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微生物)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

 

● 考点
  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
  生物学性状
  临床意义
  微生物学检查
  【内容讲解】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棒状杆菌属

芽胞杆菌属

李斯特菌属

丹毒丝菌属

加特纳菌属

形态

棒状

杆菌有芽胞

短杆、链或丝状

细杆或线状

杆菌、多形性

触酶

动力

对氧

需、兼

需、兼

兼性

兼性

兼性

G+Cmol%

51~65

32~60

36~38

35~40

42~44


一、棒状杆菌属
G+,杆菌,菌体粗细、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其他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一)白喉棒状杆菌
1.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异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Albert(阿培特)染色。
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异染颗粒(浓染颗粒)
Neisser(奈瑟)染色:
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被染成紫黑色
Albert(阿培特)染色:
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2)培养特性: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1)血液琼脂平板:灰白色S型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
2)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形成灰白色、湿润、S型菌落。涂片染色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
3)亚碲酸钾血琼脂:本菌能吸收亚碲酸盐,并使其还原为元素碲,使菌落呈黑色。
4)液体培养基。
  (3)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极少分解蔗糖。
  能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
  据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的生长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本菌分为轻、中、重三型。在我国以轻型多见。
  分型与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致病性
  致病物质:
  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多在秋冬季节流行。以咽白喉最常见,喉白喉及鼻白喉次之,偶亦引起眼结膜、外耳道、阴道及皮肤的局部病变。
  本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大量外毒素可吸收入血,引起毒血症。毒素能与敏感的心肌、肝、肾、肾上腺等组织细胞及外周神经,尤其与支配咽肌和腭肌的神经结合,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内脏出血和神经麻痹等严重损害,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免疫性:
  白喉的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免疫,同时巨噬细胞吞噬消化能力也加强。
  调查人群在感染或计划免疫后对白喉是否产生免疫力,可用锡克试验或致敏红细胞凝集试验。
3.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伪膜边缘采集分泌物,未见伪膜的疑似。
  患者或带菌者可采集鼻咽部或扁桃体黏膜上的分泌物。
  (2)检验方法及鉴定

  生长情况: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

报告

可疑

(72h后)-

  (3)生化反应:
  主要用于鉴别白喉棒状杆菌与类白喉棒状杆菌。
  尿素分解试验: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
  (4)毒力试验:可作为鉴定致病菌株的重要依据。
  体外法:Elek平板毒力测定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
  体内法:可用豚鼠作毒素中和试验。
  (5)临床意义:白喉杆菌的致病因素为白喉外毒素,抗原性强,毒性剧烈。K抗原(表面抗原)及索状因子亦与其致病力有关。引起的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的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免疫。白喉棒状杆菌可引起人类白喉,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的鼻咽腔中,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白喉棒状杆菌可致气管、支气管假膜,是白喉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产生的外毒素也经血液与易感组织结合,出现各种症状如心肌炎、软腭麻痹等,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6)治疗原则:
  用青霉素或红霉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应尽早注射足量白喉抗毒素。
  注射抗毒素前,应做皮试。
  (二)其他棒状杆菌
  棒状杆菌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其余统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
  一般无致病性或仅能与其他化脓细菌产生混合感染,有的可能为条件致病菌。
  类白喉棒状杆菌常寄生于人类或动物鼻腔、咽喉、外耳道、眼结膜、外阴及皮肤表面等处。

二、芽胞杆菌属
  有芽胞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大多数菌种在有氧环境下形成芽胞。有动力,非抗酸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炭疽杆菌是人畜共患的重要致病菌,蜡样芽胞杆菌能致食物中毒。
  (一)炭疽芽胞杆菌
  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两端齐平,呈竹节状。在组织内生长呈单个或短链,试管内可形成长链。
  无鞭毛,机体内或含血清培养基上可形成荚膜。人工培养或在外界环境中易产生芽胞,形状椭圆,,其直径小于菌体。
  (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
  普通琼脂平板:形成灰白色、不透明、无光泽、边缘不整齐、大而扁平的粗糙型菌落,在低倍镜下观察,呈卷发状
  血液琼脂平板:出现轻微溶血。
  普通肉汤:管底有絮状卷绕成团的沉淀物生长,表面稍混但不形成菌膜,中层肉汤清亮。
  碳酸氢钠琼脂平板:
有毒株-形成黏稠、有光泽的黏液型(M型)菌落,这是有荚膜的菌体构成的。
无毒株-粗糙型(R型)
  (3)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
  不产生靛基质及H2S。
  能迟缓液化明胶,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形如倒松树状。
  (4)抗原构造:
①菌体多糖抗原;
②荚膜多肽抗原;
③芽胞抗原;
④炭疽毒素抗原。
  (5)本菌芽胞体抵抗力很强,在干燥土壤或皮毛中常温下可存活数十年。一般对碘及氧化剂较敏感。
2.致病性:
  毒力因子:荚膜和炭疽毒素。炭疽毒素是致死的主要因素
  所致疾病: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病死率很高。
  免疫性: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感染者少见。
3.微生物检验

  (二)蜡样芽胞杆菌
1.生物学性状 
G+大杆菌,呈链状排列,芽胞位于菌体中心或次末端不突出菌体。
  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株多为周毛菌,不形成荚膜。
  营养要求不高,菌落较大,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
2.临床意义
  大量的蜡样杆菌污染(106108/g)可致食物中毒,有腹泻型与呕吐型之分。
3.微生物检验 
  除作分离培养外,细菌计数对本菌所致食物中毒有诊断价值。

三、产单核李斯特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
  菌体短小大小,常呈V字形或成对排列,偶呈丝状。
  有鞭毛、无芽胞,20℃有动力,37℃动力缓慢,一般不形成荚膜。
  幼龄菌呈革兰阳性,陈旧培养物多转为革兰阴性。
2.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血琼脂平板:形成小而透明的S型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
因其能生长于4℃,故可进行冷增菌
  半固体培养基:出现倒伞形生长
3.生化反应 
  不发酵甘露醇和木糖,硝酸盐还原阴性,CAMP阳性。
  可发酵多种糖类,触酶阳性,不形成吲哚,不分解尿素,能水解七叶苷。
4.根据菌体及鞭毛抗原的不同,可分4个血清型。
5.本菌耐碱不耐酸。对热较为敏感,加热50℃ 10分钟可死亡。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主要是溶血素和菌体表面成分。
  由带菌动物或人粪便污染动物制品,而经口感染。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新生儿是本病的重要特点。宫内感染常可导致流产、死胎及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本菌常伴随EB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外可引起脑膜炎。
  机体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清除本菌。
  (三)微生物检验
1.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而采取相应标本。
2.检验方法与鉴定
  (1)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两支脑心浸液培养基中。分别置37℃和4℃培养。转种血平板上。从血平板上挑取β溶血环的菌落,做涂片染色镜检并进一步鉴定。
  (2)鉴定:
  在血琼脂上有狭窄的β溶血环,25℃动力最强,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呈伞状生长,可在4℃冷增菌生长,木糖、甘露醇和H2S阴性。CAMP(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溶血)阳性。触酶阳性。

四、丹毒丝菌属
  红斑丹毒丝菌为革兰阳性杆菌,单个存在或形成短链。
  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
  厌氧或微需氧菌,初次分离要在厌氧环境中培养。
  血琼脂平板形成两种菌落:光滑型菌落-细小、圆形、突起有光泽;粗糙型菌落-大,表面呈颗粒状。
  触酶试验阴性。48小时发酵葡萄糖、乳糖,产酸不产气。
  对湿热及化学消毒剂敏感。
  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红丹毒丝病,感染局部的皮肤发红、肿胀、疼痛、或有痒感。也可引起急性败血症或心内膜炎。
  本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药敏感。

五、阴道加特纳菌
  引起非淋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新鲜标本分离菌株趋向革兰染色阳性,保存菌株趋向革兰染色阴性。本菌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多形性。
  营养要求较高,在5%人血平板上,在3%~5%C02、可形成针尖大小菌落,在人血和兔血平板上可出现β溶血环。
  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苯唑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敏感。对萘啶酸、新霉素、粘菌素和磺胺嘧啶耐药。  


  本章小结:
  一、白喉棒状杆菌
  二、炭疽芽胞杆菌
  三、产单核李斯特菌、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

                           检验之韵欢迎您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