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新手必知:如何一眼区分大理石与花岗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一、按石材成因划分:

1.大理石

大理石属于变质岩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天然大理石是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经过地壳内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属于中硬石材,主要由方解石、石灰石、蛇纹石和白云石组成。通常有明显的花纹,矿物颗粒很多。

2、花岗岩

花岗岩属于火成岩

火成岩主要由火山材料形成,如岩浆。地表下的液体岩浆冷却、凝固。矿物质气体和液体渗入岩石而形成新的结晶和各种颜色。

一般为深颜色。天然花岗石是火成岩,也叫酸性结晶深成岩,是火成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属于硬石材,岩质坚硬密实,按其结晶颗粒大小可分为"伟晶"、"粗晶"和"细晶"三种。

二、按硬度区别:

石材的硬度以莫氏硬度作为计算单位,莫氏硬度在6-7属于硬石材,例如花岗岩,莫氏硬度在3-5属于中硬石材,例如大理石,莫氏硬度在1-2为软石材,例如石灰岩和白云岩等。

大理石:由于大理石一般都含有杂质,而且碳酸钙在大气中受二氧化碳、碳化物、水气的作用,也容易风化和溶蚀,而使表面很快失去光泽。所以少数的,如汉白玉、艾叶青等质纯、杂质少的比较稳定耐久的品种可用于室外,其他品种不宜用于室外,一般只用于室内装饰面。莫氏硬度在3—5.

花岗岩:花岗岩较大理石的硬度高,因而难以加工,但耐酸、耐风化腐蚀。不易风化变质,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因此多用于墙基础和外墙饰面。由于花岗石硬度较高、耐磨,所以也常用于高级建筑装修工程,例如,大堂的地面。莫氏硬度在6—7.

三、化学成分区分:

1、大理石:属于碳酸盐类石材,其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约占50%以上,其他还有碳酸镁、氧化钙、氧化锰及二氧化硅等。通常有明显的花纹,矿物颗粒很多。(碱性)

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和黑云母组成,属于硅酸盐类石材,其成分以二氧化硅为主,约占65%~75%。(酸性)

四、纹路区分:

1、大理石(碱性):大理石材矿物成分简单,易加工,多数质地细腻,镜面效果较好,所呈现的天然纹理却十分丰富。其缺点是质地较花岗石软,被硬重物体撞击时易受损伤,浅色石材易被污染。铺地大理石尽量选单色。由于大理石一般都含有杂质,而且碳酸钙在大气中受二氧化碳、碳化物、水气的作用,也容易风化和溶蚀,而使表面很快失去光泽。所以多数大理石品种不宜用于室外,一般只用于室内装饰面。

大理石颜色的色温让人感觉较属温暖色调,柔和,大部份皆有纹理或花纹,但亦有少部份例外,具明显结晶颗粒,如水晶白或松香黄等。

2、花岗石材(酸性):花岗石石材是没有彩色条纹的,只有彩色斑点状花纹,花纹的特点是晶粒细小、均匀,并分布着繁星般的云母亮点与闪闪发光的石英结晶。其中矿物颗粒越细越好,说明结构紧密结实。花岗石颜色的色温让人感觉较冷而硬,较耐磨,大部份的表面图案看起来是花花的,色调也较鲜明,抛光处理后光洁度高于大理石且一般无纹路具有结晶颗粒均匀分布的特质,但少部份则具有流纹,如幻彩红等。 岩质坚硬密实,硬度较高、耐磨,不易风化变质,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所以常用于高级建筑装修工程,在家居装饰装修中更适用于室外阳台、庭院、客餐厅的地面及窗台。  

五、颜色:

1、大理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但是大理石的颜色与所含矿物质有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是呈白色,含铜呈绿色或蓝色,含钴呈浅红色,含锰呈玫瑰红,含铁呈黄色,含锶呈浅蓝色,含石墨呈黑色、灰黑色。

2、花岗岩:石材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一般石英、长石含量多,则石材色浅。当其他的矿物含量多则形成灰白系列花岗岩和灰色系列花岗岩。

在各种矿物中,长石(分为斜长石、正长石)的品种对花岗岩的颜色影响极大,一般斜长石使石材呈白色、灰白色,正长石使石材呈红色,红色石材的色调深浅还与长石的含钾量有关,主要成分为钾时则花岗岩呈美丽鲜艳的红色。

石英在花岗石中多数为白色或乳白色,石英透明度越大,吸光率就越强,反射光少,石材的光泽度就低,有时石英也带白、黄、紫等颜色。

以暗色矿物为主的黑色花岗石是花岗石的另一大类,其中的质量优质品必须是纯黑或黑中带绿色,且有很高的光泽度,如:丰镇黑。

黑云母和白云母对石材而言是一种有害的矿物,云母含量增多会使石材难以磨光,打磨时形成因云母解理而出现的无光泽麻点,或因云母剥落形成凹坑,降低了石材表面的美观程度。

一般而言,花岗石的颜色深、矿物单一、结晶程度高、颗粒小、光泽度也高。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石材工具产品订购电话: 0595-86986733

地址:中国福建南安市水头镇中心大街百宏香榭花都12栋112-116号
我们是石材专业用品及工具供应商
欢迎联系洽谈!
微信号:shicaigongju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