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珠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一般认为:它身上装饰一些类似于眼睛的圆形图案,类似于蜻蜓的复眼。蜻蜓眼珠在春秋晚期自西亚传入我国,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出土材料是春秋晚期,最晚的出土材料是东晋,集中流行的时间大概只有300多年。但却在埃及、西欧、北欧、西亚、中亚这一片广大的地域,流行了两千多年 。它在西方被称为“eyebeads”(眼睛珠),进而可能在民国时期被我国的文物界翻译为“蜻蜓眼”,并广泛地流传开来。其实仔细观察这些类似于眼睛的圆形图案,不难发现它们与蜻蜓的复眼有非常大的差别。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东周蜻蜓眼玻璃珠
纵观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资料,我国最早的“蜻蜓眼”珠是出现在春秋晚期,如新疆的轮台群巴克墓地出土的春秋晚期的蜻蜓眼 ,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出土的春秋末期琉璃蜻蜓眼。上述两处出土的蜻蜓眼不仅在外观上与西亚地区出土的同时期的“眼珠”相差无几,其成分也是来自西亚的使用钠作为助熔剂的“钠钙玻璃”,而不是洛阳金村发现的中国自西周以来延续制造、使用的“铅钡玻璃”(使用铅和钡作为助熔剂)。令人深思的是,春秋晚期山西境内的晋国大墓内也集中出土了一批蜻蜓眼珠,与伊朗吉兰出土的“眼珠”极为相似 。晋国与吉兰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交往,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蜻蜓眼珠的出现从山西境内扩散到了山东、湖南境内。进入战国早期,作为楚文化腹地的湖南、湖北两省,出现了数量令人咋舌的蜻蜓眼珠。以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集中出土的173颗蜻蜓眼为例,通过检测,其中一部分是使用西亚系的玻璃制作的,剩下的是使用我国自产的玻璃制作的。这样奢侈地使用蜻蜓眼珠的情况暗示我们,当时的贵族接受了这种来自域外的文化因素,以蜻蜓眼为代表的玻璃贩卖和生产似乎已经具备独特的渠道,成为了一种产业。曾侯乙下葬的年代大概是公元前433年前后,正是战国早期。对于曾侯乙的国属,有的学者认为是“曾国”,有的学者认为是“随国”,尚无定论。但是对于这个国家与楚国的关系,基本上可以肯定:楚国吞并或招安了这个国家,并贪婪地吸纳了它辉煌的文化,从而造就了名垂千古的“楚文化”。
楚国,有人曾经用“诡异瑰丽”四个字来形容它的文化特点。楚国巫风盛行,虚幻、鬼怪和神力等因素贯穿整个楚文化。楚国接受了来自西亚的 “眼珠”,也许与西亚的“眼珠”所代表的“神眼”有关。西亚的“神眼”来自于公元前埃及古文化中的神像的眼睛(图六),他们认为“神眼”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能驱走恶魔,带来平安。他们不仅用玻璃制造“眼睛珠”,还大量利用玛瑙的分层俏色来制作眼睛形状的装饰品。看来,楚国人很有可能是看中了“神眼”的力量,因而接受了“蜻蜓眼”珠这样一种完全陌生的装饰品,并加以改造和发扬,创造了战国时期蜻蜓眼珠的巅峰之作。湖北江陵、湖南桑植、长沙等地出土的蜻蜓眼珠,因地下水位高长期浸泡隔绝了氧气的侵蚀,保存非常完好,色泽艳丽如同新制,俗称为“水坑”蜻蜓眼。
随着蜻蜓眼在楚国的盛行,到了战国中期,深受楚文化影响的河南、陕西、四川等秦国属地境内也出现了蜻蜓眼珠,如河南郑州二里岗、陕西汉中、四川成都、重庆涪陵等地。在楚国强盛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下,全国形成了一个以湖北湖南两省为中心的蜻蜓眼辐射圈,被辐射的范围包括秦国、鲁国、齐国、魏国等。
战国中晚期,随着楚国的衰弱,秦国不可替代地强大起来了。秦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度,秦人非常善于学习,他们虽然来自偏远的西部,但在逐渐东进的过程中却贪婪地吸收和融合了中原地区的文化,最终形成强大的力量。很显然,在楚国极为流行的“蜻蜓眼”肯定也是秦人不能忽视的“拿来”之物。于是,陕西的关中、四川北部和甘肃地区,集中出现了一批蜻蜓眼珠。秦国不仅吸收了楚文化,也接受了来自魏国、齐国甚至西亚的文化和人群,如陕西咸阳塔儿坡,就是这种开放模式的最好见证。秦孝公迁都咸阳后,把来自各国的平民都集中搬迁到了塔儿坡居住 。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塔儿坡秦墓出土的那些美丽的“蜻蜓眼”珠。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战国蜻蜓眼玻璃眼
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楚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蜻蜓眼珠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亦随后烟消云散了。现在所知发掘出土的秦汉时期的蜻蜓眼珠主要出土于广州的南越王墓,另外河南、四川等地也有零星的分布。南越王赵佗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从墓葬出土的精美玉组配就可见一斑。,建立了一个覆盖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甚至越南北部的庞大的南越国,对中原王朝形成了巨大威胁。自然,富甲一方的南越王及其家属对玉组配的配件也是相当考究的,物以稀为贵的蜻蜓眼珠成为其中的一粒串珠也就容易理解了。最晚到东晋时期,江苏南京富贵山东晋墓葬出土了一粒蜻蜓眼珠。有学者认为,这些汉晋时期的蜻蜓眼都是前朝遗物,虽说“楚汉一家”,但在秦汉两朝,蜻蜓眼的制作方法已经失传了。所以我们认为,蜻蜓眼在中国的集中流行之间大概只有春秋末期到秦统一之间的300多年。
至此,美丽的蜻蜓眼结束了在中国的旅途。
(作者:于春 陈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