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森林公园的山路上去,左边通往寿山村,右边是宦溪。
寿山村是寿山石雕的材质源头,也接近几个本土旅游景点,时常人来人往。鼓岭则是历史人文自然风景俱佳,老景点新整合,上去的人挺多。宦溪介于寿山鼓岭之间,是往来经过之地,谈不上什么热闹的点。
因为就住在五四北,时间有限的话,去宦溪的北岭黄牛馆吃饭比较适宜,能短暂离开城区,不失为一种放松。一碗牛杂汤,在那种状态下,怎么吃都美味。
虽不受自驾者青睐,但一提起宦溪,福州漆艺人第一反应是亲切的,那里有几位漆业前辈和当代艺术家的工作室,特别是唐明修老师。旁边的云顶别墅区,也会把宦溪的漆艺氛围拿出来谈,拍成短片,在售楼处循环播放。
这次上山,是去拜访雷禺。
雷禺,《雷雨》的雷,曹禺的禺。雷禺是唐明修老师的学生。
我与雷禺见面次数不多,这些年时不时都有联系。她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跟唐老师在山里又学习了一年多,做漆、种菜、养狗、晒太阳,沉下心,从一草一木和山丘溪流中感受自然,再以漆语言介入,化成创作。习惯这种状态就很难离开了,如果窗外每天都是工地和堵车按喇叭的声音,路上穿梭着各类豪车和缓慢前行的快递小车,漆人很难平复下来。漆艺不是一件犀利的要去针砭时弊把握时代脉搏揭露社会真相的事,而是拨开尘世迷雾隔开时髦概念退避三舍的工作方式。所以一走进雷禺的院子,我和同行的师傅周金就兴奋不已。
这是每一个漆艺人的理想生活范本,这里是雷禺和黄群生的漆艺工作室。
这个院子是雷禺和学长黄群生找遍了整个宦溪才“淘”到的,跟房东协商后,以装修投入换使用权限。地点就在路边,一条狭窄的水泥路蜿蜒而上,立刻进入闹中取静的农家生活。
这种院子在宦溪这个位置已经很少见了,闽侯县大湖乡还有不少,只是车程远小路多,从业往来稍许不便。我的工作室就在靠近宦溪山下的鹅峰村,与雷禺工作室地图直线距离约5公里,若是平地,开车不到10分钟。好在现在路修得很好,加了一段上山的高架钢桥,即便是从森林公园山路绕上去,也才20来分钟。
从山路看福州城区
厅堂牌匾上写的是“贞烈可风”
漆艺工作室处在这个牌匾下,有一种复杂的感觉
仿佛,你的坚守,有确信的价值,又有些奇怪
是主动的?被动的?
还好,漆艺人的持守,不为牌匾,只是活着本身。
修修补补,涂涂刷刷
几百年前的,解放后的,现在的
各种元素
揉合在一起,也不显得杂乱
茶室也是工作间,状态一键转换
原有的材料和空间用途
正好做新的修葺
比如在烟囱里塞一个花瓶
雷禺最近接了点活,忙于打磨
她有些腰椎间盘突出
弯腰容易疼痛
所以打磨台放高一点
漆艺人在一起聊什么呢?
吟诗作赋,成功心得?
吃喝玩乐,潇洒人生?
漆艺理想,技巧知识?
银行存款,区块链?
…………
醒醒吧,快到站了
还是说说烦躁挣扎抱怨牢骚吧。
雷禺身上有学者的气质
像她的老师
茶室靠近小路
不时有邻居经过
我们透过落地窗相互打量
互为人文风景
山里的水清甜,适合泡茶
喝茶还有零食吃
我的工作室很少放零食
怪不得来找我的人不多
想当年
我去雷禺的同乡,邱启敬老师的工作室喝茶
几乎吃光了他所有的牛肉干
相比较工作喝茶区和院子,这个展厅有些小
小而精致
正常来说,展厅要大于工作间
展示需要空间撑起来
但这样也很好了,至少是独立的
我到现在都没有独立的展厅
漆器漆画都是乱摆,像仓库一样
既希望于有个展厅摆
又希望东西都售出,没得摆
纠结的心态
侧边的屋子,做成书房和客房
一个放松惬意的阅读环境
小阁楼日式风 侘寂风
打开小窗户,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旁边的二层小楼是生活区
睡觉晒衣服做饭
雷禺说不喜欢吃肉,爱吃海鲜
连江海边长大的人对海鲜是挑剔的
山里没有好吃的海鲜
邻居又时常拿一些蔬菜过来
干脆就每天素食好了
雷禺简单做了两菜一汤
没放味精
萝卜和花菜很好吃
平时都大鱼大肉
到山里吃菜喝红茶
坦诚聊天,大声讲话
没有遮掩,有什么说什么
甚是爽快
谢谢雷禺
吃完再喝了一泡茶
我们就下山了
山下有一堆的事情要做
一堆的问题要去解决
这里有一个小公园观景台
是比较宽阔地俯瞰城区的亭子
这是我心目中的漆艺理想生活,很羡慕雷禺和黄群生正在过着这种生活,但我们也深知古朴文艺的外表下,自有其冷暖甘苦。理想是需要付出辛劳和承受压力的,漆艺这条路,一旦开始,就很难放弃,这就是漆的粘性吧。当你沉浸在一个器形的考量,一张漆画的布局和元素里,甚至因为瓶颈而需要暂时离开安静思考时,那种快乐也是由衷的。
好了,唠叨完了,接下来分享一下雷禺和黄群生的漆艺作品。
雷禺作品
黄群生作品
有人说,人生有两杯酒,一杯苦,一杯甜
如果你先喝甜的,那剩下的一杯就是苦的
如果你先喝苦的,那后面就是甜的
想想那杯甜的,坚持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