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固若金汤,拥有钢铁般的体格,经过了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安然矗立在西安城中!
可是你知道吗?几百年前的西安城墙并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那么它又是如何演变成如今的模样?
唐朝末年,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了现在西安城墙的规模。
版筑夯土墙与古城墙
那时的西安城墙作为最基础的防御设施,城墙都用当地的黄土夯筑而成,夯筑城墙所用的就是版筑技术。
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
据专家们考察,西安城墙这里面就包括了中国古代建筑土料中的最高等级者——三合土。而且其混合均匀、质地紧密,在西安城墙的顶部形成了一个防渗漏、防风化的保护层。厉害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合土层不但没有松散掉,反而越来越硬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明朝。为了加强西北重镇西安城的防御,朱元璋命人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西安城,从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修复。
城砖加固西安城墙
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当时的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底顶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砖,使整个城墙显得壮阔和雄伟。
陕西巡抚张祉认为,夯土城墙虽较为坚固,但禁不住雨水的侵袭,史书中常有夯土城墙因暴雨或洪水而坍塌崩坏的记载,城墙包砖不仅可以提高城墙的防水能力,还能在作战时发挥防御作用。而让张祉决定用城砖来加固城墙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明代制砖业的蓬勃发展,陶砖普遍用于各种建筑。
西安城墙周长近14公里,用砖量极大。经测量,明代城砖平均长45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重几十斤。明代的一块城砖,体积上接近于现代的八块红砖。专家们根据计算得出结论,明代西安城墙,用砖总数大约在2600万块以上。这些城砖如果一块块相连,可长达1.2万公里。
文物工作者发现,西安城墙砖块之间的结合非常紧密牢固,建筑人员想将这些灰缝层刮掉,即使使用斧凿或者刀砍都不能奏效,这种建筑材料甚至比混凝土还结实。
陕西巡抚张祉修城历时两个月,土城墙外壁和顶部砌加了城砖。耗银近三万两,同时深挖了护城河,恢复了城墙上的建筑。重新修建的西安城墙,由城墙、城楼、马面、敌楼、角楼、瓮城等组成,形成了立体的城防格局。
修建排水系统
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系统。
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
海墁统一向内倾斜10至15度,每隔60米左右修建排水槽,整座城墙共修建了160多个排水槽。它们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 这些排水槽使城墙顶部的雨水及时排出,有效地保护了城墙墙体。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及车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宇墙。为了瞭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垛墙。在垛墙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悬眼,是士兵可向外窥察、射击的地方。
城墙防御固若金汤
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城池一般设置玄门或吊桥,而大的城池,则要设置瓮城。
瓮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犹如瓮中捉鳖。
为了使城门万无一失,每座城门内的门扇都是特别制作的,重达3吨 ,上面有1500多个门钉。在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的马面。马面又称敌台,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主要功用是消除城下死角,防止敌人迂回到城下攻城。
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敌楼不仅可以屯兵和瞭望,战时还能储藏武器,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军交战中,最为重要的防线就是城墙的防守。在城墙防守中应用最多的武器叫檑具。
西安城墙,在经历了第一次砌砖后,由土城墙变身为砖城墙,对防御者来讲,可谓固若金汤。
明代修建的西安城墙
可以说是西安城墙最后的形状
正是因为有这一系列的修建
如今我们才能看到
雄伟壮观的西安城墙守护着一方
部分素材整理于网络
— 版权属于原作者在此声明并致谢 —
转载请标明来源
其他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