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富林、石城人有几“巴闭”,看进来就知道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相关视频,建议在WIFI条件下播放:



龙须席,云安区富林镇上麦村流传最久的一门手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为流行,那时村里家家户户以编织龙须席为生计。如今,因为利薄加上制作工序烦琐,很多曾经的织席人现在连器具都丢掉了,但麦东林是个例外。



麦东林:

“以前姓麦的有上百户织的,现在只有我自己,我就说太公以前有这个聪明头脑发明这个手工艺,我就想保留下,别遗失了以前太公的创造发明,对太公的一种孝敬和留恋他们的手艺创作。”


龙须席所需的龙须草等原料都是麦东林自家种植的。龙须草与稻谷的时节差不多,每年收割两季,麦东林将它晒干,当宝贝一样储藏起来。



龙须席生产的工具难做,工艺难学。麦东林十二岁时就跟着爷爷学,如今他织席的器具仍是祖上传下来的。



麦东林:

“这部机是祖先传下来,几代人,四代人了,这条最重要,拿来压席草这条木最重要,全个过程最重要是这块格木,有讲究的,串草是挨着这个木底一路延续到这头的,你看住 来回有变化的,一眼进一眼出。”



闲暇时光里,织席成为麦东林夫妇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编织龙须席费时,纺车打麻绳,在织机上装绳、穿草、编织,可谓工序繁多。编织时须两人配合,一人穿草,一人编织,就算提前准备好串连用的麻绳,麦东林夫妇这样在一起织了三十多年的老搭档,织好一张上好的龙须席也要满满一天。


云安区的石城镇横洞村,这个被竹林萦绕的小山村,也以编织闻名,竹编是这里的特色。小溪两旁,山坡路边,房前屋后,都见缝插针地种着片片竹林,村子里散发着竹的清香。


张亚晚和妻子已经年过花甲,但还有一手灵活的竹编手艺。不声不响的张张亚晚把分拆好的竹篾堆在一起,编起竹活儿来,行云流水,那些竹签,竹条,在他的两只手里排兵布阵,阵形骤变,张弛有度。


每天重复着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动作,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单调枯燥,不过,张亚晚却乐在其中,十分专注。


张亚晚:

“人家交给你,就要用心去做。”


富林镇出产的龙须席,因草席编织更厚实、使用更舒适,其它地方又极少有类似的出产,所以更显珍贵。这也是寨塘村委麦姓家族世世代代传授下来的手工艺制品,云浮市已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龙须席坚固耐用,席不粘身,具有冬暖夏凉、自然清香的特点,一张龙须席用上三四十年,在当地也并非稀罕事,只是如今年轻人已经很少愿意去学这门手艺,麦东林觉得有些可惜。


麦东林:

“没心学,工序多,一张席要五个工,就算四百多块一张席,五个工一摊下去,一个工才多少钱,八十块左右一个工,就觉得不划算,人家去装修什么的一天都有两三百块,就对这个没什么兴趣了。”


整个村子里,仅有麦东林的农田里还种有龙须草,虽然只有一分田,但老麦看作宝贝似的,他说,闻着龙须草散发出的清香,他的脑海里就能勾画出先祖制作龙须席的热闹场面,他也就有继续编织龙须席这门传统手艺的冲动,因为,这份坚守是传统的延续,更是对先祖的传承!


麦东林:

“没人学基本上要失传,那不是很可惜,可惜都没办法的,人有百岁命吗,我想保留一下太前以前创造的手艺,代代传下去。”



同在富林,一种叫做“玲珑子母灯”的竹器与当地的习俗紧密相连。在云安富林等地,有每年正月初十要为前一年出生的男丁挂灯的习俗,这其中所挂的灯即是“玲珑子母灯”,这一习俗自明朝时传入云安,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制作玲珑子母灯最出名的,是富林旧所村卓铭坤老艺人一家,这门手艺随着卓家人从福建迁徙传到云安,卓老年少时随父辈学艺,结婚后将手艺也教给了妻子。四十多年间,夫妻俩也记不清为多少人家做过玲珑子母灯。


卓铭坤:

“七零年就结婚,七零年结婚阿姨就帮手,四十多年了,属于老拍档,既是夫妻又是拍档,没办法嫁给我就要做了。”


玲珑子母灯不论是材料的选取或画面的制作,都特别讲究。做骨架用的竹料,要选用重阳后的广宁黄竹,这样,开料、成型的质量才有保证。



玲珑子母灯制作集扎灯、制模、编织、雕刻、剪纸、书画等多种手工技艺于一身,非常复杂,除了要有精湛的技艺,也同样考验人的耐性。首先依灯大小要求裁取所需竹条的长度来制作灯笼,之后在灯笼外边描绘上各种图案,如人物、八仙、花鸟、仕女等。或用对联、利是钱、剪纸、镂空等图案,贴于灯体之上。在主体花灯、灯盖和小花篮的周边或转角处均有花鸟虫鱼的镂雕及故事人像,主灯下亦有一漂亮花篮,与主灯、灯盖组合,浑然一体。全灯均装饰有金碧辉煌的小巧玲珑的风铃状装饰,故名“玲珑子母灯”。


卓铭坤儿媳妇:

“好像我公公最快都要五天,最快都要,慢就不行了,其它什么都不插手,就他自己一个人, 连花花草草,不是八个小时,起码要12小时,不是八小时制。”


卓铭坤的儿媳妇嫁进门后就跟着卓老学做玲珑子母灯,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完全掌握全部工艺。


卓铭坤儿媳妇:

“现在学了多少成,一成都没有,好难学,都是画、花什么的,好复杂,很多工序,不是七八样,加起来几十样,哪有那么容易学,我现在做的是比较简单的。”


玲珑子母灯巧妙的设计、流畅的线条、逼真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带给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寓意的文字祝语,传说中的人物神像、艳丽的山水图案,使自然和人文观念融为一体,充满对于“添丁添福”的祈盼,反映出浓郁的乡音、乡情、乡风、乡俗, 2012年入选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富林,玲珑子母灯制作工艺随着民间的挂灯、烧炮、做醮、闹元宵的存在发展而存在发展,虽然传人不多,但一直都有年轻人去关注和青睐,他们从来没有鄙夷过自己的乡土和传统。现在,卓铭坤的孙子们放学回来都会学着做,所以卓老并不担心这些传统技艺的未来。


卓铭坤:

“传承下去,赚钱多少无所谓,主要是继承太公祖业,一代代传下去。”


在石城镇横洞村,手工编织竹制品是村民的传统工艺,村子原本每年都会举办一届 “编织竹制品比武大赛”,但今年因为交通建设而暂停了。老张没有因为大赛的暂停而放松手里的活,熟悉的编织手法只有在不断的劳作中才能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让老张至今仍感欣慰的是在2011年的大赛中, 17岁的儿子张汉明打败了拥有几十年编织经验的其他选手,获得了编织手工艺一等奖,老张觉得这门编织的手艺,在下一代的身上,会有更好的未来。




因为竹编,老张就心无旁骛地守在家里堂前,陪着一家人经过风雨,度过艳阳,守着一份手艺,他就守住了内心的这份难得的恬静和温馨。


编织,它是真正的手工,是生活和心意的叠加磨合出来的绝美,这里没有浮华,只有劳作的甘甜和汗水凝结成的芬芳。编织,他是手艺人的日常,也是我们感悟岁月变迁的见证,它留下一脉传承,让我们得以看见先祖的智慧与坚韧。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