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流经张村的西水河,河上有条老女桥,桥上有个动人故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张村位于大泽镇西北面,与大泽田金、潮透、沙冲等村相邻。西有西水河流经村庄,北有石船山作屏障,整个村庄依山傍水,呈U字形分布。全村现有常住人口2900多人,农田用地2千多亩,村集体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污染较少,自然环境优美。


该村名的由来见本报曾报道的《原是黄姓  缘何“张村”》。

(点击蓝色字体可浏览该文)



流经张村的西水河,

河上有条桥叫老女桥,

此桥一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本期美丽乡村游,记者带你走进张村,寻找背后动人的故事。



老女桥的传说


近日,记者来到张村,在本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沿着鱼塘边直走,在一大片草丛中,终于找到了老女桥。老女桥目前保留完好,高约3米、长约15米、宽约1米,桥上还清楚地看到“老女桥民国十年仲秋重修”的字样。

相传清朝末年,张村仁寿里有个叫黄富友的商人,在村里经营生意。他有一个女儿叫黄艳丽,生得眉清目秀,口齿伶俐,知书识礼,因经常帮父亲在店铺卖豆腐制品,所以村里人都称她“豆腐西施”。

黄艳丽18岁时,与司前河桥一户人家订下婚约,并择好了吉日,将要出嫁。不料出嫁当天,天降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雨水把跨过西水河的主要石桥冲毁了(这是过去村民通往沙冲、司前的主要通道),黄艳丽就这样被耽误了婚期。

根据封建习俗,婚期耽误是不吉利的。于是黄艳丽决定自此终身不嫁,并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捐出来为村民修建了一条跨越西水河的桥,从此,张村村民再也不担心因风雨阻断而过不了西水河。

村民为了感谢黄艳丽的贡献,将此桥命名为“老女桥”,桥名一直沿用至今。

坊间流传此桥始建于民国十年,而据本地民俗专家林福杰考证,老女桥早于万历县志便有记载,“在张村,昔有女老而不嫁,悉以奁资建”。乾隆元年(1736)贡生吴琨重修,民国十年(1921年)再重修。

记者从村民策叔口中了解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往沙冲、司前的道路已变成宽广平坦的公路,老女桥现已荒废弃用。记者站在桥上看到,西水河早已不复当年的汹涌,水面杂草丛生,有的还蔓延上了桥头,老女桥也早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纵使铁栏杆锈迹斑斑,却依然屹立在西水河畔,向人细说一段动人的故事。



曾经繁闹一时的三合坊





张村依水而立村,据策叔介绍,西水河过去有不少商船往来,因而张村成为商贾集聚之地,繁盛一时。三合坊就是以前张村最繁盛热闹的地方。

三合坊位于张村西北面,坊前有河流经过,坊后是一大片田野,房屋坐北向南,呈线状分布。房屋大多是清式风格,青砖瓦顶结构,个别屋檐雕刻精致。在三合坊的后方,还有两座西式高楼坐落在田野之中,相互对称,呈互相呼应之势,是张村最高的楼屋。


记者进入其中一座观察发现,楼屋保存得比较完好,外观如碉楼,共有5层高,每层设有两间房间。在楼顶能够眺望整个村庄的全貌。

据业主黄真球先生介绍,这两座楼已有70多年历史,是他爷爷及兄弟经营生意致富后修建的。两座楼风格一致,相互对称,寓意宗族兄弟之间团结、相互照应之意。




三合坊西南处,有一棵大榕树,村里人叫“三合大榕”。据策叔介绍,此榕树年份不详,今年60岁的他,小时候已经跟一大群小朋友在这里玩耍,大人在树下乘凉、休憩,很是热闹。

然而,随着西水河的繁闹不再,三合坊也慢慢变得冷清。“现在三合坊属旧村,村民几乎都搬到外地或者新村居住了。”策叔说。



船山古寺独流芳



张村的北面就是石船山,简称“船山”,据说是因为山顶有一巨石呈船状,故以此命名。山腰建有一古寺名曰“船山古寺”。

记者跟随指引,进入船山古寺。寺庙坐落于半山腰,丛树环抱,寺内环境干净清幽,常年有人打理。据介绍,寺内有一棵姻缘树,一口井,常年香火鼎盛。



据张村村委会收集整理成册的《张村基源》显示,船山古寺最早建于明弘治二年,整座古寺分正殿、后殿,中间有一天井,古寺左右边有驿房。民国时期,曾被敌伪占作情报联络站。1958年,船山古寺被拆掉,砖材被运往大泽修建会堂。现在的古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各方筹资兴建而成。 

据介绍

  张村素有一寺一校四庙五桥九祠十榕二十井之说。一寺就是指“船山古寺”,其他除了上述介绍的“老女桥”、三合大榕等,还有石桥、弯头桥、永思黄宗祠、北帝庙等众多古迹。然而,有不少古迹由于时过境迁已难以找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