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混凝土搅拌站 如何变身建筑垃圾再生工厂?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在建材行业已经被人所熟知,指的是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是一种新的废弃物处置手段。


     但建材行业很少有人听说过用混凝土搅拌站协同处置建筑垃圾。上海国砼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德志介绍,厦门宏鹭升公司已经将此变成现实,建成一条年处理50万吨建筑垃圾的第二代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示范线,回收混凝土和砖混建筑垃圾,生产出再生透水砖、透水板等高品质透水建材换代产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混凝土搅拌站是如何变身建筑垃圾再生工厂的。

“两步法三段式”再生工艺流程

    “我的方案就是在原先的混凝土搅拌站上面加一个类似于上海南站、北京南站一样的圆形钢结构隔离罩,建立一个全封闭的工厂,将建筑垃圾破碎再生、混凝土搅拌都放在这里。”面对记者的疑问,杨德志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构思。


  为什么是圆形钢构厂房?杨德志告诉记者,大跨度钢结构圆形环保化集中处理分级利用厂房等于给工厂加了防尘罩,既防尘又隔声,属于多级防尘防噪,特别适应大中城市混凝土搅拌站实施绿色改造。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非常成熟,造价又便宜,改造的成本也比较容易控制。


  在圆形钢构厂房内部,依次设置建筑废物预处理车间、资源化再生车间、制品利用车间等,形成地面操作,在地下设置建筑废渣库,形成地下仓储,这样,再生建材就可以随时加工、随时出厂。


  针对建筑垃圾的成分差异,杨德志分别设置了三套不同的建筑废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成套设备,分别是混凝土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成套设备、砖混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成套设备、装修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成套设备分别处置废旧混凝土、废旧烧结粘土砖等单一建筑废物,砖混建筑废物、拆房建筑废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装修建筑废物及砖木结构建筑废物。


  每一套设备运行过程中,都采用“两步法三段式”再生工艺流程,即第一步预处理,实现有组织堆放,第二步,进行资源化再生。


  例如在混凝土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成套设备处理过程中,第一步,即在拆除现场的移动式防尘罩(大棚)或工厂的预处理车间内进行预处理,钢筋混凝土构件采用车载式液压冲击钻拆解剥离钢筋混凝土;楼板、圈梁、构造柱等小型钢筋混凝土构件采用车载式液压钳剪断拆解钢筋混凝土;然后废旧混凝土进入移动式破碎站粗碎和棒条筛分离渣土,建渣和渣土分别进入下沉式(或地面式)建筑废渣原料库分类有组织堆放。第二步,资源化再生生产线生产再生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


  此外,堆放现场或工厂采用移动式预处理与模块化资源化再生模式,既能满足预处理的灵活性,又能实现资源化再生利用的规范性。

搅拌站协同处置,带来环境、经济效益

       用混凝土搅拌站协同处置建筑垃圾不仅能够给社会带来环境效益,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杨德志告诉记者,混凝土搅拌站协同处置,首先带来的是环境效益。混凝土搅拌站的绿色发展,通过增加圆形钢结构厂房等技术改造措施,使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生产全部在封闭的圆顶厂房里进行,加上模块化设备防尘装置等,实现了多级防尘、防噪,比原来混凝土生产粉尘、噪音污染还小,从而降低了环境负荷。而且,混凝土企业是个成熟的产业群,通过自身利用和周边企业协同利用,使再生材料迅速消纳,避免建筑废弃物和再生材料堆放,污染周边环境。


  其次,对于混凝土搅拌站行业、企业来说,目前我国15000家混凝土搅拌站,平均不到10万人就有1个混凝土搅拌站,产能严重过剩,搅拌站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将部分混凝土搅拌站技改成为建筑废物再生建材项目,符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而且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的根本出路是在混凝土制品中得以应用,一体化之后,减少了运输环节,减少了运费,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乃至企业来说,新征土地、新建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厂通常在远郊,难以实现建筑垃圾就近收集,成本较高,再生建材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而混凝土搅拌站大多处在城乡结合部,将其技改为建筑垃圾处理厂,有利于实现就近运输、就近处理、就近利用。


  “产品的成本低,种类多,市场广阔”是混凝土搅拌站变身建筑垃圾再生工厂的重要成果。据了解,目前已经拥有将建筑垃圾转换为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浆、再升复合掺合料、再生加气混凝土砌块、再生墙砖、再生透水砖、再生夹心保温砌块、再生隔墙条板、整体房屋、再生混凝土构件、再生型材、再生模板等多种产品的技术,这些产品种类多、质量高、成本低,在市场中无疑是竞争力最强的一个品类。


  杨德志对记者说,在混凝土搅拌站协同处置建筑垃圾的优势以及“两步法三段式”再生工艺流程下,一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的平均成本为15元左右,低于一般的原材料,处理厂一旦投产,其产品在市场上优势明显。

政策利好还需执行到位

      ,“地级以上城市要因地制宜的设立专门的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基地”,由此表明我国实行建筑废物集中处置制度。


,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利用体系”,这是中共中央、。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要求“建材行业原料破碎、生产、运输、装卸等各环节实施堆场及输送设备全封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住建部71号公告)要求“固定生产方式宜建设封闭厂房或封闭生产单元”。


  《环境保护税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弃物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应当缴纳环境保护税”,促进处置企业封闭处置,避免二次污染。


  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资源化行业发展的政策,但政策利好反而使杨德志在此时意识到问题:如何将这些利好的政策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落地并到位非常重要。


  对此,杨德志认为,整体来说,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当前仍处于无利或微利时期,资金问题仍是困扰相关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首先,要坚决执行好《环境保护税法》中规定的给予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税收减免以及补贴,加大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企业的政策扶持。


  其次,政府要积极实施绿色采购,消化再生建材产品。例如,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路基建设对于材料的要求不高,因此,在工厂覆盖的20公里范围内,政府要优先采购再生产品作为路基材料,这样一来,也能为资源化企业以及投资商等提振信心。


来源:中国建材报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