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隆乐器使用竹子制作而成,通过悬挂在竹架中的两个音管与底管碰撞而发声,乐器之名源于乐器发声--格隆格隆。安格隆因其形制小巧、演奏简单、音色优美而广受青睐。2012年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5月中国工人体育场举办的“安格隆中国行”活动6000多人参与演奏而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此项吉尼斯纪录2015年再次被印尼2万人演奏安格隆刷新。
正是因为安格隆与爱相连,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教育、医疗、种植、等领域应用安格隆乐器。请欣赏一段安格隆表演,领略安格隆的音乐魅力。
《竹乐器安格隆合奏》
安格隆制作材料
安格隆乐器由两根音管、一根底管和竹架构成,分别使用两种竹材制作而成。
音管部分竹材的好坏决定安格隆乐器音色的优劣。所以安格隆音管部分使用竹节长、竹壁薄的亚特竹。切竹龄需在四年及以上,亚特竹幼年时为绿色,随着竹龄增长颜色逐渐变黑。
亚特竹
黄竹
因万隆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在万隆的山区生长着大量的亚特竹,2012年在印度尼西亚提出申请安格隆为印尼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时,马来西亚与菲律宾也提交了安格隆的非物质文化申请,但是因万隆地区大面积生长着适合制作安格隆的亚特竹而战胜了其他国家,一举拿下了该项非物质文化申请。
安格隆起源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万隆市。
万隆是印度尼西亚第三大城市(仅次于雅加达和泗水),西爪哇省的首府。海拔768米,周围被公元三、四世纪形成的高达2400米的火山环绕,常年的温度(22.5℃)低于其他城市,素有“爪哇的巴黎”之称。17-18世纪,荷属东印度殖民者就在万隆建立了种植园,当时就已是很有名气的度假城市。1955年在万隆召开第一次“亚非会议”,也称作“万隆会议”,是“万隆精神”的发源地。印尼语是当地官方语言,万隆周边多使用巽他语。
在美丽的万隆,安格隆的足迹遍布每一个角落,早在900多年前就已经有安格隆这件乐器,但有关安格隆的名字来源说法不一样,我认为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来源于安格隆乐器摇奏是发出的声音----格隆格隆。安格隆诞生之初是巽他族人们祭祀稻谷女神(SRI),用安格隆音乐愉悦女神,祈求風調雨順、稻谷丰收。用于传统仪式的安格隆有农作物或是动物的羽毛做装饰。
传统安格隆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仅仅具有祭祀功能,它还用于伊斯兰教传教和伊斯兰教成人礼、以及在特殊的年代被当作军武器。
1938年印尼伟大的教育家达映.斯蒂格纳先生(Deang Stigina)制作发明了新型安格隆。
年轻时的达映.斯蒂格纳先生
巴达映安格隆最大的优点是演奏简单、集体完成,通过大家的合作完成乐曲,可提高学习者的协调能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激情、加强学习成就感。在印尼,基本每个学校都有安格隆乐队。
万隆每年举办中小学安格隆演出大赛,优秀的安格隆演出队,不仅要有精湛的安格隆演奏技艺,还需要有创新,于是,出现了很多新的安格隆表演形式--安格隆与戏剧、舞蹈等等综合表演形式。
2014年万隆市中小学安格隆比赛获奖乐队
安格隆乐器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规模庞大,在高等教育中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大学设立了安格隆社团,如万隆市师范大学就成立了“卡布米乐团”,经常参加市政府的外宾接待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卡布米乐团
卡布米乐团将安格隆乐器与演唱、印尼传统音乐形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表演,向世界各国介绍印尼的传统文化。
《印度尼西亚竹乐器安格隆——卡布米乐团》
在万隆,Saung Angklung Udjo(乌久安格隆小屋),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安格隆文化传播基地。
小小的竹乐器,不仅可以演奏管弦乐作品,群体合奏,也可以独奏。在乌久安格隆小屋,有好几个类似的乐队,目前经常演出了主要有乌久.咖拉格纳先生的两个儿子----达映和雅漾带领的两种乐队形式。
达映先生带领的安格隆乐队,参与2013年“安格隆中国行”互动音乐会演出。
雅漾先生带领的现代安格隆乐队,雅漾先生是一名乐器制作专家,他借鉴西方键盘乐器的形式将安格隆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多种新型安格隆乐器形式。
《印度尼西亚安格隆独奏》
现代安格隆还有键盘安格隆、法国音乐家发明的卧式安格隆和印尼科技大学6为学生共同发明的自动演奏安格隆。
键盘安格隆
卧式安格隆
自动演奏安格隆
学习安格隆,不仅仅是技艺的学习,更是爱与被爱能力的修炼,如同印尼的教育家所说:“安格隆教育的基础是爱、和平与智慧,可是如果没有爱,和平与智慧将一无是处,给予孩子爱,便能使他们独立快乐。”安格隆是爱的媒介,通过学习安格隆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爱音乐、爱生活、爱他人。
——杨瑾 2016/6/22
作者:杨瑾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世界民族音乐专业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87543395)可加杨老师为好友,了解更多安格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