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彭德 | 雕塑的未来趋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云石雕像,高175厘米,1498圣伯多禄大殿,意大利


过不了多少年,美术学院的雕塑系会被取消,并入设计系。雕塑系是学院派雕塑的大本营,它推崇的经典雕塑和现代雕塑,参数大体只有十几项,比如主题、素材、材料、体量、色泽、质地、手感、造型特征、风格、个性、情调、趣味、观念、,这些常规参数都可以通过储存在计算机中的雕塑史知识以及哲学、美学、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国际关系学、自然科学等各门知识,通过远超人脑构思的电脑设计方案,最后依靠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出比米开朗基罗、罗丹、贾柯梅蒂更到位或更特别的杰出作品。对于人工智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自然人的创作,显得很粗浅。具备独创性和个性的人工智能雕塑,曾经被视为天方夜谭,将会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也许还会有少数人继续标榜亲力亲为的手捏刀刻的功夫,但同人工智能快捷、廉价而优于人为的效果相比,他们只会被视为一伙自大自许、冥顽不化的遗老遗少。


学院派雕塑系会被取消,但雕塑学将会异军突起。雕塑学专业培养的不是雕塑工匠,而是强调对雕塑史、雕塑的可能范围、雕塑的新兴功能具有广博而独特研究的学者。这类专家只要能熟悉电脑设计程序,能轻松驾驭上述十几项参数,便能够成为一名新式雕塑工作者。


雕塑的发展趋势其实早已在展现,多元的、变异的、时尚的雕塑形态日益在翻新和裂变。顺应这个大趋势,首先应当关注雕塑内含的变化。内含的变化会打破艺术圈本质主义对雕塑的固定见解和要求。尽管现代主义雕塑在五十年前就已经问世了,不过教育界、知识界的反应很迟钝。三十年前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对雕塑的定义是:雕塑,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以可塑的(如粘土、油泥等)或可雕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由于它占有三度空间(长、宽、高),因此亦名空间艺术。也有称为视觉艺术或触觉艺术的。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等。又可分为室内雕塑和室外雕塑。因材料能长期保存,并能直到装饰和美化建筑、器皿等作用,故常带有永久性和纪念性。


当今“百度”对雕塑的定义大同小异: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人类是爱向后看的物种,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定义绑架的物种。这一习气在实践的层面固然安全和保险,但会严重影响人类对感觉的表达和想象的追求。世界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发展到人机一体终将取代自然人从自发到自为的时代,人类的感知和想象获得了以往无法比拟的空间,艺术的潜在可能及其异形异态会层出不穷,进而转化为人们能接受的常形常态。


雕塑在现有的样式上,多种混搭的形态会越来越多。其中,有雕塑与平面绘画的结合;有雕塑与硬装置或软体装置的结合;有雕塑与行为艺术的结合;有雕塑同光影或音像的结合;有雕塑同全息摄影的结合;有雕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有仿生的活动式雕塑问世;有雕塑与实物、特别是人体的结合;有充气的活动在水面和空中的飘浮雕塑;有动态雕塑,即耗散式、发散式或自我解构式雕塑等。耗散式雕塑是指用易燃易化的材料,诸如冰、蜡、充气薄料或新材料制作而能较快消解的作品。发散式雕塑指采用气体、火焰或光晕并依靠新技术制作并会慢慢弥漫涣散的作品。自我解构式雕塑是指用沙、泥土、石膏、陶瓷、塑料、纤维、布幔、夹苎胎制作并按作者意图爆裂的作品。


另一方面,雕塑的功能会进一步泛化,走向多元。经典雕塑会大面积走进家庭、走进墓地、走进会所、走进小区、走进城镇、走进景区、走进公园与游乐场、走进体育馆和高尔夫球场、走进露天泳场、走进商业区,走进餐馆业,走进一切人多的地方和人迹罕见的地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的推广,雕塑与建筑物的结合将变得普遍。未来的城雕,有很多会设置在楼顶。这需要建筑师和雕塑家合作,或者具体的建筑家或雕塑家一身二任。一旦一身二任,很多地标建筑的外形会是一件巨型雕塑作品而不是一般的、表浅的造型艺术。这类建筑已经出现,但大都流于俗气。再进一步,大型建筑群会出现负形城雕。所谓负形雕塑,类似于绘画中的正负形:正形即建筑群实体,负形即建筑群分割并包围的空间形成可视的非实体雕塑。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城市雕塑步入无序发展的混乱状态。城市雕审查制度将会确立。雕塑自古同建筑保持着裙带关系,既是建筑内含的形象标志,是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享有者,更是建筑外部空间的限定者。比如狮身人面像同胡夫金字塔的关系,兵马俑同秦始皇陵的关系,翁仲像同宫殿与享堂的关系,昙曜五窟佛像与佛窟的关系,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同圣彼得大教堂的关系,石狮雕像同天安门的关系,等等。这类指向明确的雕塑,今后在被继承的同时,其内含和功能会被各种方式打破。


作为精神的载体,强调人文关怀的前卫雕塑,会一如既往地紧扣时代的脉搏,直面现实,直面持续呈现的人的问题和社会问题。一些有解或长期无解的社会问题会以雕塑的形式出现,进而成为时代的化身。

注:本文发表于《雕塑》杂志2017年第2期



·      END     ·



艺术国际网 http://www.artintern.net
艺术推广 展览策划 图书出版 艺术国际美术馆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投稿:art@artintern.net  电话:010-84505303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