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固始:西九华竹韵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一千多年前,那片喧闹的竹,被王维保鲜在一首诗里,至今仍摇曳多姿。


王维保鲜的竹,其实还不只一处,不信请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字摩诘,有“诗佛”之称。在他的诗中,竹影与山水一起荡漾,溢出的诗句晶莹剔透,字字珠玑。


王维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我觉得他最适合隐居的地方当属西九华,这里有茶,有竹,有禅,有他所想要的一切。我还想,这里的竹,一定是一千多年前从王维的诗句中走出来的,见西九华层峦叠嶂,瘦石嶙峋,急流飞瀑,钟声悠扬,便驻足不前,把这里当成了永久的栖息地。


于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一棵竹子就是一个文字,一排竹子就是一行诗词,一片竹海就是一篇文章,很快,整个西九华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如此大规模的竹林谁见过?问了许多人,都说没有。全国最著名观竹的景点,可能属于扬州的个园,还有瘦西湖的幽篁馆。之所以称为“个”,是因为“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个园的竹,千姿百态,种类繁多,走进个园,就是走进了竹艺术博物馆。我还到过瘦西湖的幽篁馆,那里的竹,经过人工的修剪和栽培,油绿欲滴,与瘦西湖的水相映成趣。


然而,我还是认为她们都不如西九华的竹。个园与幽篁馆的竹,是庭院里的千里马,花盆中的万年松,总有一种被禁锢的束缚,似戴着镣铐跳舞,穿着棉袄洗澡,伸不开手脚,找不到自由。你看这里的竹,以大山为背景,以幽谷为舞台,朝饮甘露,夕汲山泉,侣清风而友明月,随心所欲,放浪形骸,是真正的原生态。


这里的竹总是充满着柔情,可是你别总是以为虽风情万种却不堪一击。她们虽然身段袅娜,却总是高举着绿色的大旗,把人生演绎得轰轰烈烈。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总虚心。这就是竹的信条。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一棵倒下的竹挡住了去路。这棵竹,不知什么时候倒下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倒下的。然而,她并没有死亡,枝干上依然是满身秀色。




她没有埋怨,也没有倾诉,只是默默地生长着,保持着原来的本色。像郑板桥所写的《竹石》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时候,你还敢说这些翠竹都是些弱不禁风的娇小女子吗?


竹,成了西九华最为靓丽的名片。面积大,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竹林,郁郁葱葱,婷婷而舞。品种多,有毛竹、桂竹、圆竹、楠竹等,高低参差,随意点染。别的山上都长树,唯独这里是一片片竹的海洋。长树的山,春华秋实,时而翠绿,时而金黄,是喜怒无常的关东大汉;长竹的山,四季常青,风姿绰约,亭亭玉立,是衣袂飘飘的邻家女孩。


她们一拂手,一投足,就送来缕缕清香。风吹过竹海,像过滤了一般,由狂热变得温柔,由浮躁变得淡定,由风风火火变得缠缠绵绵。经过过滤的风,一下子把人的心也吹软了,让你只想坐在那儿,做竹的俘虏,任凭风的抚摸。


登山累了,便在竹下歇息,闭上眼,听风过竹林的沙沙声,感受一阵阵凉意。《菜根谭》里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这里的竹声是有的,清悠而不轻薄,浑厚而不浑浊,有波涛的韵味但没有波涛的喧哗,有松涛的雄浑但没有松涛的沉郁。她们跳起了整齐的舞姿,修长的身材,婀娜多姿,泛起了阵阵流波,沉淀成最后一支骊歌。




这时候,很自然地想起了《红楼梦》里的句子:“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诗句不着一“竹”字而把竹写得神态毕现。宝鼎不煮茶了,屋里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幽静的窗下棋已停下了,手指还觉得有凉意。这是宝玉为林妹妹潇湘馆题写的对联,绿色的蒸汽,自然是翠竹的遮映所致;这凉意,也是因浓荫生凉之故。有几分高雅,也有几分忧伤。


竹带给林妹妹的伤感,带给王维的却是喜悦。他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深悟禅机的王维,一生都在凡尘与隔世之间游走,模糊的是背影,纯真的是心灵。


和王维一样,这里的竹,没见过的世面太多了。比如说,农药,化肥;比如说,都市的霓虹,街头的雾霾;比如说,外界的喧嚣,江湖的凶险。她们只见过露水、月光、荷锄的老人,见过蜜蜂、蝴蝶、毛毛虫,见过低飞的燕子和竹林上空款款飞过的黄鹂、喜鹊、斑鸠、白鹭。朴素安详的竹,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西九华,生长着清清爽爽的竹,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诗。




太阳渐渐在绿海中沉没,我还站在它照耀过的地方,思绪随着晚归的鸟雀在霞晕中纷飞,直至月上竹梢。一支支竹,越来越模糊不清,她们好像手牵着手,一步一步地走到王维的诗中去了。



世界那么小,偏偏遇见你!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