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不忘初心的退伍兵——记安徽省阜阳市国土资源局直属西湖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所所长李红飞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7月24日,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一个平日里阳光壮实的汉子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只有病床边医疗设备或跳跃着红绿色的曲线,或发出“滴滴”的响声,说明他还有部分生命体征。他,就是安徽省阜阳市国土资源局直属西湖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所所长李红飞,6月6日在工作中突发脑干出血,至今昏迷不醒。

“他完完全全是累倒的”

李红飞于1994年从部队退伍分配到阜阳市国土部门工作。20多年来,一直在基层所工作,从普通办事员到景区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先后在6个单位任职,直到2015年任阜阳市国土资源局直属西湖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所所长。频繁的调动、职务升迁缓慢、家庭的困难,李红飞都坦荡面对,默默无闻奉献在基层,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土地管理先进个人,单位领导和同事都称他是“不忘初心的退伍兵。”

今年,阜阳市委、市政府启动西湖新区建设重大决策部署,阜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钟斌对记者说:“作为国土资源所所长,为科学合理做好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工作,为新区建设项目预留好足够的用地空间,红飞加班加点,跑遍了景区的每一个村庄,对各类用地数据了如指掌,张口就来。”说着说着,钟斌眼眶里噙满泪水哽咽起来:“西湖景区大开发中有24平方公里的规划需要调整,红飞是一个人当几个人用,他完完全全是累倒的。”

钟斌介绍,年初以来,李红飞几乎没有过过节假日,每天清早出门,天黑才回到所里,吃过工作餐,便与同事们一起将数据汇总,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很多时候,他们忙完工作,时钟已指向夜间11时左右。有时晚了,红飞怕打扰家人,干脆不回家,把会议室的椅子一拼,和衣睡到天亮。”

6月6日下午,阜阳市委、市政府召开西湖新区开发建设专题现场会,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及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当日14时30分统一乘车前往西湖景区实地考察,16时返回市政府开会。

现场会结束后,李红飞马不停蹄地与颍州分局李杨明等人约定,到市国土资源局会议室集中,就西湖景区3000亩允许建设区规模指标布局工作,会商相关事宜。

谁料,就在李红飞奔往市局途中,突发脑干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李红飞的主治医生对记者说:“他的脑干出血严重,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身体反应,但是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他真是俺们贴心的好兄弟

2010年,李红飞任颍州区程集国土资源中心所负责人。这一年,颍州区开展土地复垦百日大会战,全区1100多亩的土地复垦任务,有1000亩左右集中在程集镇张寨村,涉及拆迁户500多户2000多人。

据介绍,该村原有31个自然村,村民宅基分散,加上沿路建房,形成了多个空心村。经过复垦之后,自然村缩减到15个,可以增加近千亩耕地,并为城建提供千亩左右的用地指标。

但是,在征求意见中,少数村民却以补偿标准低、安置地点建房不合适等为由,拒绝搬迁。

补偿标准低的问题,村委会通过协商可以解决,但是村民因安置地点不合适不同意拆迁,国土资源所在责难免。对此,李红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非法建房肯定不行,合法建房我肯定让大家比较满意。”李红飞一方面深入不愿拆迁的村民家表明态度,一面与村两委干部协商,在镇总体规划范围内调整地块。经过一个星期的日夜奔走,终于让不愿意拆迁的村民在工程开工前,满意地办理了相关手续。事后,这几户村民逢人便说:“李所长把俺们建房当作自家的事来办,他真是俺们贴心的好兄弟。”

在程集镇工作期间,李红飞看到张寨村的基本农田里,道路、灌溉等配套设施薄弱,一旦遇到阴雨天气,农机、农资无法下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村民靠天吃饭。便年年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终于2010年为张寨村争取了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修通了张寨村所有的断头路,项目区的农田全部变成了旱涝保收田,2011年顺利通过验收。

看到水泥路修到了田间地头,粮食产量大幅提高,2012年春节前的一天,当地群众自发派几个代表到程集国土资源所,邀请李红飞到饭店吃顿饭表示感谢。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是饭店咱就不去了,我们所里种了不少蔬菜,加上今天买的肉和鸡蛋,我给大伙露一手。”当天晚上,李红飞与食堂的师傅一番忙碌之后,一道道家常菜端了上来。席间,群众代表个个称李红飞是“俺们贴心的好兄弟。”

李红飞对群众贴心,对自己的同事同样贴心。说起李红飞,同事魏启宣说:“他对咱的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1999年,颍州区程集镇还是一片“荒凉”,集镇狭窄拥挤,房屋低矮破旧,通往阜城的路坑坑洼洼。

李红飞到任所长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李红飞约魏启宣上午到办公室加班。8时许,李红飞一进办公室门,便看到魏启宣坐在墙根泛碱的办公室里唉声叹气,便主动上前问魏启宣有什么难心事。不料魏启宣给了李红飞当头一棒:“咱家孩子多,马上都要上学了,凭现在的工资,日子根本没法过。再看看这个破破烂烂的鬼地方,一天也呆不下去了。我要辞职。”

原来,魏启宣是临时聘用人员,月工资只有一两百元,眼看3个孩子越来越大,即将相继进入读书的年龄,经济压力与日俱增。看到乡亲们外出务工的收入不错,妻子劝魏启宣放弃工作。

魏启宣已在所里工作多年,工作兢兢业业,家又住在当地,熟悉每个村的道路、河沟和土地,原本打算有个行家里手助力,这下却要辞职走人。对此,李红飞有点始料不及。

“老魏,你不能走。”当天下午,魏启宣正在田里掰玉米,李红飞突然找了过来,一头钻进玉米地,帮他掰起了玉米。一亩多玉米掰完,李红飞与魏启宣夫妇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你在镇上工作这么多年,还没有领导帮助我们掰过玉米,李所长是个实在人,你就跟着他好好干吧!”晚上回到家中,魏启宣的妻子说道。

从此,魏启宣骑着摩托车,带着李红飞走遍了程集镇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难舍难分的好兄弟。

2008年,魏启宣的二女儿和小儿子同时考上大学,然而,魏启宣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靠他微薄的工资和妻子种地的收入很难同时供养两个大学生,于是,他和妻子商议后决定劝说其一个孩子放弃上大学。这事不知怎么被李红飞知道了,本身家庭也不富裕的他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了2万块钱塞到魏启宣的手中说:“这些钱给孩子作学费和生活费,以后经济上有什么困难就直接给我说,可千万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啊”。

“他是程集镇上的‘李冷脸’”

上世纪90年代,程集镇境内共有各类窑厂30多座,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

2006年前后,阜阳市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国土部门对这些窑厂重新进行认定,符合规划的重新发证,规范经营。不符合规划的,坚决予以取缔。

此时,李红飞已在程集镇工作8个年头了,很多人都和他熟识,一时间,说情者踏破了国土所的门槛。

面对这些说情者,李红飞先是笑脸相迎,积极宣传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一些人听了李红飞的宣传,主动离去,一些人则悄悄递上了烟酒等礼物。

“把你的东西拎回去,否则下次不要进我办公室的门。”李红飞见状,顿时冷下脸来。说情者见李红飞态度坚决,只好把东西拎了回去,私下里常议论李红飞:“他是程集镇上的‘李冷脸’。”

关于这一点,程集镇东刘村村民刘奋记忆犹新。2013年前后,刘奋是东刘村的村干部。当时,村里有个养鸡场,属于村委会的集体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倒闭。有人把养鸡场买了下来,准备在这片土地上建造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不符合国家的政策,你的行为属于非法用地。”李红飞克服多方阻力,先后到建房人家去了10多次,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劝说他停止施工,依法拆除相关建筑。

在李红飞的一再坚持下,非法建筑最终被拆除。事后,程集镇有人放言,“只要李红飞在,谁也别想从程集镇弄到一块地非法建房”。

来源:安徽省网站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