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厉上清老师《论乱刀法的产生与不可替代的陶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玉臻紫砂壶 ID:YZzishahu

专业紫砂文化交流平台,高端紫砂运营商,感谢您的关注。

私人微信号:15900548178 (长按可复制)


厉上清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大师鲍志强的亲传弟子厉上清在鲍志强大师的悉心指导,刻苦钻研,对陶刻技法有着深刻的理解,耳濡目染更使厉上清老师对鲍大师自创的“乱刀刻法”深有感触,于是写下了《乱刀法的产生与不可替代的陶刻》这篇论文,下面将这篇文章发上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乱刀法的产生与不可替代的陶刻


东西方两大绘画体系的确立,标明了其艺术成就存在的意义及不可替代。它们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材质上的不同,存在的意义是因为具备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对的独立性。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里充分强调了“自我”。-

中国宜兴特有的紫砂陶是世界唯一的。作为今天的陶刻来说,这个在材质方面不同于纸本书画及金石篆刻而又籍本土文化为背景,融诸多艺术(秦砖、汉瓦、碑文、书法、诗词、绘画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的自我,它的个性又在哪里呢?



篆刻刀法中曾有言:“刀刀见笔,笔笔见刀”。毋需过多的论证,我们都承认上面的观点。只是随着时光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及材质基础的不同,我们应当对陶刻技法的要求做一个全新的注解。

中国陶刻的起源早在六、七千年前。西安半坡遗址考古发现的陶钵口沿上曾记载了三十三种、一百多个刻划符号。山东省陵阳河考古遗址中也有类似的的发现。当时的陶刻技法比较简单。明清时期茶道盛行,紫砂以其独特的质地与实用而备受宠幸。文人雅士争相把玩,并以自身书画的能力参与其中,陶刻的内容和方法也随之丰富起来。当时所采用的内容也无非是类似《芥子园画谱》上的一些东西,刀法上沿用的是篆刻及碑刻的方法,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往笔墨情调上考虑。这种现象从馆藏的作品看,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说在这之前的纯刀刻作品(专指陶刻画面)过分强调的还是“刀刻”,而忽略了可以借用这特殊的紫砂材料,以刀的深浅轻重所能表现出的“笔墨”味道。



20世纪90年代,我的恩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先生(乐人),凭着自己深厚的书画功底,通过多年对笔墨表现形态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自然物态各种纹理的仔细观察,创造了一套新的陶刻技法:“乱刀刻法”。从他所刻作品的整体上看,是结合画法、画理,对所表现对象的点、线、块、面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用到所形成的一种技法。乍看上去,有规律可寻,吴头绪可找,视乎显得有些乱,但有乱在统一之中,乱的和谐。让人不至于产生厌烦的感觉。这也是“乱刀”的妙处所在。局部观察他的用刀,实际上是一笔多刀。一刀刻过先现“笔迹”,然后再在第一刀的基础上,根据所要体现的纹理,以刀的正侧、俯仰、顿挫、转接、多方面加刀,或者几刀完成一笔,两种方法都是在保留刀刻痕迹的前提下,完成“笔”的效果,这样做的同时也加强了点、线、面得质感和份量感,耐人寻味,百看不厌。其效果是:“刀下有笔意,笔中见刀迹”。这套刻法的产生令“刀”与“笔”得到了相当完美的结合,同时也丰富了陶刻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也有力的印证了陶刻发展到今天所必然产生的要求与特色。



以刻为本的陶刻,刀法至关重要,然而刀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模拟笔的表现形态而产生的。笔法的体现同时也有赖于刀的灵活运用。因此二者的交融、良性的结合,应是陶刻技巧的最高要求与特色。。有刀无笔则显单调,有笔无刀你仍然可以表现笔墨的情趣,却没有办法说清楚陶刻的精神哪里去了。如果陶上的雕刻仅仅是为了再现纸上的表现效果,其存在的意义当然会打一些折扣。你所凭借的是套这个背景,而非“刀”的特色,“刻”的精神。有时候我还在想,如果“金石篆刻”的效果如“写”那么中国的书画家们会怎么想呢?他们必然会担心那盖在作品上的“中国印”是否会因为贫血而凋落。

艺术是个性的。一种艺术之所以会长盛不衰是因为他懂得自我,懂得强调自己的特色,并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现在陶刻界百花齐放,我无权干涉他人的意见,只是阐述自己的观点。愿这以紫砂为材质的雕刻,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表现技法成为不可替代的陶刻。



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微信公众号:YZzishahu 紫砂壶

〇温馨提示:

添加微信好友(微信号:15900548178):与全国壶友交流紫砂壶知识,全面介绍紫砂壶市场、历史源流、文化内涵和工艺。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