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日常之课 | 当代玻璃热塑艺术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乔晓光工作室”了解

最新艺术与非遗工作

内容摘要

20世纪60年代哈维·利特尔顿教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开设了一门短期玻璃吹制课程,标志着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的肇始,自此玻璃艺术开始在具体的理论和目标指引下深入借鉴当代艺术的多种形式,逐步脱离实用性、装饰性的束缚。2009年作为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展览之一的“玻璃应力”使更多的当代玻璃艺术作品进入了观察者的视野。本文将简要地梳理当代玻璃艺术中的热塑艺术作品的发展线索,以代表艺术家及相关作品为例,介绍当代玻璃热塑艺术的创作理念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

当代艺术;玻璃艺术;玻璃热塑;玻璃工作室运动


2009年,在威尼斯双年展官方主办的平行展中有一个名为“玻璃应力”(Glasstress)的展览,展出作品主体皆由玻璃吹制、玻璃热塑工艺制作完成。展览引发了业内人士对玻璃艺术自身发展方向的思考,也促使人们在当代艺术这个大语境下去审视作为艺术表现媒介的玻璃材料。玻璃热塑(GlassHot-sculpting)是一种热玻璃成型工艺,用玻璃吹杆(Blowpipe)或玻璃顶杆(Punty)取高温熔化状态下的玻璃原料,通过剪刀、镊子等工具对玻璃料进行吹、压、拔、剪、粘、塑等处理,通过多种成型方式,实现工艺类、设计类或艺术类作品的创作。【1】玻璃热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是伴随着玻璃吹制同时在美索不达美亚平原出现。古罗马时期的玻璃工匠就开始通过无模具吹塑(Free-blowing)技术模仿多种动物创造出具有多种形态的玻璃器皿。文艺复兴时期玻璃吹制和热塑工艺在意大利的穆拉诺岛(MuranoIsland)发展到新的高峰,数百年来,极具天赋的玻璃工匠积累了丰富的热塑工艺,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19世纪末,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埃米尔·加莱(EmileGallé)、美国的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以设计师的身份,就曾尝试对玻璃材料进行艺术性的表达。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玻璃工作室运动”,其核心观念是将热玻璃从工厂带入到艺术家的个人工作室之中用于独立艺术作品的创作。【2】1980年代美国曾邀请意大利传统玻璃工艺大师皮诺·西尼奥雷托(Pino Signoretto)赴美交流讲授玻璃热塑技术,引发了当时年轻一代的玻璃艺术家将纯艺术的创作理念和威尼斯传统热塑工艺相结合,由此开创了热玻璃雕塑创作的新时代。


威廉·莫里斯 《岩画瓮》 1990年 吹制玻璃

 66×45.7×22.9cm  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 


1957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创造力的玻璃艺术家之一。1970年代末莫里斯在皮尔恰克玻璃学校(Pilchuck Glass School)遇到了戴尔•切胡利(Dale Chihuly),依靠自身的天赋、精湛的技术和强壮的身体成为切胡利在80年代最重要的助手。莫里斯在80年代末开始逐渐形成个人的风格,其艺术创作主要受到大自然和美洲古代文化遗址的启发。远古时代的岩画、冰河时期原始人类的工具、古埃及人的魂瓶等均是其作品常见的艺术元素。他通常将这些元素以图画的形式描绘在玻璃表面上,作品塑造完成后,将彩色玻璃粉末、颗粒施加到热玻璃表面,待退火后再进行雕刻和酸洗以达到“古代”的沧桑感。他的作品重视绘画的叙述性表达,试图将个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由此探寻人类与自身生活环境的持续性关系。莫里斯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肌理效果,不是通常人们印象中玻璃那种晶莹剔透、耀眼的样子,通过消除玻璃工艺品所具有的透光性及给观者所带来的视觉感官愉悦,将玻璃媒介带入到了比较纯粹的艺术创作语境之中。就技术本身而言,莫里斯把传统威尼斯工艺与美国的团队协作工作方式进行了结合,将玻璃热塑的精准塑造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美学。时至今日,无论在玻璃热塑、玻璃表面装饰,甚至与吹塑相关的工具设计中,都能够看到他的影响。


威廉·莫里斯在创作中 

威廉·莫里斯 《玉米》 2013年 吹制玻璃、钢架 

114×58×28cm 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 


马丁·布兰科(Martin Blank)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在那里获得了玻璃专业的学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Gaffer”(专指在玻璃吹制团队中起重要领导作用的人)在切胡利团队中工作多年。90年代,布兰科在西雅图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作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合玻璃热铸(Hot Casting)技术的大体量玻璃雕塑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为塔科马玻璃博物馆(The Museum of Glassin Tacoma)制作的公共雕塑作品,作品单个部分重量超过50公斤,整体体量巨大。此类型作品的制作过程像一个观赏性极强的表演,助手用一个巨大的勺子型工具,从1300摄氏度高温的窑中取出玻璃料,迅速倒在钢板上。随后布兰科手持一个表面有类似树皮图案的铸铁工具向下挤压热玻璃,在表面质感完成而玻璃没有完全硬化时,将玻璃片弯曲成树干的形状,他创作的抽象自然雕塑作品像一曲优美的乐章,展现了大自然动态的韵律。布兰科另外一系列代表作品是实心的玻璃人体,此类作品的制作是小料叠塑(Bit Sculpting)和实心整体热塑(Massiccio Sculpting)技术的结合,过程如同雕塑泥稿上泥,多名助手通过有效的配合不停地用顶杆从窑炉中取出“新鲜”炙热的玻璃料加到作品主体上,因为玻璃料冷却后难以塑造变形,这需要在制作的时候热玻璃料堆加和局部塑造同时进行。他的人体作品完成后体量感强烈,由于热玻璃的自由流动所带来的不可控的“偶发性”,形态更加自由奔放,有其它材料和工艺不具有的独特效果。


马丁· 布兰科在工作室创作 

马丁·布兰科 《接近点》 2013年 热塑玻璃

81×60×70cm 中国白盒子艺术馆 


马丁·亚内茨基(Martin Janecky)是近年非常活跃的年轻一代玻璃雕塑艺术家。他1980年出生于捷克,13岁开始在工厂接触玻璃吹制,后进入捷克第二玻璃学校(Secondary Glass Art School)学习。2003年亚内茨基来到美国并向威廉·莫里斯学习,这对他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他早期的作品《面具》系列中,还能够看到威廉·莫里斯的痕迹。亚内茨基学习并强化了莫里斯的玻璃内塑(Inside Sculpting)技术,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探索,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基于此项技术最有成就的玻璃艺术家。他的人物或动物作品的具体制作步骤如下:首先用玻璃吹管多次取料做出理想大小的玻璃泡,将不透明的彩色玻璃粉末添加到玻璃泡的表面,为整体作品上色。然后将玻璃泡吹塑成作品预期的基本体量和动势,再用氧气喷枪局部加热玻璃表面,通过玻璃泡顶端的开口将玻璃内塑工具伸入玻璃泡内部,在已获得的形态的基础上深入塑造,最后在作品的玻璃壁内外交替塑造增加各种细节。亚内茨基作品的艺术风格明显受西方古典雕塑语言的影响,具有理想化的五官和躯干肌肉,甚至作品灰白的颜色都是对大理石效果的模仿。他的作品需要艺术家对热玻璃的“料性”极为熟悉,又要有很强的形体理解和塑造能力,从技术层面而言,玻璃热塑在历史上通常是对特征明显的人或物进行“脸谱化”或“符号化”的简化处理,亚内茨基的作品最大的成就是将玻璃热塑工艺的具象塑造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马丁·亚内茨基使用内塑工具制作马头 

马丁·亚内茨基 《康宁灵魂系列A》 2016年 热塑玻璃 33×38×21cm 私人收藏 


德·拉·托雷兄弟(Dela Torre Brothers)1960年代出生在墨西哥,后进入加州大学长滩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in Long Beach)学习雕塑和玻璃艺术。他们的作品基于墨西哥和美国的双重文化背景,通过对热玻璃、现成品、多媒体等材料研究与自身的文化背景结合思考,创造出独特的雕塑作品。热塑过程中,由多位助手分别取料完成作品的小部件或元素,再用喷枪局部加热粘接到主体形态上完成热塑造型。托雷兄弟的热塑并不以对象形态的再现为目标,在造型语言上夸张而戏谑。他们的作品在主题上关注宗教信仰、消费文化和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廉价的旅游纪念品、废弃的龙舌兰酒瓶、塑料玩具等,所有这些具有强烈符号特征的元素被并置组合,赋予新的艺术内涵。其作品冲突的色彩、闪耀浮夸的质感、层叠式的堆砌,颠覆主流的审美,也异于玻璃吹制者(Glass blower)所继承和追求的工艺美感,【3】具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精神气质。托雷兄弟并不完全认同自身“玻璃艺术家”的称谓,他们把玻璃这种材料的色彩、流动性、光感看作视觉艺术语言的一个组成元素。


德·拉·托雷兄弟在热塑过程中讨论 

德·拉·托雷兄弟  《伯利恒男孩》 2007年 吹制玻璃、综合材料 

86×48×33cm 私人收藏 

德·拉·托雷兄弟 《蓝色巴克斯》 2012年 吹制玻璃、综合材料60×60×15cm 私人收藏 


里克·艾伦(Rik Allen)在法兰克林·皮尔斯学院(Franklin Pierce College)获得人类学和陶瓷艺术双学士学位。他的玻璃艺术创作得益于多年在玻璃艺术家工作室做助手的经验。他是一名忠实的科幻电影迷,尤其偏爱《星际迷航》(Star Trek),这是1966年由美国NBC电视台出品的科幻电视剧,此影视作品在文化上影响了美国几代人,40多年来影迷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这部作品的热爱。比如艾伦某件飞船作品的原型就来自剧中的“企业号”(Enterprise)战舰,采用吹塑玻璃结合科幻题材中蒸汽朋克样式的金属设计而完成。在制作过程中,里克先吹塑一个飞船的半成品外形,有时他会把半成品放入退火窑退火,当玻璃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表面冷加工,将细节雕刻在半成品上,然后再次升温制作。当飞船造型完成后,在表面贴上银箔,在形体的转折处施加褐色玻璃粉末,创造出类似铁锈的质感。透明的玻璃和银色的表壳象征着高科技产品所具有的时代感,而相对陈旧的工业时代造型和铁锈又透露出机械美学的特征。因此在艾伦的玻璃雕塑作品中兼具有过去和未来之感,艾伦解释自己的作品追求残缺之美,即完美中的瑕疵美学,他认为这样的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中时间给生活带来的磨损和衰退。


里克·艾伦 《企业号战舰》 2010年 吹制玻璃,不锈钢、钢线 

71×100×40cm  私人收藏 

里克·艾伦 《Tonkon Tannker飞船》2013年

 吹制玻璃,银箔,金属  38×48×33cm 私人收藏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玻璃材料也在不断突破装饰和实用性,为此不同身份和背景的艺术家做过不同层面的尝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有两条几乎平行的主线同时进行:


一条主线是玻璃工艺师、设计师、玻璃艺术家自发地推动玻璃材料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这是在玻璃艺术内部孕育而生的一种原动力。特别是在玻璃工作室运动的带动下,玻璃艺术同以往的“传统玻璃艺术”、“玻璃工艺品”、“玻璃实用品”之间的距离逐步拉大甚至是分道扬镳。虽然由于玻璃艺术的材料属性和历史传统,众多玻璃艺术家继续在个人工作室中制作玻璃花瓶或高脚杯,但更多的是以器皿作为载体进行艺术性的表达,其作品强调的是艺术审美和艺术家的个性。以玻璃热塑为例,玻璃艺术有四种特征和趋势:首先是更加复杂化和走向雕塑化,马丁·亚内茨基和里克·艾伦分别为具象再现和多种材料综合表现的代表;其二是绘画性和叙事性,比如威廉·莫里斯在其热塑作品表面加入图像和图案装饰元素;其三是向装置艺术和公共艺术的转化,如被世人所熟知的著名艺术家戴尔·切胡利和马丁·布兰科大体量的玻璃装置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玻璃艺术的边界,甚至是改变了玻璃艺术的定义;其四是观念化和隐喻性,在德·拉·托雷兄弟的众多作品中,玻璃更多的只是一种材料,作品的思想内涵更具有触动力。整体而言玻璃艺术是在遵循内在材料和技术的法则下,强调作品的审美和观念,发掘材料的可能性和艺术手法的试验性。


另一条主线是其它艺术门类艺术家的参与和影响,这是外界艺术环境对玻璃艺术本体的主动介入。20世纪初,法国艺术家杜尚便使用玻璃完成了《大玻璃画》,这是对材料属性、绘画语言、展览方式的综合性探索,也可能是第一次玻璃材料介入前卫艺术的创作。20世纪50年代,佩姬·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邀请巴勃罗·毕加索、马克斯·恩斯特、马克·夏加尔、勒·柯布西耶、马克·托比等众多现代主义艺术家和她一起来到穆拉诺岛,在工匠的协助下完成玻璃吹制或热塑类的作品。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戴尔·切胡利任教于罗德岛艺术学院的时候便邀请其他领域的艺术家使用玻璃进行艺术创作。当代艺术家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2011年度米罗奖(Joan Miró Prize)得主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法国华裔装置艺术家陈箴、中国雕塑家展望等都有利用玻璃热塑技术制作完成的作品。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当代艺术家和“纯粹的”玻璃艺术家创作的异同?当代艺术家更多的是从观念入手,在专业技师和工匠的协助下完成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艺术家可以完全对玻璃材料不了解,正如威尼斯双年展“玻璃应力”项目的策展人阿德里亚诺·贝伦戈(Adriano Berengo)所说:“如果只是将玻璃视为一种媒介,而不能认真掌握其特性,那么无论对于多么优秀的艺术家而言,那样的创作都是失败的。如果艺术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媒介所隐藏的技术内涵,而只是让工匠们随意地去按模型拷贝作品,那我们看到的将仅仅是丧失艺术家理念的纯工艺技术。【4】


奇奇·史密斯《星座》1996年 玻璃、尼泊尔纸、铸铜  尺寸可变 

康宁玻璃博物馆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玻璃吹制工作室的普及,玻璃吹制和热塑工艺如同雕塑家所需的铸铜技术一样普及,玻璃艺术和其它艺术门类的界限也更加模糊。1995年,美国玻璃艺术理论家威廉·沃姆斯(William Warmus)发表文章《工作室玻璃的终结?》探讨了玻璃艺术的发展问题,因为玻璃艺术领域已经达到或实现了60年代玻璃工作室运动所追求的艺术化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可能成为玻璃艺术发展的又一驱动力,2016年美国玻璃艺术家协会(Glass Art Society)将年度创新大奖颁给麻省理工学院(MIT)发明的热玻璃3D成型系统。该装置将熔化状态下的热玻璃滴落堆积成不同形态,和传统玻璃热塑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作品结构更加复杂多变、肌理缤纷多彩。如果从古埃及沙核成型(Core-forming)的玻璃鱼算起,玻璃热塑作为传统工艺距今已经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相信在可预测的未来还将产生新的技术和表现形式。


注释:

【1】根据康宁玻璃博物馆对玻璃热塑的定义,玻璃热塑有四种技术类型:小料叠塑、实心整体热塑、玻璃泡内塑、无加热快塑。参见:

http://libguides.cmog.org/c.php?g=7758&p=38400.

2017年5月10日登陆。


【2】Tina Oldknow, Collecting Contemporary Glass: Art and Design after 1990 from The Corning Museum of Glass, The Corning Museum of Glass, New York, 2014, P. 12.


【3】“glassblower”直译是吹玻璃的人,也可以根据语境翻译为玻璃吹制工、玻璃吹制者、吹制艺术家。在当今玻璃艺术界,“玻璃吹制者”在身份认同和作品目标上,与强调观念性的“玻璃艺术家”有所不同,因此在这里没有使用玻璃艺术家(glass artist)一词。“玻璃吹制者”的作品为工作室制作,注重创新但更强调技术和工艺,个人定位更像中国的“工艺美术师”,而被称为“mastro”的玻璃吹制者,对应的身份如同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


【4】谭昉莹:《站在玻璃的角度去思考——专访“玻璃应力”策划者阿德里亚诺·贝伦戈》,《世界艺术》,2011年第8期。



文 |  李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理教授  






学习、实践、思想与行动,我们的一切都关联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也是研究者个体成长的自身。日常生活的生成,为我们提供了更具开放性的环境与人、思想与日常行为的多元化实践方法和途径。回到日常,建立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无论是身边的、海外的、还是不同地域生活的学生与朋友,多彩的日常之课,是一部读不完的生命之书。

——乔晓光


乔晓光

艺术与非遗工作发布平台

 Qiao Xiaoguang Studio: Artwork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motion

长按二维码关注

“乔晓光工作室”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