花玛瑙管,长2.9厘米
▲1964年长沙南郊晋墓出土蚀花玛瑙管,长2厘米
▲1958年长沙赤岗冲唐墓14号墓出土蚀花玛瑙管,长2.8、直径1.2厘米
▲1973年常德郭家铺公社西裕大队1号墓汉墓出土蚀花玛瑙管,长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