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故宫藏 铭刻 东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更多精彩资讯等着您

 



铭刻

 

 

 铭刻一词包含铭文与镌刻两方面内容,商代的甲骨刻辞、商周的铜器铭文,以及战国、秦、汉以来的印章、砖瓦、陶器、封泥、刻石、碑和帖上的文字皆可属于铭刻范畴。
  商代的甲骨刻辞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人称甲骨文。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字约有五千多个。故宫博物院所藏殷墟刻辞甲骨约四千余片,著录于《殷虚书契续编》、《卜辞通纂》、《殷契佚存》、《殷契拾掇》、《殷契拾掇二篇》、《甲骨文合集》等书中。
  砖瓦属于古代建筑材料。考古发掘表明,目前所见最早的砖文出现在战国时期。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东汉时期刻字砖内容丰富。另外,120余块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北科学考察团发掘出土的高昌砖也收藏在故宫,这些麴氏高昌砖对于研究高昌文化的发展、丧葬习俗以及西域与中原的关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刻石,有碣石、碑刻、墓志、摩崖、石经、造像题记、题名、帖等等多种形式。碑是刻石文字中的一种,最早的用途是为下棺。刻碑的兴起始于东汉之初,盛于桓、灵帝之际。从内容上讲,碑可分为墓碑、功德碑和记事碑三种。帖在形制上与碑不同,为横石。一般高一尺有余,宽二尺五左右。所用材料有石有木,木帖版常采用枣木或梨木刻成。从编辑体例上分,有丛帖和单帖两种,丛帖是将一人或多人的几件或多件书迹、诗文、信札等收集起来进行镌刻,而单帖则是一种帖独立成篇。两者收刻数量不同,刊刻目的皆为书法、文字的流传。人们用纸、墨将碑帖刻石上的文字椎拓下来,这样字迹清晰,便于阅读,同时保存方便,流传益广。据记载,刻帖的最早年代起于南唐,相传有《昇元帖》、《保大帖》,但未见流传。现见到最早的可信丛帖,是北宋宋太宗时所刻的《淳化阁帖》。碑帖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为历史学、文字学、文学和书法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可与史籍互相补证。
  故宫博物院收藏各个时代碑帖有几万件,小部分是清宫旧藏,大部分是近五十年搜集入藏的。一批著名的鉴藏家如朱文钧、马衡、张伯英、吴兆璜、张彦生等相继将珍藏赠与故宫博物院,聚集了一批递藏有序的善本(宋拓、明拓和孤本)。

 

 

东汉

 

 

1.   汉池阳令张君碑

 

汉池阳令张君碑,东汉,右石存高102cm,左下石存高42cm,合宽82cm
  碑右刻石存文9157字,左下刻石存文541字,隶书体,存字宛如新刻,书文刻字极有劲力,是汉碑代表作之一。此碑之大块发现于清道光间,先归端方,后归周季木收藏。小块原藏于山东柯昌泗处,后同归周季木收藏。最早考证此碑者为吴士鉴,认为碑文中的西乡侯是三国时期魏西乡侯张既,故定名魏西乡侯兄残碑,后周季木、杨树达、余嘉锡否定此说,杨、余考定碑文中的西乡侯为东汉桓帝时期的张敬,故定碑名为汉池阳令张君碑,已普遍被接受。另一残块据拓片尚有570字。
  录文:(残)西乡侯之兄冀州刺史之孝也盖张仲兴周室/(残)缵乃祖服体明性喆宽裕博敏孝友恭顺著于/(残)之咸位南面竞德国家犹昔八虞文王是咨世/(残)书悦古今兄通声称爰发牧守旌招主簿/(残)理左右宜器有特达计拜郎中除茂陵侯/(残)唱实和为俗所仇君耻侉比愠于群小换 /(残)复换征羌崇保障之治违勿剗之化开义遏/(残)罚折中户四既盈礼乐皦如帝简其奉迁池/(残)虽姜公树迹雚檀流称步骤逾否君参其中/(残)养晧以道自终君秋/(残)光国之名殁宜见录/(残)追惟烈祖钦述高风/(残)辞佚自后共身体而就/(残)颂其名当究王爵景命

 



2.   朝侯小子碑

 

朝侯小子碑,东汉,存高86.5cm,宽81.6cm,厚17.3cm
  碑刻存文14198字,隶书体。碑文书体端庄清晰,刊刻精良,书法类曹全碑,严谨秀丽,有力而富变化,又存字较多,少有漫泐,为存世汉碑中的精品。碑文内容记载逝者生前身份、品行与从宦政绩。此碑于清末于陕西西安出土,曾归周季木收藏。
  录文:朝侯之小子也,□□□□□□□履参,学兼游夏,服勤体俭而度。一介学中大主,晨以被抱,为童冠讲,远近称僚。赠送礼赙五百万以上,君皆不受竭不见。虽二连居丧,孟献加等,无以踰焉。行以君为首郡,请署主簿、督邮、五官掾。否好不废过,憎知其善,每休归,在家匿廉。除郎中、拜谒者,以能名为光禄所上。讨奸雄,除其蟊贼,曜德戢兵,怕然无为。卜葬含忧,憔顇精伤,神越终殁之日声,形销气尽,遂以毁灭。英彦惜,痛老小,死而不朽,当在祀典者矣。故表斯碑以之真。辞赙:距賵高志,凌云烝烝;其孝顽凶,哀动穹旻;脉并气结,以陨厥身。 

 

 



3.   芗他君石柱

 

芗他君石柱,东汉,高119.2cm,宽33.5cm
  石柱上正文10417字。此件石柱为芗他君祠堂内置放的石柱之一,立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年)。石柱四面刻有人物、动物画像,前面上半部刻文字,最上刻东郡阙县东阿西乡堂芗他君石祠堂,下刻正文,内容记载芗他君事迹以及其子芗无患等为其建立祠堂的原因与经过。柱础为一雕刻精美的神兽。刻石文字书法自然,体现了东汉隶书风貌之一种。汉代题刻石柱存世较少,如此件刻石文字内容丰富、画像雕刻精美者尤为少见。1934年,此石柱出土于山东省东阿县西南铁头山。
  录文:东郡厥县东阿西乡常吉里芗他君石祠堂。永兴二年七月戊辰朔廿七日甲午,孤子芗无患、弟奉宗顿首。家父主吏,年九十,岁时加寅五月中,卒得病,饭食衰少,遂至掩忽不起;母年八十六,岁移在卯,九月十九日被病,卜问奏解不为有差,其月廿一日况忽不愈。旬年二亲蚤去明丗,弃离子孙,往而不返。帝王有终,不可追还,内外子孙,且至百人,抱持啼呼,不可奈何。惟主吏夙性忠孝,少失父母,丧服如礼,修身仕宦,县诸曹、市掾、主簿、廷掾、功曹、召府,更离元二,雍养孤寡,皆得相振。浊教儿子书记,以次仕学。大子伯南,结偅在郡,无为功曹书佐。在门閤上计,守临邑尉,监蒨案,狱贼决史,还县廷掾、功曹、主薄,为郡县所归。坐席未竟,年西卌二不幸蚤终,不卒子道。呜呼悲哉,主吏早失贤子。无患、奉宗,克念父母之恩,思念忉怛悲楚之情,兄弟暴露在冢,不辟晨夏,负图成墓,列种松柏,起立石祠堂,冀二亲魂零有所依止。岁腊拜贺,子孙懽喜。堂虽小,经日甚久,取石南山,更逾二年,这今成已。使师操蒃,山阳瑕丘荣保,画师高平代盛、邵强生等十余人。段钱二万五千。朝莫侍师,不敢失懽心,天恩不谢,父母恩不报。兄弟共处甚于亲在,财力小堂,示有子道,差于路食。唯观者诸君,願勿贩伤,寿得万年,家富昌。此上人马,皆食大仓。 

 



4.   白石神君碑册

 

25cm 15.5cm。吴兆璜、臧华云捐赠。
  此为清初拓本,十一开,高等等字未损。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此碑刻文记碑立于汉光和六年(183年),记颂白石神君的神功。碑文布置整齐,但缺乏汉隶气骨,视之如晋魏之碑。所刻光和纪年,后人疑为再刻者,但颇稳雅,又非汉人不能为。
  此碑宋赵明诚《金石录》、洪适《隶释》已著录,逮至清初一度不知下落。清陈奕禧《金石遗文录》中记述了他发现此碑的经过。杨守敬《平碑记》云:此碑在汉隶中诚为最下,然亦安知非魏晋滥觞,且今存魏晋分书,亦皆风骨稜峋,尚未庸俗至此。大抵书手有工拙,镌刻有高下,石质有佳恶,未可一概论也。碑现存河北元氏封龙山千佛洞汉碑堂。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5.   祀三公山碑

 

纵:149.5cm,横:68.2cm。吴兆璜、臧华云捐赠。
  此为清初拓本,字下无石花。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碑立于汉元初四年(117年)。碑文记述常山相冯氏祷祀三公山,祈求消除天灾人祸,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使其百姓安居乐业。此碑书法篆隶相兼,为由篆向隶过渡之字体。杨守敬《平碑记》云:非篆非隶,盖兼两体而为之,至其纯古遒厚,更不待言。邓完白(邓石如)篆书多从此出,其镌刻私印,则纯效其体。碑现存河北元氏封龙山千佛洞汉碑堂。
  河北元氏县西北有六座名山,三公山为其一。元人廼贤《河朔访古记》中已有著录,谓:三公神庙在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之下,庙有汉三公山碑一通即此碑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县令王治岐于城外野坡访得。乾隆四十年(1775年)黄易客南宫时,适逢三通馆搜求石碑,黄易协助辨识,观其字篆隶相兼,文复简古,与洪适《隶释》所载元和四年三公山碑不同,乃汉中叶所刻,于是属县令将其移至龙化寺,与白石神君碑并立。此碑年款为“□初四年,首字泐,翁方纲考为元初四年,黄易及后人多从之。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6.   李孟初神祠碑册

 

28.8cm,横14.8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册为清乾隆初出土拓本,五开半。等字清晰,唐谭伯祖四字未泐。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小蓬莱阁印,
  碑立于汉永兴二年(154年)。碑文记颂李孟初的功绩。隶书浑朴圆劲,气宇轩昂,字形有长有扁,仪态自如。此碑无额,故首二行大字标题,为汉碑之特例。当穿处永兴二年字垂笔甚长,与《石门颂》之字、《张景碑》中字类似,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盖以当穿未得放笔,故于穿下不嫌过垂以伸其气。清杨守敬跋云:《中州金石记》谓其疏秀似《韩仁铭》,为蔡有邻所本。余按是碑以浑古胜,实与《韩仁铭》不相似。
  汉代南阳郡经济文化发达,又为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号称南都帝乡,当时立碑树碣者不在少数,但留存至今的汉代碑碣却是凤毛麟角。《李孟初神祠碑》在清乾隆年间因白河水涨冲出,后又入土。道光初年白河涨水塌岸时再次出土,因该碑有穿,被置于井池侧安装辘轳汲水。咸丰十年(1860年)河南学政景其浚向南阳知府金梁索取此碑拓本,金梁在南阳县任伯雨家访得此碑,移至南阳府衙中,嵌于二堂东厢房壁间,并在石碑下漫漶处刻跋。此后,南阳知府顾寿彤又特地为之建亭加以保护。该碑1959年入藏河南省南阳博物馆汉碑亭。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7.   东武侯王基断碑

 

纵:112.6cm,横:96.2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清拓未刻跋本,判群言三字已损。
  碑立于三国魏景元二年(261年)。其隶书结法严整,用笔斩截,由云龙《定庵题跋》云:上托隶源,下开魏齐风范。相传该碑初出土时,半段尚未刻凿,朱书灿然,惜因未加保护,书丹之字很快磨灭。证明汉魏碑刻先书丹后镌字。碑现存河南洛阳古代艺术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嵩洛访碑日记》记载:(嘉庆元年九月)二十日。过白马寺……望双碑凹,一是魏王基碑,一是唐狄府君碑。黄易《嵩洛访碑图·白马寺》题跋云:门外望双碑凹,是魏王基、唐狄府君二碑也。由是可知,王基断碑乾隆年出土后最初立于白马寺山门外之双碑凹。

 



8.   清拓汉嵩山三阙

 

纵:30cm,横:11.8cm。吴兆璜、臧华云捐赠。
  此册为乾隆甲寅三月精拓本。六开,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黄易《嵩洛访碑日记》中嘉庆元年九月十三日记:至中岳庙,楼殿辉煌,气象雄大。太室石阙离庙百步,砌石整齐,画像亦多,上层锥凿如新,二千余年划痕犹历历可辨,亦一奇也。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9.   上尊号碑

 

纵:27.4cm,横:14.4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乾隆壬寅二月拓本,三十二开,轻车将军字左半下损。黄易鉴藏,题签、题识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碑立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现位于河南临颍繁城镇曹魏故城汉献帝庙遗址。。碑文记东汉献帝末年华歆、贾诩、王朗等对曹丕劝进之事。隶法遒古,如斩钉截铁,以方整峻丽著称于世。传为梁鹄或钟繇书,均无确证。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0.石人冠顶刻字

 

纵:9.8cm,横:8.6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乾隆淡墨精拓本,半开,跋半开,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
  石人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中岳庙前两座四角亭内。冠顶仅刻一隶书字。石人又名翁仲。此一对石人为东汉安帝元初年间(114120年)雕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翁仲。翁仲乃是秦朝人,姓阮名翁仲。据说他身高一丈三尺,天生神力,骁勇异常。秦并六国后,他奉秦始皇之命,镇守在今甘肃省洮河一带,威震匈奴,故被封为临洮将军。他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广场。司马贞《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匈奴人见后,无不拜服。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1.嵩山少室东石阙题名册

 

纵:22.4cm,横:10.4cm。吴兆璜、臧华云捐赠。
  此为乾隆甲寅三月精拓本,七开,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石阙立于汉延光二年前后(123年前后)。阙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邢家铺西。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2.嵩山少室石阙铭册

 

纵:31cm,横:12.7cm
  此为乾隆甲寅三月精拓足本,二十开。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碑立于汉延光二年前后(123年前后)。篆书宽博浑厚,朴茂而存古意,,为传世汉篆刻石上品。阙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邢家铺西。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3.嵩山太室石阙铭

 

纵:30cm,横:11.8cm。吴兆璜、臧华云捐赠。
  此为乾隆甲寅三月精拓本。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石阙立于汉元初五年(118年)。此石阙现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中岳庙前。字体宽和周正,古朴渊雅,隶法遒劲雄浑,为传世西汉碑铭之上乘。杨守敬《平碑记》云:汉(指西汉)隶之存于今者,多砖瓦之文,碑碣皆零星断石,惟《太室》、《少室》、《开母》三阙字数稍多,且雄劲古雅,自《琅邪台》漫漶不得其下笔之迹,应推此为篆书科律。世人以郑文宝《峄山碑》为从李斯出而奉为楷模,误矣。” 
  黄易在《嵩洛访碑日记》中记嘉庆元年九月十三日:至中岳庙,楼殿辉煌,气象雄大。太室石阙离庙百步,砌石整齐,画像亦多,上层锥凿如新,二千余年划痕犹历历可辨,亦一奇也。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4.堂谿典嵩高山请雨铭

 

纵:48cm,横:201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乾隆甲寅春仲拓本。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汉画室内印。
  铭文刻于汉熹平四年(175年)。铭文记中郎将堂溪典来嵩高庙请雨事。在嵩山开母庙石阙铭下。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5.熹平石经残石

 

熹平石经残石,拓本纵:29.2cm,横:11.8cm22.4cm12.5cm
  此为宋拓本,二开半,黄易鉴藏,题跋并钤黄易之印小蓬莱阁印。
  石经刻于汉熹平四年(175年)。石经内容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并《公羊》、《论语》二传。隶书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传为蔡邕所书。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系东汉末年蔡邕、李巡等奉诏,为正定经本文字以隶书一体写成,于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前。此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史书多有记载。《后汉书·蔡邕传》: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焚烧洛阳宫庙迁都长安,石经遭到损坏。魏初有所修补,以后一再迁徙,屡屡废毁。至唐贞观初魏征收聚石经,已十不存一了。至宋代已有残石出土,如洛阳张氏发地得十余块,约九百七十余字,为《尚书》、《鲁诗》、《仪礼》、《公羊》、《春秋》、《论语》等。另有翻刻本,如胡宗愈刻于成都西楼,洪适刻于会稽蓬莱阁,还有越州石氏本等。民国后亦多有残石陆续出土。
  旧拓仅孙承泽本和黄易本而已,二本相同,同归端方,又归衡永,今皆入藏故宫博物院。残石现藏河南洛阳博物馆、偃师商城博物馆、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处。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6.仓颉庙碑

 

纵:27.9cm,横(半开):15.6cm
  此为明早期拓本,八开跋七开半,字完好,下多字和字右半,字尚存。
  碑立于汉延熹五年(162年)。碑为纪念中华人文初祖仓颉所立。此碑字比他碑为小,汉隶之小者,自《武梁祠画像》外即推此。书法茂密秀丽,居《华山碑》、《曹全碑》之间。碑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仓颉,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在中华上古传说中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仓颉庙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地处黄龙山脉的南麓,是国内唯一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20016。庙内原有石碑多通,中多被毁坏。今陈于前殿劫后幸存者15通。东汉延熹五年的仓颉庙碑,是金石学上的珍品,1971年移置西安碑林。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7.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纵:24cm,横:31cm
  此为明拓本,五十一开,钜鹿三字未损。
  石铭刻于汉永平六年(63年)。铭文记汉永平六年汉中太守鄐君受诏承修褒斜道之事。隶书字体,有篆势,浑朴苍劲不可及。刘熙载《艺概》云:《开通褒斜道刻石》,隶之古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隶中之篆也,杨守敬谓《平碑记》云: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摩拟,此之谓神品。該摩崖原在陝西省褒城北石門,现藏陕西汉中博物馆。
  该摩崖因年久为苔藓所封,故人莫知之。至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三月,始为南郑县令临淄晏袤发现,并刻长篇题记于其旁。但此后六百余年又满被苔藓,无人间津。到清乾隆间,陕西巡抚、金石家毕沅撰《关中金石志》,复搜访而得之,遂有拓本传世。此刻在晏袤以前的欧、赵、洪三家著录中均未及之,至南宋娄机《汉隶字源》始见著录。字与《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并为汉著名摩崖,而且年代最早。铭文内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书法亦别具特色。其结字方古舒阔,因自然石势作字,字之大小及笔画的长短、粗细皆参差不整,没有波磔,天真朴拙而很有气势,保留了早期隶书的许多特点。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8.清黄易集秦汉瓦当册

 

纵:18cm横:18cm
  此为清乾隆拓本。凡四册,黄易鉴藏,题签并识记。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部分,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构件。汉代瓦当根据纹饰的区分,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种。其中,文字瓦当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内容有吉祥颂祷之辞,如长生无极长乐未央长生未央富昌未央千秋万岁延年益寿与华无极等,也有宫苑、陵墓、仓庾、私宅之名,如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冢上等。文字瓦当绝大多数为阳文,字数从一到数十不等。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清代学者多将瓦当也纳入金石学研究的范畴,并相互交流,如王昶《金石萃编》中就在汉画象题字之后,又收录汉瓦当文字共三十三种。黄易也是如此,在《小蓬莱阁金石目》中,他不但将长乐宫瓦37种汉代文字瓦当列在汉石刻章节之中,而且还置于东汉碑刻之前,以充分展现汉代八分的发展脉络。

 



19.析里桥郙阁颂

 

纵:25.3cm,横,14.7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明清间拓本,二十七开,校致攻坚四字未损。
  碑立于汉建宁五年(172年)。碑文记太守李翕建桥之功。隶书19行,每行27字。书风古朴,多含篆意。杨守敬《平碑记》云:《郙阁颂》与《西峡颂》相似,而选石不甚精,故锋颖皆杀,或云此亦重刻。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吾尝爱《郙阁颂》书法茂密,汉末已渺。石现藏陕西略阳灵岩寺博物馆。
  《郙阁颂》、《石门颂》与《西狭颂》并称汉三颂该石刻自成一家,独具丰标,为标准的汉隶八分--结构严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朴,风格沉郁,体态赫奕,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负盛名,为历代文学家、书法家所推祟。刻石原在陕西略阳徐家坪街口村郭家地(古名析里,又名白崖)。197912月,农民修乡间公路,《郙阁颂》受损,后被迁至灵崖寺,粘接复原,嵌在前洞石崖边。其右上额有勒痕七道极为明显,最长约70厘米,最短约20厘米,此因摩崖刻石地处拐弯,古代纤夫借此勒绳以省力所致。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20.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纵:27.3cm,横(半开):13.5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清乾隆拓本。五开,跋七开。黄易鉴藏,题跋并临写全文。
  碑立于汉永和二年(137年)。碑文记述汉敦煌太守裴岑之战功事略。书体为古隶,系由篆入隶之体,雄健生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古茂雄深,得秦相笔意。碑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此本黄易题跋: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铭刻于东汉顺帝永和二年,前人著录所未见。雍正七年,大将军岳公得於西塞巴尔库城西石人子,移置将军府。十三年,徹师又移置关帝庙。苦寒之地摹搨殊艰,土人遂有模刻者,此乃真搨本,不易得也。钱宫詹辛楣先生云,汉自安帝后北匈奴呼衍王常展转蒲类、秦海间,专制西域,共为冦钞。敦煌太守率兵掩击克敌全师,可谓不世之奇勋,而汉史不著其事,盖其时朝多秕政,妨功害能者众,边郡文簿壅於上闻故也。而此石经久犹存,岂非抑於一时而彰於千载耶。黄易临写并识。

 




21.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纵:26.4cm,横(半幅):14.1cm
  此为清乾隆拓本,五开跋三开半,黄易鉴藏,题跋。
  碑立于汉永和二年(137年)。碑文记述汉敦煌太守裴岑之战功事略。书体为古隶,系由篆入隶之体,雄健生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古茂雄深,得秦相笔意。碑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题跋:右敦煌太守裴岑石刻真迹,乾隆庚子七月梦珠兄在迪化城觅此寄示云,此石近甚剥落,凸处光滑如珠不易拓。来年仲秋蒙恩放还,计过巴里坤正严冬风雪之时,恐难拓取,故觅此先寄。塞外荒寒风景,闻之黯肰。细辨此碑,波折劲古,与昔从纪晓岚阁学处双钩原本较勘无不悉合,惟纪本作立德祠,褚千峰《金石图》作立海祠,今观此拓颇类字,则褚本以有所据,然文义又不可解,存以俟考。余思得此碑十有余年,一旦获之何异夜明入手,殆与明年弟兄握手同此欣庆也。黄易又识于任城尊古行斋。

 




22.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纵:27.1cm,横(半开):15cm1995年日本宇野雪村捐赠。
  此为乾隆癸丑拓本,五开跋二开半,黄易鉴藏,题签、题跋并钤小蓬莱阁印。
  碑立于汉永和二年(137年)。碑文记述汉敦煌太守裴岑之战功事略。书体为古隶,系由篆入隶之体,雄健生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古茂雄深,得秦相笔意。碑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为此册题跋:此碑远在塞外,旧拓罕覩。自乾隆二十二年裘文达公按行西域以搨本携归,求者日众,戍卒、居民摹刻射利,遂致鱼目混淆,故世所传本多雁鼎也。是册为翁覃谿宫詹寄赠二本,来书云,此即文达公丁丑年所搨本也,较诸近年搨本似为有据。因装裱成册什袭藏之。惜其地远,搨手不精,以致浓淡失神。恨不亲至碑下搨之为快耳。

 




23.成阳灵台碑

 

纵:33cm,横(半幅):19.5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宋翻刻,明拓本。九开,跋四开,黄易鉴藏,题签、题跋并钤黄小松珍藏印
  碑立于汉建宁五年(172年)。碑文记颂尧母功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成阳灵台》笔法丰茂浑劲,《杨统》、《杨著》似之。
  此为黄小松汉魏五碑之一,系翻刻本。黄易考证后益信此本必从祖石摹出也,定为重刻成阳灵台碑宋拓本。后人则更倾向于认为是宋翻明拓。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24.都官是吾残碑

 

纵:104cm,横:53.5cm
  此为清出土初拓本,首行字左上角稍损,末行延光上之字完好。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碑立于汉延光四年(125年)。书体非隶非篆,似符印之字,屈曲古劲。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以隶笔作缪篆,亦可附于西汉八分
  碑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修诸城超然台时得自土中,下作锐角;后移置县治门外,当时尚不被人所重。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寿光知县宫懋勘灾至县,识此碑为汉隶,即椎拓以去。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后,宫懋再知诸城,乃以其嵌于内堂之东垣,并以亭护之,自此碑始大显于世。民国元年(1912年)移至学宫。1958时,作了铺路石,1961年之后,几经查寻,迄无下落。黄易所此藏清出土初拓本殊可宝贵。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25.敦煌长史武班碑

 

纵:172.6cm,横:76.5cm
  此为清初拓本,尚存二百五十八字。
  碑立于汉建和元年(147年)。碑文记述武班生平及功德。碑文书法方正典雅,近似《史晨碑》。碑末署书者姓名纪伯允,在汉碑中少有。碑现藏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26.黄易镜研拓本合辑·武氏石室石柱砚铭

 

此为清拓本,二册凡六十三开。黄易鉴藏,题签、释文并钤小松所得金石汉画室印。
《黄易镜研拓本合辑书装》分二册,黄易分别题签镜铭乾隆甲寅七月钱塘黄易收藏砚铭秋影盦藏玩。其中《汉武氏石室石柱砚铭》分拓共3张,刻字云:汉武氏石室碎石柱,因材为研补刻缺字。黄易。”/“武梁祠像初搨本蔺相二字尚露。前石室此亭长三字今缺。”/“祥瑞图今少舟王胜三字。左右室今少’‘二字字已损。

 




27.孔林坟坛刻石册

 

纵:19.5cm,横:25.5cm
  此为清拓本。墨页,三开跋二开半,黄易鉴藏,题跋并钤小松所得金石汉画室印。
  此册包括況其卿坟坛字与上谷府卿坟坛字。石刻年代为新莽居摄二年(7年)。石上铭文记汉上谷郡丞和況其县丞造坛祭祀之事。篆书古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体皆方扁,笔益茂密。石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此石系我国发现的最早刻石之一。宋时虽有著录,但未有宋拓本流传。字文刻在石中深坎下,小不易拓,拓本多不精,明拓与清拓无大差别。书体汉篆少又漫漶。其官职年月也可作资料,颇具历史研究价值。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28.孔谦墓碣

 

纵:26cm,横:12.5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清拓本。三开半,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墓碣立于汉永兴二年(154年)。碑文记述了孔子第二十世孙孔谦的生平事迹。隶法佳,以淳厚胜。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丰茂则有《孔谦》、《校官》。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29.孔子见老子画象

 

纵:38cm,横:165cm
  此为清拓本。黄易刻跋。
  该石描绘了鲁昭公与孔子同车适周,向老子问礼的历史故事。此《孔子见老子画象》系武氏祠画像石之一。石原在山东嘉祥紫云山,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黄易访得移至济宁州学。此石出土较早,且有榜题,堪称诸多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石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0.郎中郑固碑

 

纵:24cm,横:14cm马衡捐赠。
  此为清末拓本,十三开,七行字末笔已连石花。
  碑立于汉延熹元年(158年)。字形扁阔,结体端严,点画多程式化。书风同《乙瑛碑》,亦是折锋使转,但奇丽稍逊。杨守敬《平碑记》云:古健雅洁,在汉隶亦称杰作,尤少积气,《礼器》之亚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郑固》端整古秀,其碑侧纵肆,姿意尤远。碑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1.郎中郑固碑

 

纵:24.2cm,横(半开):14.4cm。吴兆璜、臧华云捐赠。
  此为清早期拓本,十三开,二行典籍字完好。
  碑立于汉延熹元年(158年)。字形扁阔,结体端严,点画多程式化。书风同《乙瑛碑》,亦是折锋使转,但奇丽稍逊。杨守敬《平碑记》云:古健雅洁,在汉隶亦称杰作,尤少积气,《礼器》之亚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郑固》端整古秀,其碑侧纵肆,姿意尤远。碑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2.鲁孔子庙碑

 

纵:22.5cm,横(半开):11.7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明拓本,二十三开,部可见,大圣之才字左未损连,千载字左上角部尚存,谓崇二字亦未损连。黄易鉴藏,钤小松印。
  碑立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碑文记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封为宗圣侯,使司孔子之释奠,修理孔庙之事。结体严整,书风淳古,气势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鲜于璜碑》、《张迁碑》等一脉相承,为魏隶代表妙迹。洪适《隶释》云: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杨守敬《平碑记》云:此碑以方正板实胜,略不满者,稍带寒俭气,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种,惟北齐少似之者。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3.鲁相谒孔庙残碑

 

纵:94cm,横:63cm,侧纵:109cm,横:24.5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清拓本,二张。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碑刻文结体方整丰肥,宽博厚重,神采甚似《鲁峻碑》。碑阴昔无拓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年)十二月,何梦华洗出拓之。碑字漫漶不可读,何梦华洗石精拓墨本,可辨识之字较多,阴侧何氏拓本字多可见,题字亦较清晰。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还收藏有乾隆己酉何梦华拓寄的《颜氏汉残碑》及碑阴即《竹叶碑》,亦为何梦华洗碑精拓本。又,黄易曾作《涤碑图》,记乾隆己酉冬何梦华在曲阜孔庙得《史晨碑》下段和洗《鲁相谒孔庙残碑》、《竹叶碑》之事,惜该画已散佚,不知所终。

 




34.泰山都尉孔宙碑

 

纵:25cm,横:13.5cm
  此为明末拓本,四十五开半,十行凡百印高字损半,十四行殁垂令名字右上部完好,即殁字头本。黄易鉴藏,钤黄小松印。
  碑立于汉延熹七年(164年)。碑文书法齐整,波撇并出,无一字不飞动,无一字不规矩。碑阴书法亦淳厚。朱彝尊《曝书亭集》云:孔宙碑》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孔宙碑阴》笔意深古,昔人以为如蛰虫盘屈,深冬自卫,真善为譬者。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5.尉氏令郑季宣碑

 

纵:133.5cm,横:92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乾隆五十一年升碑后初拓本,二张,碑阳驾贼以后二十余字尚存。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汉画室“”印。
  碑立于汉中平三年(186年)。碑文记郑季宣德政及卒葬年月。方朔评其书结构淳古,风神飘逸,隶中佳品。碑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汉郑季宣碑碑阳残泐且距墙很近,只能摩挲而无法传拓,早期拓本大多只有碑阴。翁方纲绘图考字甚详,他与张力臣见碑下部为土所封,深以为憾。黄易乾隆五十一年(1786)为卫河通判时,翁方纲促其升碑全拓其正面。黄易即与刘永铨、王所礼等将碑移动,去掉下埋之土,遂碑阳得71字,又4半字,碑阴得157字。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记载:小松寄来所拓碑与阴皆用极宽长之纸,四边留空中间石本,凡高四尺六寸,横宽三寸。而正面穿上之额竟不可见,盖穿以上皆全泐无复石膚矣。该碑石质极鬆,幸出土无损,黄易又作二石柱夹之,嵌置坚牢并镌跋碑侧以志之,用心可谓良苦。升碑已颇费周章,椎拓则更为艰难,小松致潭溪札云:石质最鬆,施椎即落,拓时本欲去其下座升高,验下半有字否。因石质一动即损,不敢虔张也。故而,即使是升碑初拓本,也并非皆能显现升碑全貌,年深日久则更是如此。又碑下座两石夹嵌外低内高,所以拓本正碑短而碑阴长。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6.尉氏令郑季宣碑

 

纵:30.5cm,横:43cm
  此为明拓本,十二开跋一开半,仅碑阴,缺下段。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汉画室印。
  碑立于汉中平三年(186年)。碑文记郑季宣德政及卒葬年月。方朔评其书结构淳古,风神飘逸,隶中佳品。碑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7.五凤二年刻石(鲁孝王刻石)

 

纵:25.9cm,横(半开):26.35cm
  此为清初拓本,墨页三开跋三开半,高德裔跋未损。
  石刻于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金明昌二年(1191)开州刺史高德裔监修孔庙时,在鲁灵光殿遗址西南三十步太子钓鱼池得之。书家多断为隶书定型的例证。康有为也认为此刻石为汉隶之始。石现存山东曲阜市汉魏碑刻陈列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8.武氏祠·武氏石阙铭武梁祠画像册

 

武氏祠·武氏石阙铭武梁祠画像册,纵:27.6cm不等,横:44cm不等。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清拓本,四册凡七十一开。
  武氏祠始建于汉建和元年(147年)。武氏石阙形制为双檐子母阙,各高3.4米,阙身、阙斗和基座部分刻有仙人、禽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车骑人物等各种图案40余幅。   第一册《武梁祠石阙铭》也称《孝子武始公等造石阙铭》。铭为隶书,8行,前七行每行12字,末行9字。此阙刻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铭文记述了造阙时间、耗资情况及用石工等内容。此阙铭文之字较小,但不失精劲工稳之风采。杨守敬《平碑记》中说:漠隶之小者,无过于此,赵德甫称为遒劲,史庆长赞其精稳,洵足楷式百代。铭文记述了造阙时间、耗资情况及用石工等内容。书法行笔健实,结体稳重,字虽较小,仍不失方劲质朴。阙现藏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9.武梁祠堂画象题字

 

纵:22.5cm,横:1932.5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清乾隆拓本。黄易鉴藏,题签、题跋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
  此石刻画像年代约在汉建和元年(147年)前后。字取横势,粗细相同,起笔藏锋,收笔回锋,波尾常现大挑;折角圆和,结构严密,十分注意穿插与避让的关系;笔势刚健,书法雄劲,形态潇洒飞逸,气韵盎然;文字布局生动,突拔中蕴含温和的大度。石现藏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其题跋:武梁祠像,乾隆丙午秋易访得于嘉祥县紫云山。较洪丞相《隶续》所图虽缺休屠像李氏遗孤忠孝李善数行,却多出伯榆等字洪所未录。曾子一版内著号来方四字前人辨识多误,今获新拓本始灼然无疑也。钱塘黄易手装于张秋官署之汉画室内。黄易在他所绘的《得碑十二图·紫云山探碑图》中也对此事另有记述。

 




40.熹平断碑

 

纵:67cm,横:64.5cm马衡捐赠。
  此为清拓本,自乾隆至道光年跋均存。
  碑约立于汉熹平年间。碑文结体端谨,风格淳厚,方朔评其书淳实跌宕。属于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在其《得碑十二图·小蓬莱阁贺碑图》题跋中记述:乾隆癸丑十月十有九日,余马齿五十之辰,戚友咸集。余避喧泗河,遣工拓碑,得熹平二年半碑于曲阜东门外,喜极,命酒,邀李铁桥醉赏,同志者闻之共来作贺。时阮宫詹芸台按试曲阜,求其移碑,颜氏与竹叶碑共存焉。

 




41.执金吾丞武荣碑

 

纵:29cm,横:14cm
  此为清拓本,七开,首行孝经论语字已泐,仅存下钩处,字右上半已损。黄易鉴藏,钤小蓬莱阁金石印。
  碑立于汉永康元年(167年)。碑文记武荣学优则仕及因桓帝驾崩悲痛过甚而逝等事。书风淳古而峭健,流丽而圆活,为汉碑佳品,亦书法正宗。碑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42.朱龟碑

 

纵:33cm,横(半开):19.5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宋翻刻,明拓本,八开跋六开半。黄易鉴藏,题签、题跋。
  碑立于汉中平二年(185年)。碑文记述朱龟生平事迹。翁方纲跋云:是碑书势多变方为圆,在汉隶中最接近篆者。杨守敬跋云:秀雅流丽,亦佳品也。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朱龟碑》为黄小松汉魏五碑之一,系翻刻本。黄易认为此碑宋纸旧拓,虽重刻亦希有之迹,定为重刻汉故幽州刺史朱君之碑宋拓本。后人则更倾向于认为是宋翻明拓。

 




43.朱君长刻石

 

纵:72cm,横:64cm马衡捐赠。
  此为乾隆年刻黄小松跋后较早拓本。
朱君长一石隶书三字,由黄易发现并移至济宁州学,翁方纲等人刻跋,无年代,诸多跋语定为汉代。虽只三字,但字形无拘无束,确立了自己的特有风采,评者认为颇类曲阜两《坟坛》笔意。在碑学大盛之时,朱君长的独特神韵,使人耳目一新,备受时人推崇。翁方纲云:此三字不著时代,然真汉隶也,以书势自定时代耳。方朔云:结构淳古,风神飘逸,隶中佳品。石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44.竹叶碑

 

纵:113.5cm,横:62.5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清未断精拓本,二张。
  碑上缺蚀似竹叶状,故名竹叶碑。因碑阳字存之甚少,故拓之亦少。碑阴乾嘉拓本尚未断。至嘉道间已断为五石,碑额存右上角,碑文为四,最下左一石已有裂纹。以后额右一石佚,最下左一石又断为三,成为小六石本。马子云《碑帖鉴定》云:此碑阴之字书法秀丽,惜损之过甚。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45.胶东令王君断碑


纵:55.7cm,横:84.6cm马衡捐赠。
  此为清拓本。
  碑立于三国魏黄初五年(225年)。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出土于济宁。碑文隶书,存上截18行,每行9字。书法方整峻拔。下刻有李东琪题记。该碑现下落不明。
  李东琪,字铁桥,济宁人,好碑,与黄易志趣相投。黄易《跋李铁桥小照》云:济宁学宫汉碑向止五通,李兄铁桥初得胶东令王君碑於庙门古松根,继得庐江太守范式碑於棂星门墙下。翁方纲《复初斋集外诗》中有得石图歌,图为黄小松画济宁李铁桥於州学古松下得汉胶东令王君庙碑事也。事在乙未夏,予已有诗。可见黄易得知李铁桥发现《胶东令王君残碑》十分兴奋,并以其特有的处事风格,图以纪事广为传播。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46.庐江太守范式碑册

 

纵:22cm,横:11cm马衡捐赠。
  此为清重出土拓本,十九开,字未连,有碑阴并刻跋。
  碑立于三国魏青龙三年(235年)。原位于山东嘉祥县东南纸坊村范式墓前,宋以后断而入土。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出土,仅存上半截。碑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刻跋记范巨卿碑额既出后,正碑久寻不得。有古搨本方思补刻,今李铁桥寻得,石复见碑阴,字数虽缺少而体势森严,神味完足,实为快事。乾隆己酉三月。另,范式墓位于嘉祥县纸坊镇大鼎山附近,19633月当地村民取土时发现。

 




47.食斋祠园画像石

 

食斋祠园画像石,东汉,高68.5cm,宽40cm
  石面主体为一人物刻像。人物为正面形象,平冠长裾,双臂交叉上抱于胸前,左手持斧,右手持钩,应为逝者画像。石面左侧刻铭文食斋祠园14字,隶书体。祠园为祭祀逝者的处所。《居贞草堂汉晋石影》著录。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 沙龙公众平台,更多精彩等着您!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