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人为宇宙万物之一生物,当然人也是物质、能量、讯息三要素的结合体.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霍夫特(Gerard′t Hooft)曾提出“宇宙万物之本是讯息、能量与物质”


人为宇宙万物之一生物,当然人也是物质、能量、讯息三要素的结合体。所以,我们不论追寻健康、健美、长寿或治病,必需兼顾物质、能量、讯息三要素。如果只注重其中之一或之二,则将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四十多年来,我们从西医,深入中国医学、藏医学、印度、印加等古医学以及欧美另类自然医学探索。发现古今中外的医学都各有其特色与优点,也各有其极限与盲点,唯有相互协同,整合,才能克服各别极限与盲点,发扬各别特色与优点。于不需口服化学药物之下,能促进人体内器官细胞健康,增进其作用与功能;因而我们人体得到健康、健美甚至逆转病变的损伤而长寿,称之为“顺势绿能整合医学”。


人之为物质、能量、讯息三要素的造构,虽然已经由现代的科学家所证实,但古中国医学宝典“黄帝内经”中早已详细记载与应用。宝典中所有记载,不论辩证与治疗或养生都离不开物质、能量、讯息的“平衡”原则。其中国医学的核心基础:八纲辩证——阴阳、虚实、寒热、表里;以及五脏对应五行、五色、五律、五气、五味的应用理论。在在强调,平衡与相对应(相共振);如果发生过与不及,不协调,不对应时,即将引起人体内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失去平衡,因而引发器官细胞病变,人体失去健康,影响寿命。可见中医宝典的字字句句,大都是强调“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的平衡。这些都是物理能量的“正、负”两极的相对应平衡。


(一)物质观的整合医学


物质比较容易懂,也是人人都能了解。不外乎饮食、空气、水。这方面的保健方法,多如过江之鲫鱼,专家辈出,书藉丰富,保健产品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从主流医学的营养保健到中医汤药与药膳。


于此只提中医汤药与药膳之应用概念。汤药与药膳属于“黄帝内经”所记载之“五味”,其调理与功效作用在于“性、味、归经”与“君、臣、佑、使”的应用。换句话说,以药材的能量属性来调整人体的能量、讯息的平衡,达到保健与治病的功效。


主流西医对应物质观的应用,更因科技的发达已近乎日新月异的进步。整部主流西医学就是立基于物质观的医学,一切以“眼见为实”的标准。虽然科技发达而应用了物理能量的红外线、X光、核子、磁共振、激光、超声波等等,但是以能量配合支应“物质观”的诊断与治疗。


于物质观保健方面来说,西医多半以饮食营养为基础。今日的社会,我们的营养并不缺乏,而是不均衡。不欠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而欠缺的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因为这些成份很容易被破坏或不易被吸收。


所以我们的顺势医学疗法中,同时采用了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适应性的中药方。


(二)能量观的整合医学


一般主流西医所能接受与认知的能量,只有阳光。因为宇宙生物不论直接或间接,无一可以存活于“无太阳光”的环境。然而古代医学对于能量,所能接纳就比较广范;例如中医宝典“黄帝内经”即曾记载“五脏对应五色、五律、五气、五味”。可惜,历经数千年之后,中医因科技不发达,有关能量的“五色、五律、五气“已经失传,只剩下以“五味”为主的汤药与药膳,“五气”也剩下“气功”,以及调整经络治疗酸痛的针灸。


反而,欧美以科技的方法,近年来再度提倡“音乐疗法”与“光谱疗法”以及“磁能场疗法”等另类医学。可惜,欧美另类医学专家,没有中医概念,没有跟中国医学整合,没有依照“黄帝内经”记载的“五脏对应五色、五律、五气”的原理与应用;所以这些能量的另类医学疗法,以及顺势疗法,对于人体的疾病与病变,一直只能产生些微的症状改善的功效,而达不到理想的保健与治疗效果。


“顺势绿能整合医学”,虽然采用了欧美的“音乐疗法”、“光谱疗法”以及“磁能场疗法”仪器,但是依据“黄帝内经”记载的原理与应用。得到一些初步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A)光谱(五色)


近年来,德国光学专家,经由研究发现了五种色光:绿、红、黄、白(偏光)及紫色的光谱,与人体的肝、心、胃、肺与皮肤、肾与脑部等细胞的功能与活力,彼此具有密切的关连性。并发现这五种不同光谱的能量频率,有助于相对应不同器官细胞的功能与活力。因此,更加印证了古中国医学的相对应理论——五色(绿、红、黄、白、黑)相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也相对应于五脏(肝、心、脾胃、肺、肾)。虽然,其中只有“黑色“或”紫色”相应于肾脏,有所误差。然而,于古代,紫色与黑色之间的分类,可能不如现代如此详细的分类,而且二者属同一颜色系列,所以“黄帝内经”的记载仍属于正常范围,丝毫不损中医的医理价值。


希望日后的中医,除了中草药与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外,应再度发扬古中医的精华,把五色、五律及五气的能量,纳入主流中医的治疗,则疗效将达到更理想的成果。


(B)音乐(五音)


五律:商、宫、角、征及羽的五音,相对应于五行与五脏。也是遭遇同样命运,中医界至今竟也失传了。目前没有哪位中医师采用过,也不知如何采用。反而近年来,经由欧美传入了「音乐疗法」。结果中国人,竟然认为这是国际上新的创意与治疗方法;孰不知早于三千多年前,古中国祖先的医学宝典《黄帝内经》中,即是已有所记载。 然而,从事「音乐疗法」的国际研究者,对其功效的认定,犯了大部分的自然疗法及另类疗法的通病——


一是,来自中医宝典“黄帝内经”,却没有回归中医“五律对应五脏”的应用。


另一是,认为单凭音乐疗法即可以治病或促进人体健康。其实,单独应用时,它是一种辅助疗法,需要再整合其他疗法,其效果才能更显著并且缩短疗程。这也是为什么,时尚的「音乐疗法」只热闹一阵即消声匿迹,相当可惜!


五音与五脏的共振:


中国音乐中的五音(宫、商、角、征、羽),根据传说是古人取自天然声籁中的五种音律,这些音律的特性,与五行五脏的属性,具有相互融合之作用,例如:


•“宫”~音律平和雄伟,而且庄重宽宏,具有“土”的特质,呼应五脏中的脾;


•“商”~音律清净肃静,具有“金”的特质,与肺相呼应;


•“角”~音律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属“木”特质,呼应于肝;


•“征”~音律热烈欢欣,属五行中“火”的心相呼应;


•“羽”~音律悠扬澄静,柔和透明似水之特质,呼应于肾。


•五音与五脏,咋看似乎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实都可经由五行的共同特性,而彼此相互作用与共鸣。


“音波疗法”的作用机转:


(1)是音乐的声波是能量的一种,可以激发人体发挥潜在的能量,使体内器官细胞更加生气蓬勃具有活力。

(2)音乐的声波对人体的中枢神经和分泌系统,也具有刺激作用,能促进内分泌系统分泌有益于健康的荷尔蒙或传递素,因而能促进器官的新陈代谢。

(3)音波的频率,震撼了皮肤及皮肤里面的器官组织,频率波动规律,直接影响器官细胞的生物节奏频率。由此可见音乐节奏与人体的生物节奏相互和谐,这正是音乐疗法能促进人体各器官细胞功能的奋发。


(C)波动磁能场(五气)


五气:中医常谈「气」这个字,个人于十多年前常被其搞得胡里胡涂,器官里哪有什么「气」,如肝气、肾气、胃气、宗气、水谷之气……等。其实中医的「气」之意,即表达「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量。古代没有「能量」这两个字的词,而以「气」表示。我们将中医的古书籍中所有「气」都以「能量」表达,则将很容易看的懂,且理解其意义。


所谓「五气」,即五种「能量频率」,相对应五种器官细胞中的能量频率。当今,已有科技仪器可测出心脏与脑细胞的波动频率,如心电图与脑波。其实肝脏、肺脏、肾脏以及消化系统等,每一个器官都同样具有波动频率,只是还没有研发仪器予以检测。


德国科学专家,曾发现各个器官细胞有其各别的正常波动频率。当细胞发生任何病变时,则这些波动频率也脱离正常频率范围。因此,,研发了波动生物电磁场频率仪,引导器官细胞回归正常波动频率,恢复正常活力与功能,因而促进人体健康。


我们根据其理论,于十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更精确地调整人体各部位与病症所需的频率,并加以改良更精细的仪器,配合针灸技术,而创立了VEMAT(Vibrational Electro-Magnetic Acupunctur Tberapy)即“波动电磁场针灸疗法”。对精神情绪病症、脂肪肝、心脏血管疾病……等,具相当令人惊奇的效果。


“VEMAT”的作用机转:


A)正常肝细胞的生物波动频率与病变的肝细胞生物波动频率一定是互不相同;如充满脂肪的肝细胞其波动频率一定脱离正常肝细胞的波动频率范围。有如正常心脏的波或脑细胞的波与不正常的心脏与脑细胞的波,是不一样的。


B)当“波动电磁场频率仪”调到适合肝脏细胞的生物波动频率(8.6HZ及73HZ),并将频率磁场罩在肝脏区时(正面、侧面、后面各十秒),将使正常与不正常肝脏细胞产生以下能量共振现象:


⑴.适合肝细胞的生物波动频率磁场,将促使正常肝细胞在适合其波动的生存环境中,更加自在活耀地运作其功能。


⑵.适合肝细胞的生物波动频率磁场,也能够促使偏离正常波动频率的不正常肝细胞,随之共振共舞,而回归其正常的生物波动频率,则不正常肝细胞真正再生与活化,恢复活力与正常功能。


⑶.适合肝细胞的生物波动频率磁场,也将促使不正常的肝细胞如脂肪肝 ,酒精与药物引发的肝细胞损伤,以及肝炎后损伤的肝细胞,在生物波动频率共振的磁场环境下,这些不正常肝细胞只有两种选择途径:


(a)严重受损肝细胞在不适合它生存的波动频率环境下,加速凋零死亡而被淘汰;新生的肝细胞便取而代之。


(b)仍可恢复的轻微受损肝细胞,随生物波动频率能量场的共振共舞,加速损伤的恢复而使肝细胞活力再生,则脂肪肝、酒精肝、肝炎后或药物损伤等不正常肝细胞得以恢复正常,肝细胞的功能也恢复正常。


(c)波动电磁场频率仪是一种平面的磁场,当与金属材料的针灸配合后(VEMAT),因而成为“波动立体磁场”。如扎针灸于肝脏部位的“期门”穴,便经由金属针产生立体的波动磁场针,所以其作用产生了针灸经络的倍增效应;以及上述生物波动频率,促使正常与病变的肝细胞恢复其再生、激发活力与肝功能的作用倍增功效。这也是临床上脂肪肝、酒精肝以及药物或肝炎的肝损伤的案例,之所以能够得到理想且快速的重要因素。


(三)讯息观的整合医学


(1)灵能层面的讯息~禅修、打坐、诵经持咒、祈祷、礼拜以及内观法…等心灵能量讯息。


(2)共振讯息~改良式「尿疗法」,中和体内毒素。


解毒的「尿疗法」:


「尿疗法」是近年来流行于日本,以人体自己排出的尿,再喝进体内产生「以毒攻毒」的解毒作用—来自「疫苗」的理论。尿不但不干净且令人恶心的味道,喝起来相当不文明不是每个人可以接受。


德国物理学家与医学专家,共同研究,发明解毒不必以物质的毒来解毒。而是采用毒物的波动与讯息,对抗与平衡体内的毒素(致癌物),也就是「以毒的波及讯息攻毒」。


作用机转---以波动频率波中和人体内的毒素;产生波动频率的共振波---同频率、同波长、同波幅之正、反波;当正、反波相遇成时,产生 “平波” 之物理现象。


「改良式尿疗法」有几项优点:


1.避免尿中的细菌,尿酸、尿素……等有害于人体健康。


2.避免物质的「以毒攻毒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物衍生物。


3.适合自己的能量水。


(四)针灸经络的新概念与应用


1.针灸经络的作用机转:


中国医学的针灸与经络已有数千年历史,其治疗效果至今一直受到印证与肯定,但是其作用的机转至今仍成谜。虽然当今科技文明相当进步,人类已可以上月球,甚至发射卫星及火星的太空探险,可是仍无法将针灸与经络弄明白。因此中医的医者与科学界的其它领域学者应当相互合作,深入探索这千古以来的人类医学之谜,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其作用机转予以探索与印证。过去数千年以来,大家的思维环绕于经络的行经路线的探索与研究,不论从人体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着手研究,但一直得不到实际印证与令人满意的答案。


,经由多年的研究与探索,于他的大作《气的乐章》中提出了数千年以来,最具创意而且最合理的论述,「针灸与经络是共振的作用,经络的行经方式是同频率穴位共振,因此穴位与穴位之间是共振点」。有如无线电话一样,同频率的所有穴位共振成为经络的共振。这个创新的理论破解了千古经络有线行经的迷思。


2.针灸作用的新发现:


A) 共振作用:


千古以来中医针灸的作用,都是补与泻的平衡作用,虽然至今仍无法以科学方法证明,但这个古中医圣贤的理论有其临床疗效的正面性。王唯工博士的新理论,认为针灸的作用是穴位与经络的共振作用,藉由针灸共振频率的调整作用而达到经络与人体器官的共振调整,使病变的器官恢复正常的共振频率而恢复正常功能,这是针灸作用的新发现之一。


B) 免疫的排斥作用:


十多年的波动能量医学临床经验中采用「针灸」为整套的治疗方法之一,从临床治疗的效果发现,针灸具有另一新作用——促进人体的免疫的排斥反应作用。我们人体天生具有排斥任何外来物侵入人体的作用,以保护人体器官细胞的功能,例如细菌、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等的侵入,人体会增加产生免疫细胞如白血球、T细胞的免疫作用,并且促进附近器官细胞的血液循环,将这些免疫细胞运送到细菌、病毒以及移植器官或任何外来物侵入的部位,对抗外来的细菌、病毒或任何入侵物体;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作用,假如不以药物来抑制这种作用,则新移植的器官将被免疫细胞破坏。针灸的针是一种不锈钢的材质,当针灸时,针扎入人体皮肤层,它将产生同样的免疫排斥作用,并且增加了该部位的血液循环.


因此改善了该部位器官的供血与供氧,而使器官细胞得到充足的血氧量,所以病变的器官细胞得到充足的血氧量而恢复了正常细胞功能,因此治愈了该器官的病变。我与马博士发现了「免疫排斥作用」是针灸的新作用之二。


这两个针灸新作用的发现,有助于中医针灸经络的探索与科学印证。希望中医学界应予以重视,若能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将有利于中医的科学化。


从以上得知,古中医的许多有关「能量医学」理论与治疗方法,却不是失传就是被误用,相当可惜。所以中医界的优秀人才,不要再老是要,与其他医学比高低,或比治疗癌症的特殊药方的功能;应该好好回顾古代中医——五色、五律及五气的「能量疗法」的优点,并利用当今的科技予以临床印证与推广,共同与主流西医、另类顺势医学的整合,因而造福人类才应该。


所以,多年来,不论著作中或演讲座谈会时,一再叙述“中国医学是一门「能量平衡」的医学”。因此,我们发现,不论西医,另类医学的顺势疗法,甚至中医本身,如果观念与方法背离了古中国医学宝典“黄帝内经”中的记载与应用时,人体内的“物质、能量、讯息”失去平衡,则任何医学疗法一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顺势医学疗法必需与中国医学,西医学相整合。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