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年前的今天,作者完成鳌太20小时FKT穿越,写下此雄文,发表于网络。
经作者授权,现校对后重新发布。
因篇幅过长,分为三章连载,以飨读者。原文题目为【巍峨的秦岭,凋零的神坛,行走天地间,一纵千里山,20小时鳌太1天独行记】,记载的是作者2015年端午节期间速穿鳌太的故事。(此FKT记录已保持一年,据作者推测,很快将会被打破。)
另,作者乃性情中人,为户外山友,文中部分观点略显偏激,不一定构成出行参考,观点见仁见智,请读者自行分辨。
PS:FKT,Fastest Known Time的简称,越野跑或户外穿越术语,最早来源于阿尔卑斯式登山。通常表示一段路径的已知完成最快时间,是人们为了追求纯粹的跑步奥义,在地球上最经典的荒野路线上奔跑的印迹!大多数情况下,每条经典的徒步路线都可以被看作是FKT路线。(解释来自爱燃烧)
鳌山,也称西太白,位于陕西省太白县,海拔3476米,是秦岭第二高峰。太白山,位于陕西眉县与周至县交界处,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秦岭最高峰。
由鳌山沿秦岭山脊徒步至太白山,被户外称为“鳌太穿越”,途中路途共要翻越17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是秦岭山区最为自虐的穿越线路之一。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无人区刃脊、石海、高山草甸之间,夏季穿越时水源稀缺。
因鳌太穿越位于秦岭,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天气不可控因素极大,时常会遭遇大风、大雾、甚至冰雹的洗礼,近年间已有数名驴友罹难长眠于此。详情可百度“鳌太穿越”。
鳌太单日穿越,风险较大,必须把握好的天气节点,以及完善的备用方案(如本文作者正式穿越前曾多次走过此线,穿越前提前查好天气预报,做好了羽绒服、冲锋衣等战备物资储备、线路下撤点方案等)。
以下正文
夜三更,
黑幕挂残星,
起身赴孤程。
路不平,
密林伴孤灯,
细风几分冷。
晨五更,
西上太白岭,
白云浮万岭。
苍龙接天穹,
行走天地间;
偶有鹰飞过,
愿纵千里山;
迷雾化白虹,
未知能复还。
远看前山拔仙顶,
暮色残阳南天门,
又下峭壁三万层,
月黑飞赴铁甲林。
谨以此文,以记此鳌太一天独行。
为免引歧义,若非特别说明,本文所称鳌太均指常规季节常规天气的鳌太。
鳌太穿越其实就是秦岭主脉穿越,西起于鳌山,东止于太白山,常规穿越时间为4-6天。
轨迹下载链接(复制粘贴至浏览器):http://pan.baidu.com/s/1bpJUr5H
2015年6月21日,凌晨2点42分,太白县塘口村五队水泥路尽头,机耕道起点海拔1740M处徒步开始,晚上21点54分抵达周至县厚畛子镇,铁甲树景区大门外,满带红花的铁甲树徒步结束,全程累计耗时19小时12分。
由于清晨鳌山大梁上与导航架擦肩而过节省2分钟,傍晚登上二爷海垭口眺望拔仙台后再次擦肩而过节省约20分钟,故向上取整以20小时粗略计。
说好的阴转多云或者多云转阴并未光顾于我,总看得身前或身后迷雾与风云变幻,自身却时刻被烈日笼罩,如影随形的毒辣太阳将我烤成了大肿马,全程累计饮水保守估计不下20瓶(600毫升/瓶),甚至可能接近30瓶。
体液的快速蒸发加剧了身体能量的巨额损耗,以至于下半程上坡严重掉速,甚至比不上平素50斤重装之上行速度,最终没能以激进估计的18小时上限完成,仅以保守估计的20小时的下限完成。
关于鳌太的一百几十公里只是传说,我既不相信传说,也不信任高科技的GPS,我只相信我的感觉。标准鳌太,约80公里出头,累计海拔上升约4800米,累计海拔下降约4900米。本次穿越省去了拔仙台最后的7、80米爬升,实际累计海拔上升约4700米,累计海拔下降约4800米,节省路程约1公里。
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将此帖发出,但是我经准备好了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砖头。
通过鳌太将己封神的神们,或者准备通过鳌太将己封神的人们,此刻起,你们可以将手中的砖头狠狠地砸向我。
因为在此,我大声地喊出:鳌太的神坛已经凋零,它本有着它平凡的一面。
2:41,开启GPS搜星。
借着出租车的灯光,太白县严师父(13992713958)帮我拍下这张起点照;2:42,徒步开始。
龙王河口,西花沟,婊子牌坊很快依次甩在了身后;火烧坡上,地形已开朗,借着微弱的夜光,可以瞧见山花已经渐渐开放。
路旁野花、杂草、枝木的露水很快将衣、裤、鞋浸湿,几分寒意。
药棚处的帐开着门,主人坐在帐口仰望黑夜的星空思考人生,见我经过,直呼“是夜色么?”。夜色的大名在鳌太声名远播,曾闻“中华强驴今何在,唯我夜色笑鳌太”一说。
又有东工兵,南夜色,西光头伟,北倾疯铭阅之说。
短暂寒暄,辞别前行。
料定2900营地挤满了人群,不想惊扰别人,也不想被打扰。4:31,距离2900营地直线约500米的路边水源处停歇,补充能量、水源,4:38,出发。
4:45,2900营地,果真如预料的那样,挤满了“棕红橙黄绿兰紫灰白黑”等几十顶帐篷。此处无人仰望星空,悄无声息地飘过。
我不知道我这次还算成功的尝试是否就此开启一天鳌太的潘多拉魔盒。
不过我敢肯定,16小时鳌太,12小时鳌太,很快都会出现,即使某一天出现10小时鳌太,千万莫要惊奇,至于原因,容后细表。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对于大山深处的不断开发,我完全估算不出鳌太的终极极限到底在哪里。
出得松树林,进入盆景园,天色渐明。
盆景园上方夜色的百人鳌太声势浩大,背影上看,似乎是夜色正在一块大石头架上三角架拍照,彼此没有干扰,各行其事。
5:24,抵达图中所示白起庙,前方已经一片光明。
每到此处,都要向战国第一杀神白起鞠躬致敬,此次,亦不例外。
我不是专业运动员,我不是专业探险人士,我不是专业登山人士,我不是专业摄影人士,我不是职业医护人士,我不是职业写作人士,我不是职业律师,……,总之,我不是任何专业的任何专业人士或职业人士,我只是尘世间一个迷途的耍娃儿,因此,烦请各位勿以专业眼光评价。
白起庙回看走过的鳌山。
一前一后,色彩竟是那么的泾渭分明,前方一片光明,后方还笼罩于夜色之中。
单看远方那一抹淡淡的棕红,其实很难说是朝霞还是残阳。
几次核对时间行程时,惊奇地发现GPS记录的位置皆严重滞后于我实际所处的位置,海拔误差竟然一度达到诡异的300多米,我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这种现象到了白起庙也没有好转。之后索性不管,看时间时只盯着时间那一块儿,反正GPS对我穿越成功与否毫无作用,它只是额外的福利。(编者注:本文作者此次穿越前曾多次走过此线,比较熟悉线路)
我所写的一切,不对任何个人、单位、组织进行任何参考、提示、借鉴、暗示、指导……我,没有家庭、没有工作、没有单位、没有组织,我出发时不用告知任何人,结束时也不用告知任何人,我只是一个人,我死了,收尸与搜尸都完全多余……我花自己的钱,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命,与任何个人、单位、组织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烦请各色专业人士、职业人士以及以高尚品格自居的正义人士、好心人士,有多远闪多远。
如果本文不幸成为您一日鳌太的攻略,很可能由于理解偏差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对此我概不负责,您能做的也只有于事无补的诅咒。
白起庙往前,导航架渐渐清晰,不过到达却要经过缓慢而悠长的两下两上。
怎么看,此时的前面方都没有5分钟前的白起庙光明,甚至还有几分夜色,诡异。
清晨的阳光已经光彩夺目,距离导航架还剩最后的一下一上。
大约黄圈处偶遇一队23公里穿越过来的人马,昨晚扎营于此,他们向我打听去往塘口的路况,简单交待后,继续前行。
导航架前最后的上坡有一段短暂的乱石,路迹中断,此时只需对直上行,爬出乱石阵,自然能寻回路迹。
导航架并非在正路边,远观导航架可以节省几百米的平路距离。
不想把事情做得太满,出发时就已经打定主意仅仅远观导航架。
不过真到爬乱石阵时,却不由自主地偏离了正路方向,对准导航架而去,正路在我左侧。
当我第一次做完鳌太攻略时,第一感觉告诉我——鳌太不是什么挑战生命极限的生死穿越,对我而言,它就是一天暴线。
从那时起,我知道只要我活着,就一定会在某一天去完成它,我不知道的是真正完成的时候却是这多年以后的事了。
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蹉跎,让人感慨万千。
6:17,距离导航架约100米。
看到架下的人群,停止了本能走向的脚步,选择转向回避。
塘口五队到导航架总耗时3小时35分,刚好处于预估值(3:30-3:40)的中点,轻松惬意,一切都那么完美。
当做好了出行的计划,迎接我的却是:
忙,等明年;
继续忙,再等明年;
过了一年又一年……
茫茫的鳌山大梁,前行若无山的感觉。
出山后听铁甲树的孙道长说有队伍遇上持续大雾天气,鳌上大梁上绕了3天终未能绕出。
稍事休息,补充能量,下一目标——药王庙。
倘若只是鳌山穿越,导航架之后再无上坡可爬,即使再累,下到23公里也不累了。
卸去多余的负重,不会在睡意浓浓的零晨夜路行进,我能将3小时35分的时间大幅缩短。
即使是迷你鳌太穿越——魁星楼出山,到导航架已完成最困难的路段,之后只剩麦秸岭和顶棚梁两个小坡上行,我亦能将时间缩短不少。
某一天,我终于决定不忙,我要走在路上。
然而幸运的事情总是很短暂,不幸的事情总会接连不断。
受内伤,养伤,等明年;
再受内伤,继续养伤,又等明年;
过了一年又一年……
回看白起庙和走过的鳌山梁,红箭头100米导航架。
但是鳌太穿越,我不能这么拼,必须保证自己上到导航架感觉轻松惬意。
某种意义上,鳌山穿越,导航架可视为完结;迷你鳌太,导航架可视为胜利在望;而鳌太穿越,导航架只是开始。
我知道,我的个人能力并不足以支撑我在鳌太穿越中以更快的速度上往导航架。
一天穿越鳌太的计划曾被不少认识的人知晓,几乎清一色认为不可能实现,甚至包括一些熟悉的人。
当然,熟悉并不代表真正了解,不过计划最终得到个别“疯子”的响应。
时间指向了2014年国庆,带上几个兄弟踏上一天鳌太的征程。(编者注:此为作者第1次单日速穿鳌太尝试)
导航架之后,舍去了2、3公里的正路,在鳌山大梁上进行了一段自由奔放的行走,最后在右手梁边接回正路。
药王庙的大石头,很远就能看清,可惜我的相机照不出效果;麦秸岭更是高耸入云。以二者为参照,绝无迷失的可能。
至于大雾弥漫的天气,那就得看自身的准备和能力,反正我是不会错。
可惜我们最终饮恨鳌太——超时!(编者注:2014年国庆,作者和2位朋友鳌太穿越完成时间为27小时左右)
我知道,这次失败的穿越受到了某些人背后的冷言冷语。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习以为常。
回看鳌山导航架方向,绿线正路。
鳌山大梁一改冬季的枯败,裹上一抹淡淡的绿;天空,透明的蓝,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说我毫不在乎24小时能否完成鳌太穿越,那绝对是欺骗自己内心的真挚情感;
如果说我因此而怨恨兄弟,那绝对不是我的为人作风。
梁边云海,裹住了千山万岭,绵延几百公里;人,仿佛已在云上,踏云而行。
能观此壮观景象,此行足矣。
我们遭受了困难,最终一起克服,一起走了出来,这是弥足珍贵的兄弟情谊。
药王庙(绿)终于能被我的相机捕获,麦秸岭(粉)也越发清晰,准备到药王庙之后的箭头处山顶早餐。
有史以来第一次,居然在白起庙之后的鳌山大梁没有遇上大风,这让我感到一丝惶恐和不安,现在它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只能内心祈祷千万别发生。
别人的说法我不在乎,我有几斤几两我最清楚。
通过14年国庆那次“失败”的穿越,我毋庸置疑地确定了一件事——我绝没有对自己做出虚妄的估计,16-18小时穿越鳌太以我当时的体力而言是绝对合理的估计。
随着国庆的结束,一天穿越鳌太的时间之窗关闭,只待来年。
我所要做的只是等待,我知道,即便发生了一些事情,但以24小时为限,绝无问题。
(未完待续,下一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消息)
欢迎对本文赞赏,经费将转交原文作者。
可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