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七贤裔孙】开兰进士杨士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推荐:吴福顺

编辑:慎    言



        杨士芳(1826--1903年),字兰如,台湾府噶玛兰厅(今宜兰市)人,曾中清朝进士,是宜兰第一位也是唯一的进士,被誉为“开兰进士”。清代宜兰科举人物多,走上仕途却很少。杨士芳出道早,成就大,声望高,无意官场,造福乡里的情怀,素为文人雅士所敬仰。


                寒子苦读 开兰进士



        据《台湾区一百大姓考略》记载:杨士芳的先祖杨德惠于1759年携带妻子和四个儿子从诏安县北门外官桥头,渡海到台湾谋生。后子孙散居台湾各地。1814年,杨德惠三世孙杨长有移居宜兰浮洲清水沟柯仔林(今三星乡尾渐村与冬山乡柯林村一带)。1826年,杨士芳在这里出生。


        杨士芳家庭贫困,14岁跟着父兄种田。有一天,杨士芳在田里看到清道光庚子科举人黄瓒绪下乡会客,彩旗鼓吹,到处逢迎,甚为羡慕。当晚回到家,他向父亲说:“明年让我读书吧!”父亲回答说:“家里贫穷,少一个人耕作,你去读书又要多花费,没办法呀!”过了几天,杨士芳又向父亲说:“我愿意留在家里种田,利用空暇时间读书,半工半读可以吗?”父亲说:“那就看来年光景怎么样。”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春耕忙完,17岁的杨士芳才进私塾读书。



        1844年2月20日夜晚,杨士芳家庭遭受原住民袭击,杨士芳的父亲杨长有右手受镖伤,母亲萧氏左脚受铳伤,茅屋被烧。第二天,杨士芳的母亲去世。为避免事件重复发生,杨长有同两个哥哥商议散居,各自求生存。杨长有迁居兰城南门外的摆厘庄(今宜兰市进士里),建三合院定居。杨士芳为采药医治父亲的脚伤而綴学。


         1845年,杨士芳在夏耕中两脚损坏,行动不便。其兄文才可怜弟弟。就向父亲请求让杨士芳复读。清咸丰三年(1853年),杨士芳中秀才。清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中举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中三甲118名进士,殿试钦点浙江省即用知县,加同知五品官衔。当因父亲杨长有去世,杨士芳未能赴任,回到宜兰守制。宜兰盛传一句“杨老爷拜土地公,勿会勘哩(承受不起)”的俗语。土地公为最基层神明。宜兰民间流传,杨士芳在中进士前因家贫必须种田耕作,每次跪在田里除草时,田边的土地公神像都会站起来,因为进士位阶(相当于王爷)高于土地爷,土地公承受不起进士下跪的原因。现宜兰罗东镇仁爱里永和寺里有一尊与众不同,戴官帽的土地公神像,因为杨 士芳是台湾出现的第一位进士,清同治皇帝认为是杨士芳故居的土地公护佑有功,特地赐了一顶“相爷帽”(俗称戴翘势)。


               献身讲学 作英育才



         杨士芳中举人后受聘到板桥林家当家庭教师。 清咸丰九年(1859年),他与祖籍南靖县的举人李望洋倡修仰山书院及五夫祠。


         清同治七年( 1868年),杨士芳中新科及第,载誉返乡,为倡导文风,奖掖后进,登高号召乡绅富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兴建孔子庙,历时十年,完工落成,促使地方教育勃兴,兰阳学子勤奋思学,登龙有术。孔子庙的建成,是当地的文化象征。宜兰孔子庙仿照台南孔庙建筑形式,整体高耸而壮丽,被誉为“全台最美的大成殿”。可惜二次大战末期吧,因战火而毁。台湾光复后于北门外,按原有大成殿规模予以重建,庙内仍有泮池、东西庑,立于光绪七年的“卧碑”乃清廷礼部刊布,用来晓谕生员,读书在于明礼,富国先利于民的士人思想规条。


        清光绪元年(1875年),噶玛兰改名宜兰县, 县设儒学,更增强了宜兰的文风。 清光绪八年(1882年),杨士芳应聘为仰山书院院长,倡导文风。以后宜兰名士辈出,有“淡兰文风冠全台”之美称。凡光绪年间中试者都受到杨士芳的的指点。当时在台湾考中进士的很少,杨士芳因此备受敬重。当商人有事需要与官府打交道时,只要通过杨士芳出面协调就没有问题,所以杨士芳颇受商人们的尊敬。


               气节凛然 大义可风



         杨士芳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生气节凛然,大义可风。清同治年间,清廷派福建船政钦差大臣沈葆桢到台湾筹办防务。当时,清廷对郑成功的抗清运动已由贬转向包容。早在康熙帝就已有“朱成功系明室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之语。台湾民间私下祭奉郑成功,称为大王爷、开山王,且名“开山庙”。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杨士芳向沈葆桢禀请,上疏追溢郑成功,建立专祠与编入祀典中。沈葆桢转奏,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廷准奏建延平郡王祠。同年三月在台南动工,八月完工,耗银7400两。杨士芳的胆识英烈,令人感佩。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统治后,宜兰地方人士不接受日本统治,而考虑返回大陆原乡之际,杨士芳目睹沧桑巨变,鼎革之痛,基于民族意识,缅怀祖国,联合地方士绅倡募4500两银在宜兰坎兴街建岳武穆王庙,藉以抒发“还我河山”之志。            



        1897年开始兴建,1899年完工。为掩日本人耳目,便取“碧血丹心望晓霞”之意,定名“碧霞宫”,就是要子孙后代记得岳飞的精忠报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杨士芳与贡生黄友璋、李绍宗等人在碧霞宫共组“劝善局”宣讲善书,教化社会,并设“乐施社”,从事施药、施棺、助学、济急等社会福利活动。后来杨士芳担任碧霞宫“总理堂讲事”一职,并捐钱助印唤醒堂著作的鸾书《渡世慈帆》。


         碧霞宫又称岳武穆王庙,坐北朝南,是一座红砖砌成的木造单层建筑,平面为“H”型,,两侧配有护龙。正殿门额竖书:“碧霞宫”,下横额:“武昌郡开国公”。庙门口写着“文官不爱钱,武君勿惜死”的对联,展现了岳武穆王精神。正殿主神岳飞有帝、王、帅三种造型,代表岳飞三种身份:生前为大军统帅,死后封为郡王,道教则尊称为忠孝帝君。后殿奉祀岳圣母。庙旁边有许多纪念石碑及武穆王文史馆,陈列碧霞宫许多文物。碧霞宫长期香火旺盛。


           府邸遗存 纪念林园


  

        在宜兰市摆厘村(今进士里)有一座杨士芳祖厝,是杨士芳的故居,建于1844年。杨士芳中进士后,曾于1874年重修,并在大厅前方大埕上一对竖旗杆座,分别刻有“同治十三年九月”、“戍辰科进士分发浙江即用知县杨士芳立”字样。。祖厝面积325平方米,正身七间,左右厢房各两间,左右护龙各五间。祖厝第一进为正厅及外埕树旗杆。整座祖厝为刺竹所环绕,以资防御,屋顶错落高低,变化有序。1885年,杨士芳因年老体弱,不堪路途跋涉,就在城里建一座三合院住宅(今宜兰市圣后街进士第所在)。正身宽三间,左右厢房各二间,左右护龙各五间,并有门屋一座,中门上悬进士第牌匾。进士第建成后,杨士芳迁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1903年1月10日,杨士芳在进士第去世,葬于宜兰四围堡大坡山烘炉地。后来杨士芳后裔繁衍迅速,摆厘祖厝无法容纳居住,纷纷迁出另居。古厝变空城,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形成废墟。为保护先祖的遗迹,1995年,杨德惠宗族会发动募捐,重修祖厝正厅及左右厢房各一间。2001年,杨士芳后裔又先后整修祖厝。而今进士第仅存正厅的进士第门额仍高悬门上,其余厢房已被拆除。



        杨士芳一生淡泊名利,热心公益,造福乡土,对倡导宜兰文风贡献大,后人为缅怀他的人文风范,将摆厘故居地划为“进士里”,而摆厘村的主要道路命名为“进士路”。


         杨士芳爱护乡土精神与不畏日本统治台湾的压力所展现的文人风骨,在不同时期和领域,分别为宜兰及台湾做出了诸多贡献。为缅怀和表彰其奋发、好学,热爱乡土等事迹,宜兰县在他参与筹建的碧霞宫北侧兴建杨士芳纪念林园。这座纪念林园小巧玲珑,由著名建筑师黄声远设计,以枕木、红砖古朴建材,混搭钢骨、镜面玻璃,于2003年建成完工。杨士芳纪念林园已成为“兰城新月”文化带中的重要乡土教学场所。园中有一条爬坡“登旧城”步行道,沿途的石刻记述杨士芳精神及历史典故;还有杨士芳展览室,室外陈列着杨士芳与西门故事的文化走廊。室内陈列杨士芳的文物及设有兰阳百工系列特展。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