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西新联泰车轮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昌勇校友周昌勇,1965 年出生于江西永新文竹的一个普普通通农村家庭,1982 年,考入东北工学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学习液压技术,1986 年满载着四年的收获顺利从东北工学院毕业,回到家乡江西,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曾在新余基层工作多年,积累了充足宝贵的工作经验。现系全国液压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论文曾获得省金属学会一等奖、二等奖;多项科技成果获得江西省或者冶金部科学进步奖。现任江西新联泰车轮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仙女泪成姻缘井,姻缘井化仙女身。因将仙境人间景,且作人间仙境吟。毓秀钟灵尘俗远,山情水韵沁凡心。”这里便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江西新余,2015 年8 月21 日,我们走访校友社会实践团前往新余拜访了这一位老一辈校友。第二天,在充满现代化金属气息的钢铁公司,我们跟随周师兄一同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师兄与我们这些小辈促膝长谈,谆谆教诲之情溢于言表。在聆听师兄的教诲过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30 年前这些老一辈东大人的年轻时代,那个时候,他们和我们一样。“我呀,其实和你们一样,也从农村里考出来的,那时候恢复高考还没几年呢,没有什么985、211,但是能考一个大学相当不容易,考上了全村人都高兴。填报志愿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好像听到旁边有人说东北工学院这个名字的,然后也不多想稀里糊涂就给他填上去了。”回忆起和东大妙不可言的缘分时,周师兄情不自禁的笑了,像是回忆起十分甜蜜的一件事。“被东工(即东北工学院)录取后,我才知道自己跑那老远去了,太远了,上一趟学得挤个几天的火车,不过还真没觉得后悔过,在东工学到的东西都是我一辈子的财富,包括了What I live with and what I live for,比如说我的液压知识和技术,我的思想方法、处事原则,还有我的朋友,我的兴趣爱好等等。如果不是来到了东大,我不一定会拥有这些。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从南到北,从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小伙到在沈阳这样的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再到如今的我,其实都起源于那次不小心听来的东北工学院,哈哈!”说到这里,周师兄爽朗的大笑了起来,我们也被这气氛感染,不再过分拘束,也跟着笑了起来。也许多年之后,但我们这些年轻一辈老了的时候,回想起与东大的这份情缘,也会是我们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我上大学那会儿,不像现在的很多同学一心埋头苦干刷绩点,四年下来顶着巨大的压力,失去年轻人该有的活力,还是只有成绩没有能力。学习自然是很重要,因为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嘛,但是大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学习不是唯一干的事儿。像所有调皮的同学一样,我们也经常翻墙越网跑出去玩,相约过骑着自行车绕着沈阳周边转,和同学一起踢着足球,走着去棋盘山。其实这些都是兴趣,我喜欢运动,并且相信爱运动的人是最开朗、最有发展潜力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很乐观,做事主动,能力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因为这样的爱好,我也有了意外的收获,认识并深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当然,我在东工获得的最大的财富还是来自于我非常敬爱的老师的深厚友谊,尤其是闻邦椿教授,他现在也有80 多岁了,我们一直都有联系,他不仅是我的良师,也是益友。”谈到闻邦椿教授,周师兄起身从办公桌后的书架上取出来几本书和几张照片给我们看,都是闻教授自己编写,送给周师兄的书,和毕业工作后师生二人的合影。闻邦椿教授是我们东北大学非常出名的老教授,80 年代的教授也有50 多岁了,正值半百之年,却能与一位血气方刚的毛头小子结成忘年之交,除却师生情外,这种真挚的友情更加可贵,更让我们感动不已。"闻教授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朋友,我敬重他,他也经常鼓励我,我们都很珍惜这样难能可贵的友情!"周师兄这样向我们描述他们的友谊。“年轻人应该有个年轻人的样子,活得有精神气。大学不是有些人口中的又一个高中,也不是自由的天堂。”在谈到对学弟学妹们的寄望时,周师兄用严肃的口吻对我们说,“大学四年,除了读书,还有很多事要做,不把自己拘泥于书本之中。”随后,周师兄向我们传达了他对在校学生的几点期望:“在大学里有一个兴趣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没有的话也可以培养起来,尤其是要多运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教会你很多,包括替你交到很多朋友。比如说运动,打羽毛球啊、踢足球啊、篮球什么的,这些爱好不仅仅增强你革命的本钱,更是自然而然的为你吸引到很多志同道合真挚的朋友。我以前大学的时候很喜欢足球,对篮球也懂一点点,因为喜欢运动,所以结交到不少好朋友,性格也是越来越开朗,做事也积极主动,人脉也就逐渐越来越广,这样的性格让我以后工作的时候受益匪浅。”“书其实是很重要的东西,有空的时候可以多看看历史啊,读读诗啊什么的,这些都可以增强内心的文化修养。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还做这些与自己专业没关系的东西,还读什么书?实际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就是我之前说的what we live with,而诗、浪漫、文化、修养、思想……是what we live for。多读书还能极大限度地拓宽你的视野,不然光凭读过几本教材书,就自以为很厉害,这也就是井底之蛙了,还谈什么会有大的作为,书教给你的远远超过了你觉得浪费的时间的价值。”“其实呢,这一点是我最想对你们说的,我很希望你们能够和你们的老师成为好朋友。大学里除了你认识了很多同龄的朋友,志同道合可以共患难同享福的兄弟,却很少有人认真地想过要和自己的老师成为朋友,这样亦师亦友的友谊是另外一种非常宝贵的情谊。有几个你敬佩的老师做朋友,你会觉得这是件很幸福的事,他不仅仅也能和其他朋友一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也能够在你未来工作生活遇到迈不过的坎时,当你前行的向导,为你指一盏明灯。我们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陪伴在我们身边时间最长的其实还是我们的老师啊!”“母校以前叫东工,现在是东大,不管叫什么名字,我们这些早就毕业的学生永远不会忘记待过四年的母校,我们学校一直在进步,这些我们都看到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会越来越好,当然,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也希望东大的年轻人加油!学生强,学校才会更强啊!”周师兄在祝福母校的时候,不忘激励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做学校发展的有生力量,我们肩上背负的不仅仅是东大人这个称呼,更是振兴东大的责任。短短的一上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离别即在眼前。在这短暂的时间了,我们聆听了学长对母校的心声,也深深为他们对母校深厚的感情而感慨,更为他们寄予在校的小学弟学妹们如此大的期望而感动。就这样,我们与两位校友挥手告别,带着他们的对母校深厚的期望和美好的祝福踏上了来时的路,走向梦想开始的地方。成员:付庆波 杨越童 张俊怡 章怡红 宋付珍 浦泽西 刘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