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瓷器?什么是陶器?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这是陶瓷研究者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也是研究之基础。对于这个问题似乎早有定论和答案,其实不然,尚存一些模糊之处。1987年版《中国陶瓷史》一书,根据国际上的通行说法,提出了瓷器的三个标准:“第一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主要表现在胎的成份中三氧化二铝的提高和三氧化二铁的降低,使胎质呈白色;第二是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使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胎釉结合牢固,厚薄均匀。”
笔者认为就在于釉,有高温釉(非低温釉)者称为瓷器,无高温釉者称为陶器或炻器。为彻底理清中国瓷器的发展脉络,我们需要首先回顾一下瓷器诞生的过程。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江浙一带已经普遍使用三氧化二铁含量相对较高的瓷土来烧制硬质陶器了,有些器物的烧结温度也已经达到1200℃上下了,“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由于当时还采用“裸烧”工艺,即不使用匣钵装烧,而是把坯体简单地堆放在一起,使坯体与窑火直接接触。古人在实践中惊奇地发现,往往码放在表面的器物,在其上部会形成一种被人们称为天然釉的颗粒状玻璃物。古人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践,总结出天然釉的出现与烧窑用的木柴有关,当窑火达到足够高的温度时,燃烧后的柴灰飘落到器物表面,就会有天然釉出现。于是,古人就试着将草木灰直接涂抹在陶坯表面再用火烧制,虽然烧出了釉子,但胎釉结合很差,极容易剥落。他们于是又试着往灰浆中加入适量瓷土,经过无数次或几代人的反复实践,终于掌握了瓷土和草木灰的正确比例以及烧结温度,原始青瓷就这样诞生了。考古发现最初的原始青瓷都是与相同材质的硬质陶同窑烧制。这就充分证明了原始青瓷是硬质陶的孪生兄弟。它们的唯一区别就在于釉的出现。
有学者将原始青瓷叫釉陶,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釉陶古称琉璃,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发明的。它以二氧化铅作熔剂,属于低温釉产品。中国古代有“无灰不成釉”之说,这里是指我们祖先发明的使用草木灰做熔剂的高温釉。商代高温釉的出现是瓷器诞生的唯一标识,虽然还未成熟,但“丑小鸭”毕竟变成了天鹅。原始青瓷的高温釉,是瓷土与草木灰的结合。笔者称它为“胎釉同源”的灰釉工艺。胎与釉的基础物质都是瓷土,不同之处就在于有无草木灰,有草木灰者为釉,无草木灰者为胎。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草木灰中含有大量的钙、钾、钠、镁、磷等元素,在瓷器烧制过程中可以起到降低瓷土之中二氧化硅熔点的作用。形成瓷釉的三大要素是:瓷土、草木灰和烧成温度。这里还要特别说明一点,瓷土不同于后来烧白瓷用的高岭土,前者的成份是高硅低铝且铁含量较高,三氧化二铁一般在1.5%以上。后者是高铝低硅,且含铁较少,三氧化二铁大多在1%以下。使用高岭土做瓷器始于我国南北朝晚期的北方地区。
原始青瓷的颜色,来源于瓷土中的三氧化二铁。由于古人除淘洗外并无其它方法去除瓷土中的铁,所以原始青瓷中的含铁量的多少,基本与工艺无关,只是顺其自然。瓷土中的天然含铁量高,胎与釉的颜色就深;反之,瓷土中的天然含铁量低,胎与釉的颜色就浅。总体来讲,同一地区、同一窑口的产品,胎与釉中的铁含量基本趋于相同。例如:浙江德清地区部分瓷土含铁较高,烧出来的瓷器颜色较深,德清窑是早期黑釉瓷的著名产地。浙江上虞地区的部分瓷土含铁较低,烧出来的青瓷颜色相对较浅,俗称香灰胎,釉色呈青黄色。对于原始青瓷和早期青瓷来说,我们绝不可以根据个别地区个别样品中含铁量的多少,来确定是否有“陶瓷工艺上的一大飞跃”。
那么怎样才能算作“陶瓷工艺上的一大飞跃”呢?既然瓷器的本质在于高温釉,那么制釉工艺的进步才是瓷器发展的历史原动力。前辈学者通过化学分析法,把中国古瓷器的釉简单分成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其中含钙量在10%以上者,称作“石灰釉”;含钙量在10%以下者,称作“石灰碱釉”。“石灰碱釉”这一名称并不妥当。石灰是氢氧化钙,它本身就是碱,再在后面加上一个“碱”字,似有些画蛇添足。中国古瓷中的钙元素主要是通过草木灰来获取,只有当草木灰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近现代瓷器,才开始通过添加方解石等矿物原料来增加釉中的钙含量。我们如果仅仅通过测量釉中钙的含量,很难领悟中国瓷器3000多年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根据瓷釉的发展和变化,笔者将中国瓷器大致分成这样几个发展阶段:1.胎釉同源的原始青瓷阶段,又称灰釉阶段;2.胎釉同源的早期青瓷阶段,又称自然釉萌芽阶段;3.胎釉分制的自然釉阶段,也就是中国瓷器成熟期的开始阶段;4.胎釉分制的化学釉阶段,发生在欧洲工业革命前后;5.胎釉分制的长石釉阶段,引进近现代欧洲工艺的结果。笔者将分别加以简要论述。
原文:瓷器的革命——毛晓沪
资源出处:《收藏家》2017年1月刊 总243期
更多艺术赏析与收藏资讯,欢迎关注【文藏】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