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鲅鱼圈》
是电台推出的一档关于鲅鱼圈人文地理、历史风情的文化类节目,由营口市历史学会理事白旭担任主讲,目前已经开播八期,文字同步载于《鲅天下》公众平台,每周三、周四下午四点,锁定FM96.5,敬请收听。
【开讲】
赵秉泉为纪念先生百年诞辰作
近一百五十年来,营川地界旧体诗词群英荟萃,济济一堂,如明星朗月,光照辽川。这其中,吕公眉先生清简典婉,炼字清奇,层次丰富,摇荡性情,颇得古人三味,时人称之。
吕先生在旧诗上造诣颇高,誉之为七绝圣手,先生的散文亦淡远悠长,其气脉是和《诗经》相承的。
在大时代背景下,吕公眉先生半生困厄,但是其生性豁达,在诗作中很难见到时乖命蹇的感喟。晚年吕先生对于往事并不回首,所写的童年忆旧大半为四五十年代所作。吕先生去世后,其弟子郭绍光、邰育成整理先生旧文,结集刊行《山城拾旧》,后人得以一窥先生诗文全貌,善莫大焉。2015年,营口市旧体诗词学会在《山城拾旧》基础上增补先生佚文,刊印《诗人吕公眉》,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先生的生平,为后人知其文晓其人打开了一扇窗户。
目前,我正在做吕公眉先生年谱编撰工作,已经完成解放前的部分,这其中,吕先生在1942——1946年期间,出任盐场小学校长,在鲅鱼圈的教育史上,留下了一段不凡的印迹。可是吕先生的三份自传,提到自己到盐场小学有三种时间,究竟哪种为真?
因“九一八”事变,吕公眉匆忙结束了在省立三师的学业,此时盖平教员已经拥挤,他经同学匡扶介绍,在“长春市谋到了一个小学教员的职位”,随后的几年,吕公眉辗转于长春各中小学校。
1941年8月,先生任职于长春伪满洲帝国教育会编辑,编《建国教育》杂志中的《满洲学童》专栏。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而日寇们对于文化界人们又极端注意,所以一般常常来往的人,。不过恐怕株连了自己,所以决心辞退,那正是1944年的3月。
这时,我很想回到故乡作一个太平教员。”①吕公眉先生一直有强烈的家国观念,在长春任教时“始终不学日语”,为的是“至少可以和日寇的接触减少”,因此在思想钳制的时局下,先生决意离开。
在《诗人吕公眉》一书中,吕公眉年表显示:1944年3月,回到家乡盖平县,在县立芦家屯区盐场小学任校长。②此处的依据是先生于1951年7月在盖平第一中学任教时写的第二份自传。
可是在先生于1949年初写的第一份自传中,却写道:民国三十二年,盖平盐场校长(董桂芳介绍),薪水九十元。③这份自传是先生在长春解放后第一次写自传,离历史现场最近,可是却说自己是民国三十二年也就是1943年到盐场小学任职校长。
,写下了第三份自传,其中对于任职盐场小学亦有提及,“在此等情况下,为保全一时,才从长春回到家乡来,在芦屯区的盐场小学作了一段校长工作,从三十一岁到三十五岁,最后的一年就是东北光复的当时”。④如果按照此种说法,先生到盐场小学又应该在1942年。
吕公眉在三份自传中,对于到盐场小学的时间有三种不同说法。先生关于在盐场小学的记述,还有一篇文章可供参考。1991年夏天,,约先生写一点与盐场小学有关的回忆。于是先生写下了晚年的最后的回忆文字,在这篇名为《回首前尘五十年》的文章中,先生明确写道:我来到家乡的时间正是一九四二年的早春二月。⑤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先生八十高龄,但是他几乎肯定的说自己回到家乡是1942年。那么,先生究竟何时到的盐场小学?吕公眉去世多年,无可考证。
去年冬天,笔者在沈阳见到了时为盐场小学学生的申笑梅老师,当时申老已经八十二岁,申老深情地回忆了初见吕校长的情形:那是一个早春天气,念二年级的她正在擦玻璃。教导主任领着一个瘦高中年人进门,中年人看一眼凳子上的《满洲学童》,问道:书是谁的?申笑梅说:我的。中年人问:你能看懂吗?申笑梅答道:字认不全,能跳着看。中年人笑问道:你知道这书是谁编写的吗?申笑梅答道:不知道啊,写书那个人写的,不是你。在旁的韩主任急了,说道:小梅啊,不许上脸,这是新来的校长。申笑梅一脸天真浪漫,说道:那也不是校长写的。那个中年人笑笑,不再说什么。申笑梅跟我说,那时候吕老在写文章时,用青蛙做童话影射日伪当局,吕老受到通缉,回到家乡当校长了。
同样在《鲅鱼圈文史资料》上,申笑梅写了一部自传体散文《学海奋舟不寻涯但求能献丰渔歌——春秋溯录》,里面提到吕公眉先生,可以看出吕公眉到盐场小学是1942年的春天:1941年,我七岁上小学了!……二年级时,来了一位身材颀长、面目清朗的新校长吕公眉,我直感他有点像小说中人物的“仙风道骨”,气度不凡。⑥
那么,为什么吕公眉在1949年以及1951年的两份自传中,均没有写对时间呢?我臆测,当时正值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吕先生作为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免不了要进行思想审查。,尤其是吕公眉1946年夏天在芦屯区新政府剧团中做了三个月宣传,颇感不适,又北上国府统治区长春谋职。
一年半之后,也就是长春解放的半年前,,吕公眉还创作播音剧《梅开五福》颂圣,长春解放时,,参加了新政府组织的讲习班,从时间上看,前两份自传应该是吕先生向党交心之作。
从内容上看,前两份自传都是命题作文,要求写明个人履历,社会关系,对土改的认识,对苏联文艺观的态度,对于知识分子优缺点的检讨,,有应付了事的可能,因此对于细节处大而化之,时间记忆错误也未可知。
,时代背景、社会氛围比较宽松,吕公眉终于可以聚力凝神,细细梳理过往,对于到盐场小学的时间也就不至于有误了。
参考书目:
①《诗人吕公眉》 邰育成 孙临清 党学谦 韩康乐 主编 第78页
②《诗人吕公眉》 邰育成 孙临清 党学谦 韩康乐 主编 第265页
③《诗人吕公眉》 邰育成 孙临清 党学谦 韩康乐 主编 第68页
④《诗人吕公眉》 邰育成 孙临清 党学谦 韩康乐 主编 第83页
⑤《鲅鱼圈文史资料》第二辑孙绍棠 林春树 主编 第23页
⑥《鲅鱼圈文史资料》第二辑孙绍棠 林春树 主编 第62页
赵秉泉 1992年5月摄于盖州大清河畔
吕公眉(1912-1999)先生,辽宁盖州人,是我省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吕公眉原名吕能宗,原籍安徽旌德。
稿件:白 旭 美编:李天娇
猜你想看
鲅天下
校对:潘 健 编辑:白 旭 责编:李 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