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水泥业走出去最好时机到来
“作为建筑基础材料,水泥的地位无法代替,还有至少10年的长期稳定市场需求。同时,在""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指引下,中国水泥业将迎来一次新的重大海外发展机遇。”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日前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给出非常乐观的判断。
“”提供水泥业海外发展大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推进 ""建设,鼓励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要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这给予水泥企业巨大机遇。”郭文叁告诉记者,我国水泥行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
近几年,海螺已先后完成了对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周边国家的投资考察和规划布局。其中,印尼南加首条生产线已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建设,西巴、苏拉威西、孔雀港等项目已开工或开展前期工作,全部项目建成后,印尼熟料、水泥总产能将分别达到2000万吨和2500万吨。
除此之外,海螺还先后对俄罗斯、蒙古、南非、巴西、马来西亚、越南等国进行考察,为海外后续发展作好储备。
近日海螺水泥还与中国银行签约《“”战略合作协议》,这也将为海螺“走出去”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标准升级迫在眉睫
“我国当下水泥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其中包含了32.5低标号水泥,优质水泥并不过剩。”郭文叁说。
在他看来,我国现在有1600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如果淘汰掉没有矿山的、工艺不完整的、布局不合理的,就只剩大约1200多条生产线,熟料总产能约12-13亿吨,可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高标号水泥约15-16亿吨,且受水泥运输半径的影响,水泥生产线分布在全国各地,平摊到13亿的人口上,整体过剩并不严重。
因此,可以说,“我国水泥行业的落后产能结构调整已基本结束,将步入一个非常良性且平稳的发展期。水泥行业今年的业绩肯定好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