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宿州老城墙:那些鲜有人知的故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自古以来,关于城墙的描绘,就在正史、方志、文学作品或绘图绘画中大量存在。城墙不仅是古代城市的标志,而且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等多门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成为研究城市发展的独特角度。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墙,都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宿州古城墙始筑于唐元和四年,时为土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垒石为基,用大砖筑墙。历代多次重修。

古城墙上有扶疏亭,始建于宋代,中间几经毁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修,已建成殿堂五间。据《明·宿州志·古迹志》记载:“东坡守徐时,遗墨竹一本于宿,好事者刻诸石,构厅处之,名曰扶疏。”“扶疏余韵”为古宿州八景之一。

 明清时期,老城墙为宿州州衙的后墙,其前院有谯楼,用作守望和报更,古宿州八景中的“谯楼暮鼓”,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驻足。

岁月流转,时光向前。如今,虽然刻有苏轼墨竹图的石碑还在,但谯楼已毁,闻不到暮鼓声。只有老城墙依然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苍茫。


  老城墙承载厚重历史

宿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为“兵家必争,群雄逐鹿”之地。隋唐大运河的开凿,让宿州不再仅是南北交通的中心,更是东西水上交通的咽喉。正因如此,宿州古城的战略地位异常重要。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宿州本徐州符离县也,元和四年以其地南临汴河,有埇桥为轴舻之会。”唐宪宗时,淮西叛乱,曾拥兵埇桥,一时漕运断绝,四面交通阻塞,,造成政局不稳。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析徐州的符离县、蕲县及泗州的虹县置宿州,加强对此地的管理和控制。古城墙也就始建于那时。

唐代建设的宿州城墙是用土筑成,经历岁月和风雨后损坏。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垒石为基,用大砖筑墙,周长1115丈(约3716米),共有垛堞2230个,连垛堞高三丈三尺(11米)厚二丈五尺(约8.3米)。城墙辟有四门,东门曰:“望淮”;西门曰:“连汴”;南门曰:“阜财”;北门:“拱辰”。每方城门上建一戍楼,作打更守城之用。城外筑月城用以巩固城防,城下挖有城壕,长8里180步。由于兵火破坏,风雨侵蚀等种种原因,到上世纪70年代仅遗留下不足300米作为原宿县人民政府的北院墙,现为埇桥区政府的后墙。

现古城墙仅存北环城路一段,长256米,宽24米,高10米,垒石为基青砖砌墙,内置夯土。中段有石砌马面,长18米,高11米。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古城墙的保护力度并进行了加固维修。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多次来到宿州,并留下了墨竹图,本地人筑亭处之,便是扶疏亭。从宋代至今,扶疏亭几经毁建。现古城墙上有殿堂五间,刻有墨竹图的石碑(疏竹碑)便嵌在其西墙上。

在古城墙的东端有惠义堂,原为清代宿州衙署办公场所之一,为传统明三暗五古建筑,1998年在原址基础上重建,现为宿州市文物管理局办公场所。目前,该建筑保护较好,与古城墙、扶疏亭连成一体,成为我市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

 疏竹碑前怀苏轼


在埇桥区政府的办公楼后的老城墙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内墙的西侧,嵌有一方青灰色石碑,长约三市尺高约二市尺,石面上以精致而劲健的笔画镌刻着一幅墨竹,竹子下方刻有五言四句诗: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冷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下款署东坡居士,没有年月,没有署款,行书字体。这便是疏竹碑了,它见证了苏轼的一段生活轨迹,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据《明·宿州志·古迹志》记载:“东坡守徐时,遗墨竹一本于宿,好事者刻诸石,构厅处之,名曰扶疏。元季毁于兵,明弘治间知州曾显,追寻旧刻,得残碑两块,重建了扶疏亭。”从史料中,可以得知,扶疏亭始建于宋代,中间几经毁建。上世纪80年代重修,已建成殿堂五间。

苏轼,字东坡,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之中占有三席,足见其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苏轼是全能型的文学巨匠,除了古文写得好外,还被誉为“诗词圣手”,也是美术家、书法家。苏轼出生于竹之乡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在竹子的姿影中长大,他一生崇尚竹子的高风亮节并善于画竹,他的才华及气概,通过笔墨在竹的形象中得到淋漓地展现。

苏轼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疏竹碑题诗是他《和李太白并序》的前四句,作于元丰七年(1084年)五月,是一首依韵合唱李白诗歌而作。而赠与宿州知州墨竹图的时间,可能就在作此诗后不久。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曾经数次踏足宿州,留下了丰富的美文,他在《南乡子·宿州上元》一词中,称宿州为“此去淮南第一州”。

苏轼任徐州知州时,结交了一些朋友,在附近也置有田园。其长子苏迈的晚年就在宿州、徐州两地生活,死后葬于今萧县皇藏峪风景区北侧无艳泉。苏迈之子苏符在徐、宿一带代代繁衍,至今已经800多年。

苏轼与宿州的缘分,增添了这里的文化底蕴,也是宿州人一笔精神文化财富。站在疏竹碑前,怀念这位大文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和“西北望,射天狼”的气概,这一幕幕画面都在脑海中浮现。

“墨宝真千古,坡翁妙笔留。烟云曾画竹,风雨自鸣秋。潇洒心如寄,婆娑影不收。此间无俗韵,亭外月衔钩。”明代李心锐的这首诗,不仅描述了宿州八景之一的“扶疏余韵”,更是对苏轼竹子般品格的一种感怀。如今读起来,仍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谯楼不在古迹犹存


 “叠叠衙前鼓,听来暮色幽。霜风催画角,星月动谯楼。响震三更梦,声传四野秋。渔阳同感慨,挝破古今愁。”

 谯楼及鼓楼,坐落于旧州治前庭(今埇桥区人民政府前院),明成化十九年伐石筑台建成,颇为宏伟。楼上有人专司守更报时,每当晚霞似火,月明薄暮之际,楼上便有鼓声可闻,便是古宿州八景中的“谯楼暮鼓”。

穿过岁月的年轮,吟诵着古人的诗句,来到埇桥区政府院内,谯楼已经不复存在,自然是听不到声声暮鼓了,但宿州州衙建筑群,依然在那里,披着历史的尘埃,古风犹存。

 宿州古城,原城址规模较大,因经济富庶和交通便利,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保存较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古城墙始筑于唐代,、经济、文化地位都相当高,具有一定的防御战略功能,一直作为县级政府所在地。扶疏亭、惠义堂也一直都是作为政府办公场所。宿州州衙建筑群较为珍贵,不仅见证宿州历史,而且是淮河流域文化的一处重要文物迹象,在学术研究、文化探讨和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具有许多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宿州州衙建筑群,历年来都是我市文物保护的重点对象之一。1987年10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埇桥区政府拨专款27万元维修,同年2003年,由我市文物管理部门已经在城墙上面树立保护标志,划定了城墙北至护城河,南至埇桥区政府院内,东西至居民区的保护范围,控制情况目前较好,但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古城墙的保护迫在眉睫。

目前,,并积极争取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好地保护这一城市历史的珍贵遗存。

    

时光前行 情怀不变

随着城市的发展,附近的插花庙、土祠巷、龙祠巷以及插花娘娘庙与香山庙旧址等被拆除,这段老城墙显得越来越孤单了。一些宿城的老居民,将老城中的老景拍照留存。爱好文史和摄影的“大泽听风”,就在春暖花开时,专门拍摄了一组《老城墙的春天》,明艳的花朵、翠绿的枝叶、古色的墙砖,在同一个时空中碰撞,有着很强的艺术感。

 老城墙所在的院落就是当时的各级党政机关所在地。后面有许多老宿县人常去的扶疏亭。这是富含文化底蕴的一个古迹景点,老城墙院内有棵大皂角树、还有个小紫竹园,人们闲暇之余会在里面走走,聊聊天。

 最热闹的就数老城墙边皇城路北侧的小树林里了,那时候这里是老宿县人拉呱、吹牛的好去处。从城墙根到往北的小石桥附近那一片,遛鸟的,弹琴的、说书、唱唱的等等。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附近猫狗交易市场,开市的时候会有斗狗的,逗鹌鹑的,卖糖人、面糖、红芋糖的,卖篦子的,锵刀磨剪子的……

随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老城墙这个曾经的地标,也逐渐淹没在城市的高楼群里。虽然时间不停地向前走,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但是积淀下来厚重的文化,抹不去历史的记忆。

来源:综合网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惊喜>>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