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三层楼房即将装璜完毕,眼着就要搬进新居。面对着这些祖传的老物什,妻子说,扔掉吧!我有些不舍,看到这些物品都是我对父辈乃至祖辈满满的记忆。
两张太师椅再加三条板凳是与八仙桌相配套的物什。以前家中凡有重大的喜事庆典及亲戚往来,或请手艺师傅做活,东家都会推选他们坐上太师椅,但他们都相互礼让一会儿,最后坐下,脸上挂满了笑颜,敬酒从座位坐在太师椅的尊位敬起,俗称先敬“上厅人”。
家中常备有一个较大的盛茶的茶具,叫“苑”,读音为此音,具体是否为此字,我已不得而知,以前只听老父亲说过,就是装上红茶、绿茶等足可装十来斤左右,盖上盖子,相当密封,保持干燥,足以用来招待一年以上的亲朋好友。小的盛茶器皿为锡做的,叫“茶缸”,也有茶盖给予照上且密封。据长辈说,以前若有人不小心,被狗咬伤后,用锋力的刀片在“茶缸”上刮出一些锡末,敷上伤口,数日后,伤口就为好转,或许这也算作祖传的偏方吧!
现如今,除了很少有部分交通不便的地方,用牛拉松木,用上“钉友”外,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用途。以前人很辛苦,每年春讯期间,乡里人就要冒着生命危险,顺溪而下,把杉木撑到大河再至长江交货,来换取油盐,维持最低的生存。春讯前,把早已砍下干的杉木的大头前端,凿上洞眼,每棵足有0.2立方米以上,大概共7至9棵,为一木排。∵具体多少棵,首先根据当地的河流宽窄及涨水情况而定;其次看撑排人的技术而定,技术好的老农,自然木排的颗数就多。可用牢固的“蓠漆”(千冈枥)木棍串连起来,再用一头粗另一头细的“木尖”进行加固,而杉木的尾部就用多个“钉友”钉入杉木,用绳子串过铁环,进行加固。
如今的孩子,也很难相象以前祖辈们婴幼儿时的情景。农村最多的是树木,就是用木头做成“坐甲”及“站桶。“坐甲”适用于春夏季3个月至1周岁内的孩儿,同理,小的“站桶”适用于秋冬季3个月至1周岁内的婴幼儿。“站桶”内也可放坐板,冬季下面可放炭火,但大人必须随时看守,以防侧倒引发不安全之事。
当今的孩子,从婴儿至幼儿时,除母乳喂养外,就是喝牛奶。而以前祖父辈小时候,因生活贫困,母乳奶水不足,一般小孩在三个月以上就不得不喂米粉糊了。如何把大米碾碎,就得用上“碾钵”和“验槽”。“碾钵”碾碎一餐的大米。“验槽”就可以碾碎多餐的大米变成米粉。
其实,以前人贫困,但咱中国人还是好面子的,逢人来客都想尽力展示自家好客之道,家家都会添一两件精美的陶瓷品及工艺品,而装糕点及土特产的瓷器罐和“桌合”就在其中。瓷器罐一般装油榨食品及油腻食品,如荞麦松和冻米糖等。“桌会”是满桌糕点大聚会的简称,多有博大会聚之意啊!一般5一7格,单数,为烘托最中间一样糕点。当地民俗,糕点为红纸包裏的“酥糖”,象征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正月初,一户人家的父亲带着一位四、五岁的小男孩,到多年没见面一户较远亲亲戚家做客。主人家端出一个红色的“桌会。”小孩看见“桌会”后,最喜欢中间诱人红红的酥糖,当然,想要吃。在那样贫困年代,其父亲当然不让小孩随意拿吃。酥糖是稀有物品,可作“贡品”来看。其父想主人为面子,还要下一次其它客人要拿得出来。小孩可不是那么想,偏偏想吃不可,主人在旁知道后,笑颜颜地拿酥糖给了小孩,嘴里说,让囝(小孩)吃,家里还有。一边说就一边就向厨房里准备炒灰水糕去了。小孩吃了一包酥糖后,好吃,当然不过瘾,还想要。其父就举把手掌做出要打小孩姿势,谁知小孩啼哭起来!其父无奈,只得又拿一包酥糖来哄小孩,万万没想到,拔开一看,里面包着与酥糖大小的四方木块,其父已略知一二,羞涩地包好再次放入“桌会”中。可想而知,以前人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啊!
如今,我看到这些物什,心里就象打破的五味瓶一样,先辈及物品都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如何保持那份善良爱心、感谢党恩的情怀,非常重要;如何保持那份永不言败,艰苦奋斗的精神,尤为可贵!
一鸣书于上屋阶
2017年11月15日
加入我们
“微祁门”,旨在秉承历史使命,报道客观消息,推进祁门发展,共创美好明天。
本公众号法律顾问:安徽昌法律师事务所徐献忠律师(15905594711)(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