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国电影新冠军诞生。
8月7日凌晨,《战狼2》国内票房突破34亿,打破由周星驰《美人鱼》保持了近18个月的33.92亿票房纪录,坐上中国电影头把交椅。
《美人鱼》第一时间祝贺,吴京随后也发微博,得体回应。
奇迹还在继续……
截至今天17点,《战狼2》票房突破37亿,目前业内普遍看法是,50亿悬念不大。
吴京把《战狼》系列,从一个没人看好的题材,做到如今的全国第一,了不起。
这也是中国电影久违的酣畅淋漓的大胜。
大胜固然可喜可贺,但大胜后的经验总结更宝贵。
国内媒体的赞与弹我们听过太多,今天,Sir想带你们听听另一种声音——来自好莱坞主流媒体的评价。
以及Sir想谈谈,《战狼2》带给中国电影什么启示?
先提海外评价。
意外的是,上映前,《战狼2》就在海外积攒了不少“铁粉”。
预告片在YouTube累计点击量30万,好评居多。
恭喜,惊人的数字,迫不及待想看电影
替你开心卢靖姗,你从《绿箭侠》起工作就一直很认真
很棒的作品,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
预告片下的网友留言
甚至有四个美国小哥,记录自己看《战狼2》预告片的即时反应。
开始,小哥们一直低声地嚷嚷着kung fu,kung fu(功夫)。
喧嚣很快叫停,他们被一个镜头吸引,画面是一个丢出去的手榴弹特写,手榴弹飞向装甲车……
这样也可以?
接着,是各种好莱坞规格的爆破,后排居右的小哥显然不淡定——我的天呐。
4个人第一次都有反应,是吴京对着镜头伸中指,集体爆发出震裂屏幕的笑声......
最后,四位一致认同——虽然期待的功夫没有出现,但预告看起来很吊,其中一个还开脑洞,难道要功夫打坦克。
从外国人对《战狼2》预告的反应,大致可以看出——
一,当下,功夫仍是华语片第一招牌。
二,《战狼2》的战争规格,让他们“吃惊”,至少,在过去的华语片中没怎么见过。
当然,这只是预告。
正片才见真章。
《战狼2》是少见的中美同步公映的华语片——虽然排片不多。
以北美举例,仅53家影院公映,主要面对当地华人,和《长城》的3326家不能比。
目前,IMDb7.3,烂番茄观众喜爱度 91%。
但这个分数有一定“水分”——
打分人数不高(比如IMDb仅748人),打分中华人占绝对优势。
相对而言,媒体评价更有参考意义。
不得不说,《战狼2》的票房大卖已引起外媒广泛关注,越来越多媒体对影片产生好奇。
以烂番茄为例。
周末《战狼2》条目显示,外媒评价还不足以达到计分的最低样本数。
影片破中国电影票房纪录第二天,Sir再查,就看到出了分数。
新鲜度 40%,五条评论,两鲜三烂。
“鲜”和“烂”的态度后,他们的凭据是什么,Sir翻了翻它们全文。
动作戏一致好评。
《好莱坞报道者》充分肯定了吴京在这部电影里的魅力:矫健灵活的动作,让肉搏战更抓人眼球,特别是他和“老爹”充满血性的搏斗,为电影创造出恰到好处的高潮。
《洛杉矶时报》也用力点赞:动作特技让人咋舌:水下功夫,冷锋与无人机的猫鼠战,还有血腥震撼的坦克对撞。
毫无争议,动作戏是《战狼2》最硬的一环。
但他们也几乎同步承认——精彩的动作戏一定程度掩盖故事的薄弱。
还是《好莱坞报道者》:两小时的狂轰滥炸会造成疲惫,庆幸的是,紧凑的节奏让观众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情节漏洞或人物发展。
主旋律味过重尤其受争议。
《Film School Rejects》看到的是《战狼2》爱国情怀的软着陆:
因为冷锋离开军队,所以他宣扬爱国情绪的机会变少了......尽管这种情绪仍然很明显,但比起前作,自然多了。
但打出“烂”的外媒《Film Journal》就非常抵触电影的民族主义色彩:
这部电影看起来很笨拙、无趣,。
史泰龙在《敢死队》中用随和的喜剧色彩调和了那些主旋律基调......而成龙,。但《战狼2》就像是一个宣传片,里面竟然还有冷锋举着国旗就安全穿越战区的情节。
当然,像CG特效这些,给分几乎就是平庸甚至不及格了,毕竟好莱坞的工业水准摆在那。
像《Film School Rejects》就毫不留情地指出:吴京在许多大场面都太过依赖CG特效......CG血液、火箭、直升机坠毁,这让这部本来抓人的电影被添上了许多丑陋画面。
有意思的是,评价《战狼2》时,几乎每家媒体都把它比作中国版《第一滴血》,冷锋在他们眼里,就是“中国兰博”。
是的,不是什么中国版“美国队长”。
以上,就是几大美国主流媒体对《战狼2》的综合评价。
、主义”,这印象,大概只适应于早期的成龙作品。
整体仍相对客观,里面提到的优缺点,几乎与国内一致。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战狼2》不是一部“零缺点的神作”,也绝非“靠爱国主义哗众取宠的意淫片”,它的动作场面,国际化视野,同样赢得了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批评,也是我们的不满足。
这几天,Sir又复盘了一次,Sir以为,评价这部片,有三个类型维度。
战争片,主旋律,动作片。
战争片,说实话,《战狼2》不及格。
好的战争片,都是“以战止战”,是讲战争对人性的异化,是说战争一旦开始,就没有胜利者,从《全金属外壳》,到去年的《天空之眼》,无不如此。
主旋律,《战狼》有6.5到7分。
它的可贵是,在格式化的表达惯性中,做出一定突破性的尝试,比如它讲了某些不言而喻,庞大与微小的对撞(开头抵抗强拆,极具中国特色,值得再三回味 )。
但比起优秀的主旋律,仍有不小差距。
不必提好莱坞,仅以最爱煽动民族自豪感的韩国主旋律为例。
不论是《暗杀》中,我们看到叛徒最后哭着求饶,“我不知道会解放,如果知道解放我就不会这样了!”。还是《鸣梁海战》里,崔岷植饰演的大将李舜臣,刚刚斩杀完逃兵后,晚上发噩梦自己被刺。
《暗杀》
这些,都是主旋律画龙点睛的失神瞬间。
在这些灵光中,我们看到了“叛徒”和“英雄”的共性——害怕,只不过一个顺从害怕,一个克服害怕,不同选择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以及和被后人记住的形象。
而《战狼2》,还是没为我们展示一个英雄那种天人交战的内心冲突。
动作片,在这个领域,《战狼2》绝对有8分。
不提那些吴京用命拼回来的动作戏了。
提点不一样的,动作背后的情感。
好的动作片,动作必然服务情感,情感是翻飞的拳脚的粘合剂。
美媒《Film School Rejects》影评结尾用的词,Sir心有戚戚。
它说——情感。
这是一部有趣的电影……最可贵的,是“情感”,对战友与家庭的情感。
于Sir看来,这正是《战狼2》这部电影真正卓尔不群的地方。
同样是在北美公映,规模更大的《长城》为什么怎么打,都像挠痒痒。
因为你看不到人和人的情感。
《长城》里的角色,上至将军,下至士兵,一个个,。
但牺牲的惨烈被奇技淫巧的表演战斗稀释得一干二净。
同时,观赏性先行的场面,又与它所标榜的坚定的“信任”精神对不上号。
头对不上手,手对不上脚。
这种分裂的深层原因,是张艺谋潜意识对他所叙述故事的不信任,或者说,没有叙述的欲望——《长城》于他,不过一个奔着商业而凑成的盘子。
而《战狼2》好就好在,吴京发自内心相信冷锋这个人物捍卫的价值观,相信军人的信仰,相信军队出生入死的情谊,乃至相信那种鸡血般的英雄主义(多看他的大直男采访就知道),爱国主义(无条件植入国酒可见一斑)。
某种程度,冷锋,就是吴京个人人格的投射。
这,或许是《战狼2》带给中国电影,真正的启示。
今天的中国电影,绝大多数商业片的失败就在于,从一开始就把它当作生意——
圈部网络IP,找个流量明星,搭套好莱坞特效班底。
往好的说,叫“定制产品”,往坏里说,是对观众智力和品味的轻视。
而从去年至今,一个个“眼里常含泪水”但依然输掉底裤的项目教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观众开始厌弃颜值,重视情感,开始不相信炒作,相信口碑。
我们看到,IP生意,流量经济,似乎,好像,正在破产。
可以想象,《战狼2》的大卖,一堆照本宣科的计划书又被提上日程。
就像《叶问》后一堆《叶问**》,就像《泰囧》后一堆《*囧》。
从小鲜肉转向硬汉,从爱情片转向主旋律,动作片,这样就能成吗?
不可能。
还是沉下心来,多问问自己吧。
《战狼2》的成功当然有时代赠予吴京的机遇,但它的根基,绝对离不开吴京不懈的努力,以及他为这部作品打上的强烈的个人印记。
《战狼2》过后,中国电影该接棒出现的——
也绝不是什么《战熊》《战虎》《战猫战狗》。
而是更多像吴京一样,找到自己的爪和牙齿的更优作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