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分享,使人丰富。讨论,使人敏锐。
写作,使人深刻。经历,使人成长。
毛竹,别名: 楠竹(四川、湖南、江西、广西、湖北、贵州),江南竹(植物名汇),孟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中国树科: 禾本科 属:山东、河南以南地区 ,高度范围>>> 10-25 (M),形态特征>>>径18cm,节间短,壁厚,新秆密被白粉和细柔毛,分枝以下仅箨环微隆起,秆环不明显,箨环被一圈脱落性毛。秆箨密生棕褐色毛及黑褐色斑点;箨耳小,肩毛发达;箨舌宽短,弓形,两侧下延;箨叶绿色,长三角形至披针形。叶片相对较细小,长4-11cm,宽0.5-1.2cm。笋期3月底4月初。
生长习性>>> 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园林用途>>> 庭园观赏,风景林
楠竹栽培管理技术
楠竹,又名毛竹、猫头竹、孟宗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竹类繁殖不同于树木。其物种传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过地下茎的分生来实现。因此,楠竹栽培管理技术不同于一般树木。
一、楠竹造林
1.造林地的选择:根据楠竹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楠竹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山麓和山腰缓坡地段作为造林地。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易积水的平洼地,均不宜发展楠竹。竹区群众有“松戴帽,杉树腰,楠竹窝”之说。楠竹对土壤的要求如下。
(1)地层深厚,达50厘米左右,肥沃、湿润。
(2)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
(3)呈酸性,pH值4.5~7.0为宜。适宜土壤有,壤土、沙壤土(俗称乌沙土),轻黏土。碱性土和盐碱土不宜栽楠竹。
2.造林整地:整地是楠竹造林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林快慢。
(1)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视具体地形,人力、财力而选择。一般在平缓地段(坡度20°以下)造林应力争全面整地。
(2)造林密度。楠竹造林密度一般为20~35株/亩。株行距可选择6米×6米,6米×5米和4米×5米。也可视地形随机布点。
(3)栽植规格。长1.5米~1.7米,宽0.8~1米,深0.5米左右。挖成长方形或随圆形。
3.造林季节:整地宜在6~7月份进行。栽秆则宜于冬季和早春(即12~2月),且宜早不宜迟。
4.造林方式:楠竹主要有两种造林方式
(1)移竹造林。就是在竹林中选择分枝低,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3~6厘米,2~3年生的竹株作为母竹,连同竹鞭挖掘移栽。
(2)实生苗造林。挖取2~3年生的实生苗,每3~5株一丛,带有竹鞭,多带土,剪去顶梢及枝叶1/3左右,进行栽植。
二、楠竹林抚育管理
1.新造林地抚育管理:楠竹栽植后,头3~4年需要进行抚育管理。主要抓除草松土,适时施肥、护笋养竹。可以耕代抚、搞林宵间作。除草每年需进行两次,第一次在5~6月份进行。第二次应在8~9月完成。抚育要达到消除草荒、松疏土壤的目的。
2.楠竹成林抚育管理: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1)护笋养竹。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产量的关键措施。做到不挖鞭笋和冬笋,保护春笋,及时疏退笋。鞭笋俗称鞭梢,是楠竹地下系统构造者。挖掘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鞭延,而且带来次年出笋量减少,成竹质量差。一般认为冬笋不能成竹。花纹乡星星村群众在1972年冬观测3株冬笋证明,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竹笋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冬笋是能成竹的,因此应严禁挖取冬笋。春笋出土后,林内应禁止放牧。在清明、谷雨出笋盛期,要及时疏除退笋。退笋明显特征是,早晨笋尖上无“露水”和壳上的毛枯萎。
(2)劈林。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并留置于林地腐烂为肥料。目的在于:①减少林地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增加林地肥力。②消除病虫害的寄生栖息场所,减少病虫害发生。劈林应在6~7月进行。这时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灌木幼嫩。易于腐烂。有条件的地方可在9月份再进行一次劈林,俗称劈“白露林”。
(3)深翻垦复。用锄头在竹林内挖松土壤。目的在于松疏土壤,给竹鞭行龙创造条件,提高竹鞭孕笋量。①垦复时间。以7~8月份为佳,谷称“7月挖金,8月挖银。”②垦复深度:要求达到10~15厘米为宜。③垦复要求:挖除林地柴兜、竹兜和石头,以及死鞭和老鞭。切忌伤害新壮鞭和笋芽。星星村试验证明,垦复可提高新竹量20%~30%。
(4)适时施肥。楠竹生长快,产量高,每年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为保让楠竹林稳定、高产,必适时施肥,补充土壤养分不足。①施肥时间。每年追施两次。第一次在清明前一个月(即4月)施笋前肥。第二次是在9月从施崔芽肥。②施肥量。第一次以化学肥为主。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或碳氨20公斤及适量磷肥。第二次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土渣肥1000公斤,或饼肥50~100公斤。③施肥方法。有机肥应以沟肥为主。即沿水平等高线方向,按1~1.5米的间距,开10×15厘米的施肥沟,将肥均匀施于沟内,并盖土。化肥可施,或撒施,也可沟施。
(5)合理采伐。①采伐原则:“存三去四不留六,四、五度竹见空留。”严格执行“五砍五不砍”,即“砍密不砍稀。砍劣不砍优,砍老竹不砍嫩竹,砍冬竹不砍春竹,砍林内竹不砍林缘竹。”保持合理的竹龄结构,一、二度竹占50%,三度竹占30%,四、五度竹占20%。②采伐季节。在楠竹生长季节,因生理代谢旺盛,伐竹会行起大量伤流。这不仅损伤了竹林“元气”,而且严重影响出笋量和成竹质量。因此,楠竹应在冬季采伐,春夏季节应严禁砍竹。③采伐量。合理的采伐量应依据竹林采伐后应保留的合理株数。一般情况下,采伐量应视当年新竹量确定,做到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一般竹林应保留200株/亩以上的立竹度。丰产林应达300~350株/亩。因楠竹林有大小年之分,采伐时,应砍竹叶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竹株,而不能砍伐竹叶茂密正在“孕笋‘的竹株。忌砍林缘竹。
三、楠竹病虫害防治
1.楠竹害虫
竹蝗。又名蝗虫、蚱蜢、飞蝗、蚱鸡子。常大面积危害,以成虫、若虫取食竹叶,致使竹林枯败。防治方法:①人工挖卵:可于11月份组织群众至产卵多的地点挖卵块。②在跳蝻出土10天内,于早上露水未干,用敌杀死喷撒。③诱杀:用50公斤尿加1斤敌杀死,拦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每亩放5~10堆诱杀。
竹斑蛾:又名竹毛虫。以幼虫食叶危害。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虫茧。冬季组织群众在林内搜集虫茧消毁之。②用苏云金杆菌,每毫升含2亿孢子的浓度在竹林内喷洒。
竹笋泉蝇: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造成退笋。防治方法:①挖除受害析退笋,杀死幼虫。②加强竹林抚育,消除栖息场所,保持林地卫生。
2.楠竹病害
竹水枯病:发病初,竹梢有部分叶子卷缩,变为枯黄,最后成灰白色脱落。接着小枝逐渐枯死,最后致使全株枯死。夏季枯死的竹子,节间有水,色黄而气臭。目前没有好的防治措施,只有加强竹林抚育管理。
楠竹枯梢病:常发生在一年生新竹上,最初侧枝叶色变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落。轻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在防治上,首先要清除病株,减小侵染源。对病株要及时烧毁,不能留作它用。基次是加强竹林抚育,保护林地卫生
楠竹被统称为毛竹,又别于毛竹,楠竹实际上是毛竹中最名贵,最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种实用竹。在中国300多种木本竹类植物引属中,楠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楠竹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等地。楠竹竹质尤以湖南竹为最好,江西,福建次之。
楠竹生长快,适应性强,恢复一棵60英尺高的树木需要60年的时间,而一棵60英尺的楠竹只需59天即可再生,楠竹大面积的种植推广能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并且成林时间较木材而言大为缩短。
据不完全统计,在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等竹资源丰富的南方各省,仅建立的上百家竹胶板企业,年产量5万立方米,这相当于每年节约15万立方米的木材,与此同时,各地大力推广楠竹种植,封山育林,修补因木材的大量采伐导致的环境破坏,楠竹林这种既是速生林又是经济林,更是生态林的大力推广,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将是不言而喻的。 楠竹作为竹地板的材料,是天然竹地板中最好的品种,因为楠竹体粗肉厚,质地细密,其糖分,淀粉,蛋白质等含量较低,更有利于防霉防虫的工序。楠竹品质以湖南为最,江西,福建次之。湖南桃江,安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光照,雨水,气候适宜,土壤不施而肥,故所产楠竹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楠竹。在楠竹深加工过程中,发现当地楠竹的纤维管束更质密,比重更大,纹路更清晰自然。楠竹地板的加工一般选用4-5龄,甚至6-8龄的成年楠竹,以保证地板的硬度,韧度,弹性都处于最好状态,确保楠竹地板的优良品质
咸宁到处长满了楠竹。咸宁种植楠竹传说有5千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代的咸宁志书上就有“竹影蟾光洁、桂影有余光”、“月来窗写竹,风过彻梳荃”的诗句。清末至民国初年,咸宁楠竹已遍布全境。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咸宁的楠竹为革命作出过贡献。北洋军阀在汀泗桥失败后,向北退守咸宁城,由于时遇汛期,咸宁城外围的西河水深面阔使北伐军攻城造成极大困难。这时,咸宁工农协会在聂洪钧的带领下,用楠竹钉成数百艘竹排,架起浮桥;用竹筒装水送饭;用竹笋壳打草鞋送给北伐军;抬着竹担架抢伤员,为北伐军攻咸宁城创造了有利条件。1938年日寇侵占咸宁后,境内西北部的贺胜、横沟、官埠、张公、甘棠等平丘地域因处铁路、公路沿线,竹林被毁坏一空,幸存的楠竹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低矮山区。 到1949年解放前夕,楠竹总面积不足10万亩,蓄积量为681万根。
王治槐,村党支部书记,从1966年就开始了科学育竹试验,办起了1200亩楠竹试验林,开展了垦复、育鞭、密度对比试验,进行了土壤、肥料、出笋、成竹等各项观察记载,实行了“留四抽六去八”的伐竹方法,即:留四年前的嫩壮竹,抽砍过密的6年竹,确去8年的衰老竹,做到“爷孙不见面”(出第三代竹笋就把第一代竹子砍去)、“母子不分离”(不能砍去繁殖第二代竹笋的母竹,因需要母竹给子竹输送营养)。他的试验竹林每亩蓄积量220根,平均围径40厘米,最大的50厘米。他所领导的星星村每年向国家提供3.5万根商品竹。
楠竹丰产培育
楠竹属单轴散生竹类,具粗壮横走的竹鞭,竹子的繁殖是靠竹鞭在土中蔓延生长,发笋长竹,形成竹林。楠竹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海拔1000米以上,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中性的壤土或砂壤土上均可良好生长。
1、幼林抚育
▲保护管理 对新栽竹林,要落实专人管理,遇有露根、露鞭或竹蔸摇动,要及时培土覆盖。秋后应进行全面检查,成活率不足80%的应予以补植。禁止人畜进入林地,遇有病虫害要及时防治。“三分造林,七分管”,如果只造林不护林,就会年年造林不见林”。
▲除草松土 新竹郁闭前,每年进行除草松土,造林当年和第二年要除草松土二次以上,第一次5-6月,第二次8-9月进行。除草、松土时注意不要损伤竹鞭、竹蔸和笋芽。
▲施肥盖土 对新栽竹林,在无鞭的地方开沟,深20-30厘米,埋入青草、秸秆、人畜肥,适当撒施化肥,再行覆土,可以诱导竹鞭向外伸展,促进成林。
▲灌溉排涝 新栽竹林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干燥,要及时灌溉。如遇积水,要及时排涝,否则会引起烂根烂鞭、竹株死亡。
▲间伐抚育 幼林竹株多而细小,丛状分布,疏密不匀,要进行适当的间伐抚育,去小留大,去老留幼,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加以利用,促进幼林快速成林。还可以把一些生长健壮而稠密的竹株,挖来造林或补植在幼林空隙处,只要选挖得当,填土施肥及时,不会影响幼林发展。幼林新竹在抽枝后展叶前折去梢部,去掉顶端优势,可促进枝叶的生长和竹鞭的延伸。
2、成林抚育
▲劈山松土 每年6-7月进行一次,并将杂草埋入土中,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水肥条件,利用竹鞭趋肥的特点,在竹林边缘每年进行一次带状松土,宽3-4米,诱导竹鞭蔓延生长,可扩大竹林面积。
▲施肥盖土 每隔3-5年,在夏季开沟或挖埋施有机肥可提高林地肥力。在有条件的地方,初春解冻后,用速效肥如尿素,每亩5公斤拌土或用水稀释,在林地开沟或挖施下,再用土覆盖,有利竹笋土中肥大生长,出笋整齐,退笋减少,提高成竹质量。经验证明,在新伐的竹桩上打通竹节,施入肥料,再用土封填,是事半功倍的好的施肥方法。
▲护笋养竹 要做到不挖冬笋,保护春笋。3-5月禁止人畜入林,注意笋期害虫防治。6-9月是竹鞭生长的盛期,不能挖鞭笋,以免影响竹鞭蔓延和成竹质量。竹林每年每亩留养40-50根,大小年分明的竹林,除小年留养外,花年笋也尽量留养,出笋多时,要去小留大,保留健壮竹笋80根左右。
▲钩梢整枝 为减少竹株风倒雪压,保持竹秆端直,可适当钩梢。但钩梢影响材质,因此,在风雪为害少的地方,不必钩梢。
▲合理采伐 按“存三去四”的原则,只砍伐8年生以上的竹子,做到“砍老留幼,砍小留大,砍密留疏,砍弱留强”。伐竹时间:大小年分明的竹林应选择在出笋当年的秋冬至次年初春;大小年不明显的花年竹林应选择在每年的秋冬季进行。伐后立竹度应保持每亩150株左右,分布均匀,郁闭度0.7-0.8之间。砍伐时,应保留空膛竹,不砍林缘竹,对于畸形、弯曲、有病虫害的竹株,即使年龄不到,亦在砍伐之列,砍伐方法应齐地砍伐,伐后随即打通竹蔸节隔,并施入一些能促使腐烂的物质,以促其加速腐烂。
病虫害防治
1、楠竹枯梢病:病害于新竹发枝展叶时浸染,7-9月发病。新竹染病后,在竹秆分枝处发生褐紫色病斑,蔓延扩展,引起枝梢枯死以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消除并烧毁病枯枝(株),严禁病竹外调作母竹,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1:1:100的波尔多液,于新竹展叶时起每隔10-15天连喷2-3次。
2、竹苗害虫的防治:如为害竹苗根部的金龟子幼虫(蛴螬)、地老虎、蝼蛄、蟋蟀、金针虫、地蛆等,蚯蚓也盛行于局部地区;为害竹苗嫩叶的有蚜虫、叶蝉、竹螨(红蜘蛛)、介壳虫、竹螟、刺蛾等。
防治方法:选择苗圃地和造林地时,要进行土壤害虫调查,如虫口密度大,应采取灭虫措施。苗圃地每亩可用敌百虫粉2-2.5公斤或高丙体六六六粉2公斤,均匀翻入土中,半月后再行育苗。此外,可以结合整地捕杀。出苗后,发现地下害虫为害竹根部,可用敌百虫500倍液或马拉松800倍液,在苗行间开沟浇灌,或在苗床灌毒杀之,对地老虎,可于清晨在被害竹苗附近土中捕杀,或傍晚用鲜草堆在苗床诱集,次晨捕杀。对一些吸食液汁的害虫如蚜虫、介壳虫等,可用乐果3000倍液或敌敌畏2000倍液喷杀;对食叶害虫,可用敌百虫或马拉松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3、竹笋害虫的防治:楠竹笋期常见的主要害虫是笋夜蛾和笋泉蝇,蛀食竹笋,引起竹笋败退或竹秆畸形。
防治方法:结合劈山松土,清除林内杂草灌木,改善竹林卫生环境,对消灭竹笋夜蛾的初龄幼虫和防治土中越冬的成虫出土为害,都有良好效果。竹笋出土前,用敌百虫或马拉松800倍液喷洒林地,竹笋出土后,每隔一星期喷洒一次,对防治各种竹笋害虫均有效。有笋泉蝇发生的楠竹林,可在成虫期施敌敌畏烟剂,每亩0.5公斤,熏杀成虫。此外,还应及时挖掉退笋,消灭其中幼虫。
4、成竹害虫的防治:在楠竹成竹期主要的食叶害虫和一部份吸液汁的害虫,常见的有竹螟、竹蝗、竹斑蛾、竹青虫以及介壳虫、蚜虫、竹螨等。
防治方法:对局部发生的食叶害虫,可用敌百虫或马拉松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在地形复杂而稠密的楠竹林中,可用敌敌畏烟剂每亩0.5-1公斤熏杀。
介壳虫容易随母竹调运而转入新区,要加强检疫工作,发现介壳虫,应消灭后再移植。竹林发生介壳虫,可在幼蚧期用敌敌畏乳剂或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喷杀。
防治蚜虫、竹螨,可用5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在害虫活动期喷杀,每10天一次,连续二、三次
楠竹又名毛竹,是主要的建材竹种,它不仅生长迅速,成林、成材早,而且用途广阔,经济价值高,收益大。由于楠竹开花结籽很少,所以楠竹种子的种源极少,种子价格较高。用楠竹种子育苗,上山造林,种苗来源多,比起挖植母竹造林,省工、省时,可节约经济成本90%以上,而且在造林、运输、成活、成林等方面都优于母竹移植造林。用楠竹实生苗造林一般5—6年便可成林、成材。一次造林长久受益,年年可采伐利用。现介绍以下三种可行地理环境选择的楠竹播种育苗方法。
l、苗圃地可选择在土岭的山坡地,或丘陵地育苗,以生荒地、疏松地和肥沃的沙土壤为最好,苗圃地要精耕细作,拣净草根石块后,便可起畦,畦面宽1米,高度15—20厘米,长度可按实际地形确定。每亩施足农家肥或火烧土40—50担或钙镁磷肥、桐枯各100公斤作基肥。
播种季节,秋播最好,也可春播,春播时间应在3月底以前完成。楠竹种子在9—10月成熟采收,常用杀虫粉拌种保存,以防虫蛀食。播种前先用清水冲洗去拌种药粉,用湿细沙拌种进行催芽处理,每天要翻动洒水一次。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筛去沙子即可播种。播种方法应采用点播,株行距一般为25 X 26厘米,每均匀点8—10粒种子后细上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并盖一层薄茅草淋一次透水,并注意预防鼠害。竹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盖草并可开始除草,天旱时要淋水,施肥宜用较稀的人粪水,每月施肥一至二次。为了使竹苗分布均匀,提高竹苗产苗量,可利用阴雨天气把过密的竹苗带上移植在缺苗的地中,每1一2株。移植小苗的做法是:先将每有苗3一4株的留下2株,多余的用竹签连根带土移植到缺苗的中,使之均匀,此工作应在立夏以前进行,同时要经常淋水,以保成活。楠竹苗出士后50天便开始分蘖、一般在6—7月后,高度在30—40厘米之间形成小竹丛。起苗造林时间一般在开春前后。在起苗时,每平方米留苗l—2株(丛)。起完苗后,不要把苗圃地再垦复,或作它用,只将它平整好,这样残留在地下的竹鞭便可发出大量的新笋,并可长成地径粗壮的二年生竹苗。长此下去也可成长为长期性年年起苗永久利用的苗圃。
2、0.l亩农田可集中撒播楠竹种子5公斤。做法是按每0.l亩地施放农家肥、菜子枯作底肥,经犁耙后,再加生石灰均匀消毒后回表土刮平畦面,将经过处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后再盖一层筛过的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但在整地起畦时以能设薄膜架的宽度,能伸手除草的原则将四周塑料膜压实,以达到保温保湿。晴天应在上午9点至10点及时揭开薄膜两头,使棚内能通风降温,不然会引起“烧苗”,下午4—5时再复原。如遇需要除草护理可将薄膜全部打开,待除草完毕后再复原。用此方法育苗,少工、省时、省地、易管理,能使桶竹种子出苗早而整齐、竹苗产量比上述方法育苗增产30—40%以上。
小苗移植大田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份,待小苗长至5—6片叶时,此时应提前选择沙质土的田块,施足农家肥和复合肥每亩100公斤,牛粪、马粪1000公斤犁耙起畦,高30厘米以上,开好排水沟,畦面宽1米,长以地形而定,按 25 X 25的距离做,每可移植小苗2株。栽植起苗方法是先用秧铲铲出竹苗后再分株,移植到大田。竹苗成活后,要经常除草松土、施肥。护理方法与上述相同。一般一年生竹苗不行鞭,当年可分蘖3—4次,分蘖的竹苗一代比一代粗壮高大,并且植株增多,一般每(丛)可生长植株15—20株,高度在30—40厘米左右,一般亩产苗量5—7万株。
3、最普遍使用的方法,用一年生的竹苗分成单株,再移植到苗圃中,按株行距6一8寸,经过一年的培育施肥、生长又可分蘖成丛,和上述点播种子长成一年生幼苗大致一样,以后照样一年分植一次,可成为长期性的苗圃。具体做法、施肥、护理与上述育苗管理相同
楠竹为笋材兼用竹,具有粗壮高大、产量高的特点。
(一)造林要求:以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区,土层在60厘米以上为宜。我县的造林季节应选在2-3月竹子休眠期进行;每亩栽植40-60株,即株行距3×4米或4×4米;一般采用2-3年生种子实生苗造林。采用大整地,一般大60×60×40cm,及时回填土;在栽植前,将竹种头的笋壳除掉,用泥浆浆蔸,应直立种植并适当浅栽,保证马鞭水平放入中。竹蔸部覆土时要使细土与之结合,适当提苗,面成弧形,弧形高出竹苗杆基3-5cm。栽植后窝面应及时覆盖杂草并透浇一次定根水,以确保竹苗成活。
(二)抚育管理:在竹林郁闭前,每年应除草、松土两次,即5-6月、8-9月各一次,以促进母竹生根发笋;造林后结合除草、松土对竹林进行追肥,前两年以尿素或复合肥等速效肥为宜,每次每丛施用150-250克,以后则迟效肥与速效肥并用,5-6月施用速效肥,8-9月施用迟效肥。
主要病虫害防治:①竹杆锈病、竹丛枝病、竹煤污病:一是加强抚育管理,增强竹的抗病力,及时除病株烧毁;二是在5-6月,用粉锈宁250-500倍液或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50%的多菌灵500倍液喷洒病竹,7-10天1次,共喷3次。②竹芽虫、竹蚧虫:一是加强抚育管理,保持林内通风卫生,及时除虫枝烧毁,保护害虫天敌;二是用5%蚜虫净或20%灭菊酯1000-2000倍液喷雾毒杀;三是人工抹杀。
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技术
1 精细整地
整地是关系到造林成活率高低的基础。在造林前提早一个月整好地并打回填表土,1个 月后植苗造林,其造林成活率高于不整地和随整地随造林的地块。栽植规格一般都为50 c m×40 cm×30 cm,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内要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给苗木创造一 个土壤疏松、墒情好、温度适宜、透气性良好的条件,以促其成活。
2 严格种苗质量
用优质苗木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保证。出圃苗必须是植株健壮、分蘖 能力强、无 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的苗木。否则苗木上山后,其抗性差、根系不易吸收水分和养分,继而造成苗木死亡。
3 造林前对苗木的处理
3.1 断梢去叶
在植苗前1个月左右,选择一阴雨天,将竹苗去梢,一般只保留地上部分30 cm左右一个 枝处高度和枝叶,其余部分全部剪掉。去梢时用锋利的镰刀顺苗茎由下往上一刀砍断, 梢尾断口呈马耳形,断梢时切记不把梢尾口弄破,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南方冬季造林一般 在10月下旬开始植苗,所以断梢宜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
3.2 严禁将自然丛分株
楠竹实生苗呈多株丛生状,每自然丛3~8株不等。长期以来,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开支,多 将自然丛分成单株或2~3株后再上山造林,其成活率都很低,大多数约在50%以下,有的甚 至只达15%。2003年6月,对天柱县1999~2001年间楠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调查,其平均成 活率未超过30%,尤其是单株造林,只有6%左右;而对2002年用自然丛造林的地块进行了调查,其成活率高达93%。这就充分说明,楠竹实生苗造林不宜分株分丛,要按苗圃中的自然 丛进行起苗,整丛栽植,才能保证成活率。
3.3 带土包装保鲜
起苗时,一定要保证来鞭和去鞭各10 cm以上的鞭根长度以自然丛为单位带好宿土,并用稻 草编织袋或深色塑料袋按20~30株(即3~6自然丛)为一捆进行包装,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宿土 脱落。
4 栽植技术
经多年实践,楠竹实生苗造林技术要求为“一填二提三浅四踩实”,即:填是用疏松肥沃的 细土填充底;提是用手将苗木稍稍提起,使根系舒展;浅是浅栽,覆土不超过原根基着土 处2~3 cm;踩实是栽苗时分两次将土压紧踏实,尽量栽紧,并做到栽后在苗基盖上一层杂 草,以保湿保温,确保竹苗成活。
通过调查,楠竹实生苗栽植过深,易造成鞭根透气性差而窒息死亡,即使成活也是一种假现 象,过不了伏天;栽植过浅,地上部分蒸腾量大,新栽的苗木根系吸水能力差,造成供水不足,使苗木失去供需平衡而死亡。苗木栽植深浅适宜,根系舒展、压紧踏实,是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5 选择适宜的造林时间
一般来说,楠竹实生苗造林宜选择在冬末春初进行,也就是在笋芽开始萌动的前后两周内。 过早,鞭根再生力弱,难以成活;过晚,易损伤笋芽,降低成活率。造林天气要选择阴天和 雨后晴天,尽量避免刮大风的时候造林,因为此时空气流动快,蒸发量大,造林成活率低。 亦应严禁在久旱无雨的天气和雨天造林。
四种栽竹新法
水湿栽竹法。先挖好长1.5米、宽1米、深0.5米的栽植。留2/3的松土在内,浇入6?D8千克水,调成泥浆,拌入钙镁磷肥4.5-D5千克。,将鞭根和竹蒲头轻埋入泥浆中,上面用1/3松土盖住,成馒头状。
移笋栽竹法。即只挖掘鞭笋栽竹,当年栽竹当年出笋。方法是:每年3月,挖取2-D3年生长健壮的母竹竹鞭附近的笋芽,留鞭长0.3-D0.4米,去鞭长1-D1.2米。挖掘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损伤笋芽与鞭的连接处(螺丝顶),挖取后用稻草包扎运往林地栽竹。栽植方法与水湿栽竹法相同。
埋鞭栽竹法。埋鞭栽竹主要是依靠竹鞭上的芽发育成新竹。竹林地要选择肥沃、疏松、湿润的沙质壤土。翻耕林地,深耕24?D25厘米,并挖好栽竹,长1.2-D1.5米,宽70-D100厘米,深50?D75厘米。底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25?D30千克,上盖7-D10厘米厚的泥土。3月上旬出笋前挖鞭栽竹。母鞭要求选择1?D2年生的母竹竹鞭,鞭色深黄或黄铜色,鞭芽饱满直径2?D3厘米,每段鞭长60-D70厘米。鞭上带13-D14个笋芽。栽竹时,将母鞭埋入中压实,上盖12-D15厘米的土。一般每亩栽竹鞭40-D50根。若遇干旱,上面必须盖草保湿。
竹蔸栽竹法。先在林缘或竹林稀疏处选择2?D3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竹枝分桠低、竹叶墨绿的母竹。再将母竹留来鞭长30-D40厘米,去鞭长70-D100厘米后挖起。(注意不要伤螺丝顶),然后在竹蔸20-D25厘米处锯断竹竿,留下竹蔸用稻草包扎,保护好鞭根后运往造林地栽植。栽植方法与水湿栽竹法相同。
孟宗哭竹”的竹
相传古代有一个名叫孟宗的读书人,幼时从师学习,读书不懈,而且对待母亲也非常孝顺。他的母亲对他和学友们关怀倍至,看到“学者多贫”,她还特意制作了“广被厚褥”,让孟宗与学友们共同御寒。
有一年冬天,孟宗的母亲病了,想吃竹笋。但寒冬腊月,哪里去觅笋呢?孟宗只好扶着锄头,在竹林中哀哀地叹息,当他含着眼泪继续寻找时,发现在他刚才哭过的地方竟然迸出了笋尖。他赶紧把笋挖回家烧给母亲吃,孟母因吃到了鲜嫩的笋,胃口大开,病也慢慢痊愈了。据说人间从此有了冬笋,乡里人都称赞孟宗是孝子,是感动上天所致。这是中国古时候有名的《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
“孟宗哭竹”的竹实际上是盛产我国南方的毛竹。竹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寒带较少,而以亚洲的季风带为分布中心,全世界有竹类植物60属,600余种,华南是我国竹类盛产区,计16属100多种。竹类在我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生长于低海拔或偏南地区,性喜高温多湿气候,其杆丛生而具合轴型的地下茎,通称“丛生竹”。另一类生长于高海拔或偏北一些地区,较耐低温而喜湿润的环境,其杆散生而具单轴型的地下茎,通称“散生竹”。毛竹就属于“散生竹”。毛竹地下茎的顶芽,不出土挖掘出来的叫冬笋,出土后叫春笋,又叫毛笋,经70天左右竹笋即可基本成竹。
毛竹属禾本科,是我国优良的栽培品种,也是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我国对竹材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史前文物。古代没有纸,字都写在竹片上,再接成册。至于用毛竹建造房屋,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现代科技中,毛竹是造纸工业的好原料,三百吨竹材,可制一吨纸浆。而笋除一般食用外,还可制成各种笋干和罐头。
毛竹常绿挺秀,宋朝文学家苏东坡常与人言:“宁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深深表现了他对竹的爱好。竹不但浑身都是宝,而且在绿化我们祖国的大地上,也是一位汗马功臣呢。
毛竹的生长过程可谓自然界一大奇观。该竹在种植期前5年丝毫不长,到了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窜15天左右,最后大约可以长到90英尺高,并成为竹林中的身高冠军。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它生长的那段日子里,处在它周围方圆10多米内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长,等到它的生长期结束后,这些植物才又获得了生长的权力。在好事者“寻根问缘”的过程中这一奇观的谜底被揭开。原来它前5年不是没有长,甚至没有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发觉的方式在生长------向地下生根。经过5年的地下工作,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雏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围发展了十多米,向地下深扎了近5米,真可谓“博大精深”。这样的生长方式不仅为它5年后长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悄悄地“侵占”了周围其它植物的根系发展空间,使它们无法获得生长所必需的水份及养料,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能够几乎以资源垄断的方式独自急长。
【申明】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号观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微信公众号“大有天地学堂”
讲述驻村、住村、助村的扶贫故事
合作QQ:1019808896 微信(电话):18887105551 欢迎投稿
这里有祖国山河,有历史文化!
有知识,有思考、有情怀、有正能量!
关注的您,与我们一样,有追求,有品位!
分享出去,传播开来,影响更多你我一样的人!
如何关注 |
① 长按复制“微信号或灰色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
查看:点击页面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分享:点击页面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