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深读 | 路斯的空间模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图语分析丨绘图教室丨技巧分享丨海外报道丨灵感杂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豆瓣用户 风独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这篇文字的缘起,是朋友对路斯房子的两个疑问:

Q1 路斯的平面怎么看不懂?(如此多的标高嵌套,脑容量不够)
Q2 路斯的房子是怎么建起来的?(图和模型好建,但怎么施工)


 1930年的三个房子说起 


1930年,有三个住宅同时诞生,分别是:密斯的吐根哈特住宅(Tugendhat)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Savoye),还有路斯的缪勒住宅(Müller)。这一年,柯布43岁、密斯44岁、路斯60岁,密斯和柯布意气风发,路斯老当益壮。



如果说1927年魏森霍夫的住宅展是现代主义的集体亮相,那么1930年的这三个白色小房子已是现代主义的成熟作品:密斯外部的落地玻璃(注:真的是落地,正面大玻璃有机械设施可全部收入地下室)和内部的流动空间;柯布西耶的外部水平长窗(注:真的是长窗,通长过梁是通过上部主梁倒挂)和内部的自由平面;路斯外部实墙窗洞(注:真的是窗洞,墙厚极大以及装有双层窗户)和内部的体积规划。密斯和柯布西耶的作品归到现代主义(国际式)毫无疑义,“流动空间”和“自由平面”或可谓现代空间的不同表述,但路斯的“体积规划”则是截然相反的,更“传统”的空间模式。


“我既不设计平面也不设计立面或是剖面,我只设计空间。事实上在我的设计中,既没有底层平面也没有二层平面或是地下室平面,有的只是整合在一起的房间((integrated rooms)、前厅和平台。每一个房间都需要一个独特的高度.因此不同房间的顶棚必然在不同的高度上。”


这一段文字是路斯关于“体积规划”(Raumplan)思想被引用最多的言论。如果还不够形象,葛明老师曾将之概括为“房间般的空间”,路斯的建筑中每一个房间都是独立,又是互相串通的,互相之间有空间关系。具体而言有两点:
①每一个房间独立,而且关系清晰。
②彼此试图打开,参与到与其他房间的组织中去。

如此会带来一个问题,又独立又联系的空间操作方式,其结果是房间以不同高度的盒子密集堆积咬合,然后彼此间“留出洞口而非去掉墙壁”(Beatriz Colomina所描述)。




 “自由平面”和“体积规划” 


在《Raumplan vs Plan Libre》一书中,着重对比了柯布和路斯的两种空间语言,封面是路斯的莫勒住宅(Moller,1928)和柯布的加歇别墅(Gachet,1927),遗憾的是,书中并没有对两个房子直接对比分析。两个房子规模差不多,功能也相似,若将事件还原到建筑师的设计,亦即路斯和柯布在面对相同问题时,他们是怎么开始做设计的?


柯布西耶在《明日之城市》中提到:“路斯曾对我说过:‘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会从窗户向外眺望的,他的窗户是毛玻璃的;其目的只是采光,并非供人向外眺望。’”。然而柯布在后面的文字将之嗤为荒唐的观点,并渲染攀升埃菲尔铁塔的喜悦之情,这表明二人的价值取向——是要“辽阔的视野”还是“有教养的内视”。

克罗米娜认定路斯的向内视线是一种“空间窥视”(A voyeuristic look)。“窥”字依中文字典解释为“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它包含有两层空间含义:视线穿透洞口中介(小孔、缝隙)到达所窥空间;身体所在空间与所窥空间存在差异(隐蔽处)。

循此观点会发现,路斯的莫勒住宅开窗不多、仅是为了采光而都附有窗帘,空间的安排和家具的摆布都是为了不让人靠近窗户。四壁的承重墙较厚且向内突出构造柱,容纳了家具和壁炉等形成“壁龛般”空间,,窗前所固定的沙发则背对窗户而拥有向内的控制性视线。

路斯坚持了德语区对空间(Ruam)的传统理解,亦即“房间般的空间”,所以住宅由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房间体积构成,体积之间以开洞的方式连接来保证彼此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错层的加入则进一步强化了上下界面的分离。因此它保证了“窥视”所需的两个条件——洞口中介与房间区分。

反观柯布的加歇别墅,按照柯林·罗的分析,它的平面布局可追溯到帕拉第奥的马尔康汤别墅中基本的A-B-A-B-A结构,然而实际的空间感受既没有古典主义的轴线对称,也并非框架结构的均匀柱网。柯布西耶的方法是在完整的水平楼面上操作“建筑物体”(object-type),目的是获得“建筑漫步”(promenade)。例如平面图中那个翻转90°的楼梯,目的在于顺畅衔接跃层洞口旁的走廊,同时隔出小书房区域和户外敞厅。柯布西耶所追求的“建筑漫步”,要求功能自由和空间延续,所以他无法忍受路斯那种墙壁开洞带来的视线框定和楼板错动带来的行动中断。

空间欲望决定空间操作,于是二人走向迥然相异的两种空间操作。



 柯布西耶的空间操作方式 


多米诺体系】竖直方向设置几层水平楼板
建筑漫步+建筑物体】根据功能需要和空间需要,在楼板上错位排布房间
自由平面】层层楼板水平叠加,上下层墙体不必对位
自由立面用水平长窗和白墙等方式将内部空间隐去,呈现体量感





 路斯的空间操作方式 


【空间经济学】根据功能需要区分出不同的体积盒子
【体积规划】将不同功能的盒子堆积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立方体
【剧场理论】不同盒子之间采用洞口联系而非去掉墙体
【饰面律令】内部饰面保证房间特征,外部白墙保证建筑体量




 路斯的空间模式 


在探讨路斯的结构之前,不妨先看看他是如何组织缪勒住宅的空间和流线:
“城市街道……入口-门厅-客厅-餐厅-会客室……私密卧室-露台”



路斯的住宅入口,通常是以对称立面(或谓“面具”)面对街道,正如他所谓的“像绅士身着礼服”,之后是一条压抑旋绕的门厅之路。缪勒住宅正面对称,但入口非正中,而是隐蔽在统一的门廊之左侧,廊下设有固定长凳;通过窄廊导引向较为宽敞的门厅,门厅也是对称立面,左侧暗柜、右侧旋梯通向客厅;此时客厅还不可见。

路斯的客厅与餐厅是一对看与被看的关系,类似于舞台与观众席。转过门厅的小楼梯,到达1:2的大客厅,朝向花园开有三幅立窗、其一可出露台,四角柱突出,尽头为壁炉,客厅也刻意维持着对称性;客厅斜角对着高出半层的区域设置1:1餐厅,彼此通过楼梯相连,并有斜向窥看的视线。

路斯的(女主人)会客厅是他的独特语汇,通常设置比客厅高半层,对客厅有控制性的视线。门厅正上方设置会客室,它的高度比餐厅高半层,并在内部斜角又分为两个标高,对角设立沙发对看;女主人会客厅此处有两条流线可达,一条是从客厅左旋梯进入、另一条是从餐厅跑直梯进入。



 空间与结构的矛盾 


对路斯来说,空间效果重于结构理性,饰面表现重于结构表现,换言之他强调住宅的“戏剧性”,丝毫不在意结构真实性的问题。然而不表现不代表路斯的房子是“糊”起来的,同作为建筑师,探佚路斯那些结构与空间掣肘的“小伎俩”,就像一场还原案发现场的侦探游戏。

分析先从缪勒住宅一张可疑的平面说起:



在这张图中,周边一圈厚墙看起来像是承重结构、客厅四个角柱可以理解,但是有两个可疑之处:
①正立面上,左下角缺了一个角凹进去。
,左下角那根向左偏移。


先说“缺角”问题


外部的缺角问题,可从内部平面得到解答。在起居楼层平面中,,而直跑楼梯正对的双跑楼梯间因为要与之顺畅衔接,故而错开半个梯宽,这样却导致临街面的楼梯间的中轴线(位于双跑梯梯井)与整体建筑的中轴线(位于直跑梯中线)相互错开。为解决外部开窗问题,路斯将临街一侧转角削减半个梯宽,同时保证了立面的对称性和内部楼梯间的开窗居中。为弥补转角切削带来的体量消解,路斯将转角顶部高起做出主从穿插关系。从平面中也可以量出来缺角的尺寸正好是半个梯宽。



再说“移柱”问题


对路斯来说,客厅的对称和方正是第一考虑,而缪勒的砖混结构较难支撑客厅的大空间,故而在客厅四角加了角柱,并与其上圈梁共同构成了客厅的框子,形成“有框”的房间感。客厅在长轴三分,中部均分两柱,但向入口平移复制的时候,其一撞电梯壁,,于是那根柱子就朝一侧移动了半个廊道宽度。路斯不喜欢柱子的表现性,所以客厅的两根柱子与下部墙裙融为一起,形成洞口的框,而另外的两根柱子则藏在墙壁内部。




 如何施工? 


是时候祭出珍贵的施工照片了。
1.这张照片拍的是正入口。可以看出转角处刻意设置的缺角,缪勒住宅外墙采用红砖砌筑,有圈梁但是没有构造柱,可视为砖混结构。



2.这张照片拍的是背立面。此处盖的是底层部分,客厅和餐厅的地面刚打上混凝土,可以看出错层的设置,中间四根混凝土柱子钢筋已经绑好,还未浇筑。



3.这张照片从客厅往餐厅看。,有红砖起结构作用,也有砌块作为填充;此处已经砌筑出客厅与餐厅间跌落的洞口。右侧高处为女主人会客室,砖墙承托混凝土单板出挑;右侧低处为门厅进入的旋梯,尚未封墙。



4.这张照片从客厅往楼梯看。这里梁柱等宽形成框子,砖墙砌筑出跌落洞口提示楼梯的转折,在此已经可以看到尽端远处的楼梯,因此形成了较为对称有深度的轴线,正因这条轴线导致了前述的切角和移柱。



5.这张照片从男主人图书室往楼梯看。这张是最明显看出路斯错层空间的结构处理,不同标高的楼板搭接在柱上,左侧一根柱子为结构柱(前述四个大柱子之一,移柱的那根),右侧为框架柱;左前方为标高最复杂的女主人会客室,分了两个标高。最终复杂的结构交接都通过饰面和铺装隐藏起来了。



6.这张照片从厨房透过楼梯看男主人书房。这里可以看出因为错层,厨房和书房差了3步台阶,厨房直接出到休息平台,往上再联系书房和会客室,错层和楼梯的搭配得当能节省空间;另外,注意墙壁的厚度,将近480mm且分了两处窗套,设置两层窗户,因而能形成很深的洞口感受。



7.这张照片从楼梯往上层卧室看。这里正前方的两根柱子是客厅两根柱子的延伸,,天窗采用上翻梁收边;路斯顶层卧室为私密空间,一般不做太多错层(在这里错了2步,见下图),空间处理较为正常。



8.这张照片从上层卧室往楼梯看。与前一张照片反过来,这里可以看出中部四根大柱子的主结构;左下部分和右上部分错动了2步高差,区分出(主卧+儿童房,左下)和(佣人房+客卧,右上)两部分区域的空间属性;四柱之间为主楼梯供主人用,远处正对的为服务楼梯供佣人使用。




 路斯的纠结 


在空间和结构的理解之后,回头再看看路斯设计中的几轮方案的纠结和反复,能确知什么是路斯所坚持的,什么是他所妥协。(主要分析底层公共空间,上层卧室露台从略)


第一轮方案:
①入口与门厅:入口立面分为两段、非对称,门厅的格局和入口廊道压缩已经确定,但序列的深度不够;门厅向客厅的转折楼梯并未形成洞口,而是以金属栏杆,二者之间视线是联通的(参看剖面对比)
②客厅与餐厅:客厅1:2、餐厅1:1、二者斜对的格局确定;客厅已经三分、确定出露台、壁炉,但是四个角柱还没考虑到;,向心性);楼梯布局定下。
③会客室与书房:会客室两条环绕流线已经考虑到,但女主人会客室和男主人书房第一轮做平,但从路斯的手绘笔迹看出,开始尝试对角错动;。



第二轮方案:
①入口与门厅:入口立面确定,与最后建成差不多;因为转折向客厅的踏步不够,所以从墙中突出,相应左边柜门也突出,空间有些琐碎(注:最终方案是通过转角楼梯斜角放射排解决多余踏步);这里转角楼梯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从开放踏步转变为“钻”洞口,门厅与客厅彻底分开。
②客厅与餐厅:客厅定下了四根转角柱,以及主结构的四根柱子也定下;餐厅较前一轮做了对称处理,朝外挑的阳台收了短墙形成“龛”,朝厨房做了对称门其一柜门、另一房门;
③会客室和书房:会客室的对角错层确定,但未考虑嵌入式的沙发摆放、窥看客厅的小窗口;会客室错动的台阶位置,与最终方案也不同,第二轮是放在图右侧,最终是放在图左侧。



第三轮方案(实施):
①入口与门厅:门廊横向空间、入口廊纵深空间,门厅处理方正,把踏步缩入洞口、放射转折入客厅;空间收拾了琐碎的突出,变得干净些。
②客厅与餐厅:壁炉对面也设置了对称的嵌入式座位与柜子,阳台出口开在中间(对照第一轮开在右侧);餐厅朝厨房和挑出的龛都容纳了嵌入式的固定柜子,使空间整体性强。
③会客室和书房:会客室对角错动,嵌入了U形沙发和直沙发,其中U形沙发左右收短墙,形成“龛”,二者之间的踏步卡在短墙宽度,使两个空间都比较完整。



三轮细节对比:




 总结 


1.虽然说路斯1910年的斯坦纳住宅(Steiner)被弗兰姆普顿写入建筑史,认定是对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白房子的重要影响,但实际斯坦纳住宅的内部并不精彩,其时路斯的体积规划思想尚未成型,他第一个成熟运用体积规划的是1922年的鲁发住宅(Rufer);另一方面,柯布西耶标志着走向现代的第一个住宅施瓦布别墅(Schwob)完成时间是1916年。也就是说,从1910年代—1930年代,这二十年里,柯布与路斯二人各自在发展着自己的设计逻辑。



2.路斯的思想以“饰面律令”和“体积规划”为主,前者关于材料、后者关于空间,显然材料、空间的重要性大于结构。其住宅的主要结构为砖混结构,内部的混凝土框架提供了足够灵活的楼板错动,外部厚实的砖墙既起结构作用也实现了深厚的洞口。路斯空间处理的关键词或可归纳为:“面具立面”、“旋转路径”、“室内立面”、“错层地面”、“舞台效果”、“窥看”、“洞口”、“壁龛”、“固定家具”……



3.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自由平面、空间解体、碎片化,并非单一的空间价值,以路斯为代表的“房间般的空间”,维持房间体量独立,彼此以方盒子体块堆积、并以洞口联系视线,也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的设计方法。如:PVE事务所的Poli house、藤本壮介的House H、谷尻诚的国分寺之家……



 

- END -


©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豆瓣,作者风独,建筑分析图语整理发布,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建筑分析图语


| 设计分析·图解建筑 |

Architecture analysis & Diagram

建筑学习分享平台


联系我们

后台留言

&

微信号:jianzhu-x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