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遍了中国大江南北,成为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12日晚,以此歌为基础创作的大型佤族舞蹈诗《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在云南大剧院演出,再度引发热捧。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由中国文化院,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厅,普洱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云南省歌舞剧院和西盟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共同创作,是继《司岗里》和《佤部落》之后的又一个佤族舞蹈诗文艺作品。
该剧用《佤山》、《认亲》、《催生》、《生灵》、《摇篮》、《筑路》、《盖房》、《赶街》、《金色佤山》等九个篇章,以佤山解放、脱贫攻坚、“”建设等为背景,生动诠释了60多年来佤山的巨大变化,及阿佤人民的幸福生活。
全剧歌舞感染力极强,豪放、热烈的佤族甩发舞、木鼓舞贯穿全篇,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在《催生》、《生灵》等章节,细腻动人的舞蹈表演,更是让不少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上世纪60年代后,边疆发展变化很快,当地的佤族人民歌声多,笑声多,让我创作出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这首歌。”《阿佤人民唱新歌》创作者杨正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和改革开放两次飞跃后,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从1965年传唱至今的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是阿佤人民用歌声表达对美好新生活的喜悦,。”观众马女士说,,让人动容。
该剧的成功演出,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佤山巨变的关注。据悉,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佤山彻底告别了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房不挡雨的原始面貌,社会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生活越过越红火。如今,精准扶贫、“”建设等利好政策进山寨,更是让佤族人民的生活迈入新时代。
“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改革开放兴边疆,前程广,梯田金灿灿,村寨盖新房。哎哎哎,脱贫致富奔小康奔小康!哎江三木罗!各族人民,团结紧向前进,壮志震山河,同心共筑中国梦,国富民强人幸福……”正如新歌声所唱,边疆变了,佤山变了,阿佤人民再次唱起新歌。(叶娟 胡远航)
传唱了多年的《阿佤人民唱新歌》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很多人都是通过它认识佤族。
佤族,自称“阿佤”,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因为高山纵谷的隔阻切割,千百年来,这个“住在山上”的民族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佤族人民一步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直过”到现代社会,过上了美好新生活。
小编选取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这首歌诞生地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几个片段,让大家感受阿佤人民生活巨变……
伐木筑屋是佤族传统。过去佤族的住房都是竹木板挡墙、茅草铺顶,年深日久,竹木和茅草经雨水洇湿泛出褐色,远远望去,村寨暗黑一片。但是,今天行走西盟乡间,总被山坡上星星点点的红瓦房或者蓝瓦白墙所吸引。
近年来,村村寨寨展开的安居工程,让佤族山村脱去褐色,展现出靓丽。鲜亮的村寨仿佛从缭绕的云雾间飘落的花瓣,随心所欲地散落在层层翠绿中,格外美丽。
娜英是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博航八组的村民。该村46户139人,是一个传统的佤族聚居村落。村民普遍受教育年限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100元人民币,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杈杈房和石棉瓦房里。
“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怕屋漏雨,冬惧寒风吹。”是该村曾经的真实写照。就在一年前,娜英一家和牲畜还挤在三四十平方米的石棉瓦房里。如今,他们已经搬进二层小洋房的新居。
提起当年,娜英用带着浓厚佤族语言腔调的普通话告诉中新社记者,“那时候出门都是土路,村民只会种苞谷、甘蔗,就是穷。”
改变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当地开展了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在政府配套资金支持下,村民通过优惠贷款加自筹资金的方式建设安居房。2016年春节时,博航八组村民全部入住新居。
漫步村内,新建的佤族风格的安居房错落有致;公厕、文化室等一应俱全。部分道路、篮球场等配套设施也正在加紧建设。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西盟山多。出县城不远,往哪个方向走都是山;比山更远的是路。
勐梭镇班母村第十三村民小组组长杨智城对路有段独特感受。他的祖上从江西到云南来,先落脚澜沧县,再迁到西盟,住在班母村第十二村民小组。1997年,他又搬到第十三组。“原因就是因为那里没有路。”他说。现在,从十三组有一条路蜿蜒盘旋而上,已经通到了山腰的第十二组。
而对于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浩来说,佤族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是从路开始。这位云南农大毕业的干部曾经在勐梭镇担任多年副镇长,现在是西盟县农业局副局长。他深切感受到,2016年每个村民小组都通了水泥路,这是佤族山乡一件大事。
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佤族同胞,祖祖辈辈双肩挑扁担、两脚走山间,背负起千百年的佤族历史。最近几年,在脱贫攻坚和惠农政策推动下,西盟乡村公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今,水泥路修到每一个村民小组,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深深地改变着这些村寨。
班母村党总支书记岩上告诉记者,村组道路通了,他们耕作就用上了机械。现在,村里有微耕机、拖拉机、割草机、耙地机等各种农用小型机械。机械的使用提高了农田耕作效率,生产工具的进步从来就是生产力发展最显著的标志。这种变化减轻的是人们的劳作负担,改变的是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
在西盟,发生变化的不仅是生活,还有村民的思想。政府提出了“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素质提升、后续管理”5大工程建设目标,勤劳致富、科技兴农的意识在这里逐渐增强。
娜英的新房分上下两层,面积114平方米。一楼有卧室、客厅,客厅里放置了沙发、液晶电视、音箱,旁边一间被她用来经营小商店。“一共贷了5万元,每年还一点,三年能还完。”娜英说。
娜英的自信源于她的“产业”。她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自家的菜运到县城里去卖,仅此一项去年就收入1万多元。50亩甘蔗的收入,“产量虽然有点低,一年5万元是有的,还养了猪和鸡”。
和娜英一样,村民岩扁在种甘蔗的同时,跑起了农村客运。岩扁的儿子去年考上了大学,他“勒紧裤腰带”供起了大学生。他笑言,“一年纯收入两三万元吧,只要勤快点,应该都不是问题。”
此外,政府帮助博航八组引入食用菌公司,全村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博航八组的变化只是佤山的一个缩影。过去连一根铁钉都要从外面进货的佤族地区,如今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食品加工厂、糖厂、电站和选矿厂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视卫星、电话通信也普及山寨;大多数佤族同胞永远告别了茅草房,开始与时俱进的新生活……
电商小伙:网上“吆喝”山货
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的勐梭龙潭,湖水清澈,风景优美,是外地游客来西盟的首选。景区门口的游客服务中心里,29岁佤族小伙岩张摆放的几个货架上,陈列着他从老乡家收购来的农特产品。
“西盟米荞,蜂蜜,薏仁米是销量最大的单品。今年米荞卖出5吨,薏仁米有6吨左右,蜂蜜卖得也不错。”岩张随手拿下一件货品,详细介绍起来,“赶上双11等活动,我希望能卖出去更多的产品。”
5年前,学建筑工程的岩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了2年。随后,他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昆明创办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偶尔会回到家乡采购土特产。2016年,他萌生了回家乡独自创办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想法。
“家乡的许多土特产,天然生态,品质好,货真价实,我想为家乡做点事。”岩张创办了西盟佤山电子商务公司。仅一年多的时间,他就在阿里巴巴、淘宝和微信公众号开设了3个网店,并很快在京东商城新开了店。
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他在西盟县的各个乡镇都开设了专门的线下采购店,大部分商品都是直接从农民手中采购。1000多户农户的土特产品,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支付给农户款项达60多万元。
“想要在边远山区依靠电子商务赚大钱,并不现实。但我最感到高兴的是,看到好多老乡,在我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学会了用手机上网,在手机上买东西。”岩张说,通过电子商务,乡亲们发现了土特产的价值,认识了互联网,打开了一扇认识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综合中新网云南、中国新闻网、《经济》-经济网、、云南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关于我们』
云南新闻网
微博:@云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