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中外建筑高校“竹艺“大比拼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概念设计方案抢先看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同济大学”设计方案:框景流风









设计:贺艺雯 何美婷 郑思尧 郑兆华 饶鉴 王姚洁 唐楷文 谭炜骏   指导:李麟学


本设计试图让民俗活动的承载空间与自然元素产生关联,寻求一种几何逻辑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选择了直纹曲面这种几何原型,使建筑的空间形式直中有曲、动静结合。

从设计上来说,建筑的空间序列,在一个三面围合的方形框架内展开。这个框架既是楼纳景色的定格,也是贵州民俗活动的容器,它像取景框一样呈现出人和自然交织的瞬息场景。框架内通过热力学性能的模拟确定了直纹曲面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空间的翻转折叠中可以最大程度疏导风的流动,同时引导水汽、竹香等无形的自然要素。当下雨时单坡落水的屋顶会让建筑背景中升腾起一片水幕,为使用者带来舒适享受的露营体验。


分析图



平面图



局部小透视


从建造上来说,外部方形的框架连接井干式的地基成为建筑最重要的主体结构,直纹曲面与外部框架交接,同时组织起内部的楼梯和楼板加强了整个建筑的结构稳定性。直纹曲面,是一种建构性很强的几何原型,从建筑逻辑上来说,竹子这种杆材也非常适合直纹曲面的建造,因此该原型的选择具有竹材建造的合理性。


主要立面


主要剖面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方案:乾庐纳坤


设计及建造:刘韵卓 宋志军 程润轩 陈彦名 朴珠锋 张天予 (罗卉卉 郑运潮 陆柏屹 刘上 陈宇鑫 )   指导:薛名辉 董宇

设计说明:

设计选址于贵州楼纳,作为中国的最美乡村之一,挖掘场地所特有的自然属性是谓本方案的灵感来源。乾庐纳坤,自有玄黄,乾意为“天人地合”且与黔地相呼应:坤意为“包罗万象”容纳更为丰富的空间。一外一内,相辅相成。


在外形上,设计考虑建筑本身的在地性,汲取当地传统民居石板房的形态特征,抽象成为简单的建筑体量。面对黔西南复杂的山区环境,以最为朴素的方式,介入到原始地态当中。想想梯田水平线条的节奏,隐约所暗示出的地形陡缓,正如同黔地的原住民一般,在多变的环境,承袭着最为朴素的生活。


在空间内涵上,我们期望建筑能够成为一种将场地上的生命、生活的能量呈现出来的媒介。巢居的本质反映了原住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诉求,提取“树”的形态,引入双重界面的设计理念,自由曲面穿插于体量之间,在分割纵向空间的同时也丰富了内部界面形态。竹排作面,光线从竹间缝隙渗入,将四时五景编织其中,让每一个处在建筑当中的人们,拥生活的诗意,持本源的信仰,感渐行渐远的乡愁。


设计草图


主要立面、剖面图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湖南大学”设计方案:拾光



设计:钟绍声 邓天驰 黎啸 刘萌旭 宋静然 伍梦思 王元春 曾小明 沈涛 邹智乐   指导:宋明星

设计说明:

本设计围绕“传统”“模块化”“方便搭建”等元素,通过宿营这一特定行为研究“竹筒墙”片段能够带来的可能性。

从建造本身出发,研究竹筒墙相互连接的方式,在尝试传统榫卯与包接的方式后,结合竹子本身的材料性能,找寻了一种简单明了的构建方式。更重要的是,本设计从宿营地这一使用要求出发,希望能够结合功能做出趣味空间。





主要平、立面






构件可以在工厂预制成为统一构件,宿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偏好,运用灵活的搭接方式,营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宿营小筑。这样,宿营地本身成为宿营的乐趣的一部分,建筑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可以与使用者产生很好地对话。通过竹筒筒径的大小变化对应不同的私密和开放空间,亦通过竹筒插销开头的深浅来控制光线,结合竹节部分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不同于竹子建造的作品的形态表达,我们希望从一个盒子开始,探究本质而纯粹的建筑形式,就像弗兰姆·普顿所说的一样“诗意的建造”。






预制构建不同的搭接模式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内蒙古工业大学”设计方案:云雀









设计:苏勤 刘沛峰 宋倩 张竹林 刘洋 石凯 毛一淑 格日勒 刘璐    指导:王崴

装置分为上下两层空间,底层为开敞,半开敞空间,提供行者间用餐、工作、交流和远眺功能,上层为私密空间,为行者提供休息功能,空间在水平和上下间相互贯通,灵活可变。较好的为旅居山野的露营者提供一个可参观、休憩、体验、接触的个性装置。







设计总图



局部透视图



主要平面图



主要立面图


主要剖面图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魏玛包豪斯大学”设计方案





设计: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生Dima Meiqari、Ramiah Lemma




设计说明:

我们的设计旨在将竹子的历史性和环境价值以中国现代建筑的形象与包豪斯的建筑教育理念融合。为此我们选择“黄金比例”作为垂直对称的指导概念。







由黄金比例划分而生成的造型

侧立面

正立面与平面

背立面与剖面





我们希望设计在无需使用复杂的细部与建造工艺的同时达到简单性和复杂性。这次设计的主要关注点在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以及保证必要空间隔离的同时能够保持对自然的开放性,我们增加了一个内置的可以方便人们自由使用的帐篷空间来实现这一概念。






各个高校将于建造大赛开幕前期陆续逃离各大“火炉”抵达凉爽宜人的楼纳,各项相关事宜也已准备完毕,建造节大幕即将拉开!


“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订阅号将在之后的一个月持续为大家呈现建造节的最新的动态,报道各个高校方案落地过程,分享建造节的故事。欢迎关注楼纳公社,小编在这里等你来撩。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都灵理工大学”设计方案:Deadalus










设计说明:
Deadalus装置是一个介于人类与自然,或者说,露营地与周围环境的缓冲装置。这一装置被细分为四卷,各自有各自的功能。

第一卷是对外的露台,由较低的竹面连接露营空间与场地,它可以被当做到达下一卷的步骤,或者是露天聚会的场所或者休息空间。

第二卷是大厅,这是一个略高的竹面,两侧有半透明的织物,中部天花板具有双重高度,由竹墙在远端进行闭合。





总平面图及效果图


总体效果图




这种空间关系保证了未成年人一些需要一定量隐私的社交活动的需求:例如进餐、游戏,以及与外界之间的互动。

此外,大厅包含了可拆卸移动的物体,它们均可以被拆装成水平竹梁然后用作其他形式:一张桌子,一个架子,一把椅子,一个过滤漫射光的面板。更多其他组合则取决于使用者的需求和创造力,侧梁还可以用作梯子以到达其他部分。





主要剖面

主要平面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天津大学”设计方案:橡皮圈——连续空间系统






设计及建造:王雪睿 徐源 高悦 申子安 吴韶集 王俐雯 沈晨思 丁梦月(朱子超 沈晨思 时冬玮 王旭 张尔科 唐柯炎 邓剑)   指导:胡一可 辛善超




设计说明:


建筑空间的内与外,是设计师探讨的永恒话题。本作品定位于两极的交点,透过莫比乌斯圈的形式,讨论内部空间的过渡、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过渡、由外至内再至外的关系、空间中的空间等话题。








本作品利用障景的方式处理空间,建筑是景观点也是观景点。从建筑内部,可以实现一层“隔”、二层“隔”、三层“隔”,透过透明性空间的整合,为观者提供了多角度、互动式的体验序列。本作品创造了无等级的空间体系,对建筑的局部和整体给予同样的关注,缓和了空间矛盾、并提供了空间的可能性。门廊、走廊和公共休息区域,卧室、书房和起居私密区域,统统被容纳于12平方米的微型空间内,这是一次对体积空间、流动空间和透明性空间的系统整合。




主要平面及立面图



主要剖面图




最终,本作品形成了无始无终、自由穿梭的过渡空间体系,没有办法从内与外的角度对空间进行定义,同时又解决了微型建筑空间的基本问题。本作品作为一个引起联想和思考的框架存在,衍生了空间的多重意义和多重解读。积极与消极、阴与阳、空间与时间、黑暗与光明在此并置,转换就在一瞬间。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方案:山外有山






设计及建造: 耿世铮 胡阳芷 邓绍斌 陈彦杰 王彬 余光鑫 蔡梓煜 邓文帝 李媛媛 许哲嘉   指导:钟冠球




设计说明:

平面上本装置是由三个正六边形的功能性空间组成,三个功能性空间包括了休息、交流、品茶等功能。模块化的六边形单元暗示了它拓扑的可能性。在满足露营者需要的同时,它也将成为一个欣赏楼纳风景,感受楼纳自然气息的场所。另外,楼纳地区被形态极富有特色的山环绕,所以我们设计的露营装置的形态模拟、回应了楼纳当地山的形态。 





功能示意图


主要平面图


主要立面图


主要剖面图


局部透视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方案:慧亭






设计及建造:贾思屹 黄士林 王丁同 谢雨帆 夏亚琴 曾文涛   指导:周宇舫





设计说明:


竹子自身存在的韧性成为创造建筑形态的一种可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建筑的施工过程在竹材料的干预下转变为一种线性动态过程,使建筑建造过程变为建筑设计中的特点之一,同时,利用竹子的自然特性,使建筑的建造变为一个自然形成的结果,区别于传统建造方式。





主要平面图


爆炸图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四川大学”设计方案:幽篁里






设计及建造:储潇 顾瑶 勾昭元 黄韫 李娟 王之然 熊定伊 徐文颖 严支梓 张瑜   指导:杨祖贵 方志荣




设计说明:

  “幽篁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大尺度的竹材弯曲和竹片编织相结合,从楼纳传统建筑中提取民族元素融入其中,民族风情和天然材料相辅相成。通过墙面的翻转变化,提升空间的延展性,让旅人在有限的空间里体验更多可能。从一把油纸伞到三人居所,从单一模块到多种组合,它不局限于露宿,旅人可在其中下棋弹琴,促膝长谈,贴近自然,享受宁静。




总平面图


功能示意图





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昆明理工大学”设计方案:织竹  





设计及建造:陈田涛 白朝旭 初冠龙 卢山 苏小璇 杨佳明 岳思邈 张宁馨 赵梓尧 (吴娇南)   指导:廖静 黎南 柏文峰 张欣雁




设计说明:

该竹构装置设计灵感来源于乡间村民的生活场景,选址以一棵大树为中心,装置依偎在树荫之下,人们既可以呼吸大自然的气息,又能融入悠闲的乡野生活。设计试图尝试竹材在原生与现代的建构方式中如何创造自然的空间体验。

装置形态受到当地丘陵地形和树木发散生长的启发。设计充分发挥了竹材的韧性,采用匠人编织的手法,形成了一个半环状的“壳体”,编织由内即外的发展、延伸和发散,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织竹回文”的空间表达了对乡土技艺的致敬。

壳体曲面,覆盖了菱形的半透明材料,装置内洒落的点点光影让人仿佛置身于星河交织的世界。内置的竹拱体系即辅佐了“壳体”的完成,又与竹条编织的曲面形成了对比与呼应。







总平面图


主要平面剖面图






赞一个
踩一脚
PK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