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大体积混凝土生产施工组织控制要点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配合比设计原则


1)采用中低热水泥或通过大掺量掺合料,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化热;

2)掺入适量的优质粉煤灰和矿渣粉,延缓混凝土早期水化,推迟混凝土水化热放热的高峰时段,利于散热;

3)在高效减水剂中掺入适量缓凝成分,降低混凝土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早期水化热;

4)混凝土在满足泵送和施工的情况下,尽量控制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60-180 mm,降低混凝土收缩;

5)混凝土在满足泵送和施工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砂率和浆骨比,增加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降低混凝土收缩;

6)混凝土在满足泵送和施工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粗细骨料的粒径。采用中粗砂,推荐细度模数2.5~2.8左右的中砂,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7)采用混凝土60d90d强度作为指标,在保证工作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小砂率。

2 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1)水泥: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其2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天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水泥应降温或陈化,确保水泥温度不超过60,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且需保证安定性良好,碱含量较低;

2)掺合料: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建议采用级粉煤灰或II级粉煤灰,优选稳定性好需水量比小的优质粉煤灰,矿粉等级不低于S95

3)骨料:粗骨料采用5~31.5连续粒级碎石,含泥量≤1.0%,粒径宜偏大,并控制5-10mm颗粒含量;细骨料采用天然砂,含泥量小于等于2.0%,泥块含量≤0.5%,细度模数大于2.5,细粉含量控制在15-25%。;

4)外加剂: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宜采用缓凝型外加剂。

5)水:可采用冰水。

6)可适当掺入纤维及膨胀剂组分。

3.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3.1 日常检查

3.1.1 原材料日常检查

1)砂石日常检查:以检查砂石料场为主,同时检查有无混料现象,每班检查应不少于两次,检查内容与进场抽查基本相同。

2)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日常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标识、使用的水泥或掺合料与筒仓中的水泥或掺合料是否对应等;检查外加剂的标识是否正确,使用的外加剂与储罐中的外加剂是否对应等。

3.1.2 计量检查

1)静态计量检查:由计量员负责,生产部门配合,至少每班进行一次原材料计量设备的校验。

2)动态计量检查:动态计量检查是检查每车混凝土的整体计量误差情况,检查频率视计量情况而定。

3.2 开盘鉴定

1)开盘前检查:检查送到搅拌楼的资料是否正确,质检员进行旁站核对操作员输入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检查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是否相符等。

2)开盘鉴定:新配合比使用或特殊配合比使用必须进行严格的开盘鉴定,包括测定砂石含水率、计算用水量、观察和易性、做坍落度试验及制作试块等,过程有技术员、质检员和实验人员共同参加;

3)开盘鉴定的发放:混凝土开盘后,开盘鉴定随第一车混凝土罐车发送到施工现场,交现场施工、监理代表进行审查,验收。

3.3操作员控制

操作员的控制为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对于坍落度的突然变化应及时与质检员进行联系,查找原因并按质检员要求进行调整。接受质检员定时、不定时的检查,内容包括坍落度的稳定情况、各种原材料的使用情况、配合比的输入情况、计量误差的调整等情况。

3.4 出站检验

出站检验属于最终检验,公司要求对出站的每一车混凝土进行逐一检查。检查合格的混凝土签字放行,未经检查的混凝土不得出站。质检员认真进行出站检验,把住最后一道关。混凝土出站检验重点是检查其和易性,和易性包括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及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是否满足工程现场需要。

3.5混凝土试件的制作

工程开盘后,第一车留置混凝土试件,混凝土抗压试件采用标准试模留置,留置组数为4组(3d7d28d60d)以后每200 m³留置一次。

4 施工及养护

4.1浇筑时间的选择

尽量避开在太阳辐射较高的时间浇注,若由于工程需要,则尽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浇注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

4.2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可采用跳仓法,设置后浇带、膨胀补偿带等方法,合理规划施工段,浇筑次序,分层分段浇筑。由远到近、自下而上逐层沿混凝土的流淌方向连续浇筑,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一层混凝土浇灌完毕。可预埋冷水管,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4.2.1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应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500mm

2 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3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4 混凝土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

5.5.2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间歇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的露出粗骨料;

2 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润湿,但不得有积水;

3 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4.2.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移位和变形,并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4.2.4浇注过程中要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应均匀一致以表面泛浆为宜,间距要均匀,以振捣力波及范围重叠二分之一为宜,浇注完毕后,表面要压实、抹平,以防止表面裂缝。另外,浇注混凝土要求分层浇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下上层混凝土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公分,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避免纵向施工缝、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剪性能。混凝土浇筑面必须及时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紧接进行保湿覆盖保温养护。

4.3温度控制

4.3.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浇注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 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以内40mm8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结构构件内部的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且与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宜大于25

3 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3.2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竖向剖面进行测温,竖向剖面宜通过中部区域,竖向剖面的周边及内部应进行测温;

2.竖向剖面上的周边及内部测温点宜上下、左右对齐;每个竖向位置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3处,间距不宜大于1.0m;每个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4处,间距不应大于10m

3.竖向剖面的中部区域应设置测温点;竖向剖面周边测温点应布置在基础表面内40mm80mm位置;

4.覆盖养护层底部的测温点宜布置在代表性的位置,且不应少于2处;环境温度测温点不应少于2处,且应离开基础周边一定的距离;

5.对基础厚度不大于1.6m,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完善的工程可不进行测温。

4.4养护

4.4.1建议使用混凝土养护剂,养护剂须满足《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901-2002要求;喷涂养护剂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混凝土裸露表面喷涂覆盖致密的养护剂进行养护;

2. 养护剂应均匀喷涂在结构构件表面,不得漏喷;养护剂应具有可靠的保湿效果,保湿效果可通过试验检验;

3. 养护剂使用方法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要求。

4.4.2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操作,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

2 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 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4.4.3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宜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工作;砼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4.4.4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4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塑料薄膜、草袋、棉毡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在有可能降雨时,保温层上表面应覆有不透水的遮盖。可采用蓄水法养护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在初凝后覆盖塑料薄膜,终凝后注水,蓄水深度不少于80mm。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养护水的温差超过20时应注入热水令温差降到10左右。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但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4.4.5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必要时,可搭设挡风保温棚或遮阳降温棚。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4.4.6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结构应及时回填土;地上结构应尽早进行装饰,不宜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