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河北日报:《沙河玻璃“绿”起来》,玻璃可以卷着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热爱一片土地      倾其毕生精力而不渝


8月17日,《河北日报》刊发《沙河玻璃“绿”起来》一文,对沙河玻璃成功的产业转型,进行了宣传报道。

附报道全文如下:


       从昔日的高耗能、高污染到如今的节能、环保、健康,沙河玻璃正以其成功的产业转型,折射出别样的绿色之美。

       今年3月,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定,沙河玻璃荣登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制造业区域品牌30强和最具潜力区域品牌30强,品牌价值达88.28亿元。这其中,新型环保玻璃为沙河玻璃的品牌价值增添着越来越多的亮色。

(记者 闫立军)


        “将来的玻璃可以卷着卖!”

        日前,在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记者看到了一款薄如蝉翼的玻璃新产品。“这是柔性玻璃,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院长程金树的介绍让人为之一振。    

        沙河市素有“中国玻璃城”之称,其玻璃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沙河年产平板玻璃约占全国总量的20%,是全国最大的玻璃集散基地,全行业年产值320亿元。

两代人的选择

        在河北众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框线条生产车间,一条条像木材、像金属、像大理石的框线条,从一排排设备里“吐”出来,如果不是有人提醒,足可以假乱真。

        公司总经理刘军顺手拿了一条仿木框线条给记者看,“以塑代木,变废为宝,这可是真正的绿色产品。”据介绍,这种用来做相框的框线条是用回收的塑料泡沫做原料,目前该公司一年可回收消化近5万吨的白色泡沫,生产框线条近60万米,2016年给沃尔玛等供货就达300多万美元,今年开年就签了2000万美元的订单。

        众诺公司还有一个绿色生产项目是玻璃深加工,消化玻璃原片,做节能门窗。“这个项目更富挑战性,需要成本管理和施工工艺。”刘军说,他家原来的玻璃厂有5条超薄玻璃生产线,2003年投产,一年10多万吨的产量,“当时全球载玻片的玻璃原片几乎都由我们提供”。2013年,刘军的父亲想继续扩大产能,再建1条生产线,理由很简单:“原料充足,模式成熟,市场广阔,躺着就能赚钱。”而刘军不这么看:“当时的格法玻璃生产工艺是被国家淘汰的,早转型早升级早主动。”

        “当时想不通,慢慢也就接受了。国家有要求,还得看长远。”刘军的父亲坦言。最终,两代人拧成了一股劲,2013年,以深加工和绿色生产为主的河北众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生产玻璃原片的玻璃厂关停。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公司逐步走向成熟。去年北京某商业街的玻璃幕墙设计安装,工艺非常复杂,当时没人敢接,众诺咬牙接了下来,“每平方米玻璃我们卖到了600元,不仅赚了钱还打出名声,现在公司每月都有近2000万元的订单。”刘军说。



一个人的坚守

         “我2006年来沙河,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工作,今年底就要退休了。”在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程金树笑着对记者说。程院长是江西人,曾经在武汉理工大学当过多年的科技处长,“当时在全国挂了70多个政产学研基地的牌子,但真正做得好,做得成功的就属沙河,这也是我坚守在这里的原因。”

        在程金树看来,沙河的发展理念,已成规模的产业集群,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热工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对玻璃产业的支持以及60多人的技术团队等都是沙河玻璃产业快速发展背后的有力支撑。

        为支撑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引进了230余台(套)设备建设了各种检验检测平台。程金树带记者参观研究院的中试车间,宽敞的厂房里,师生们正在紧张地试验,“有了中试线,实验室的项目拿到这里试生产,成功了,直接推向市场。”

        在程院长的主持下,研究院先后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5项,获得授权25项。“浮法建筑装饰微晶玻璃”等项目相继实现工业化转化。其中,由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浮法高硼硅耐热防火玻璃”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浮法建筑装饰微晶玻璃生产技术”为国内外首创。

       而在很多沙河玻璃企业人员眼中,程院长也是他们离不开的。“不只是做了多少科研项目,也不只是培养了多少人才,重要的是,他提升了沙河在全国乃至世界玻璃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家说。据介绍,研究院组织承办了3次国际性学术会议,3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5次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没有他,这在一个县级市是不可想象的。”


五年专注做转型文章

       “近5年来,沙河主要是在玻璃产业转型上做文章。”沙河市委书记刘果芳说。

        沙河玻璃一度受到高耗能、污染大、质量低、同质化等问题的困扰。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在不增加任何原片产量的基础上,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要让玻璃产业由中端向高端发展,达到千亿发展目标”。

        2014年投资15.6亿元,在全部玻璃生产线完成了脱硫、脱硝、除尘、料场封闭等环保升级改造,实现了全行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今年又投入4亿多元,进行了环保设施“开二备一”(两条生产线上一条备用环保设施),确保稳定运行。

        为实现产品转型,市里组织开展了硼硅酸盐浮法玻璃、微晶玻璃等的研究开发,不断引领沙河玻璃走上产业高端。迎新集团投资29.5亿元建设的金宏阳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填补了河北省超白太阳能电池基片玻璃空白。安全实业公司总投资60亿元的“三新”(新能源、新玻璃、新材料)玻璃工业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其旗下的铝包木门窗车间,记者看到,全套进口的德国、意大利设备,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都是电脑控制流水线生产。公司行政总监李耀辉说,“普通玻璃用在铝包木门窗上就身价倍增。2013年项目投产时几乎没有什么订单,今年销售8万平方米没问题。”

        发展玻璃深加工,则提升了沙河玻璃原片的就地消化能力。在彩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主要用玻璃饰材装修的房屋,给人以通透亮丽的感觉。其中有一个以众多羽毛组成的背景墙,线条流畅,颜色由浅入深,雍容华贵,栩栩如生。总经理李树刚介绍说,一片羽毛需要激光制版、高精度印刷等7种工艺,原料则是普通的白玻璃,深加工后,羽毛背景墙要卖到一平方米800元。像这样的深加工企业,五年来沙河已发展到大小600多家,产品有功能玻璃、节能玻璃、艺术玻璃、日用玻璃、装饰玻璃等上千种,深加工率达到40%。

       推动优质产品和优势产能“走出去”。目前,沙河玻璃外贸年出口额达1.5亿美元,已在韩国、南非建成了两家海外仓,俄罗斯、约旦两家海外仓正在抓紧建设。前不久,壮大玻璃厂在坦桑尼亚投资建设了玻璃生产线项目,成为河北省玻璃行业首家“走出去”企业。

精彩内容请点下面文字:

二十冶的来龙去脉

15年前的沙河旧照!

老爷山与奶奶顶的传说

与峡沟水库

我是朱庄水库,我有话要说

因为一场洪灾,爱上一座城池

“小兵张嘎”重现邢台沙河

沙河不缺好人(车主已找到)

沙河历史上的12次大洪水!

50年前沙河县委日记“曝光”

重返堤坝抢险第一线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