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ISEE摄影大师工作坊是如何实现完成度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ISEE摄影大师工作坊“大沥·创新”项目


本篇是ISEE摄影大师工作坊基于《万岁·万宁》《创新·大沥》两个深入、扎实的项目提出的对于专题“完成度”的诠释。正如李楠导师在本文中提到的:所有的完成,都是向“未完成”的出发;在摄影的路上I SEE,ISEE,永远没有相同的风景,永远没有结束的旅程。



大沥端午龙舟赛。冯琳 摄




从2015年1月到8月,ISEE摄影大师工作坊《大沥·创新》顺利完成。ISEE 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真诚地付出了纯粹之爱,真实地经历了磨砺之苦,当然,也真切地体验了摄影之魅,收获了成长之美。



2015年4月13日,佛山大沥、中联醒狮团训练场,一群00后队员在训练杨抒怀 摄


在一个全球日产上十亿照片的年代,这一份成长,不仅仅是一个摄影计划,或是一个工作坊项目的完成,而是试图通过这些具体、精微的工作,去思考、探索这样一个问题:摄影,与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城市、我们身处的时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专业摄影工作者,又意味着什么?我们能否通过摄影,让上述一切获得更为真实的表达、更为完善的建构?与此同时,让摄影本身得以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细节。时代用看不见的手雕琢着细节,赋予每一个人独特的个人体验;而摄影者,则用一帧帧照片铭刻细节,将这种个人体验转化为时代共同的观看,共有的经验和共赴的命运。



平地村黄氏大宗祠。尹淦江 摄


当一个人成为摄影者——选择了摄影作为自我书写的方式;那么,他所做的,不是对他身处的时代和现实世界进行客观记录,而是将它们予以最大个人化——在拍摄现实的同时,抽离现实,让现实成为另外的独立之物。因为,最重要、最真实的现实并非眼见之物,而是眼见之物与内心反应之间的关系。摄影,说到底,就是表达这一关系的过程。


在一个摄影与一切有关,却可能唯独与摄影无关的年代,如果一个人坚持选择“专业摄影”作为他的身份识别,那么,他必须面对一个边界模糊、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摄影生态。在这里,单一权威的评价体系被各种流行话语所取代,层次分明的分类序列被各种交融兼容的艺术手法而打破,甚至于严肃宏大的叙事主题也迅速被生活化的个人独白所消解……这不仅仅是摄影生态表现出来的可能性、丰富性和参差性,也是整个社会表现出来的落差、失衡、疏离与同构、多元、融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祠堂的剪影照进了清明上河图中。这是现实与历史的一次亲密相逢。日越 摄


进一步说,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任何一种形态的摄影,最终都是以高度提炼的形象来完成表达的。但,仅有形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这个形象置于能够产生意义内爆的关系之中,或者说,必须为这些形象建构出这样一种关系——甚至是一个包含多重关系的系统。然后,这种关系不能仅仅停留于系统之内,它必须要与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发生联系,从而对整个社会公共空间具备意义。


因而,摄影的空间不是一张静止的二维平面,而是一个动态的、联系着个体与时代的通道。摄影,不仅仅是时代之记录、之表现,而且植根其中,嬗变其中,成长其中,成为这个时代的建构。摄影的成长,就是人的成长。人的极限在哪里,摄影的极致就在哪里。



时间能改变一切。日越 摄


如是厘清之后,我们就能了解:专业摄影工作者的专业性,本质上讲,体现在他作为一个精神个体的精神向度和高度;以及这两个维度在面对我们的城市、生活和自身时,让照片真正成为上述种种证明的能力——如何以人和摄影的向度、高度以及相互关系,达到一种“完成度”。


那么,何为“完成度”?它是摄影的标准,也是摄影的目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一、从具体拍摄的层面讲,它是评价影像与摄影师工作的专业化标准量度。从一张照片到一组专题的视觉控制、语义表达、主题呈现、逻辑秩序,摄影师必须以精确到颗粒与像素的严谨态度与高超能力,充分展示摄影本体的特质和力量。



大沥物语(之一)杨洋 摄


无论摄影师使用的是哪一种影像采集工具,运用的是哪一种视觉合成技术;无论摄影师的观看角度、影像风格、知识背景、性格特征等个体差异赋予影像多么强烈的不同,但它们都必须是完整意义上的“摄影作品”,而不是以其它手法完成的“可看之物”。


二、从工作坊项目执行的层面讲,完成度则是指执行集体对目标对象视觉阐释的精度深度广度温度。这个层面的核心,是图片编辑。具体说来如下:


1、精度。这是指:精准的个性化定位+ 精致的个性化拍摄+ 精当的个性化编辑。每一个选题,都是为目标对象的度身订制,都是对其个性化的充分展现,独一无二,绝不重复,绝无雷同。而每一个选题对应的摄影师、表现手法、影像风格、乃至拍摄器材,都与此形成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选题与做选题的人,不是两张皮,而是气味相投,身心合一,浑然天成。把握全局的,则是提纲挈领同时又细致入微的图片编辑。编辑根据不同的选题特点和任务需求,采用不同的编辑方式,设置不同的逻辑结构、图像秩序和传播语境,以精雕细琢的再创造,使所有专题都成为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整体。



清代物理学家、学者、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幼年经常登上这座鳌峰山观测天象,学习天文知识。邸晋军 摄


2、深度。这是指:深入表象之下的双向策划+ 鞭辟入里的窄度切入+ 深刻透彻的编辑阐释。


和大部分策划往往从单向度出发不同,ISEE 的选题策划,都是同时从生产端和传播端双向展开。生产端,考察的是选题的可操作性。传播端,考察的则是选题的社会反响度。这种将前端与后端综合考虑的好处是:在摄影师接到选题任务时,也同时从导师,也就是图片编辑那里知悉选题的特点与重点,以及该组专题在整个项目中担负的功能。


如果说选题策划,必须大处着眼;那么选题切入,则必须小处入手——再宏大的选题,也必须从一张具体的照片开始。正因为将主题分解、消化、具化为了一张张生动、形象、感人的画面,深刻的主题才有了被理解、被关注、被传播的基础。



湾溪村一角。(《风水塘》,之一) 吴正中 摄


而编辑的过程,则是将选题进一步明晰和深化的过程。我们不希望标题、文字、图片最终展现的只是一种视觉感官上的印象,或者,它们只是对一座城市浮于表面的赏心悦目;所有图片、文字,必须透着这座城市的味道,必须透着这些人的精气神,以及如是种种在于当下时代的意义。


抵达了这样的深度,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度。


3、广度。这是指:多元化的解读+ 立体化的传播+ 可持续化的延伸。


在一个媒介化生存的社会,没有经过传播的图片,等于是无效的。完成度,必然包含着传播的最大化。而传播的最大化,是通过多元化的解读和立体化的传播设计实现的。项目的最终出品,包括画册、展览(不同地区和不同场景的展览)、网络专题、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推广,以及个体自媒体传播。



舞狮少年,仿佛醒狮的化身。杨抒怀 摄


针对每一种媒体介质的特点,ISEE 会提供各种不同的内容文本。既有学术性的专业评论、也有个性化的拍摄故事;既有可借鉴的行业交流,也有可讨论的情景话题。各种平台和渠道的交叉、叠加与互动,使得传播不断出现高潮;并可不断与各种热点、节点相结合,发酵、增值,最终形成“一旦开始,永不落幕”的可持续化延伸效果。


根据ISEE 摄影大师工作坊《万岁·万宁》项目跟踪测算,仅腾讯网首发24 小时内的点击量就达到1500 万以上,而自媒体移动端首日传播量则在1000 万条次以上。万岁·万宁已经成为海南万宁的城市形象名片,直到今天,万宁的各种对外宣传还在围绕这张名片展开。


4、温度。这是指:海量的细节+ 选择、提炼、勾兑、串联、引爆+ 以人为本完成度并非宏大叙事,它依赖于一个又一个细节完成。只有在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成度,才能够达到最终的完成度。



平地村黄氏大宗祠木雕梁架。尹淦江 摄


在这个交替着沮丧与兴奋、焦虑与喜悦,绝望与希望,并浸透了汗水、杀死了无数脑细胞的过程当中,贯穿始终的,是对海量细节的选择、提炼、勾兑、串联和引爆。其中遵循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的细节为本。因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没有人的温度,所有的细节都只是碎片,所有的意义都只是虚无。



蛇龙村,采花的女孩。她身后是20世纪50年代拆剩下的部分老祠堂残迹。 吴正中 摄


只有带着体温的影像,才有可能让另一个有着同样的体温的人感受、感动;才有可能被更多的人喜欢、记住,并在他们的生命里,形成长久的情感依恋和回响。完成度,最终是指“人”的完成度。如果不能对人产生触动和影响,那么,一切都是半途而废。


三、从个体、摄影与社会的关系层面讲,完成度,是使三者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活性酶”。



奇槎詹二村,建造时间2010年。欧阳世忠 摄


如上所述,完成度要求参与其中的个体在精度、深度、广度和温度上均有所发挥,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要求。因此,它势必要求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最为高效地产出。这种客观要求,既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也迫使个体暴露出寻常难以发现的短板。优势、强项、弱点、问题,集中爆发,此消彼长,这对个体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只有暴露了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而每一个个体,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仅是自身获得成长,也在对摄影进行突破。工作坊本身,是专业化与社会化高度结合的产物。这决定了个体突破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社会现实。这就使得个体的成长、摄影的突破与社会的鲜活脉博达到了一致的律动。而当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个体会迅速调整节奏,及时做出反应。整个项目执行的方案、进度、模式都在一种开放、活跃的动态演进之中。



三叔黄汉威73岁,系平地黄氏三房“见台房”二十七世;黄毅明44岁,是平地黄氏三房“瑞山房”二十九世。在清明节前,黄毅明下班后带着孩子到祠堂和三叔商量准备祭祀的细节。 宁舟浩 摄


反过来,现实的变化,也会刺激个体产生新的领悟与感受。这种新的刺激,最终表现在影像表达的精益求精之上。


因此,完成度不是一个僵化、呆板、机械的标准;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激情洋溢、创意无限、真实美好的生命体验。它既深潜于现实的砥励之中,也翱翔于未来的可能之上。


《大沥·创新》,是ISEE 摄影大师工作坊又一次摄影专业主义的实践与探索。它不但继承了以往的专业精神与方法,还在以下方面对“完成度”的实现进行了拓展与超越。


一、项目策划的系统与创新。

此次大家普遍感觉《大沥·创新》相当有难度。


其实,从考察阶段开始,我们就感觉到了这一点。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项目。如果说之前的海南万宁尚有一个“世界长寿之乡”的立足点,可以借力起跳的话,那么,大沥并没有一个类似的具体事件或是名目可供借题发挥,似乎一切都要凭空而来。而这,正是策划的最难之处。


所幸,犹如蚌贝孕珠,最难之处,往往也孕育着最大的惊喜与生机。



石门中学教学楼的天井。冯琳 摄


于是,我们干脆舍弃了以某一个具体事件为依托的惯常思路,而以提炼具备大沥特质的精神象征作为发力点。同时,我们也改变了以某个核心形象,如《万岁·万宁》以百岁老人为中心,其它专题呈由内向外、线性延展的结构模式,以两两相对,虚实相生的平行+ 递进式结构,重新演绎大沥的人文风情。


本季共十组专题,分为五个篇章。每一章由两个专题构成。它们在主题上因求同而相得益彰,在表达上因存异而相映成趣。如将大沥的精神象征定义为醒狮文化,则《舞狮少年》是厚重的人物写实,《“狮”情画意》则是飘逸的符号抽象。



《舞狮少年》之一   2015 年4 月13 日,佛山大沥,中联醒狮团训练场,黄家兴(中)、黄广明(左)、黄子亮(右),3个15 岁的少年是醒狮团的新生一代。杨抒怀 摄


“狮”情画意(之一) 贾代腾飞 摄


接下来,大沥的宗族文化既是历史传统,也是现代纽带。《根·脉》是血脉宗亲的内在,《宗·祠》则是它的外观。



《根·脉》之一  辈份相同年龄不同。兄弟不分年龄,血脉相连的家族成员不以年龄来分大小,辈份是一条看不见的线,它是划分宗族间身份的重要依据。 日越 摄



《宗·祠》之一  大镇四中村邝氏大宗祠。尹淦江 摄


同样,《风水塘》是大沥人生活百态的“里子”,《新民居》则是生活百态的“面子”,里外结合,大沥人的衣食住行历历在目,真实生动,烟火气与类型学相辅相成。



《风水塘》之一  雍景湾的水塘一景。吴正中 摄



《新居民》之一  谢边梁边村,建造时间1992年。欧阳世忠 摄


双线合并的典型个案则是《大沥人家》,传统生活和现代生活在大沥可以水乳交融,毫不违和。两个人家日常生活各有天地,最终,却在祠堂里交集相聚。这,正是大沥令人惊讶与令人感佩之处。



《大沥人家》之一  黄毅明在生产中编制的表格,详细规定了产品的规格、线径、线重、胶重以及各个成分的含量。用以控制产品的品质。宁舟浩  摄


《大沥矩阵》与《大沥物语》表现的都是大沥的物态景观,前者是宏观全景,后者是微观细节。



《大沥矩阵》之一  雅瑶的现代社区。冯琳 摄



《大沥物语》之一 藤编耕地。杨洋 摄


最后,《摄影的故国》,从“中国相机之父”邹伯奇先生的遗踪出发,抚昔思今,与醒狮文化的源远流长遥相呼应,为历史与现实同样精彩的大沥点题作结。

整体策划,既注重了系统的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又进行了不同以往的大胆创新,别开生面。



《摄影的故国》之一   泌水桥,泌冲人叫它做“高桥”。虽然桥面新近铺设水泥板,但是桥墩是花岗岩,已经100多年历史,是“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先生亲自设计主持修建的。邸晋军 摄


二、摄影样式的丰富与杂揉。


和以往多集中为纪实摄影不同,《大沥·创新》除了纪实摄影之外,还有意识地加入了观念摄影、创意摄影,以及湿版、航拍、大画幅、电脑合成等不同的手法,以丰富多彩的摄影样式,向丰富多彩的读图时代致敬。


这些迥然相异的摄影样式既统一于主题之下,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散发着光芒,相互杂揉,交织成现实与想像、真实与虚拟的合唱,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在工作坊内部形成了有益的差异化交流。



家具椅子  杨洋 摄


我们以此证明:摄影有无限的可能性,正如它所面对的现实,有无限的可能性一样。


三、专业理念的深化与升华。


在这一季工作坊,我们特意邀请了专业摄像师拍摄制作完整的工作坊纪录片。在我们讨论纪录片的内容结构时,大家一致同意:纪录片的重点不是展示工作坊的辛苦,而是表现工作坊对每一个人的粹炼,或者说,是如何通过专业理念的深化与升华完成这种粹炼的。


ISEE 秉持的是高度的专业主义,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拓展这种专业主义。这是它最大的特点。因此,我们每一季会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摄影师。而每一次对于摄影师的要求,又会与项目的主题、与现实的传播背景紧密结合。



大人们在宗祠中聚餐,一起前来的孩子们在嬉戏玩耍。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却有着同样的血脉和文化。宁舟浩 摄


我们认为:摄影的专业性不是将摄影隔离于社会之外,而是让摄影更好地参与其中。我们对于大沥的整体策划与设计,是为了展现大沥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难能可贵: 大沥作为全国排名第五的经济强镇,既有“敢于开风气之先”的历史传统,又有在各个领域锐意求新,大胆突破的现实成果。生猛、生动的大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创新精神”典型。这一典型,亟待从低调务实走向为人关注。这既是大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对于“创新精神”的需要。


因此,我们将“创新精神”作为本季项目的主题,也作为本季工作坊的自我要求。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专业理念得以在实践中深化为个体对摄影的认识:朝向世界的是镜头,指向内心的才是摄影。只有当摄影成为对摄影者自身最有意义的事情时,摄影才有可能对社会产生真正的影响——完成度,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对社会的完善。



高端小区的百年石桥。冯琳 摄


所以,每完成一个选题、一个项目,大家总是一面感叹“真是死去活来”,一面连说“实在意犹未尽”。我想,这就是成长之路上的真实心声吧。


ISEE 摄影大师工作坊《大沥·创新》的完成度,我们不妨再一次交给时间去检验。当我们长舒一口气, 暂时停下前行的脚步, 由“完成度”向远方眺望时,我们看到的,却是“未完成”——这是永远的现在进行时,也是完成度真正要向我们开启的喻示:所有的完成,都是向“未完成”的出发;在摄影之路上,I SEE,ISEE,永远没有相同的风景,永远没有结束的旅程。

更多精彩的幕后花絮照







《中国摄影报》订阅办法


2016年9月15日—2016年12月31日,均可前往您所在地邮局或拨打当地邮政订阅热线11185,也可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http://bk.chinapost.com.cn/index.do,还可扫描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系统《中国摄影报》订阅二维码,直接手机支付订阅。

中国摄影报订阅和投递服务由中国邮政承担。中国邮政报刊微信订阅统一由“中国邮政”微信服务号提供客户服务。全国统一客服电话:11185-9-2。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http://bk.11185.cn/

每周两期,24个版面,单价1.5元,全年100期共150元,邮发代号:1-12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