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王镛教授"寸耕堂铭砚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盛大开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砚之维度 铭之幸福

                ——写在“寸耕堂铭砚展”之前


按照中国人的算法,王镛先生今年七十岁了。古稀之年的王先生在我这个晚辈看来还有着清澈的眼睛与好奇的心。“退出江湖半步”的他近两年在做着一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事,为一百零一方古砚书写、刻制砚铭。这是已站在书法艺术高点的王镛先生新的尝试。如今大功告成 ,王先生希望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做个展览,我有幸再次受邀为先生策展,心中十分忐忑。说实话对书法我已是不敢多言,砚铭之堂奥更是不敢妄语,只能出于服务的心态做些基础的工作罢了!


本次王镛先生的展览定名为“寸耕堂铭砚展”,是以砚为中心展开的一次“系统集成”式的多维汇聚。这里有关于古砚的学问、考据的学问、铭文的学问、书法与篆刻的学问、绘画与雕塑的学问、拓片与题跋的学问等等……因此,砚与铭所引发的对物与心、往昔与当下、时间与空间的探求,使这件旧时文人的雅事生发出许多当下的意义。这些意义中可以有信息时代里对传统文化模式的反思;有键盘时代中对书写与铭刻的反思;有数字时代内对砚田耕作的反思。然而,这或许是学者式的解读,在我与王镛先生的交流中,他并不为诸种学问与历史藩篱所累,以古砚载心,于文脉中求新痕,不过是他艺术生活的一个新游戏,只是玩得专注,玩得精彩罢了。所谓“从心所欲”是一份心境,“不逾矩”其实是一种潜在的能力!


王镛先生如今的堂号叫 “寸耕堂”,来自他收藏的清代学者梁章钜所书的一块匾额。莫武先生考证:“寸耕”一词应是直接源于苏东坡的诗句,“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而此展中也有一方“寸耕砚”,砚中雕有卧牛回首,是宋砚,得于东瀛。王镛先生称:“寸耕堂主人用寸耕砚,宜乎”更有铭文:“伴我晨昏,以耕心田”。的确,铭砚如“寸耕”,“心田”耕不止,自有其中的幸福。


故而,此展应有“多维”的幸福,以及一份“从心所欲”的纪念! 


吴洪亮

2017年9月20日于北京画院


现场嘉宾签到


寸耕堂铭砚展


2017年9月23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北京杏坛美术馆、如果艺术协办的“寸耕堂铭砚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

王志先生主持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李虹霖先生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先生致辞

中国书法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先生致辞

策展人吴洪亮先生宣读范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迪安先生贺信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王镛先生的“寸耕堂铭砚展”今天堪称盛大开幕,我谨代表中央美术学院致以热烈的祝贺!因出差在外,不能出席开幕活动,但我深知书法篆刻界和美术文化界的许多朋友都期待这个展览的举办,并深深感佩王镛先生总是不断推出新的创作成果,不断树立新的学术标杆,这次展览展出了他潜心研究和刀笔耕耘的新作,让人眼界大开,为之振奋!
        “文明纪,自砚始”,中国古来有造砚、赏砚、藏砚、铭砚的深厚传统。一方小小的砚台,既是文房四宝之一,也是书写艺术和书法文化的载体。作为当代书法和篆刻大家,王镛先生对砚情有独钟,从品鉴到收藏、从研究到刊铭,贯注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珍惜之心和弘扬之志。他以砚石为精神之友,既作专家品鉴,也作研究文章,将铭砚作为一种综合的创作方式,经年累月,使铭砚作品蔚为大观,打开了我们认识传统文化一方新的天地,也超越了传统铭砚的学问范畴。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方宇宙乾坤,而众多作品汇为一堂,更如星河象斗,光彩灿烂。
       王镛先生以砚问道,把每一方砚石看成是造化生命,在他的铭文中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在为每一方砚的命名和刊铭中追寻历史、明辨身世、对话古今、抒写情怀,让人读来心胸开阔、浮想联翩。王镛先生以砚探艺,将书法和篆刻的创造才华融入砚体,无论是章法布局还是刀笔形式,都体现了创新的追求和独特的品格,让人从诗文内容到篆书刀工都获得审美经验的通感,观赏之际,兴味盎然。
       概言之,在王镛先生那里,为砚刊铭就是以耕心田,每一方作品都饱含着自然与人文的内涵,也成为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方式。可以说,砚石虽小,其意大也,所以我称他的这次展览是盛大开幕。

     
 祝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范迪安
2017年9月23日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镛先生致答谢词


展览展出了王镛先生近两年所藏一百零一方历代古砚及其亲手制作、题写的砚铭和题拓。开幕式由王志先生主持。展览主办方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李虹霖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先生、中国书法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先生在开幕式上分别致欢迎辞。随后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作为艺术界代表致辞。最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镛先生致答谢词。

周和平、邵大箴、郎绍君、薛永年、王明明、李宝林、姜宝林、韩国臻、刘正成、吴悦石、郭石夫、胡抗美、何家英、卢禹舜、石开、邵建武、赵卫、范扬、范存刚、张陆一、牛克诚、何加林、黄惇、李刚田、崔志强、李胜洪、朱天曙、龙岩、于明诠、赵长刚、朱培尔、王秀玲、陈国斌、于光华、张铁林、于文江、杭春晓、黄玄龙、胡妍妍等各界嘉宾和观众共千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策展人吴洪亮先生介绍:“寸耕堂铭砚展”是暨2015年“寸耕堂题跋——天赍楼藏文字瓦当六十品”学术展后的又一次大展。“君子持身之物”有所感应、视若珍宝,王镛先生在古砚的收藏、鉴赏、考释和题跋过程中,将书法、篆刻和镌工艺术融为一体。彰显作品的文化气息、“写意”的精神意趣和学术价值。故而此次铭砚展也为当代砚藏开启了新模式,树立了新标杆。

学术主持邹涛先生介绍,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王镛先生两年多来所藏的一百零一方历代古砚,还将砚铭刻于砚侧、背,并做成拓本,然后在砚拓周围题跋详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古砚收藏铭刻展。因此展现了王镛先生文学、史学、美学、工艺、书法、镌刻等综合艺术成就,意义非同寻常。“文房四宝”是传统文人文化精粹,“四宝”之中,又以“砚”为首,特别受历代文人青睐。文人将自己对砚台的赞美,写成“铭文”,通常令石工刊刻于上,谓之“砚铭”。 通过砚铭内容等可以考察砚史乃至文人雅尚,其文献意义、审美价值、艺术影响远远超过了砚台本身。王镛先生希望大家通过观看古砚、铭刻、题跋书法的同时,提高对作砚铭和题跋的关注,开阔史学、美学的文化艺术观。

展览同时首发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寸耕堂铭砚题跋辑》、 《寸耕堂砚丛上下辑》两部著作。

开幕式结束后共六十余位嘉宾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以展览为契机,从展览的题材到作品形式策划再到展览在当下的意义以及思考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

据悉,展览将于2017年10月6日结束,欢迎各位朋友前往参观。

现场一览

展厅效果

百砚之姿



不燥不矜不朽。

且砺且磨。拟与垄上宅男为友。









王镛先生初刻砚铭时,以篆刻刀法刻制,强腕硬入,终因石质生硬,费力不讨好,两砚未刻妥,手指已起泡。于是,转而购入小铁槌,尝试凿碑之法。敲凿之间,很快运用纯熟,熟能生巧,而今已然如其书法,如其篆刻,亦如其边款。


王镛先生篆刻刀法独特,源于白石单刀之法,线条又多取圆转,通于缶翁,上追秦汉砖瓦,别出新境,气格超迈,古拙恢弘。边款更是其拿手好戏,以刀代笔,行刀徐徐,所谓『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以此刀法结合碑凿镌法,继赵古泥之后再现砚铭的金石气质。


王镛先生刻制砚铭,或不书底稿,直接刻制,随圆就方,无不自在。根据砚台造型置位置内容,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篆或隶,或行或草,一气呵成,刀笔才情之中更显新奇之趣。别于历来砚铭刻法,亦别于赵古泥,允称砚铭刻制首创。

寸耕堂砚拓题跋

砚台留于砚铭的位置大小毕竟有限,通常也只是底、侧,有时还因旧铭或雕刻等不适宜多刻,难于展开评赞,因而砚铭本身所能展现的信息多有局限。


王镛先生觅砚、藏砚,每思所获,皆有特别因缘,仅仅砚铭拓片已不足以表达每一方砚藏故事,因而此次『寸耕堂铭砚展』展示实物的同时,再增『墨拓题跋』一项。由王镛先生对每一方砚台的品质、式样,乃至来龙去脉作出阐述、叙事丰富,文飞扬,使得每一方砚台的相关信息全面饱满。


王镛先生所思缜密,考据有理,细细比对《中国文房四宝全集·砚》《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房四宝·纸砚》《上海博物馆藏砚》《西清砚谱》《天津博物馆藏砚》《沈氏砚林》《古名砚》等图录记载,再参照近年出土文物,大胆求证,小心定夺。可以说,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反复提升,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藏砚、砚赞、刻铭、砚拓题跋,这是一个完美的终极系列,王镛先生以一人之力而成其伟业,将铭砚推向极致,其意义已经高出《西清砚谱》《沈氏砚林》等传统意义上的砚谱。《西清砚谱》云:『古今佳砚,固贵质美工良,而鉴赏品题,因人增重』。笔者特肯请广大读者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王镛先生所作砚铭和题跋,在拜观其古砚、铭刻、题跋书法的同时,领悟王镛先生史学、美学的文化艺术观。


——《古砚镌奇—王镛先生『寸耕堂铭砚题跋』之伟业》节选  邹涛



十二辰砚【明】

铭文:

十二辰砚

不燥不矜不朽。且砺且磨。拟与垄上宅男为友。是研古朴厚实。得之于丙申之春。铭此以记欢喜。寸耕堂主人王镛。

铭印

wy       

长二三四   宽一五0  高九八

端石太史砚。石色黝灰。砚堂极浅。一字池略呈弧形。砚额处有高眼。制式古厚。墙足高达三寸。砚底有十二眼柱。

注:古时将周天划为十二部分。以地平方位中之十二支,即子丑寅卯等来表示,用以记年月日时。记星次。



石窩硯【明】

銘文: 

既文既樸。亦人亦天。懿矣玆石。肇书画源。 此砚刻工精美。頗具画意。寸耕堂主人铭。

铭印

石窩

长二八五  宽二三0   高四五

端石。随形砚。作天然卵石样。砚堂开阔。上以虫蛀洞为池。砚底留天然石皮。鐫刻精妙。独得天趣。

注:《说文》无窩字。应从窠。窠。空也。穴中曰窠。树上曰窠。从穴果声。苦示切。



霞蔚星辉砚【元】

铭文: 

霞蔚星辉。高木圣雨先生所赠。時在乙未仲秋。凸斋记。

星粲珠斗。光流锦文。远山橫黛。陂塘斜曛。得之无异抱和璧。湘管生花写古春。 時在乙未中秋。于寸耕堂晴窗。王镛刊铭。

长二六八  宽一六七   高三九

龙尾山歙石。长方形浅覆手。上雕一荷叶倒置为池。巧工奇思。砚面金星金暈与眉纹交相辉映。神采烂然。砚底金暈满布。有眉纹如波。似大漠瀚海。美哉斯石。注:此砚著录于《书斋雅物----笔墨纸砚》。邹涛撰。上海书画出版社二0一六版。第三十七页。



石大夫砚【宋】

铭文: 

石大夫。登庙堂。黛色古。玉泽扬。宜君子兮文采彰。丙申。王镛。 

铭印

石大夫砚   寸耕堂

长三二五   宽二二五    高六八

罗纹山旧坑歙石。上略窄下宽。石色青碧澂莹。石理缜密细润。现角浪水波纹。砚堂开阔。砚池深峻。砚底有二高足。其式尚遗唐凤字砚之形。 

注:此砚曾为日本兰锜世家珍藏。著录于《龟阜斋藏砚录》第三页。由上海书店一九九二年出版。



宝瓶砚【清】

铭文:

宝瓶。虚其心。缄其口。知其白而为黑手。时在乙未仲夏于垄上。王镛。 

铭印

百砚楼

长二三0   宽一四七    高二八

端石。瓶式。以瓶腹为砚堂。瓶口为砚池。瓶颈对雕二螭龙。双侧刻如意云芝纹。有胭脂晕。鱼脑冻。金银线诸石品。

注:知白守黑。语出《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书画中引为计白当黑。虚实黑白相反相成之理。



文始砚【清】

铭文:

文明纪。自砚始。一画开天利万世。

辟去不祥宜君子。 文拟汉镜铭。二0一六元月。王镛。

紫月

长二一九     宽一五三   高三二

端石。长方式。石色青紫。质幼嫩。有青花。冰纹等石品。

砚额雕二龙戏珠。砚底浅覆手。



涵文砚【清】

铭文:

涵文 。不圆不锐。不正不方。具混沌之象。涵大块文章。 乙未仲冬。王镛。

铭印

wy

长一六0     宽一三六   高二三

端石椭圆砚。石理幼嫩。石色青紫。砚额处雕云纹。

上悬高眼一颗。有青花。鱼脑冻等石品。 



贞叶砚【清】

铭文:

片石贞。一叶碧。尘不染。磨不砺。君子与交不言弃。 

乙未冬初于寸耕堂。王镛。

铭印

贞叶    寸耕堂

长二三0     宽一五二   高二八

端石。长方形覆手式。石色青紫。石质缜密幼嫩。砚

堂开为叶状。砚边琢以枝叶。刻工雅致。

注:砚底雕小亭秘玩鉴藏印。朱洵字孟年。号小亭。直隶青县人。光绪八年举人。工书画。善治印。富收藏。 




留余砚【清】

铭文:

留余。鳞成字。尾出锋。腹中墨溢。快上龙津。 邹涛兄赠砚。乙未。凸斋铭。

长一九0     宽一00   高二一

端石。石苍黑。质细润。整砚雕为鱼形。邹涛兄知余有《留余堂》斋号。因以此砚相贻。

注:《龙鱼河图》曰。黄龙从洛水出。诣虞舜。鳞甲成字。令左右写文竟。龙去。龙津者。一名河津。指龙门。喻仕途腾达之路。



承露砚【明】

铭文:

承露。香荷叶。承露囊。一磨磨破珠玉光。助我翰藻生馨芳。兴之所至无钟王。

乙未仲夏铭于寸耕堂上。王镛。

长二五二     宽二一五   高四四

端石。荷叶砚。色紫褐。质细润。砚堂满布鹧鸪斑。砚底刻茎、脉。留石皮。

注:此砚曾为日本兰锜世家珍藏,著录于《龟阜斋藏砚录》第四十四方。上海书店一九九二年版。钟王,指魏晋大书法家钟繇,王羲之。



载文砚【清】

铭文:

古以庇人。今以载文。笼烟研露。我思寒云。 

丙申小寒铭于寸耕堂。王镛。

铭印

寸耕堂藏  载文砚

长一六九     宽一0二   高六四

端石。仿古瓦形。两跗高耸。砚堂鑿椭圆形。石质温润细腻。堂面有大片蕉叶白,胭脂晕。火捺。原配红木天地盖。上刻袁克文书《所尊斋》三字隶书。

注:寒云为袁克文名号。袁氏字豹岑。。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精诗文书画。喜收藏。


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一九八一年留校执教。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



寸耕堂铭砚展


开幕时间
2017年9月23日下午2:30

展览时间
2017年9月23日至2017年10月6日

09:00-18:00(周一闭馆)

【策展人】

吴洪亮

【学术主持】

邹涛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  国家典籍博物馆

【协办单位】

北京杏坛美术馆  如果艺术

支持单位
荣宝斋出版社  李可染画院

展览地点
国家典籍博物馆

展馆地址





转自:杏坛艺拍



上图:




您转发朋友圈或点一个 

就是对小编最好的鼓励!

小编推荐


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之——赵永金

【临摹与创作】:赵永金临邓石如篆书长卷、篆书刘禹锡《陋室铭》长卷欣赏



欢迎关注、欢迎投稿、欢迎合作   

客服QQ:55371343 业务/监督:13560740067

投稿邮箱: 139024489@qq.com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