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州发现重金属超标的稻米流入市场之后引起国家高度重视。2014年,、财政部批复同意了《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2014年实施方案》,2015年,中国农科院启动了“我国南方地区稻米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项目。在两大项目的持续推动下,我国南方地区稻米的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是否取得了成熟的技术路径?为此《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与业内企业。
重金属
源头:四大原因造成“镉”大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田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和安全阈值研究”项目首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马义兵是长株潭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他对目前项目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梳理。
马义兵告诉记者,我国长株潭地区的重金属污染主要原因有:一是南方土壤的酸化造成重金属活性增强;二是该地区重金属镉背景值偏高;三是该地区的大气和水不太干净;四是,该地区的作物品种过度强调高产。
高产吸收了金属隔?
马义兵说:“当然不是说高产的品种吸镉就多,但是高产就要求根系发达,吸收养分要快,同时很可能就把重金属吸收了。实际湖南土壤的镉平均含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稻米超标的却比较高,所以这里面还有品种的问题。”
路径:减源、分级、农艺“齐步走”
摸清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首先要减源,把污染源减下来。污染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另一个方面是大气沉降。他说:“比如湖南湘江灌溉水的问题,国家已经投入数百亿在治理湘江水,现在确实是在变好;但是湘江水能不能满足农田的需要,现在还是个问题。”不过目前来看,不管是大气还是湘江水质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对土壤进行风险分级评估,寻找替代作物。他说:“我们对土壤先进行风险评估,然后进行分类,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种植或寻找替代作物。这种替代性一般遵循先可食用作物、后不可食用作物;先农用、后其他的顺序。”
再其次应用农艺措施钝化重金属。马义兵说:“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农艺措施来调理。对于酸化的的土壤,就要想办法提高土壤Ph值;品种的问题可以换成低吸收的品种等等。”
总之,通过减源、分级、农艺措施等手段,长株潭地区的重金属治理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治理:多种农资让重金属反应迟“钝”
据记者了解,南方地区的重金属污染与土壤酸化有很大的关系。土壤酸化以后可以促进土壤有害重金属的溶解释放,从而促进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针对中轻度污染的土壤就是通过农资产品进行调节土壤Ph值,从而实现重金属的钝化,保障粮食安全。据马义兵介绍,目前所使用的农资产品主要有三种:土壤调理剂、叶面喷剂、微生物类产品。
他说:“最重要的是土壤调理剂。首先,对于酸性土壤要施用碱性材料,像石灰等。其次是铁基的材料,如铁粉、三氧化二铁等。再其次是有机类型的,比如腐植酸,它可以吸附重金属。”
对于叶面喷剂产品,马义兵认为,具有不稳定性。“叶面喷剂也在用,有喷硅的,也有喷锌的等等,但是效果总是不稳定。他认为这种研究还需要深入,叶面喷剂的功能必须是可重现的才行。
对于微生物类产品,马义兵认为这类产品在钝化重金属方面的效果并不好。他说:“有时候微生物肥中有很多有机质也有些效果,但是不归到微生物作用里面。”上海化工研究院化肥所副所长陈明良也认为:“对于生物肥来调节土壤,还存在些疑问要解决。但是使施用有机肥是可以阻挡土壤的快速酸化。此外,施用钙镁磷肥也是调整土壤酸性、钝化重金属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以看出,土壤调理剂、含有机质的产品、钙镁磷肥等农资产品对调节土壤Ph值、钝化重金属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效果。
创新:土壤安全倒逼行业升级
过分依赖化学肥料、追求高产、盛行连作,大量用药,导致土壤生态平衡和养分平衡出现问题,这对肥料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农资企业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又有何行动呢?
开磷集团农化中心主任田树刚表示:“在南方酸性土壤中,如果使用弱酸性或碱性的肥料来代替酸性肥料的话,可以降低土壤进一步酸化的风险。在氮营养上和磷营养的角度,开磷为土壤安全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开磷拒绝化肥染色,避免重金属镉的带入,同时为农户提供科学的种植方案,避免过度施肥对土壤造成伤害。天脊集团则针对南方的重金属土壤重点研发了土壤调理剂。通过提高土壤Ph值和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从而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积累。
赵秉强对我国肥料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是生产绿色高效的新型肥料从而实现化肥增效减量,其次实现化肥有机替代减量,再其次强化管理法规化,通过建立科学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环保新技术。作为重要的农业投入品——肥料在守护土壤安全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农民越来越多地使用绿色环保型的肥料时,我们的土壤也会越来越健康,重金属污染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文章有删减,详情请关注《中国农资》2016年12月9日4版
责编:liting
中国农资传媒出品,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长按二维码进入订阅页面
了解更多行业动向、企业动态,请订阅《中国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