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玻璃水是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的俗称,主要用于清洗汽车玻璃,起到清洗、抗冻、防雾、抗静电、润滑、防腐蚀等作用。其主要成分由乙醇、乙二醇、缓蚀剂、多种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和少量的染料组成。随着我国汽车普及率的提高,车用玻璃水已成为出门必备之生活用品。2015年2季度,徐州市质检中心按照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对省内生产和销售的车用玻璃水产品进行了产品监督抽查。共计抽查产品120批次,其中4批次经企业确认为非本企业产品。产品经检验合格为26批次,合格率为22.4%,不合格为90批次,不合格率77.6%,抽样地点包括大型加油站10批次,电商55批次,汽配城和个体商户55批次,地区包括徐州、苏州、连云港、南京等四个地级市。检测结果显示,金属腐蚀性项目、冰点项目、pH值项目以及标志项目不合格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消费者关注。
车用玻璃水经过几年发展,市场日趋成熟,产销两旺。逐步形成以浙江、江苏、上海和广东为中心的生产区域。而该产业中大型规模企业较少,大部分为小微企业,且专业生产企业较少,企业规模较小,较分散,多以汽车清洁美容和润滑油、防冻液生产企业为主。由于国内车用玻璃水标准为推荐性标准,,车用玻璃水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对该产品认知度较低,加上近几年车用玻璃水生产原料成本持续上涨,造成市场中的汽车玻璃水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差异较大,行业发展有待规范,产品质量急需加强。
车用玻璃水的生产企业中,大型企业一般都会配备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不断地研究出新型车用玻璃水满足市场需求,而且企业质量管理普遍较规范,有比较完善的检测设备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灌装生产流水线,产品质量能得到保证,生产效率高。例如本次抽检的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生产的蓝星牌玻璃水经检验其3个规格的产品均合格。而更多中小企业往往不具备上述条件。尤其是一些家庭作坊式企业,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新品研发的资金非常有限,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工艺简单,大多利用水、洗涤剂和颜料等勾兑而成,更有甚者用杂醇等化工废料配制而成,产品有臭味,还会出现沉淀、变色、变味等状况。
目前市场上的玻璃水可分三种:一种夏季常用的,主要在清洗液里增加了除虫胶成分,可以快速清除撞在挡风玻璃上的飞虫残留物,但冰点较高,一般为0℃;一种专为冬季设计使用的防冻型玻璃清洗液,在外界气温达到零下20℃时,依旧不会结冰冻坏汽车设施;一种是特效防冻型,在零下40℃时依旧不结冰,适合我国最北部的严寒地区使用。
国外对汽车玻璃水的生产标准有着严格的规定,其主要成分为:IPA(异丙醇)、乙二醇、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色素等添加剂合成。我国汽车玻璃水多由乙醇、乙二醇、缓蚀剂、多种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和少量的染料组成,具有去污、驱水、防冻、抗静电、防腐蚀等功能。可以有效去除灰尘、润滑油、汽柴油、残余上光蜡、树胶、鸟屎、高速公路上的虫胶等。可以快速对挡风玻璃上的雨水进行分散,避免驾驶员在强降雨天气下挡风玻璃模糊不清。可以起到润滑作用,减少雨刷器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防止产生划痕。可以起到防冻的作用,能很快溶解冰霜。可以中和挡风玻璃与雨刷器及空气中物质摩擦而产生的电荷,增强玻璃表面的导电作用,抗阻静电,防止电荷吸附污物,影响视野。
劣质玻璃水会经常出现沉淀、变色、变味等状况。由于其所含的酒精、甲醇成分过高,会对汽车漆面产生不良影响,损害汽车漆面的光泽度、硬度,并且会对所接触的橡胶件和塑料件产生胀溶作用,降低这些配件的硬度,以及产生颜色差异。由于汽车玻璃水在清洗完玻璃后会流到空调进风口附近,玻璃水挥发的气味也会沿着汽车空调的通风管道进入到驾驶室内,变质发霉的玻璃水以及由劣质化工原材料制作的玻璃水所挥发的有害气味,会成为危害车主健康的隐形杀手。
车用玻璃水市场品种较多,本次监督抽查发现,目前市场销售量较大、知名度较高经检测合格的品牌包括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生产的“蓝星牌”玻璃水、石家庄长安区润嘉清洁用品厂生产的“轩之梦”玻璃水、深圳市威尔菲汽车用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ΛOSHUN”玻璃水、上海昆士洋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U2”玻璃水和上海洁臣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卡卡买”玻璃水等。
除较为知名的品牌外,繁多的品牌必然会导致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珠。本次监督抽查发现该类产品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对金属造成过度的腐蚀、在规定温度之上出现冰晶、pH过低或过高以及标志不规范等质量问题,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对社会安全形成较大的隐患。
本次抽查范围包括连云港、苏州、南京、徐州地区的实体店以及主流的网络电商。其中在大型加油站买样10批次,汽配城和个体商户买样55批次,电商55批次,合计120批次。详见表1抽样情况一览表
本次监督抽查共抽查车用玻璃水120批次样品,其中4批次样品经企业确认为非本企业产品,经检验该4批次样品均不合格。其余116批次样品经检验合格为26批次,合格率为22.4%,不合格共90批次,不合格率77.6%,其中电商55批次,其中1批次样品经企业确认为非本企业产品,经检验17批次合格,合格率为31.5%;大型加油站10批次,经检验4批次合格,合格率为40%;汽配城和个体商户55批次,其中3批次样品经企业确认为非本企业产品,经检验5批次合格,合格率为9.6%;本次监测江苏省生产企业为12家,16批次,3批次合格,合格率为18.8%,全国生产企业为66家,116批次,26批次合格,合格率22.4%。车用玻璃水普通型(冰点≤0℃)89批次,合格17批次,合格率为19%;低温型(冰点≤-20℃)27批次,合格9批次,合格率为3.3%。价格在十元以下(含十元)51批次,其中3批次样品经企业确认为非本企业产品,经检验不合格的48批次,不合格率为83.3%;价格在十元至二十元53批次,其中1批次样品经企业确认为非本企业产品,经检验不合格的42批次,不合格率为80.8%;价格在二十元以上(含二十元)16批次,不合格的16批次,不合格率100%。(见图1~2)
图1:不同抽样地点的不合格率柱状图
图2:生产企业的合格率柱状图
本次监督抽查项目包括pH值、冰点、金属腐蚀性、标志(签)、热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对橡胶的影响、对塑料的影响、对汽车有机涂膜的影响、最低浓度下的洗净力、相容性等十一项。从本次抽查的结果来看,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金属腐蚀性、冰点、pH值和标志(签)等项目中。其中金属腐蚀性项目合格率最低,仅为29.3%,标志(签)、冰点项目、PH值项目次之,合格率分别为66.4%、81.9%和92.2%。对橡胶的影响、热稳定性的合格较高,分别为99.1%,98.3%,低温稳定性、对汽车有机涂膜的影响、对塑料的影响、最低浓度下的洗净力、相容性的合格率最高为100%。
车辆的连接处多为金属材质,残存的玻璃水在雨刮器的作用下很容易进入这些连接处,尤其是车辆刮擦处,对金属造成腐蚀。因此车用玻璃水选用适宜类型的缓蚀剂并确定最优添加量,使其即能起到对金属的缓蚀作用又不会对产品性能及实际使用造成影响十分重要。目前市场常用有机羧酸盐作为金属缓蚀剂。
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中对金属腐蚀性项目从金属试片质量变化(铝片±0.30、黄铜片±0.15、镀锌钢板±0.80)和试验后金属试片外观均有明确要求,金属腐蚀性项目对产品配方要求严格。优质的玻璃水因为配方优良、原料优质、质量管理严格,样品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小。劣质的玻璃水因为生产设备简陋、工艺粗糙,原料低劣、未添加金属缓蚀剂或添加过量的金属缓蚀剂、添加的杀菌剂腐蚀性较强或调节PH值时带入具有腐蚀性的物质等原因,造成样品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大,引起试片质量变化和外观出现坑蚀或粗糙现象。本次抽检样品金属腐蚀性质量变化超出标准范围共23批次,占19.8%,其中最高的达到6.3倍;外观出现坑蚀和表面粗糙共79批次,占68.1%。
检测结果显示,金属腐蚀性项目合格率最低。本次监督抽查共抽样120批次,检测116批次,其中金属腐蚀性项目合格共计34批次,不合格为82批次,合格率仅为29.3%。其中铝片质量变化和外观变化的有67批次,占57.8%;铜片质量变化和外观变化的有59批次,占50.9%;镀锌钢板质量变化和外观变化有30批次,占25.9%。从检测结果看,实体店销售的产品其金属腐蚀性项目合格率最低为19.2%;主流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其金属腐蚀性项目合格率居中为23.4%;加油站销售的产品其金属腐蚀性项目合格率最高为50%。(见图4)
本次抽检还发现,其中9个批次样品执行的企业标准中无金属腐蚀性项目要求,依据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对样品的金属腐蚀性项目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发现该项目合格率较低。推荐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中如无国家标准中要求的项目,企业应在标识中明示。这一点应引起关注。
车用玻璃水中加入乙醇、乙二醇、甲醇等制冷剂,能很快溶解冰霜,显著降低溶液的冰点,从而起到防冻的作用。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中对冰点有明确要求:普通型车用玻璃水冰点小于等于0℃、低温型车用玻璃水冰点小于等于-20℃。但本次抽检发现,目前市场车用玻璃水冰点存在问题较多,劣质的防冻玻璃水主要是用洗洁精、低廉的甲醇及色素勾兑而成,成本很低。这种玻璃水防冻效果不好,遇到低温天气整罐玻璃水都会结冰。造成罐体冻裂、喷水壶水泵故障等问题。如果司机不知道玻璃水已经上冻,还不停地拉动喷水杆试图使用玻璃水,很可能造成喷水电机被烧坏,而换一个喷水电机就得几百元。如果冰点较高,在低温使用,其喷出的水会经雨刮器刮擦而瞬间在车窗玻璃上形成一层结晶,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行车安全。本次抽检个别样品标签标注冰点为-45℃,实际检测冰点仅为0℃。
本次监督抽查共抽样120批次,检测116批次,其中冰点项目合格共计95批次,合格率为81.9%,冰点项目不合格为21批次,不合格率18.1%。从检测结果看实体店销售的产品冰点项目合格率为最低为77.0%;主流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冰点项目合格率居中为83.3%;加油站销售的产品冰点项目合格率最高为100%(见图5)
车用玻璃水加入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即可以增加产品储存稳定性、减少玻璃表面划伤的风险、减少喷水口堵塞的风险。又可以降低清洗剂表面张力并控制在适当范围。还可以控制表面接触角,合理控制表面润湿与干燥间的平衡,达到较低玻璃表面静电,从而减少灰尘的吸附。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中对pH值的要求为6.5-10.0。
优质玻璃水pH值应处于中性或弱酸碱性,不含各种金属离子,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可以去除主要污渍,同时对汽车漆面、橡胶、塑料、各种金属无腐蚀作用或有轻微腐蚀作用。本次抽检发现个别企业使用劣质洗涤剂、表面活性剂作为原料,造成产品pH值偏低或偏高,容易导致其腐蚀性增强,对橡胶、金属和漆膜等会有一定的腐蚀性,加速催化雨刮器胶条的硬化,硬化的胶条刮擦挡风玻璃时,会加速挡风玻璃表面被刮毛、刮花。如果重新更换雨刮器,付出的费用将是玻璃水的几十倍价格。本次抽检的产品,pH值不合格占7.8%。其中高出标准要求的有1批次占0.8%,低于标准要求的有8批次占6.9%。
本次监督抽查共抽样120批次样品,检测116批次,其中pH值合格共计107批次,合格率为92.2%。从检测结果来看加油站销售产品pH值合格率最低为90%;主流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pH值合格率为90.7%,实体店销售的产品pH值合格率最高为94.2%。(见图6)
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对车用玻璃水的标志有明确规定,外包装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产品类型、冰点、最低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在本次监督抽查中发现,标志(签)标注较混乱,存在无生产日期、无使用方法、无冰点和无安全注意事项标注等现象。在买样过程中发现部分产品,其包装上无厂名、厂址等,还有其外包装为全外文标识。
由于消费者对车用玻璃水产品缺乏了解,对车用玻璃水的主要性能和指标了解不足,部分商家和企业利用这点大肆虚假宣传,在包装上标注“欧洲工艺标准配方,瞬间消泡”等,并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特性,用劣质原料配制产品,扰乱市场。
本次监督抽查共抽样120批次,检测116批次。其中标志(签)合格共计77批次,不合格为39批次,合格率为66.4%。从检测结果看,实体店销售产品标志(签)合格率最低为48.1%,加油站销售产品标志(签)合格率居中为75%;主流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标志(签)合格率为78.8%。(见图7)
热稳定性、低温稳定性主要会影响车用玻璃水的贮存和使用,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大量的热使玻璃水升温并影响其稳定性。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玻璃水的贮存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再次使用时,容易导致其他特性的改变,影响使用效果,引发安全事故。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对车用玻璃水的热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有明确要求:样品分别在50℃±2℃和-15℃±2℃条件下放置8h后,取出放于室温下16h,热稳定性需检测其pH值应在6.5-10.0,试验后试样外观无结晶性沉淀物。
本次监督抽查共抽样120批次样品,检测116批次,其中热稳定性项目合格的为114批次,合格率98.3%。低温稳定性合格率100%。从检测结果看主流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存在2批次样品热稳定性项目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7%;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热稳定性项目合格率为100%;加油站销售的产品热稳定性项目合格率为100%。
劣质的玻璃水多数是用水、洗涤剂和酒精、颜料等沟兑而成,会经常出现沉淀、变色、变味等状况。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中要求对橡胶的影响包括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从质量变化、硬度变化和试验后橡胶试片外观变化三方面进行分析。对塑料的影响项目包括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ABS树脂、软质聚氯乙烯树脂、聚甲醛树脂等,从塑料试片质量变化和外观变化进行分析。一般洗涤剂都呈碱性,对橡胶和塑料会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加速催化雨刮器胶条的硬化,硬化的胶条刮擦挡风玻璃时,会加速挡风玻璃表面被刮毛、刮花。长期使用会使玻璃表面与雨刮器之间摩擦力加大,玻璃产生划痕。不仅损害汽车漆面光泽度,橡胶条的硬度老化,严重的还会引起橡胶件或其他塑料件产生色差、胀溶和对金属腐蚀等。本次检测对橡胶的影响有一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表现在橡胶试片外观有碳黑析出现象。
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中要求对汽车有机涂膜的影响包括丙烯酸树脂烤漆和氨基醇树脂漆,从漆膜硬度和试验后试验片的外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劣质的车用玻璃水会经常出现沉淀、变色、变味等状况,由于其所含大部分为劣质杂醇或乙醇含量过高,会对汽车漆面产生不良影响,损害汽车漆面的光泽度和硬度。本次检测对汽车有机涂膜的影响项目全部合格。
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中要求对橡胶的影响、对塑料的影响和对汽车有机涂膜的影响三个项目适用原液检测,而在本次抽检中发现目前市场标注原液的产品较少,大部分企业在标志上未标注最低使用浓度或仅标注“直接使用”,无法判定产品是否已稀释,因此本次监测中这三个项目合格率明显偏高。
本次抽检120批次,检测116批次样品中,仅主流电商平台上的1批次产品出现对橡胶的影响项目不合格,合格率为99.1%。对塑料的影响、对汽车有机涂膜的影响项目合格率为100%。
最低浓度下的洗净力是消费者选购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能达到质量要求的车用玻璃水往往会在最低浓度下无法洗净目标污渍。车用玻璃水的相容性主要是体现在其与其他溶剂之间的相容性,相容性较差的车用玻璃水在混合稀释时会产生沉淀物质,影响使用。本次抽检的120批次样品,最低浓度下的洗净力、相容性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
从本次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大型加油站产品合格率最高为40%;汽配城和个体商户合格率最低为9.6%;主流电商平台合格率居中为31.5%。江苏省生产企业产品合格率为18.8%,全国生产企业总体合格率22.4%。价格在十元以下(含十元)产品合格率最低为16.7%;价格在十元至二十元合格率为19.2%;价格在二十元以上(含二十元)合格率最高为50%。车用玻璃水普通型(冰点≤0℃)合格率高于低温型(冰点≤-20℃),合格率分别为19%和3.3%
当前,车用玻璃水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不高,质量意识缺乏,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偏低,对车用玻璃水的生产和销售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车用玻璃水的标准要求宽泛、滞后,与目前市场销售产品存在一定差距,产品存在金属腐蚀性、冰点、pH值、标志(签)等项目不合格的问题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社会安全带来隐患。
1、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为2009年3月31日发布,2009年11月1日实施,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非等效采用JISK2398:2001《汽车用风窗洗涤液》。由于近年我国车用玻璃水市场快速发展,标准中所列部分检测项目与市场实际生产和销售产品质量有差别。如本次共检测116批次样品,其中标注原液样品仅为2批次,而标准中要求对橡胶的影响、对塑料的影响和对汽车有机涂膜的影响三个项目适用原液检测。另外,标准中个别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不明确且较宽泛,人为因素比较大,对标准的理解不同会给生产和检测带来差异。
2、车用玻璃水的生产质量有待提高。本次抽检显示, 车用玻璃水生产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合格率仅为18.8%,距全国总体合格率22.4%仍有一定的距离,车用玻璃水产品存在主要的不合格项为金属腐蚀性项目和标志(签)项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车用玻璃水生产企业设施不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对标准的理解欠缺,企业生产随意性较大,企业使用劣质化工原料,这限制了我省车用玻璃水行业的健康发展。
3、目前在用售的车用玻璃水质量良莠不齐,部分车用玻璃水虚假宣传,包装标识混乱。为了迎合消费者对低温的需求,部分销售单位和生产方对在售的车用玻璃水进行虚假包装,将普通型包装成低温型,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是把社会安全问题置于脑后。部分厂家对车用玻璃水进行过度包装,但刻意忽略了主要信息,如“最低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对消费者的知情权是重大的损害。
4、假冒、三无产品扰乱市场。在本次抽检的120批次样品中,经企业确认为非该企业产品的有4批次,尤其以汽配城和个体商户最为突出;在买样过程中发现部分产品,其包装上无厂名、厂址等,还有其外包装为全外文标识。
5、由于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为推荐性标准,一些企业制定了企业标准,但企业标准与GB/T 23436-2009标准中技术要求相差较大,企业标准中缺少金属腐蚀性项目指标要求,按照GB/T 23436-2009《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标准检测这些产品的金属腐蚀性项目均不合格,本次抽检中有9批次样品存在该类情况,占比7.8%,这一点值得关注。
6、由于消费者对车用玻璃水整个行业了解不充分,对车用玻璃水的主要性能和指标了解不足,部分商家和企业利用这点大肆虚假宣传,在包装上标注“欧洲工艺标准配方,瞬间消泡”等,并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特性,用劣质原料配制产品,扰乱市场。
来源:网络
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