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走吧,一起去啾咪吧 | 中青报道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青记者:欧阳婉婷 梁幸琳 林思莹

责任编辑:梁心璐 肖雯川

摄影:肖其瑛 李茜茜



耶鲁大学艺术店店藏的《夜晚的咖啡店——室内景》旁,引着梵高自己的解读:“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如同JK罗琳坐在The Elephant House的酒红色木椅上命令哈利波特向伏地魔挥杖,伊戈尔•克鲁托伊看着咖啡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哼出《sad angel》的初调,人类的“可怕激情”大概最适合在咖啡店里挥霍了。


而今,长达两个多月“叮叮当当”的装修声响已逐渐沉寂,原本裸露的四面灰白空墙已变为精致高雅的自然风店面。咖啡厅内轻音乐悠扬响起,门口小黑板上的彩色粉笔字“即将开业”也悄悄地变成了黑白花体字“欢迎光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第一家咖啡店正安静地等候在珠影二楼的最左处,期待中珠学子们的探访。






(咖啡店已小有人气)



Students | “属于大家的咖啡店” 



“这次活动带来的感受主要是惊讶,没有想到咖啡店能给学生这么大的自主权。”学生会公关部部长如此感叹。


是的,此次咖啡厅的承办和以往珠影商铺的入驻十分不同。首先,在珠影二楼开设咖啡店的想法是学校从学生们对珠影二楼商铺改造的意见中得出来的;而当中标结果于官网公示后,为了让咖啡厅做成”让大家更喜欢的样子“,学生会与老板进行洽谈后,牵头举办了本次咖啡厅自主设计大赛,咖啡厅的logo和中英文名将全盘由学生自主设计并票选。这也印证了老板所说的,“这是一家属于大家的咖啡店。”中珠咖啡厅将成为学生们对自身所处大学环境的自由想象和独特创意的聚集地。


如果说,商家的让步和学生会的牵头构成了咖啡厅的模糊雏形,那么中珠学子们的热情参与则使罩在朦胧面纱下的咖啡厅渐渐清晰。


(咖啡店的一面墙上挂满了中山大学手绘明信片)


   Design | 从生活谈起



来自国际金融学院的陈同学告诉小青刚开始设计logo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但恰好那段时间他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正在发低烧。许久不生病的他突然生起病来,感觉并不舒畅,但也正因此契机,朦朦胧胧间,“低烧咖啡馆”于脑海浮现。将低烧带来的免疫力和学习激情联系起来的店名设计,寄寓着陈同学对咖啡馆的独特期待,“我们的这个咖啡店,是给同学们力量源泉的地方,当同学们来到这里,这里的环境与服务会使得同学们拥有更多的激情去迎接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店名“久覔”的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高同学高中时,学校附近一间叫做“覔书店”的店铺。此书店一直坚持高质量的线下销售,在销售产品之外,也想尽办法地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紧张学习之外放松身心的休闲环境,因而在学生群体中颇有口碑。但由于学业太忙,高同学一直都未能亲临店铺一探究竟。所以,此次设计既是她希望消解自己遗憾的结果,也寄寓着她对咖啡厅日后发展的期望——始于咖啡但不止于咖啡。期待它成为同学们紧张忙碌的学习与实践中的一个节拍器,“在这里,把生活节奏真正放慢下来,捧一本自己想读的书,酌一口自己喜欢的咖啡,也是人生一大幸事。”虽然后来朋友调侃自己的设计很难听,比如以后说到它就是“我们下课去喝啾咪吧!”但是参赛设计者毫无芥蒂,还哈哈大笑直说“很可爱呢”。


梅同学的宿舍楼下有几只被小姐姐们养得白白胖胖的猫咪,猫咪乖顺慵懒的形象总是让每个经过它们的人心生喜爱。而猫咪们特有的柔软和猫屎咖啡的甘香气味便成为逸仙猫咖啡logo的灵感来源。


(部分参赛作品)


和以上同学独特的生活经历不同,许多同学的灵感来自于自身独特的审美体验。“我喜欢安静地待在咖啡厅里耗一个下午”,萧同学顿了顿,“而在冬日的晴天里喝上一杯咖啡也很惬意”,于是店名“栖雪”便成为了她的参赛作品。店名“沐野”的设计者张同学则笑言,“可能跟我个人偏好有关系吧,虽然大家一般对咖啡店的感觉还是比较阴暗的,比如昏黄的灯啊、拉上窗帘那种,但是我是会比较喜欢会有大窗户然后阳光洒进来的那种咖啡店。”所以她给咖啡店取名叫“沐野”,温暖、狂野,“放在一起却不会矛盾”。


几乎所有的参赛设计者都将自己对中珠咖啡店的期待,寄意于或文艺、或新奇、或简约的设计作品中;几乎所有参赛设计者的心中都酝酿着一段地点为咖啡店的邂逅,都为这场邂逅释放着爱与真诚。正如高票当选的LOGO咖啡猫的设计者说的那样,参赛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术,“有一颗乐于参与以及热爱咖啡的心就好了吧。” 


(部分参赛作品)


Inspiration | 灵感>技术  



这场比赛与参赛者们的缘分也来得十分巧妙,设计者们有通过朋友推荐而来的,也有翻阅微信朋友圈得知比赛、在咖啡店门口看见比赛告示而来的,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偶然得到消息才来参赛的。正是这种机缘巧合,给这场比赛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原来不是设计学专业的同学也能创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只要心怀兴致并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业余和专业的界线就会越来越容易跨越。


此次LOGO设计大赛的所有参赛者大多都不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早期靠自学掌握AI或PS技术的图像设计爱好者,或是像“咖卉”设计者一样的手绘迷。专业能力并不能成为设计的绝对限制,正如来自数学学院的陈同学所说,“一个做设计的人,他的想法,最后得到的结果,主要取决于他的想法而不是技术。”陈同学的PS技术便是初中时期自学得来的,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而他的参赛作品正是取材于他以前所创作的小说,他希望能将看似毫无关系的化学品放入咖啡厅的设计中,于是“咖啡茵”应运而生。


同样强调创意高于技术的,还有“沐野”的设计者:我觉得做设计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想法,只要你有了想法我觉得技术是比较好解决的问题,就或者说即便你不会技术,只要你有这个想法,你可以让懂技术的人去帮你实现出来。”


技术全凭苦练,而灵感或“好的想法”只关照有心人。艺术类比赛往往能有超乎预期的参与度,正是因为它在竞争之外更生精神交流,思考所点燃的灵光无时无刻不在摩擦、碰撞直至交融。而这也是大部分设计者参赛的最大收获。“可以欣赏到其他人的设计作品,感觉可以开开脑洞呀,对自己会有启发”,“见到了其他选手优秀的设计名字,觉得很棒,以后有机会可以借鉴。”店名“甲乙”的设计者和店名“栖雪咖啡店”的设计者都向小青表达了对其他优秀作品的欣赏。


(部分参赛作品)


采访的最后,参赛设计者们大都表示了对此次大赛设计的赞赏:“没有限定主题,给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方便学生的“多元表达”。但也有人从专业角度出发,对“无主题”的设计比赛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从做设计的角度来说,感觉范围放得太宽泛也不是很好的事情。我们做设计一般是习惯于满足对方的需求,但是他这个需求给的不明确,我们是很难揣摩他想要的是什么作品。”


不同声音的出现,其实暗含着同学们对这类“学生自主设计与商业化相融合”的比赛,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长久的期盼。在一方自主的校园空间里,富有创造力的所有学生在发挥自我最大的想象力与设计力,自觉而努力地打造着属于全体中珠学生的天地,不管这个愿望是否能够真正地实现,都值得我们率先为所有参与设计,为之付出努力的学子们喝彩。


(咖啡店内部)


如今,学生设计的“一肚子咖啡”之咖啡猫,慵懒地依偎在店名“久覔”旁,向着咖啡店最敞亮的那扇玻璃窗外的学生“喵呜”地叫。咖啡店业已装修完毕,开始初步营业,将来校园里也该会有参赛设计者们描绘的模样——下课后,同学们三两成群,突然一个人竖起食指、在原地轻轻一跳,声音轻快地说:


走吧,一起去啾咪吧!




<END>



本文系中山大学中大青年传媒原创作品

版权归中大青年微信公众号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今日小编:THRASHER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