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4日,是阳江解放67周年的纪念日。站在时间的节点,回望那段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历史,令人心潮激荡。 阳江解放时期,在恩平、阳江、台山三县边界地区,活跃着一支革命武装队伍——粤中人民解放军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他们震慑敌胆、战功卓越。独立大队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就在阳东新洲镇表竹村。革命老人再聚首,忆往昔峥嵘岁月(左起许炯、林清、黄学璇、黄德谦、林崇芬)。 日前,在热心人士的牵线帮助下,记者探访了表竹革命老区,走访了多位参加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同志。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革命往事,那些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和群众群像,在他们的叙述下,历历如在眼前…… 走进表竹村,是在深秋一个晴朗的午后。远离城市的喧嚣,这是一个宁静的乡村,山色青青,牛羊觅食,偶见村民在田间地头劳作,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田园画卷之下,掩藏着历史风云。黄学璇、黄德谦两位老人领着我们,行走村中各处,讲述那些战斗往事,寻找岁月留下的印记。黄学璇老人已是93岁高龄,黄德谦老人也已86岁,他们是当年表竹革命武装斗争的亲历者,参加了武工组,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随着两位老人的足迹,我们从村道折入一处林木、翠竹掩映的所在。两位革命老人介绍,这里就是表竹小学旧址。小学由村民凑钱在1941年建成,既是村中孩子读书的地方,还长期作为恩阳台独立大队的,学校第一任校长黄登高就是地下党员。当年,黄学璇是学校教师,黄德谦曾经在学校读书。据他们回忆,那时候学校教室是部队营房,球场是练兵场,武工队员们就在这里学习爬墙爬梯等技能。独立大队创造的辉煌战绩,大多数在表竹小学策划,然后兴师出击。胜利后,革命武装队伍又回到表竹小学进行休整。 昔日的表竹小学,学校主体建筑是两栋青砖作墙的房屋,都是单层。由于废弃已久,四周荒草萋萋,瓦片屋顶上长满杂草。校舍后园古树挺立,粗的可容一个成人环抱。残留的校舍、布满苔藓的石头和台阶,像是在诉说岁月的沧桑。踏足其间,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武工队员喊着刺杀的操练声,仿佛就在耳边。 表竹小学背后行出约两百米,隔着一丛树林,就是表竹河了,河面宽约30米,水流潺潺,鹅群悠然浮游。据村中老人介绍,表竹河又叫掘冲河,村民以往在河中取水饮用和洗衣服,夏天就下河游泳,直到10多年前,河水仍然清澈,可以看到鱼虾游动。就是这条河,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在表竹村活动的武工队员和革命群众的天然庇护。那时,河面上仅有一座独木桥连通两岸,遇有敌情,只需据守住北边桥头,武工队员和群众就可以从容撤退了。
村民告诉我们,近10多年来,由于表竹河源头养殖增多,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河水已经不能饮用和洗衣服了。当年的独木桥也更换成了石头钢筋结构的小桥,由于年代久远,小桥桥身破败,栏杆断折,需要修整。站在桥面上,迎面一位乡亲赶着耕牛过桥,我们侧身闪避,无意之中回头望去,夕阳下,一幅农人牵牛归的画景。 在村场和一口数十亩的长方形池塘边交接的角落,村民领着我们看一间三四米高的泥土夯实的旧屋。屋基用麻石铺成,村民指着旧屋中间一个长方形的孔洞说,。战争岁月,武工队员就藏在这屋里,掏出长枪通过枪眼,对进村袭扰的敌人进行还击。走近细看,枪眼周围还残留着一道道弹痕。这样的枪眼,在村中不少地方都能看到。
穿行于村场,青砖瓦房鳞次栉比。临近黄昏的阳光下,藤蔓缠绕的古旧巷道中,两位阿婆在闲坐聊天。一问,老人都是九十岁以上高龄。其中一位叫林翠芳的老人说,她的丈夫就是表竹村早期地下党员、武工队员黄诺,而她自己当年还给武工队员们做过饭。 来到村尾,面前一大片青青稻田。同行的村干部介绍说,当年这一带叫“树荒”,全是茂密的树林,长满杂树,是武工队隐藏之所。每逢敌人侵扰,村民们就进“树荒”避难,武工队员也在“树荒”里开展革命活动。60多年过去,如今“树荒”已经多半被开垦成了良田。
,表竹村和表竹群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有责任帮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进村探访的一行人中,有一位是20多前年曾在表竹村驻点工作的市直单位干部,边走边看,他充满感慨地说。 发生在表竹村的革命斗争,是阳江劳苦大众争取翻身解放、谋求民族独立的光辉一页。它的发展进程,大致与全国解放战争大局紧密相连,敌我双方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在残酷的战争中,众多革命志士和热血群众,以生命在表竹竖起了不朽的丰碑。 我们先后走访了黄学璇、黄德谦、林清、许炯、林崇芬5位革命斗争的亲历者和多位表竹村民群众,试图梳理出恩阳台独立大队在表竹村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 黄德谦老人说,表竹村成为阳东甚至阳江地区我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的根据地,恩阳台三县边区革命活动的中心,既有地理环境方面的优势,也是历史因素使然。 首先是地理条件优越。表竹村三面环水,一面通山,村背后是密林,穿过密林经丘陵山地可通往新洲山区,向恩平、台山两地延伸。村形地貌适合游击战,进可攻退可守,而且易守难攻,所以组织上对表竹特别倾心。除此之外,表竹村被上级选定作为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根据地,还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村里培养了一批知识分子,大多数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上追求进步;二是不少群众深受压迫和剥削,;三是有较多的储备粮,可为开展武装革命斗争提供物质基础。 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竹就涌现了一批革命志士。1939年1月,我党就发展了在中山大学读书、因广州沦陷回乡的黄德鸿参加中国共产党。黄德鸿参加党训班后回表竹村发展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并和黄诺、黄德昭三人在表竹成立党小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此后抗日革命队伍不断壮大,前赴后继,积极参与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乡。 解放战争前期,,加紧开展“三征”(征兵、征税、征粮),民众苦不堪言。同时,,在这样的形势下,自1947年开始,恩阳台独立大队以武工组的形式活跃在恩平、阳江、台山一带,以牵制和骚扰敌人。1949年4月10日,恩阳台独立大队召开大会宣告正式成立,马德里任大队长,赵向明任政委。当时,表竹村已经有68名武工队员及武装民兵,拥有68支长短枪。上级一有命令,他们就立即行动,在恩阳台独立大队和直属武工队的领导下投入战斗。 上级党组织选定表竹作为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基地后,由于有党员骨干做支柱,团结争取了社会力量,广大群众被迅速发动组织起来,革命武装斗争很快呈燎原之势不断发展。 1948年7月,阳江地下党领导人陈国璋、林良荣从阳春兄弟游击部队带领武装骨干陈森、李良生、彭忠和黄德昭到阳东开展武装斗争,先到达横樟据点,后辗转来到表竹村。林良荣的妻子、阳江革命女英雄梁嗣和也来到阳东,动员农民和学生参军参战,并曾到表竹村开展革命工作。一时间,各路英雄风云际会于表竹。 为了加强与各据点的联络,地下党在表竹村建立阳东游击区地下联络总站,许航任站长;成立表竹武工组,黄德昭当组长,黄德谦和李水是组员。后来,为开展文字宣传工作,又建立了地下油印组,黄德基任组长。同时成立了税收组,黄德泮、黄钢、黄开新到三山乌石、新洲收猪税供给部队开支。同年11月,表竹村群众在地下党组织和武工组领导下迅速发动起来了,成立抗征会,推选黄广彤(黄德谦之父)为会长;不久,又组成抗征队。 1949年3月1日,。这天正值三山圩期,,在表竹村活动的武工组侦察到这一情况后,安排陈森带领武工组和“抗征会”的民兵,直插三山圩,催征队10余人全部束手就擒。经过这一仗,。 表竹也成为革命武装斗争的兵运站,各地参军参战的人都先到表竹村,再由表竹联络总站输送到各有关部队。表竹还是筹集钱粮供给部队的基地。据不完全统计,仅1948年、1949年两年间,表竹村从祖产以及“二五减租”征收的公粮支援部队的稻谷就有3万多斤,钱粮和各类物资价值白银约三四千元。 黄德谦老人介绍说,从开展地下活动到恩阳台独立大队成立,表竹村一直是各武工队(组)和独立大队的大本营,是恩阳台三县边区地下党的活动中心,更是我军兵员转运的安全驻地。革命武装斗争开展后,自始至终未曾有谁向敌人通风报信。游击队开展打击敌人的战前策划方案,作战计划,行动措施,许多都由马德里、赵向明、林良荣、陈中福、许航、黄德昭、马文活、陈森等在表竹村集体研究决定。 几位革命老人对当年的战斗历史记忆犹新。除了1949年3月1日,,还组织开展了许多战斗。如:同年3月22日,活捉新洲伪巡官潘奕光夫妇;3月31日,远程奔袭朗仔收缴国大代表陈书畴家藏的武器;4月25日,二进新洲活捉及处决新任巡官陈文仲;5月5日,一打大沟,夜袭大沟乡公所,毙敌20余人,俘敌20余人,缴重机枪1挺,轻机枪1支,步枪20余支,子弹千余发,,随即宣布成立雄狮连;6月,新洲3次扰敌疲敌战斗;7月2日,马岭战斗;7月10日,二打大沟,全歼茹恩昌的联防中队,俘40余人枪;8月、9月,10多次反扫荡战斗;10月24日,寿长河伏击战……大小战斗20多次,很多都是在表竹村打响或从表竹兴师出发的。缴获敌人的枪支弹药和各种战利品,战士们又回到表竹村清点,进行战斗总结。 其中,发生于1949年7月2日的“马岭山下痛击‘雷团’”战斗堪称独立大队的“经典之作”。恩阳台独立大队获悉情报称,,于是决定截击敌人。独立大队在松树山、马岭、表竹等地排兵布阵,形成伏击圈。当敌人从合山方向进入松树山伏击圈时,独立大队队员从敌人背后突然袭击,敌人一时慌乱,仓皇用机枪还击,边打边向表竹村撤退,又遭到埋伏在堤基的表竹民兵的伏击,敌人走投无路,只能向新洲方向逃窜。途中敖敏超部与“雷团”部两军相遇,竟自相接火,混战一场。战斗持续到下午3时,敌人遭袭胆颤心惊,无心恋战,两部互相埋怨,狼狈地逃回新洲圩。 解放战争中,表竹村不少革命战士为了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9年8月中旬,曾在表竹小学做过“伙头”的武装民兵黄德锐在参加攻打新洲敌人炮楼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这年9月2日,新洲联防队长蔡贵带领敌军一个中队,袭击表竹黄斗大环仔据点。交通员黄计保来不及远避,藏在村中一处草堆,被发现并拖出来,敌人当场你一我一把黄计保打得遍体鳞伤。接着把他抓到新洲驻地,施以酷刑后残忍杀害,时年31岁。、肉中刺,先后疯狂地扫荡表竹村15次,进行烧、杀、抢。武工组和武装民兵对此英勇还击。其中,12次是表竹武工组和武装民兵跟敌人作战,3次是配合恩阳台独立大队直属武工队作战。敌人在多次扫荡中,抢走村民耕牛、生猪、三鸟和来不及转移的财物一大批,还枪杀卖药的村民黄联玉,抓去男女群众10人。村民黄士通被误认为是游击队成员,被抓住押解到新洲伪乡公所准备枪毙,后来托人说情是卖猪肉的群众,交了稻谷20担才赎回来。被抓的村民黄德锦趁敌兵不在意得以逃脱。敌乡兵要捉拿黄德谦,却错抓了村民黄开始,并将黄开始绑押到新洲伪乡公所,决定中午饭后行刑枪决。黄开始趁着敌军吃饭疏忽大意才得以逃脱。村中的7名妇女被抓住当担夫,直至折磨到精疲力竭才放回来。 1949年下半年,,对表竹进行了两次残酷的大扫荡。一次是上文提到的9月2日,新洲联防队长蔡贵带领一个中队,袭击表竹黄斗大环仔据点,残忍杀害交通员黄计保,还抢走母鹅几百只和大肥猪一头,几乎把村中财物洗劫一空。 另一次发生在10月4日。敌粤南师管区林英部属黄德仪率部配合县保安队敖敏超部共300多人进犯表竹村,由伪乡兵李兜预先挨家挨户,将参加革命的同志的房屋用粉笔划上“○”符号,凡墙上有“○”符号的房屋都准备烧毁。敌军进村后,先扫一轮机枪,然后对划有“○”符号的房屋进行指认,12栋房屋共60多间有“○”符号的房屋被泼上煤油纵火。霎时间,全村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对那些没有划“○”符号的房屋,:把木门全部砸烂。当时,民兵队长黄广彤患重感冒发高烧,隐藏在村背密林中。他指挥和带领民兵战斗,与敌人激战于巷中,敌人没有做好与民兵战斗的准备,突然遭遇密集的火力,还不知道子弹是从哪里打来的,措手不及之下只能夹着尾巴仓皇逃命。敌军一跑,民兵立即抢占高地以防敌人反扑。留守村里的几位老妇人赶紧救火,有的到水井、池塘、河边挑水,有的抬着梯子爬上屋顶掀开瓦片灭火,随后不断有村民赶回来参加救火,大家从下午两点左右一直忙到黄昏时候,才把几十间屋的熊熊烈火给扑灭。,房屋被敌人炮轰、烧毁,人被抓被杀,妇女被,猪、牛、三鸟、财物被抢走,,他们的斗志反而更加顽强。 回忆起当年的鱼水情深,黄学璇、黄德谦两位老人颇多感慨。黄德谦老人深情地回忆说:“战士们回到表竹村这个大本营和革命堡垒时,不管到哪一家哪一户,都像亲人一样,得到群众的真情相待,留食留宿。”黄德昭、黄联丰、黄斗、黄德谦等家庭都是村里的“革命堡垒户”,经常接待革命同志,对革命战士亲如兄弟。在艰苦的岁月里,表竹很多村民把家中大门从门槛往上锯掉一截,为的是战斗爆发革命战士有伤亡时,可以随时拆下门板,当担架转移伤兵。 那时敌情复杂,敌人经常会发起偷袭,表竹村民随时给革命同志打掩护。一位革命老人回忆,,没有找到人,最后抓住一位阿婆,逼她说出一位武工队员的住处,这位阿婆机智地回答说:“村里打招呼都是叫小名,你说的是书名,我没听说过,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位?,只得作罢。 度过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表竹革命战士和村民终于迎来光明。1949年10月23日,恩阳台独立大队到合山圩和二野四兵团14军先头部队会合,为大军解放阳江带路和筹粮。表竹村的民兵队长黄广彤、副队长黄士举带领黄观幸、黄士运、黄开监、黄联庆、黄联俸、黄联益、黄基亮、黄联义、黄伏绪、黄德安等近30名武装骨干民兵一直配合恩阳台独立大队奋战到阳江解放。解放初,。通过革命战争的洗礼,表竹村有黄联彩、黄德超、黄坚、黄德、黄筹、黄开、黄贵、黄彪、黄联佩(女)、黄月明(女)等一批青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黄联俸、黄德蛟、黄深、黄茹、黄联佩等人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3年,为缅怀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和其他部队在阳东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人民政府在新洲镇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1968年正式建碑。1988年重建。2006年12月,阳东县委县政府在表竹村委会牌楼前镌刻“表竹保卫战”石碑,以纪念那段革命武装斗争史,以史育人,启迪后代。 采访中,从江城区妇联主席岗位退休的表竹籍干部黄文英,讲述了自己和两名表竹村妇女的离奇又惊险的经历。她们三人都是1949年出生,在阳江解放前夕,刚一出世就在襁褓中感受到革命风云。这些故事,都是黄文英从其奶奶那里听来的。黄文英的奶奶叫陈改,表竹村民,1900年出生,于1991年离世。 第一个女孩叫黄开眉,出生于阳江解放前20天,也就是1949年10月4日,正值敌粤南师管区林英部伙同县保安队敖敏超部进村扫荡。黄开眉的母亲林娇临盆在即,在屋里待产。有五六名武工队员来不及躲到村背“树荒”,只得藏身产房,,准备破门而入,助产的据五婆急中生智,指着门两边挂着的柚子叶,劝阻说:“屋里大肚婆正在生孩子,随便闯进去会触霉头的。,只得悻悻而退。据五婆机智的应答,解救了几名革命同志。 第二个女孩叫黄塘月。其父亲黄士运喜得千金,于孩子满月之际在村中摆了满月酒。酒席饭菜做好了,村民已经入座。突然村头传来急促的锣声,这是“走兵”的讯号。村民纷纷端起饭菜,往村后转移。来到一个叫三丫塘的地方,安全了,才席地而坐,继续吃满月酒。黄士运为了纪念这次的经历,将女儿取名黄塘月。意思是,在三丫塘这个地方给女儿办的满月酒。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黄文英自己的。她的经历可以用“死里逃生”来形容。黄文英出生时,。其父亲黄联庆是武装民兵。接生婆们担心“走兵”时小孩的哭声引来敌人,影响到乡亲们的安全,于是提出将其溺死。她们拿来尿桶,装了水,还拿来了粪箕准备装尸掩埋。此时,其母亲不忍心地说:“等孩子她爹回来见最后一面吧。”不久,在外训练的黄联庆回来了,他对大家说:“就要解放了,不用走兵了。”就这样,女孩的小命保住了。为了纪念女孩的生命有耐力,大家给她取了个小名,叫阿耐。
解放战争时期,阳东不少进步青年参加革命工作,成为党的交通员,奔走在秘密交通线上,为革命胜利作出了贡献。1930年出生的许炯老人就是其中一位。据其回忆,1948年前后,他准备去香港投奔大哥。后来在堂叔许航的引导下,参加革命,成为了一名交通员,长期住在表竹小学,往返新洲、大沟、东平等地传送情报。老人回忆,当时交通员都是把情报折成烟卷模样,放在贴身的衣服里或者是帽子里,接受任务后,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光着脚板立即就出发。不少交通员为了防身,身上还藏着驳壳枪。由于许炯个子较小,穿着学生服,不容易引起注意,传递情报信息从来没有失过手。 今年87岁的林清老人籍贯雅韶平岚,是林良荣的学生。他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交通员遇险的经历。有位交通员叫陈水源,从表竹村领到任务送情报,来到大沟迳口小学,适逢下大雨,于是在路边一个棚屋避雨,恰好遇上敖敏超部队沿途扫荡,也在这里避雨。陈水源来不及躲藏。敌军正准备盘问他,当时随队的一个保长,是“白皮红心”的进步人士,抢先走上前来,对着陈水源就是两个耳光,呵斥说:“你不去好好放牛,在这里偷懒避雨干吗?”心领神会的陈水源,当即跑了出去。事后才知道,陈水源身上带着许多情报资料,如果被敌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来源|阳江日报
文字|黄仁兴 张文兵
图片|李向东 梁文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