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苏州 | 花间堂·探花府,梁柱砖瓦间的江南时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虽然离繁华热闹的观前街只隔一条街,可钮家巷却终年幽深安静。在巷子西首,林木掩隐中坐落着一片中式建筑:清代状元潘世恩的故居


历史渊源

潘世恩”三字,在苏州赫赫有名。他所在的潘氏一脉,人称“贵潘”,共出过1名状元、8名进士和16名举人。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潘世恩出生于吴县(今苏州)。他16岁应“童子试”,弱冠之年中举,25岁就中了状元。潘世恩为官50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

1
驻足繁华深处,感受大隐于市


在与路相依平江河上,一座座石桥又连通起了一条条古巷,潘宅便深藏在这样的巷子里。如今,它已化身为花间堂·探花府,静静地伫立在南石子街上。小巷平素十分安静,偶有读书声传来,也是一片清朗。在一片粉墙黛瓦之间,潘宅的大门低调内敛,只有镌刻于门楣之上的“探花府”三个字,隐隐透出名门望族的富贵与风雅。



2
取法于圆明园,尽显深宅风范


潘宅因收藏国之珍宝“大盂鼎”和“大克鼎”而闻名于世花间堂之所以将其命名为探花府,是因为国宝的收藏者潘祖荫曾中得探花。潘宅占地3150平方米,正落由门厅、茶厅、正厅、内厅(攀古楼)、走马楼五进组成,且五进皆为楼屋,这在苏州大型古宅中实属特例。



四座四合院由五进楼厅围合而成,步入其中,一座比一座宽敞,一座比一座恢宏,一座比一进座精美,特别是潘家专门用来收藏青铜器的攀古楼,其前后两院,庑廊高大,户窗敞朗,砖雕精美、凭栏梁枋的木刻无不隽秀细腻。



在攀古楼两侧回廊,木楼板皆采用长11米的整块原木,上面还曾铺设磨细方砖,据说为潘氏收藏所需,既防火防潮,又能避免沉重的青铜器皿在搬运时伤及地板。

在回廊的墙壁上,还有两处瞭望口,口洞成圆形,内置一块可推拉的大方砖,有通风、采光、瞭望、射击的功能,这在苏州古建中所见极少,目前仅发现潘宅一处,若非名门深府,绝无此等配置。 


3
参照名家手稿,重展贵潘风华


潘宅的建筑型制、总体布局、平面构成、立体造型、内部结构及细部装饰、庭院花木等进行深度还原,并运用正宗的古宅工法予以修缮。无论是木作、瓦作还是油漆作,都严格遵从古建筑的营造法式,用材也尽可能与原有构件保持统一,一柱一廊皆有渊源,一砖一瓦皆有来历。



宅子的东落原是潘家的花园,身处苏州,深得园林精髓,然而修缮前已面目全非。如今,三曲桥穿过一池碧水,太湖石环绕四周,玲珑多姿、堆叠有致。



假山之上,清泉泛漫而下,形如瀑布。山石之间,一座船舫临水而建,它外形似舟,却又置于陆地之上,因此俗称“旱船”,又叫不系舟,置身其中,不由得使人想起《红楼梦》里的藕香榭,同是在水畔,史湘云开海棠社,设螃蟹宴,一行人煮茶烫酒,吟诗作对,是何等地风雅!



而在潘宅,试想中秋月圆之夜,风吹细浪,宛如月下行船,若效红楼置以潘家蟹宴,再有昆曲度水而来,又该是何等地惬意!



园子的南面有花厅,称“竹山堂”,是主人会客的场所,现在则是花间堂·探花府的前台,从平江路过桥穿巷而来,犹如越过桃花源之隐秘入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引领之下,推门而入,于竹山堂欣然落座,立刻有热茶奉上,而苏州两千年的富贵雅,也伴着这淡淡的茶香,弥散开来。

(图文来自网络)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