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南园故事征文】南园有片青青竹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吴桥酒章文创公司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展吴桥南园故事”征文活动,来稿请发故事征集邮箱876805694@qq.com。本公众号将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谜一样的青姨自走进我的记忆就再也没走出来。虽然只见过一面,我知道,一辈子梳着两条过腰长麻花辫子的青姨是有故事的人。

青姨独居在小村唯一座青砖瓦房里,高高的门楼虽已破旧,仍显示着主人身份的不寻常。宅子有个南园,园子里有片竹林,竹子在北方实属罕见,长得郁郁蓊蓊更是叹为观止,传说竹林盘条碗口粗的大蛇,是守护青姨家的神灵,遇有心怀不轨者走进院子,就会被蛇绕颈气绝。

青姨深居简出,鲜与人交往,村人都说青姨脑子坏掉了,只有姥姥说不,姥姥说,青姨的魂是让一个人聚走了。姥姥说,青姨是在县城读过书的女子,识文断字不说,而且俊俏,手巧,活儿全,一件男人的长衫,抖开布料,裁剪,缝合,盘扣,熨烫,一宿的功夫,板板生生齐齐整整误不了新郎官拜天地。那日姥姥去她家讨花样,我缠着跟了去,姥姥嘱咐我不要乱讲话,小心把竹林里的蛇引出来。青姨和姥姥一样已经花白了头发,但姨不挽髻,编两条长至腰间的麻花辫子,辫梢上成结的红头绳像振翅的蝴蝶。屋里一床,一桌,一厨,一凳,一帧大幅的男人的照片英气逼人,眉宇间明朗生动。青姨白衣白衫,一尘不染,飘飘欲仙,深深的眸子,静若止水,却又欲说还休,那是一种极浅、极淡的宁静,她柔若无骨的手轻轻抚过我的头发,嫣然一笑的样子温婉而妩媚,刹那间,我几乎不能呼吸,有种触电般的眩晕。 

飞出了青姨家门楼,小手心竟握出津津凉汗。

我结结巴巴地问姥姥,是照片上的人聚走了姨的魂么?

姥姥点点头,轻轻地一声叹息。

魂被聚走了就成了神仙么?我再问。 

姥姥摇摇头,断断续续地讲了青姨的往事。

二姥爷家开酒坊,名曰“天酿坊”,青姨是二姥爷家的独生女儿。小村民风淳厚,人家皆善酿酒,曾有诗《北吴歌》云,“家家酿酒泛黄花”概出于此。青姨家的酒坊,青砖,青瓦,红梁,斗檐,工人一律着月白布衣,选料,润粮,蒸熟,摊凉,拌曲,入窖,蒸馏,出酒,道道工序一丝不苟,因酒品上乘,生意兴隆,声名远扬 。

“天酿坊”每年举办隆重的 “放酒日”仪式,以此答谢客户惠顾,酒坊把自家的酒缸搬出来免费供人品尝,与民同乐。其间,邀请扭秧歌的,踩高跷的,耍杂技的,写春联的,卖各色小吃的助兴,“天酿坊”一条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这年,十六岁的青姨放了寒假,日日不误读书。 “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惆怅间,却被街上传来一阵阵叫好声吸引,从自家门楼里偷偷往外看热闹,见写春联的长桌前人们围的水泄不通,一长衫飘逸的年轻男子正挥毫拨墨,笔舞龙蛇,男子一抬头,英气俊郎的模样瞬间令青姨窒息。青姨倚门含羞,长长的麻花辫子在胸前绕来绕去,恰似一幅画,也像一道温情脉脉的红绳,和年轻男子的心绕成一团。

“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一番媒妁之后,还在省城读书的男子再次见到青姨时,脱口而出的竟是她那日读过的诗句,恰似那神仙眷侣,羡煞旁人。姨名敬竹,爱竹,更喜竹的高洁,坚贞,虚怀,刚直不阿。男子有心,辗转自南方引进竹子数丛栽于园内,几番寒暑,蓊郁成林。那日青姨调皮,打开一坛上好老酒,欲试男子酒量,说不然怎么能做酒坊的女婿?男子属蛇,不善饮,笑曰怕喝多了酒现了原形,提议不如把这坛酒在埋在竹林,取名“清竹”,约定百年好合之日方可开坛。花前月下,竹影婆娑,青姨歪着头编麻花辫子,若君为我赠玉簪,我便为君绾长发,她芊芊玉指在万千青丝间轻盈地舞蹈、跳跃的样子令他着迷。 

花好月未圆,抗日战争爆发,男子舍弃儿女情长和一干热血儿郎毅然奔赴前线,分别那天,青姨把包着一缕青丝的绢包放进男子贴身口袋,男子将一根玉簪插到青竹姨头上。执手相对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啊,那一低头的一句“我等你”,让素面朝天的青姨平生出风情万千。

从此,青姨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她日日不忘精心地编织着麻花辫子,像是编织着自己的整个世界。

男子来信了,信上说,他加入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里的人,骨头都是铁打的。

夜,真长啊,青姨一针针缝着嫁衣,窗外一小片月色漏进来,晴明如洗。红袖殇,见君难,山接水暖映寒窗。一抬头,照片上的男人定定望着她,说,等着我。青姨应道,等着呢。两人眉眼之间的细腻,像青姨绣出的精细花纹,虽然蔓延着些微刺痛。

,男子没回来。解放战争胜利了,男子没回来。辗转打听到消息,说,可能随部队去了台湾,并且已经娶妻抱子。

小村人的鄙夷穿透高高的门楼刺在青姨心上。然而,青姨坚信,那个有着竹一样的情怀的男人会回来的。等待中,二老走了,酒坊关了,昔日的如花似玉等成了皓首苍颜。

四十年的岁月,青姨的心和骨头一样早已波澜不惊,坚硬如铁。六十岁的她仍然编着辫子,只是,昔日两根黑油油麻亮亮的大辫子已成灰白色,又细又枯。

一天,小村来了辆小轿车,停在青姨摇摇欲坠的门楼前,陌生人捧着四四方方的包裹肃穆地交到青姨手上,说,最新征集到的史料记载,范爱青同志,中共党员,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英勇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青姨慢慢展开泛黄的布包, 40年前的青丝不染尘埃。岁月如漆,干裂了坍圮了剥落下来。青姨突然响亮亮地笑了,声音大得小村人都听得到。

人间情痴千万种,偏作隐约不闻香。烈士陵园,青姨一袭红妆,两根细如豆角的麻花辫子白得触目惊心。姨蹒跚到竹林挖出那坛“青竹酒”,在一方新墓前盘腿坐下,倒出满满两杯,一饮而尽,缓缓拔出玉簪,缓缓剪掉麻花辫子,缓缓点燃。华裳翻飞,剪影如梦,姨压抑多年的一声呼唤“爱青啊——”,。

从此,青姨和她的麻花辫子就谜一样活在青砖瓦房里,再也没有走出来。青姨不说话,但小村人日日都能听到那个编了一辈子麻花辫子女人绝美的独唱。

“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多年以后,有识之士再续南园梦,青砖红梁绕,布衣穿梭忙,遵古训,酿老酒,“天酿坊”又飘酒香。放酒日上,你如果留意,就会看到一个编着麻花辫子的姑娘,就会听到到她缠绵不绝的长吟短唱“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作者:纪双明,笔名草亦花,吴桥县文学爱好者,35年追逐文字梦,在各级文学刊物发表文章,曾在《沧州晚报》开辟专栏。

吴桥南园故事”征文启事

    史料记载,明代历法家李天经的祖父李懿当年在家乡吴桥兴建了“南园”,作为李天经的同学,162310月,、李含朴、王君翰去吴桥县城南门外南园,南园不远处有祭风台一坐,恰好有杂技表演,。《游南园记》真实记载了当时表演“百戏”的盛况,生动反映了吴桥民间杂技高超的技艺和娴熟的表演,以及当时杂技繁荣兴盛的景况,成为证明吴桥杂技历史渊源流长的重要史料。

    自2017年以来,吴桥华生酒业重建“南园”,落实“乐游南园”精品旅游项目,在曹洼乡打造竹林风景区,并组建吴桥民俗艺术团,重现南园之乐。

    具体征集要求:故事与南园有关,通俗易懂,易传播、易记忆,富于艺术感召力以及传奇色彩,与酒章文化内容相关联尤其欢迎,且具开放性、包容性等多方面的特征。写作避免平铺直叙;以小见大,着力体现南园文化和精神;着力创新,提倡并鼓励原创性故事文本,同时也要对现有故事再挖掘、再提升;文责自负,杜绝一切形式的剽窃抄袭;、法律问题及知识产权纠纷等。故事一旦选中在“酒章文化”微信公众号刊登,给予稿酬奖励。征文达到一数量时,将结集出书,并举办首发仪式。

  报送方式为:注明南园故事文本征集联系人的基本情况(姓名、联系方式、本人近照一张)发到故事征集邮箱876805694@qq.com。素材搜集敬请关注我们的酒章文化公众号。


 



举报 | 1楼 回复