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东方陶瓷:文物鉴定,不能“只认衣衫不认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文/蔡暄民)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类人,惯用势利眼的目光看人,只认外表的包装,缺乏对人的内在质的了解。却不知很多有文化底蕴的人,外在显得朴实,不用名牌来修饰自己,深层的内在气质自然流露,不雕不饰尽显书卷之气。

 



曾国藩在《冰鉴》一书中谈到鉴人颇为深刻,他阅人就从眉宇间透出的内在气质中断善恶的,这才是正确的阅人方法。鉴人如此,鉴古玩也何尝不是?而很多所谓的鉴定家常犯“只认衣衫不认人”的错误,他们认为博物馆的东西一定全对的,但如果有人将博物馆的藏品拿出来让他们鉴定,离开了那件特定的“衣衫”,他们就不屑一顾地摇头“不对不对,新的!”。类似的例子很多。

 

一次,朋友将故宫的藏品图片中选了两件乾隆官窰瓷发给一位业内还有点名气的专家,他故意将底足旁的编号隐去,对方立即回复“新仿!”过了一段时间,朋友又将那两件瓷器按原图原封不动地发过去,对方見了底上特有编号,马上回复“到代的真品!”朋友无语。

 


又有一次,朋友有幅石涛的山水,从笔墨上看,柔弱无力,是幅低仿的老冲头,作于民国时。正巧,那天一位颇有名气的鉴画专家和一帮朋友也来该会所,我那朋友好捉弄人,捧出这卷画让他鉴定,没想到一展开画幅,他不看画面,先用指头抚摸绫与画的衔接处,随后又翻过画面,细细地检查背后的纸面,看后情不自禁地赞叹“老裱老裱!”最后翻回画面很随意地扫一眼,说“应该没问题!”我只能揺头失笑。

 

这是典型的“只认衣衫不认人”的鉴定人士!因为类似的人在古玩江湖上不在少数,故一些造假的人就想法设法迎合他们的胃口,,有的附上某专家的手书点评…等等,专门针对那些“只认衣衫不认人”的伪专家的。

 



退一万步讲,如果该物件确实是原装原裱,也只能说此物有年纪,是件老东西,但不能以此推断它就是真的,因无论书画瓷器都有同时代的仿品。鉴定必须针对目标本身的诸多原素作仔细认真的鉴别,前提是对该物件的诸多时代特征和工艺特点有详细的数据存储,这些数据建立在非常精确客观的基础上,丝毫不能偏差。稍一偏差都会给鉴定结论带来疑问。

 

又有一次,两位博物馆的专家去一处私人艺术馆鉴宝,那艺术馆的东西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从国外各大拍卖公司拍回的,都是十分开门的东西,可两人只对一些口沿、肩胛和底足镶着铜饰的东西予以认可,对没有穿着铜饰衣衫的一律不敢认。这又是一起典型的“只认衣衫不认人”的鉴定事例。

 


如果我们在鉴定古玩时碰到某人问“此东西怎么得到的?从哪儿得到的?…”等等反问,就可怀疑该人不是在用眼睛看东西,而是在用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东西,他们显然对自己的眼力没有自信。正如有朋友说起有一次,他让一位专家看件明代的瓷器,那专家给他保守估价200万,他说愿意20万割爱给那专家,那专家尬尴地笑笑无语了。可见他们除了对自己的口袋最负责外,对自己的判断是没底的。

 

看东西本身的内在质的特性,何须问它的来历?鉴定是对物品的真实性和时间性作正确的判断,它从哪儿来曾藏于何处或者曾被何人何时何地收藏过,与鉴定有何关系?!有人说,这是了解物品是否传承有序?我却总认为凡拘泥于物件传承有序的人,眼力一定有问题。正如看人“只认衣衫不认人”一样,再精致的衣衫有钱都能买到,但是,人的内涵修养,以及由内涵自然透出的气质不是用钱能买得到的。同样,一件不到代的仿品即使你再精心刻意包装美化,也不能攺变它的本质属性,假的就是假的,无论你将它放在何处,本来的质不会改变!



有的人特别迷信博物馆,天真地认为凡陳列在博物馆的东西一定没问题,其实未必!博物馆的东西都是由该博物馆专家的眼力决定的,专家的眼力好,该馆陈列的东西也相对好些,专家的眼力有问题,该馆的东西也会存在问题,一切都是人的因素决定的。正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只认衣衫不认人”的鉴定者,故促使制假造假者编出很多动人的故事来,没眼力的人拿耳朵当眼睛,轻信这些迷人的故事,听信故事就是“认衣衫”。玩古的人最忌听信故事,正如看人只看衣衫一样。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