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骨董时光,本名刘越,著名瓷器鉴定专家、作家。20世纪90年代就读于北京大学,获考古学硕士学位,2002年-2016年就职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历任瓷器工艺品部总经理和陶瓷部总经理。现为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古玩元素网特邀嘉宾。作为古董界声名显赫的鉴定专家,他十余年间走遍世界各地寻访古董珍玩,策划组织各类拍卖上百场,在业内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出版有畅销小说集《骨董时光》和长篇小说《龙缸》,以及在多家媒体和杂志开设专栏,发表陶瓷类研究文章。 2015年创办骨董时光微讲堂(线上),组织、讲授古董鉴定、古董市场点评等课程,汇集海内名家,累计学员数千人;2016年创立“骨董时光之旅”考察旅行团,以中国陶瓷史为主题,开展出土遗址考察、瓷器标本采集、鉴定知识讲授、博物馆专题展出讲解等项目,足迹遍布河南、山东、景德镇、南京、杭州多地。
2017年1月18日,佳士得在纽约举行了名为“中国出口艺术品”的外销瓷专场拍卖,里面有Hatcher号沉船上打捞出来的明末清初青花瓷,著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洋伞系列”瓷盘,清末的广彩,而数量最多当然要属康乾时期的五彩粉彩。外销瓷以其陌生气息,异国情调,和大家熟悉的工艺、技法结合,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美感。
很长的一段时间,外销瓷在国内都不为人所重。人们普遍认为外销瓷一般都是生活用瓷,专门为外国人定制,图案色彩艳丽、浅显,不符合国人审美,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随着国内明清官窑瓷器的拍卖成交价大幅提升,精品稀缺,外销瓷那精良的工艺和品质逐渐显露,价值也被市场所关注。有人指出,外销瓷可能成为瓷器收藏界的最后一块处女地。
如果对于中国的古瓷并不精通,那么收藏外销瓷作为入门,就比收藏官窑瓷器的风险要小很多。因为目前外销瓷较少高仿,拍卖行和西方各古董店卖的外销瓷,虽然有断代错误的,但很少有假货出现。但在入手之前,我们不妨回溯到外销瓷产生的历史时期,了解当时在西方,这些瓷器是做什么用,有哪些器型?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把握外销瓷收藏。
1765年左右的中国外销粉彩瓷器
欧洲人用瓷和中国人一样,分日用和陈设两大类。但西方的风俗审美同中国的不一样,所以喜好和器型也不一样。
欧洲人早期一直都是用银质餐具的,用瓷质餐具是很晚的事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人就想研制瓷器,一直不太成功,直到17世纪初,才做的像点样子。那时候欧洲家庭的餐桌还未实行后来的分餐制,而是围坐在一起用餐。当时讲究一点的家庭,大致是如下图这样放置菜肴的:
中间是调味菜、泡菜、色拉等;第二层放2-4个小盘的各种酱;再外放肉、鱼、主食和汤等。
那时候的西餐不那么讲究,餐前点心和正餐都在一张餐桌上摆着。实行分餐制以后,正餐前面的点心和开胃菜,通常需要椭圆型盘和圆形盘(有12寸、8寸、6寸等)盛放;正餐则需要统一放在大菜盘(13寸)和中菜盘(10寸),再分到个人面前的小盘(8寸)中;此外还有各种调料、作料盘(6寸),以及大汤钵、色拉盘、汤盆(8-10寸)等。正餐以后,还会用到餐后甜点盘、甜食碗等等;饮料方面有奶杯、咖啡具和糖缸等,以及茶具和酒瓶、酒杯等。还有许多的小器型是特别订制的,比如装胡椒的和装盐的罐子。
1755年烧制的“徽章瓷”汤盆,徽章瓷又叫纹章瓷,我国古代外销瓷的一种,烧制大约始于十六世纪时的明代。因该种瓷器上烧有贵族、家族、军团、都市、公司、团体等特殊标志,故名。
1725年左右 葡萄酒冷却器
17世纪中期 青花瓷茶壶
17世纪中期 桃形荷花口异形茶壶
1775年左右 粉彩贝壳形调味汁碟
1740年左右 粉彩生肖纹大啤酒杯
1926年左右 “独立宣言”大汤勺
1775年左右 一对烟叶碟
一套餐具中,中小型的盘子最多,汤钵一般只有一两个,大的菜盘也只有几个,故从收藏角度来看更稀少珍贵。有些菜、汤盆的西方设计,在边缘上做成缺齿状,可以架上汤勺,方便摆放。也有一些汤盆会做成动物的形状,比较多见的是牛头型和鸭型容器,动物雕塑和实用器型相结合,多在乾隆时期订制,雍正时期极少。这类独立成型的异型器皿和雕塑容器在收藏市场更珍贵些。
康熙 青花瓷凹口碗边大碗
1785年左右 象形带盖调味罐及两个托盘
康熙年间的鹦鹉一对
雍正时期小粉彩茶壶
1760年左右 瓷质野猪
19世纪的一对白色大公鸡
1770年左右 野猪头造型带盖汤盘
其实餐具的出口在很早就有了。《江西通志》记载,1555年国外就订制过三万多件龙纹的餐具。1740年实行分餐后,成套餐具的器型更为丰富,这段时期出口量增大,成本降低,加上经过近200年的外销瓷的销售,中国的图案在欧洲已经十分流行,装饰风格常见将西方的器型和中国图案相结合的做法。画工偏向勾线、填彩等中国画方式,有景德镇瓷风貌。
但景德镇的艺术家比较习惯中国画法,要绘制完全的西方纹样,价格与成本都比较高。所以在1760年以后,广州的手工艺人、工匠们也可以画出西方喜好的纹样和画法,价格又便宜,因此这类的成套餐具绘制的工作很多都转移到广州去了。
1842年左右 广彩大碗
欧洲人在逐渐将银器换成瓷器的时候过程中,对精美的瓷器十分爱惜,会在大件的瓷器上加金属装饰,因为大件瓷器比较容易损伤,金属附件多加在花瓶的口部、颈部、盖钮和底足部分,用以保护瓷器。现在各拍卖行拍卖中国外销瓷,凡有金属装饰的都会贵一些。也有一些重要的小型瓷器,会加上金属附件。它多加在边框或底部等,除保护功能外,还能起到美观的作用。
西洋风格外包铜装饰的清代乾隆外销瓷
清康熙时期的刘海戏金蟾,在19世纪被增加了金属装饰
清康熙时候的几件瓷器被改造成了喷泉造型
清康熙蓝釉花瓶(附件荷兰制作)
有些器型加了附件后,就被改变了用途,这件清康熙蓝釉花瓶,被他们加上附件,成为装奶的奶瓶。
明崇祯花瓶改成的茶壶
更有甚者,为了好用,不惜破坏瓷器。这件明崇祯时期的花瓶被锯掉了上面并在旁边钻了个洞,加上铜的壶嘴就改成茶壶了。也许是改造者很得意自己的作品,这件花瓶改的茶壶,居然还记录了其改造时间,是1690年。
从收藏角度上来看,这些加有金属附件的外销瓷,因为在一件瓷器上,既有中国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又有西方金属雕刻艺术与之完美的结合,所以这样的瓷器价格,相比其他会略高。
外销瓷中有一种造型,制作难度比较大,彩绘也不易,所以在订购中,数量都不多,也比较受拍卖市场认可,那就是瓷器烛台。烛台的造型比较丰富,制作比较精美。
乾隆年间出口陶瓷烛台
乾隆时期宫女造型烛台
还有一些具有特别使用功能的瓷器,如剃胡须的盘子,婴儿的洗澡盆,生活中使用的便盆、首饰盒、化妆盒和鼻烟壶等,这些器型都比较特殊,一般都是专门订制的。
约1765年烧制的仿西洋家具式样的花插
乾隆年间的小盖盒
19世纪大鲤鱼盖盒(碗)
西方人比较讲究实用,除了前面所说的对一些瓷器进行改造,他们比较多的是把花瓶等器型改成台灯。上面的灯罩,会依据台灯的造型,加以配套。通常做成台灯的瓷器会在底部打洞,钻洞以后,对瓷器的损害很大。所以有少数特别精美的瓷器,人们舍不得钻洞,会将一根空心铁管作为台灯的支柱插到瓷器里面,铁管里面扭上一块铁环,并在其中堆上沙石,以增加台灯的重量,使其平衡。电线则是从花瓶口部插入铁管内。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著名的清雍正蝠桃纹橄榄瓶,原来就曾被用做了台灯。
盘子在西方家庭陈设上很重要,有的放置在桌上,但更多的是挂在墙上,根据家具和墙面的关系组合大小不同的盘子,作为装饰。在西方家具中,有各种装饰和摆放瓷器的家具附件,如陈设瓷器的陈设柜,摆放瓷器的台子、几案等小家具,以及把小型雕塑瓷器放在墙上的小台子,等等。
骨董时光微课堂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版权声明:古玩元素网于2017年与古董时光微讲堂以及刘越老师团队达成课堂交流合作协议,同行请勿在未取得合作授权的情况下,进行任何采编、恶意修改等行为,!
重点提示:如果要购买外销瓷,也可以加入古玩元素网初级外销瓷收藏店铺,可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
购买古董、参加拍卖、鉴定等服务
添加微信:15201921803(微信号:guwanyuansu)
广告合作:13641627067(同微信)
关注订阅古玩元素网,请扫一扫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